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建打狗古环境 小溪贝冢见证水高雄

楼主: midnightsnow   2013-03-19 15:10:58
重建打狗古环境 小溪贝冢见证水高雄
网址:http://tinyurl.com/co8unhl
内文:
【原来高雄这么水】系列报导 本报2013年3月19日高雄讯,特约记者廖静蕙报导
高雄市内惟(小溪贝冢)遗址出土的丰富贝类遗迹提供了以往“小溪人”常民生活样貌,
去(2012)4月12日,甫由高雄市政府指定为直辖市定遗址,现在高雄市柴山会更进一步
,揭开400至1万年前高雄古环境,以及先民利用环境与生态的基础资料。该研究计画主持
人、海洋生物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邱郁文,即透过贝壳探索“打狗”(高雄旧称)水环境的
变迁,重现水水高雄。 台湾的烧酒螺不下酒
从小就喜爱贝类的邱郁文,常常四处寻访贝类的踪迹。他说,民国5、60年代街头叫卖的
烧酒螺,曾是常民社会用以消遣的零食,更是戏院必备零食,就像现在看电影吃爆米花一
样。当时戏院卖烧酒螺,民众吃完之后直接丢在地上,行人经过都会有碎裂声,甚至是当
时戏院生意好不好的指标。
只是这些记忆中的烧酒螺,现在到哪里去了?无论是梧栖港的阿姿烧酒螺,垦丁大街或旗
津中洲的烧酒螺,都是进口的,台湾很多海鲜几乎都是靠进口。邱郁文解释,烧酒螺学名
就叫烧酒海蜷(Batillaria zonalis),在台湾的分布在西南海岸,只是西海岸较深的海
岸开发成港,浅一点的挖做鱼塭,在浅一点的就填平,在这种情况下,烧酒螺全遭灭顶。
现在只有七股黑面琵鹭保护区内仍能发现密密麻麻的烧酒螺,得以了解烧酒螺的生态,但
是这些烧酒螺注定无法成为下酒菜,黑面琵鹭在此扮演了保护伞物种的角色,在牠的翅膀
下,烧酒螺得以生存下来。 从小溪人的菜单看海岸变迁
烧酒螺也出现在4、500年前小溪人的菜单中。小溪遗址位于柴山西面,面临高雄古潟湖侧
,潟湖生态系的丰富性及多样性,反映在贝冢内贝类残骸种类组成:大如拖鞋的牡蛎、巴
掌大的文蛤、黑面琵鹭保护区盛产的环文蛤、铁尖海蜷、东南亚或石垣岛才可见的望远镜
海蜷、金门沙地上的伊莎贝尔蛋糕帘蛤和锥螺、大鹏湾、澎湖以及七股还看得到的台湾环
帘蛤、澎湖内海常见却在台湾绝迹的歪廉蛤和黄文蛤,甚至几年前还可在龙岩冽泉汇聚的
网蜷,都曾出现在小溪人的餐桌,如今,随着小溪人不知去向,这些螺贝类也在此地消失

邱郁文从小溪贝冢发现的贝类遗骸鉴定出乃由21科42种贝类所组成,这些软件动物的来源
若以栖地形式来区分时包括了陆生、淡水、河口广盐性到全海水的物种;若由栖地特性来
看则包括了的红树林软泥湿地、河口潟湖之潜沙及表面爬行以及开放海域石砾滩潮间带的
潜沙及表面附着的生物。
从小溪人五花八门的菜单,显示当时丰富的溼地型态,想像一下住在柴山边的小溪人,到
溪沟或山脚下的涌泉水渠捡拾网蜷和结节螺等淡水螺,往海边内滩区可以挖到环文蛤、西
施舌以及云母蛤,也会翻过山到西海岸硬底质的地方捡拾钟螺、阿拉伯宝螺,然后到岩礁
区沙泥砾地下挖歪廉蛤和黄文蛤,带回山上慢慢享用。邱郁文指出,住在柴山边的小溪人
放眼望去,应该是一片丰富的鱼猎场,一下山就可以到不同的地方进行采拾。 港湾都市
控固力
这也说明何以高雄火车从鼓山绕入火车站,日治时代设计的铁路网络,是根据日本人调查
水源的动向来发展街廓,邱郁文指出,高雄的发展是基于港湾都市的架构,大致上是基于
该区域过去原始的潟湖地形整建而来。而回顾目前的海岸环境,几乎全因人类开发水泥化
,而改变自然样貌。
小溪贝冢是高雄文化溯源的开始。由珊瑚礁隆起形成的柴山,1936年由日本人土屋恭一首
度发现进而调查,部分资料带到日本;1995年高雄市政府委托中研院研究员刘益昌研究团
队进行考古试掘研究,初步得到遗址的地层堆积及各式出土遗物,一窥小溪人生活样貌。
去(2012)年6月,高雄市柴山会提出“高雄内惟(小溪贝冢)遗址贝类组成调查计划”
,针对高雄柴山地区“内惟小溪贝冢遗址”的贝类标本,与现今潮间带及沿海地区物种调
查记录进行比对,包括潮间带物种及沿岸底拖渔获物纪录,由此比对出两者贝类物种的栖
地类型,建立古环境及先民对环境生态的利用的基础资料。
随着捷运路线寻找古高雄
邱郁文在树人医护管理专校任教时,正值高雄捷运开挖,废弃土方就集中在小港以及冈山
,他发现挖出来的泥土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贝壳种类,好奇之下,就开始研究这 些贝类蕴
含的意义。他每天都去看,为此和工人套交情,工人会说今天是从哪一站挖出来的,他发
现,高捷两条路线有如穿越线,意外创造了良好的研究调查环境。
邱郁文说,将这些贝类化石比对目前已知的分类建立物种清单,再与现生物种的栖地类型
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这些生物相的栖地需求,再将每个区段出土的化石汇整,即可重建高
雄的古环境了。
无论是哈玛星站找到的浅海沙底的台湾凤螺、亚潮带大玉螺、细纹玉螺和水晶凤凰螺;美
丽岛站到后驿站找到的望远镜海蜷、泥砾地的歪帘蛤或三多站的外滩沙洲的锥螺,都说明
了这一带曾经是大海的一部份,因此得以想像一片海岸湿地;左营站有淡水的棱蚌和石田
螺,鱼贝类丰饶,这样的环境应该维持一段时间,直到人类出现。
***********************************************************************
看完新闻~我肚子饿了= =~~ 炒海瓜子、蛤蛎汤、牡蛎...etc.
柴山那边~本来就是观光客常去的地方~ 加上又有捷运~ 若是真的能重建原生态~
哪怕是模拟的~ 应该也会不错吧~@@~ 只是如今高捷开挖 会否会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人 小弟我是第一次听到@@~ 看年代...莫非是旧石器时代??
以对台湾史前史的记忆....旧石器好像只背过台东沿海的长滨人...QTZ...
__________________
记得台北圆山那边也有贝冢~ 主要是因为紧邻著台北湖~~
柴山这则是靠海~推估当年有丰富溼地生态~~
想了想.....世界上 还有哪里有这种 贝冢 遗址吗? 靠湖岸的? 应该不少吧@@
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mayaman ( 马雅人)   2013-03-19 16:13:00
烧酒螺也出现在4、500年前小溪人的菜单中汉人时代吧
楼主: midnightsnow   2013-03-19 16:22:00
板煮好眼力= =+ 啊~~肚子饿了!!我想吃炒海瓜子~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3-03-19 22:39:00
说到吃 有古文明食人文化的研究吗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3-03-19 23:17:00
记得阿梅斯托的 食物的历史 有谈到食人文化
作者: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3-20 00:26:00
殷商似乎也有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3-03-20 00:53:00
食人还是烧酒螺?
作者: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3-20 01:06:00
both吧我猜
楼主: midnightsnow   2013-03-20 11:21:00
好端端的烧酒螺为何会出现食人....QTZ....话说现今有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人肉滋味&烹调法吗?
作者: shinshong ( )   2013-03-20 12:00:00
台湾就有啊,还距今不久咧 "蕃膏"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3-03-20 14:02:00
某杀人犯:人肉咸咸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3-03-21 15:23:00
因为以前曾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 好像叫做"中国历史上的食人文化"(名字不确定)那本书认真的引用及分析史书上有记载的食人状况..http://0rz.tw/b72b9
楼主: midnightsnow   2013-03-21 18:35:00
谢谢大菈芙~~~~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3-03-23 09:02:00
高雄铁路不经过港边(现自强路)是因为开得时候还是沙滩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