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立虎尾科技大学飞机馆外的展示飞机

楼主: churky (万法皆空 自由自在)   2015-07-12 00:21:37
网络图文部落格版:
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27984985
这一次到云林虎尾科技大学办活动的时候,
无意间在学校内发现了这个小小的展示场,
里头放置了一架早期国军的战斗机,
与一段华信航空ERJ-190的机身,
虽然没有看到说明看板,但是身为航迷当然要来潘一下照片,
所以就趁著活动办完后的空档,特地过来这块空地拍拍照,
好好的将这一架半的飞机,从头到尾的好好拍过一遍。
▼ 首先看到的是这一架飞机,这一台是过去我国空军在民国42年,引进美援的洛克希德
马丁 T-33A 教练机,在民国46年移交空军官校,用来作为部队换装、高级飞行教练、密
接攻击等用途,也曾经使用过RT-33A对中国大路沿海地区进行侦照,这款飞机是从
P-80/F-80战斗机发展而来,原本的编号是TP-80C/TF-80C,后来才改为T-33。
▼ 这架的机身编号为3056,后来发现,好多中华民国空军的T-33A模型,都是以这一台作
为制作的对像,原因不明。这一台飞机原本隶属于空军第427联队第35中队,不知道从哪
个时候开始,就放到虎尾科大来存放了。
▼ 进气口的位置特写,可以看到后方发动机的位置,当然现在的发动机已经拆除了,所
以才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个进气孔道的模样。
▼ 鼻轮看起来已经几乎完全磨平没有胎纹,不过从轮胎还是有气的状态来看,学校还是
有定期在保养这一台飞机的,上方有两个探照灯,降落时就是靠这两个灯光来打亮前方。
▼ 另外一面的模样,这台飞机的外观还保存的很好,网络上可以找到民国78年国庆日台
中清泉冈空军基地开放时,3056起飞前的照片,相当有纪念意义。
▼ 侧面的模样,这台飞机其实只有小小的一台,这也是我国空军第一次引进的喷射战机
,很有历史意义。
▼ 因为是教练机,因此座位当然会有两个,前面通常是学员,后面是教官,改成侦察机
使用的话,前面就是飞行员,后面则为操作侦察设备的组员,里头的座位都还好好的保存
著,可惜没有办法爬上去拍摄驾驶舱内部的状态。
▼ 后段机身上头有大大的国徽,对于国徽与国民党党徽的辨识方式,好像很多人不知道
,基本的辨识方式,国徽的光芒是没有接触到蓝天的最外圈,而党徽则是直接接触到,其
实还满好辨认的。
▼ 尾翼上漆著国立云林工业专科学校的字样,这是虎尾科大的前身,云林工专的飞机工
程科相当的有名,据说目前改制后的虎尾科大飞机工程学系就业率是百分之百,应该与最
近航空业一片景气有关,国内修飞机的技师需求量相当的大,也让这个科系毕业的学生,
未来出路受到保障。
▼ 正后方的模样,原来的发动机已经拆除,里头放置了一根扫把,应该是打扫这个区域
使用的打扫用具,不过如果可以再放进去一点点,就不会妨碍照相了。
▼ 放置在机翼下方的是副油箱,原来这两个副油箱应该是要安装在机翼两端的,可能是
场地不够大,如果将副油箱安装上去的话,就会摆不下整台飞机,这是这一次来拍摄
T-33A美中不足的地方。
▼ 副油箱原本应该安装在这个位置的,可以看到机翼上方也有一个国徽涂装,旁边还有
一颗蓝色的识别灯。
▼ 在T-33A旁边另外放置了一个特别的飞机,这个外观与涂装,一看就知道这是华信航空
的ERJ-190,当时我一直很纳闷,为何会在这边看到一段ERJ-190的机身,经过多方探访之
后,原来这一个机身是属于华信航空编号B-16825的ERJ-190,在2012年8月17日晚上,因
为跑道湿滑,在降落澎湖的时候冲出跑道,直接滑进草地,幸好机上的104名乘客都无恙
,不过机身却严重受损,一直停放在澎湖机场等待修复。
▼ 当时事故除了鼻轮折断外,右侧机身有因此磨损,还伤及右侧的发动机,后来华信承
租的GECAS公司决定就地修复这一台飞机,打算将前半段机身更换成新的,于是在原厂打
造好新的前段机身后,委托AN-124运输机送至小港机场,再由海运送往澎湖进行更换。换
下来的前段机身就是现在在虎尾科大看到的这一段,至于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我猜想是因
为华信航空与虎尾科大飞机工程学系有建教合作,但为何要送一段机身到这里来,我就不
清楚了,一起问问有没有人知道原因。
▼ 下方的货舱门位置已经拆掉了,相对的装上了一片透明的压克力板,可以透过这个地
方观察货舱内的结构。
▼ 旁边贴著的,应该是原来货舱门的操作说明,上方的是开启说明,下面的是关闭说明
,图形与手势互相搭配,说明的还满详细的。
▼ 原来货舱里头长这样,不过里头的一些东西,包含与上方客舱的隔板都已经拆掉了,
目前上方的隔板变成一般的木板而已。从机身的构造来看,可以看到分为一小格一小格的
,这是防止一旦有一片金属破裂,当向两侧撕裂时,遇到骨架就会停止,可以防止整架飞
机在空中被撕裂,算是一种安全性的设计。
▼ 外头有一些仪器设备都被拆除了,仅留下原来的孔洞而已,想知道这些位置是什么设
备的话,就去对照运行中的飞机照片吧。
▼ 正面的模样,前方的雷达已经拆除,应该是留下来继续使用,毕竟雷达应该不会在犁
田的时候撞坏,可以用就不要浪费。
▼ 另外一侧的机门处,有挂上可以登机的楼梯,但是并没有开放民众上去机身内,只能
在外头看看而已。ERJ-190这一型飞机,我搭乘的次数不多,印象中好像只有一次去金门
出差的时候,搭过一次来回而已,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当时的纪录:
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30807410,但是因为国内现在关舱门口就无法
照相了,因此照片有限,加减看看。
▼ 这个位置是外电源接头,当飞机停在停机坪时,机上的电力就靠这个地方连接电源车
来供电,不过底下写着内部通讯接头、转向开关、网络接头、地面勤务开关字样,这些我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要请专业的地勤大哥来帮忙回答补充了。
▼ 正后方的模样,之前网络上有人质疑切下来的机身断面会这么整齐吗?我想应该是有
再磨过的原因,目前后面有一个门,应该可以让人直接由这边进入机舱内,所以后面还有
摆上一组楼梯,可以让参观的人由这边上机。
作者: tylen (飞机修护工)   2015-07-12 00:25:00
ERJ是飞机系老师想尽办法弄来的。
作者: ad860830   2015-07-12 01:16:00
推 今年要去虎科飞机系念书了
作者: flyover01 (想得不可得 情爱里无智者)   2015-07-12 08:12:00
拍进气道特写居然没想到当年困扰Kelly Johnson许久的边界层隔板
作者: cgy (北台湾东部丘陵线筹备处)   2015-07-12 08:39:00
机身一段一段生产 然后用螺栓拴起来(不可能焊接) 华信那次就是把前面一整组换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