[讨论]自力与他力(Re: [法语] 法上比丘‧大乘比丘:南北传佛教的.)

楼主: 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   2016-02-06 18:28:16
: 北传教典提倡,除了靠自力也可以靠他力,而南传教典说,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到我们。
哦~~法师似乎又栽在教义名相的框架上.
如果真懂得缘起法,就该知道没有人是只用自力就能成就的.因为
一个人的成就背后实在是隐藏无量数因缘的贡献.
试问有哪个婴孩是靠自己存活下来的? 一切成就都是有因有缘而
堆积出来的.
现在我以婴儿来当例子,当婴儿甫生之时,父母为其把屎把尿, 哺
乳呵护无微不至,给予拥抱深恐其惊吓怖畏,无所依怙,这个时期,
婴儿毫无自理能力,只能靠外界给予协助.
等到婴儿逐渐成长后,父母的照顾才逐渐逐渐减少一直到他完全能
自理,并开始有成熟的思想后,父母才完全放手.
而修行也是一样, 当一个初学佛者开始修行时,必须经由一双熟悉
修行全程且能适性适才教授的手引导.从建立正见开始, 进而学会
持戒,阅读经藏,乃至修止观等等一步步在专人的看护下前进.
待其基础逐渐稳固后,便能放手让其发展自己的定与慧.那双手即是
他力,必须以他力为前导巩固基础才能发展自力.
在杂阿含685经世尊便有此精彩的譬喻,如来十力成就声闻五种学力.
因此,如果更扩大范围来看,除了有形的教授师善知识的教导外,任何
能令众生更安稳修道的方法当然都是适当的他力,比如优良的禅修中
心,乃至令人不生倦怠的悦性食物,乃至无形的念佛,念法, 念僧等六
念法.
以及称念他方世界的诸佛菩萨,乃至恭敬护法诸天, 诸善神等等都是
可以依靠的他力.
然而众生在何时需要他力之协助? 就是自己无力辨别正法邪法,无力
自修戒定慧与积集资粮,乃至无力排除自身修行障碍乃至身心面临安
危问题时.
事实上,在佛陀时代,这类问题就早已浮现, 例如阿难曾被魔附(不是
魔登伽女), 舍利弗尊者曾被鬼王打头.如果连圣者都会遭殃,那么对
于积极求取圣道的凡夫呢?答案更是不言可喻.
有人不修行还好, 一修行状况连连,哭笑不得,窘困不堪.
因此,毫无疑问的,去佛越远圣者越稀的时代,众生越容易面临这类问
题,漫漫长夜,宇宙昏暗,必须有一盏明灯指引. 末法众生有如待哺之
婴儿必须照顾.
而大乘佛教的诸佛菩萨以其愿力无私的经由名号,乃至真言的方式分
享其福德,只要你的信根巩固,戒定功夫不太差,有基本的正见, 就能
够分享其福德排除一切修行障碍,命终得往生净土受更适切的教化.
至于福德可不可以分享,我想我只要问两个问题就好了:
(1)阿难为何愿意出家?
(2)张忠谋有没有做慈善事业?有没有人受惠?
须知福德就是内财与外财,也就是气质,外表,知识,影响力,乃至财富
等等....
当初看到佛的庄严升起道心乃至证果的可是很多啊! 这不是他力(福
德)是什么?还有人看到某位医生病就好一半的~~
因此,无论是南传或北传,都是需要自他力兼顾,其实就连他力, 也是
需要自力的配合才能得到实质的他力.
行文至此,我想一切有关于自他力落于两边的言论可以休矣.
: 因此,北传教徒礼拜阿弥陀佛,希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到净土。他们在遇到困难时,
: 都在乞求观音菩萨等,在《普门品》里说,观音菩萨会马上制造奇迹来圆满一切的乞求。一
: 次,一位在家居士请教佛陀,佛陀是否时时刻刻都是万能的?佛陀说:“华加,那些人若这
: 样说:‘沙门瞿昙是万能的,对一切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见,那就等于在说,不论我在走
: 路、站着、睡觉,或醒著,我所知道的是连续不断。’这并非我所说,而他们并不代表我,
: 况且这也是不正确。”佛陀的一切知智,是指他能够知道,他想知道的事,有如阿难尊者在
: 《山达卡经》中提到。还有,佛陀说没有可能有任何一位众生,可以时时刻刻都是万能的。
没人说佛是万能,会把佛当神看的,都没受真正的三皈依,把北传佛教当作民间信仰来看,实
在是有欠妥当.
: 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得到,我们所向一切万能的菩萨和佛求拜他们给与我们马上的感应,那只
: 是我们幻想中的幻像(心生色法)。如果有所感应,佛陀教法说那是因为我们本身的功德,我
: 们所积的功德,才能使我们得到所想要求的。如果一个人没有造善业、积累功德,他所想要
: 求的是得不到的。还有,我们也可以知道,一切的观见或听闻到这一类‘圣贤’,都只是一
: 个幻像,是从我们潜意识里产生的浮像,对于有经验的禅修者会很清楚的明白这些。
学佛者不能希求感应,但是对于初学佛者,有些感应能令人生起信心,
这对于起信有一定的帮助,不能太过苛责.
而且,相信佛教的佛菩萨比相信道教的神好多了,纵使不知道佛学的内
涵,心外求法,但念念那些佛号与咒语就与佛道搭上线了, 总有一天会
开花结果.
再者,难道法师没见到南传佛教国家也有消灾免难以及祈福仪式吗?人
想远离痛苦是天经地义的,太喝斥这个,只会与人间越来越远, 变成唱
高调的独脚戏,是故大乘佛教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 在南传教法中,一个佛陀教化期间,只能有一位佛陀出现,如果两位佛陀同时出现在一个佛
: 世间,个别佛陀的弟子众,就会拿起个别教主的教法来诤论。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在南传教
: 典里没有阿弥陀佛等无量诸佛的同时住世。而且阿弥陀佛被说为有无量寿,极乐的净土等,
: 这都不符合三法印:一切众生无常、苦、无我。在《法句经》的第276句,佛陀说:“他们
在物理学都已经发展到几乎要肯定多重宇宙时,时间空间都是相对时,
讲这个不会有点太过时?
阿弥陀佛的刹土并非释佛教化区,当然可以重复存在.
再者,是谁规定只能有一佛教化? 法师可能没看到自己内心隐约存在的
"常见".
: 应当精勤,如来仅是说示者,有禅思的修行者,解脱魔王的束缚。”在第160句中,佛陀说
: :“自己为自己的所依,他人怎可为所依?自己能制御自己,是获得了难得的所依。”这里
: 已经说明了佛陀的本意。
: 一乘或三乘?北传教义提倡只证一种解脱果位,那就是一切众生都会在将来,一起证到圆满
: 果位——三藐三菩提佛陀。而南传教义宣导有三种解脱的果位———佛陀(圆满)、辟支佛、
: 阿罗汉弟子。佛陀是开始一个佛教化期者,把遗失了的佛法带回世间,阿罗汉弟子是当佛法
: 还住世时,多闻佛法而证果解脱者。辟支佛则是在世间上已没有佛法存在时,靠自力而证果
: 位者,他们只能演说善法,却没有教导解脱法于他人(不同于佛陀与阿罗汉)。
: 有一次,佛陀被问起他与他的阿罗汉弟子的差别。佛陀说,他是‘道的发现者’,他‘显示
: 被遗忘的道“。而他的众称号中,他也被称为阿罗汉相同于弟子众;但是每个阿罗汉都有不
: 同圆满的程度,佛陀是其中最圆满者,他具有十力。佛陀形容他的弟子所证得为:‘生死已
: 了,入圣者性,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如果阿罗汉像北传教义所说生死没了,还要回小乘
: 向大乘,就是说佛陀没有渡化到这些阿罗汉出生死,或是‘生死已了,入圣者性,所作皆办
: ,不受后有!’是佛说妄语?一切佛都是自渡自证的,既然一切众生都成佛,那么佛陀的出
: 世又有何用呢?根据南传的教法,佛陀是一种非常稀有的众生且非常少的众生有望成佛。既
: 然一个佛陀的出世,能够指导很多的众生上道证果,那么一切众生不一定要成佛,就像一个
: 国家只需要一个人来成为领袖,虽然很多人会渴望得到那个地位,但是只有一位能够成功。
: .........................
: 龙是否可以成佛?在北传教典中提到龙可以成佛,而南传佛教不接受这种说法。不少的北传
: 经典被说为是从龙宫取得的,但是南传不承认这些为佛经。在《巴利律藏》中提到,有一条
: 龙变成人类的姿态来受比丘戒,想要修行佛法。后来被其他比丘发现,而佛陀则叫它离去,
: 虽然它再而三的悲求。佛陀解说龙是畜生,不能证到禅那与圣道果位。因为有了这个情况,
: 佛陀才制下这个戒,谁如果想受比丘戒,必须说道他是人类才能出家。这就非常清楚的表明
: ,龙是不能成佛的;然而在某一部经典却出现龙女成佛的典故。
: 另外,北传教义宣导慈悲杀,在特别情况下,若某人企图杀害数千的人(例:在储水池下毒)
: ,那他就应该被菩萨所杀。这相反于南传教法,北传教徒认可在利益多数人的情况,不必严
: 守戒条的意义,只当戒律为参考。有一个公案提到一位中国禅师,在不能得到其他人解答他
: 的问题之下,他把一只猫砍杀成两半。而在南传教义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都不允许有
: 意的杀生。比丘(包括比丘尼等)或在家众之戒律严格的表明,不可有意的杀生,这是佛陀亲
: 身的教法。一位圣者(证了四种果位之任何一种者)是不会有意的杀生,这在南传教典是有表
: 明的。佛陀说,一位阿罗汉是不会有意的违反或做九种事:(1)杀(2)偷盗(3)淫欲(4)妄语
: (5)储藏物品以待他日享受(6)因贪而犯错(7)因嗔而犯错(8)因痴而犯错(9)因惧而犯错。很
(以上法师发言很多都是基于本位主义,不评论)
.............................................
这就是南北传的大不同处,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言,大乘重动机,二乘重行为.
大乘重的是整体的发展与对方的菩提心,这除了是基于自己的慈悲心外,更
是一种为了在世间度化众生,面对种种矛盾情境必须升起的妥协智慧.世间
是不完美的,会有种种的冲突,但也是让自己智慧增长的一大利器. 如果真
要守那一条条戒律,那很抱歉,不用玩了,很快就会逼入死角动弹不得.
相反的二乘人因为专注在自己的禅修,以解脱为要务,持戒相对上要容易许
多,而且多半想快速取证.目标不同,对持戒的态度自然也不同.
另外,法界根本没有戒律这种东西,只有心之效应与影响力,反作用力.一切
的戒律都是为扫平修行障碍方便的"他力".
圣者是不会拘泥于其中的.我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佛陀也常常骂人的,比如
"痴人!",甚至他还用更难听的话骂提婆达多.请问这不是类似恶口吗? 佛怎
么会骂人呢?
不能通达无我法者,与不能彻底了解性空者,很容易落入法执的巢臼里.
: 多华裔佛教徒都相信济公和尚是一位圣者;但是他习惯杀狗和鸽子来吃,又喜欢喝酒等。从
: 佛陀的说明,我们可以推论他在杀生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圣者。即使有人辩说那是神通变化
: ,但是阿罗汉不会示现错误的行为来误导有情。
正常状况下,当然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就该被这些"反例"刺激一下,
把僵化的思维震荡震荡沉淀沉淀,才更能将佛法更灵活的了解与运用.
这位济公禅师在历史上可是真有其人的,只是他的行径应该不像小说
记载那么夸张.
不过无论如何,他要凸显的与反讽的,就是动机与内心的重要,若执著
于表面的持戒,而内心却崎岖不平,勾心斗角不能安分,那么也不能得
到真实的利益.
: .................
: 在家众是否可以证到相等于出家众的圣果位?北传教义宣导,在家众可以证到相等于出家众
: 的圣果位,例如《维摩诘经》中一位如来化身的在家居士,所证的果位高过于一切的阿罗汉
: 果位。而在南传教义中,一位在家众,最高也只可证到第三果位(阿那含),而且一位菩萨是
: 不能证果位的众生,因为证了果位的菩萨就是佛陀,生死已了,入大涅槃后也不受后有。如
: 果一位在家众证到阿罗汉果位,他就要出离世俗生活,在一天之内成为一位比丘或比丘尼。
: 不然,他的色身就要在当天入般涅槃。证据可从波斯匿王的王后柯玛证阿罗汉果位中说明,
: 而且佛陀告诉她,应该马上受比丘尼戒,不然就要当天入灭了。这也可从米玲拉邦哈中的阿
: 罗汉那嘎杜那也有证明这些。
: 菩萨戒是由十个重戒和四十八个轻戒所组成,特别为北传佛教传统所有,被说为是从龙宫所
: 取得的‘梵纲经’中。南传教徒则认为这不是佛陀所教的戒,而且,它们是在佛陀入大涅槃
: 几百年之后,才开始面世的。于《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说:“众比丘,若不增新戒文,亦
: 不减旧戒文,力行原文,佛教增辉,永不后退。”有证据说佛陀在世时,并没有制定菩萨戒
: ,也没有菩萨戒的存在。有几个菩萨戒条,是不符合佛陀制下的在家众和出家众的戒。例如
: ,菩萨戒不允许吃肉、葱蒜、韭渠,但是佛制律藏的在家或出家众戒里,并没有禁止这些。
: 菩萨戒也不允许外交官的工作,但是佛陀制的在家众戒内,并没有禁止。菩萨戒不允许居住
: 在清静、适宜隐居处(例:森林),但四众弟子前往这种远离喟闹的居所精进禅修,却是佛陀
: 最为鼓励赞叹的。
: ...............................
: 为什么北传和南传的教义会有区别?为什么北传和南传的教义会相反?为什么多数的北传经
: 典不能在南传中找到,但有些南传经典的译文却可以在北传中看到?要明了这些,我们就应
: 该研究佛陀的两个预言。在《巴利律藏》里,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被阿难劝服接受比丘尼后,
: 说道:“…阿难,如果女众没有被接受,从在家到真理发现者所宣布的经律中的出家生活,
: 阿难,神圣的梵行生活会住世长久,正法会住世一千年。阿难,既然女众已被接受…经律中
: 的出家生活,阿难,现在神圣的生活不会再住世长久了,正法只住世五百年……阿难,比如
: 那些家庭,男众少而女众多,很容易就会被强盗所抢、小偷的上梁,阿难,同样的,在什么
: 经律中接受女众为出家众,那些神圣的生活不会长久……”这意思是说,在佛陀入大涅槃(
: 西元前543年)后的五百年中,佛陀的原本教义不会被伪经和伪律所染。大约至西元前43年,
: 过后,伪经和伪律会出现。
这推测也太打胆了吧,我不知道法师如何将女人与大乘佛法是伪律伪
法扯上关系.
事实上,大乘佛法可没有更赞叹女人.甚至还有多部经典被指名歧视女性.
另外,包含金刚经与阿弥陀经等大乘经的经文早就出现在公元前一世纪的
贝叶中,只是到了一世纪才成书,
再者,巴利三藏实在也没多早,如何证明他没伪律没有伪法?
佛法会衰微,早在佛世就出现,有人问佛,佛啊!你定的戒律怎么越来越多?
佛回答说: 佛法已经在变质中.
因此.即使后来有变质的律法,也不能说就是大乘有问题.看到这种言论,感
觉就是自赞毁他的部派佛教斗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