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学佛经验谈

楼主: Uguar (零零漆)   2016-01-22 23:24:49
我觉得学佛真的很好,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
自从我修行以来在接触社会人群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学佛以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就是人太好可能会被欺负,或著就是会想把你当麻吉或兄弟,希望跟你建立超过原本
所设定私人领域界线的友谊关系。
对别人好只是我自己内心散发的结果,并非对特定对象,但是总会遇到人家发现你
好相处没心机,反而会想把你控制住。然后对方投射在你身上的情感无法得到回应
的时候,反而会开始站在你的对立面,因为知道你没心机,所以用心机对付你让你
屈服,或得到你身上的东西。
其实在职场上也是这样,你愈尽忠职守表现愈好,上面可能会把你看成职位的取代
者,或是狂用你用到一个极限才满意。不一定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结果,比如你和同
事一样加班到晚上,人家白天步调放慢,晚上加班的时候反而精力充沛、奋勇向前
。你白天努力,等晚上超过下班时间的表现时间却显得意兴阑珊,一附就是对加班
反感的样子。到最后你给上面的印象就是不好。
世间如此复杂,所以需要宗教,一个清静的地方让人放松安心。
本来我对很多事情也都是满腔热血的,想当一个最好的人,但是到最后还是学会了
收起这种心情,也就是当兵的哲理,别抢当第一与落入最后一名,平凡、众数的表
现其实才是最佳保护色。不要当最好的人也不要当最坏的人,要做好人好事眼睛也要放
亮,得到的可能不是回报,反而是控制或占有。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2 23:48:00
低调 老实 不懂世间法 这样好
作者: viable (《私人创作》)   2016-01-23 03:57:00
我在可兰经找到一种做法:不要顺服说谎 妄誓卑劣等等有不良品行的人依可兰经是不能没差别的帮 我觉得满有道理 于是作为行事准则之一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1-23 10:40:00
就是不要让外境的齿轮与你内心的齿轮接轨,一起转动,但是在红尘俗世中修行的果位最实,考验多,以无常法则来说,这一秒生起,下一秒即灭,活在当下,但并非不理会所有的事,一样是正常生活,责任负起,过了即放,不闪躲规避,但也不留心中,类似听到不好的话,不是拒绝去听,是左耳进右耳出,听进心里就执著了,至于与他人相处方面,如职场,这个就要用灭缔的闻思与实行来帮助自己,但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3 11:01:00
受教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1-23 16:47:00
这里要小心一点 当你会说到别人白天意兴阑珊晚上精力充沛而自己白天努力晚上意兴阑珊而认为对上面的印象不好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堕进这个贪嗔痴里面工作最重要的是完成目标达到好的品质与产量一个只会看到精神状况却看不到品质和产量的主管自己都有问题 如果让自己的情绪跑去随着主管的无明牵动 只会增长你的贪嗔痴如果你真的是有认真踏实做得好 主管也是明理之人 时间久了自然日久见人心 如果主管不是明理的人 那也不过是一个因缘的状态(当然好因缘也是) 不让你自己的心境随着因缘流转而产生贪嗔痴 那就是学佛的一个目标之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3 20:52:00
生活点滴都是学处 ~
作者: joy5478 (joytalk)   2016-01-24 07:55:00
看完本文好有感觉,看了后想想原来也有经历过这些事,只是不清楚他们在干嘛,但久了自然知道同事们的想法,就比比较好处理了,个人觉得保持距离、适时拒绝与闲聊都要注意分际,是个不错的方式,要做到面面俱到实属不易,最后以广钦老和尚开示:“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六度总修”。给原PO参考。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1-25 09:34:00
心有戚戚焉 一般世俗人 都是 黠慧与欲贪 交织逆境中 真的较能体会 若于 缘生法 产生 我想 就是个苦字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5 10:20:00
苦苦 坏苦 行苦 去想别人的问题 也是一种苦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16-01-27 00:44:00
心有戚戚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