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音乐乐理中异音同名的教学与解说

楼主: douzedouze (唱到你心里:D)   2015-05-22 22:23:27
以下为不专业言论
※ 引述《HCming (陈小罗)》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Musicteach 看板 #1LNlrSaJ ]
: 作者: HCming (陈小罗) 看板: Musicteach
: 标题: [问题] 异音同名的教学与解说
: 时间: Fri May 22 17:56:42 2015
:   其实不是很知道该怎么下标题
:   简单来说想要请教各位前辈老师的是关于小学低年级(一年级)的乐理教学
:   我们先假设这个小朋友从未接触过音乐教育
:   以下是我的问题,为了说明清楚所以篇幅有点长,还请大家见谅:
:   1. “我们”能够辨认C3,C4虽然音高(频率)相异却在听感上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能力
:     ,是与生俱来或者是需要接受音乐教育的?
绝对音高有部份的人是天生的
有部份人是练也练不起来的
因此这种辨认的能力应该是因人而异
:   2. 在我假设中这样的小朋友,以这样的年龄层来说,在未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状况下,
:     普遍来说是否已经可以感受这种“虽然音高不同,但是听起来很类似”的状态?
:     (意即这若是与生俱来,则在普遍的社会化或接触音乐下,何时会被开发?)
如果是有音乐前后文的情况(如是一整串旋律 或是一系列和弦进行)
而非单音的话
小一通常都有能力感受到"很像但比较高" 或"很像但比较低"
:   3. 承上,在这个年龄层的脑开发程度,在具备上述能力的前提下,能否直接接受他们
:     被以相同名称(C or Do)称呼?(而非IJKLMNOP.....)
可以
:   4. 承上,如果3.的答案为否定,意即他们能感受相似之处,却需要透过引导来理解相
:     同称呼的概念,常见并惯用的方式我目前知道有爸爸小孩(透过生活经验中父亲声
:     线低,并且共用姓氏或长相相似)的解说方式,除此之外有没有前辈可以分享其他
:     教学方法?
可以透过引导强化
除了爸爸小孩之外
还可以用动物叫声 工具敲击声 等
:   5. 若此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这里为方便讨论,先定义其程度为能够分辨音高相异但无
:     法感受听感上的相似之处),是否有任何可以让小朋友先从“感受”上接受这件事
:     的方式(意即非强迫性的使其具备2.的能力)?有的话是否能请各位前辈分享?
用极高和极低的八度各弹一段旋律 通常小朋友就有感觉啦
幼稚园的小朋友就分的出来了
:   6. 承上,若答案为否定,意即此种感受力需要透过强制性的“定义”或“训练”时,
:     由于我们都知道差八度的声音(低音Do 高音Do)之所以有相似性,在物理上确实
:     有很明确的原因(频率呈倍数关系),但碍于小朋友的年龄与知识基础不适用这
:     样的解说或论述方式。则当面对“为什么他们明明听起来不一样,我们还要叫他
: Do?”时,该如何以小朋友可以理解的定义或训练方式,使其至少接受听感相似
:     的事实并继续解说异音同名的联想(见3.4.)或推进课程进度?
其实它们中文名称也不同
比如说高音Do跟中央Do 名字就不同
或许老师可以说
如果我们唱成"高音Do中央Re高音Mi"
太多字太难唱了
所以我们简化为DoReMi
只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DoReMi都是一样高的DoReMi
: 问题到此为止谢谢大家耐心看完或end,如果各位先进愿意回文或者进一步讨论,还
:   请不吝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