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连名教授都作弊了 教授批:伦理课太形式

楼主: cradredtade (☆☆☆☆☆☆☆)   2017-10-23 12:40:04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77297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科技部要求首次申请计画的主持人和研究者要上学术伦理课,有教授指出,连名教授都作
弊了,这只是欺负菜鸟的做法。也有学者痛批,部长、校长犯错,却罚全国教师与学生上
形式化的伦理课,是世界笑话;制度性的惩罚才会让造假者觉得“痛”。
台大应力所教授王立升表示,科技部的要求是一个提醒,略尽“告知”的责任,但能发挥
效果有限,“难道近来违反学术伦理者在抄袭、作假时,不知道那样做不对吗?”
王立升说,学术伦理课至少可以让学生或研究人员在犯案后不能说“我不知道”,但资深
教授也都知道不能做,但还是铤而走险,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盗”,既然已贵了难得之货,就要有道德规范及好的制度,才可避免为盗。真正要防杜违
反学术伦理的案件还是要从品格教育及制度面着手。
科技部强调,学术伦理的教育效益,远大于事后的处罚。但王立升说,目前违反学术伦理
不过就是几年不能申请科技部计画,但犯者还是可以申请他处或民间的计画。他认为,真
正要防杜违反学术伦理案件,还是要有惩罚制度,并与刑法连结。如果作假,就以伪造文
书罪论处,若抄袭或挂名不当,就以登载不实罪论处,才能有效遏止歪风。
辅大社会系教授戴伯芬也说,必须透过制度性惩罚,让犯错者“觉得痛”。但现在情况是
,违反学术伦理,“吃”了几千万,却只罚个几十万、几百万,惩戒太轻。
世新大学社心系教授詹昭能指出,科技部的做法,就是针对菜鸟,但他们忘了犯错的可是
资深教授,“真是形式主义”,这种训练顶多只有提醒作用,而这些作假的人可是“知行
不合一”,但矛盾的是,政府很难要求老鸟上课。
对此,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维认为,学术伦理是基本做人品格道德的延伸,岂是成人之后
由政府力量来推动的?试想不瞟窃别人的成果,不掠夺别人的成就与资源,不造假,不抄
袭等等, 这些基本原则要到了成年后被“强迫”学习的吗?
台师大大传所教授蔡如音说,这完全是一个行政扩张,无关“伦理”的发展。这么多的系
所与领域,难道没有各自的伦理自主与相关讨论吗?这又怎是六小时可以达到的训练?这
种为了冲时数的“教育训练”只会把一些案例“经典化”,也不顾领域间的差异性。
也有不少大学,要求研究所新生上学术伦理课。戴伯芬表示,研究生论文通过,等于有能
力判断论文写作有无伦理问题,她不相信大学教授会容许违反伦理的论文拿到学位,“何
必叠床架屋要求学生去上形式化的伦理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