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4-02 00:05:12※ 引述《midnightsnow ()》之铭言:
: 小弟想问的是 一、C14定年 二、DNA鉴定
: 一、碳十四定年 小弟先说说自己对它的模糊了解~
: 1.透过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碳14" 这个分子结构(?)内某项数值的衰变(就是数字越来越小)
: 来判断这件物品已存在多少年~
: 2.虽说该数值衰变速度稳定~但是...速度缓慢~所以即便再怎么测 都会有500年的误差~
: 接下我就有好多疑问了= =~
: 1.这数值的衰变 会否因为高温(火烧、窑烧、火山灰掩埋)、湿度、高压、霉、虫~等其他
: 各式各样 非时间的因素 造成衰变的速度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判断?
: 2.我听说过1000年的误差...所以...到底是500年? 还是1000年?
: 3.不管是500年or1000年...这放在西元以后的岁月来看 跨越范围实在太大...为何如此多
: 时间约在 千年左右 或千年以内 的古物之鉴定 依旧爱用C14定年?
碳14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大概来说﹐在自然界中每一百万个碳原子中﹐
有九十九万个是碳12﹐9999个是碳13﹐1个是碳14。
碳是构成有机物(动物、植物)的主要成分﹐当动物或植物活着的时候﹐
它会跟自然界进行沟通﹐譬如说呼吸、吃进、排出﹐因此它体内的碳原子中碳14的含量﹐
是处于平衡且跟周围环境相同的。
当动植物不再跟自然界进行交换﹐譬如说死亡﹐或者蚕吐出体外的丝﹐
掉落下来的叶子树枝等等﹐它的碳14就不会再从外界摄入﹐
这时﹐由于碳14具有衰变(部分原子的一种特性﹐会随时间变成别的原子)﹐
碳14就会随时间越来越少﹐而碳13跟碳12则不会衰变。
因此﹐通过测定某个物体中﹐碳14在所有碳原子中的比例﹐就可以推测这个物体﹐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活力的(譬如说﹐这些亚麻布的亚麻是什么时候被收割的)。
但是这种测定法有一个前提﹐就是认为过去以来自然界的碳14含量都不变。
而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是碳14测定的主要误差所在。
(高温、虫子什么的不会改变碳14的半衰期﹐但辐射、磁场会)
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年代﹐就需要有修正曲线﹐
有每一年周围自然界碳14含量的参考物。目前用的参考物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树的年轮﹐通过测年轮中不同轮的碳14含量﹐来画出每年碳14含量曲线﹐
然后根据这个曲线来修正。另一种是用钟乳石这样的沉积岩石来做修正。
不过就算不进行修正﹐碳14测年法的误差也不会太大(500年那是你听错了)。
几十年到一两百年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但是同样的﹐不同地方的碳14含量未必一样﹐而具体来说﹐象火山爆发这样的事情﹐
就会影响到碳14在自然界含量的大变化。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地下煤炭、
石油被开采出来燃烧﹐使得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碳14的含量﹐也变得混乱。
而受限于技术和物件的保存程度﹐碳14测定也无法随意测定﹐
一般来说﹐适用于碳14测定的﹐是300年前到10000年前这段时间范围的物体。
(现在最好等级的仪器﹐大致可以测定到九万年前﹐但没有相应的修正曲线)
太古早的东西﹐就有些唬滥了。所以一两千年左右的物体﹐用碳14多才合理。
不过即使这样﹐碳14也会存在一些异常误差﹐譬如因为技术、仪器设备﹐
或是周围磁场等的影响﹐测到的碳14数量偏少﹐使得原本几十上百年的东西﹐
变成(理论上)几十上百万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