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佛性如果不是指真常心

楼主: poohkoala ( \^0^/)   2014-11-07 09:39:27
※ 引述《Uguar (fatboll)》之铭言:
: 佛性如果不是真常心的可能性,我想可能没人想过。当过去的圣贤发现佛性会与无常无我
: 的基础相矛盾时,不是去否定秉持无常无我的小乘,就是试图将佛性(如来藏)作更多
: 比较符合无常无我的解释,然后又要出现许多各种各样的如来藏名词....
: 有一本书【大般涅槃经续译之佛性论研究】胡腾友 著 ,作者着重于大般涅槃经后三十
: 卷对于佛性的阐释,得出了大般涅槃经续译并没有将佛性视为真常心的结论,甚至认为
: 要先见佛性,依照“种灭芽生”的譬喻,必须先证得寂灭才有见佛性的可能。
: 这个结论绝对是目前南北传佛教都无法接受的。南传佛教认为阿罗汉就是佛了,不会
: 接受“种灭芽生”这么说法。北传佛教本来就是不接受寂灭教义的,如果北传佛教
: 对于成佛的主要条件就是见佛性,更不可能接受见佛性的必要途径竟然是小乘的
: 寂灭。
: 这是一本冷门学术书籍,所得出的结论更是冷门,作者也没没无闻。但是这本书能列
: 入傅斯年图书馆的馆藏,应该是其有可看之处....
: 另外对于不二不一的看法,作者也得出了不二不等于一的结论,因为“一”通常就是
: 持有真常心看法的人会有的描述。
: 没有一个南传佛教弟子和法师,会认为阿罗汉离成佛前还有一个阶段。没有一个北传
: 弟子和法师,会认为要成佛必先修小乘.....但是如果佛性并不是真常心,并没有悖离
: “无常、无我、苦、空”,这一切就有可能了。
在名词定义中打转,弄得这么复杂
简单来说有开悟体验[放下身心]的悟境,就这回事
佛,初二三四果圣者,不同于烦恼凡夫
这不可否认吧
,
说真常唯心,如来藏只是名词啦,
没错,但有开悟体验是不争的事实,
绝不是没有的事
要给悟境冠一千种名词也都可以
宗教学者写了一千万字翻过来搅过去的搞出几座图书馆
还不如只有小学程度的开悟禅师,[放下身心]几个字的引导
作者: ccclum   2014-11-07 09:55: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