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以色列约旦游记【三十】佩特拉-翼狮神殿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2-05-13 12:14:31
~※ 佩特拉-翼狮神殿、皇家墓穴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368090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在“佩特拉”山头远眺的时光悠闲,团里的人早于我们上来时就已收工撤退,后续也
没谁再进来作客,就只有两位老板静静相陪。我偶尔起身往各角度拍照,大多就懒懒坐望
,想着前一年在印度看过的石窟,那儿也有从山壁开凿的殿门,更有由整个丘体切削而出
的神庙,不同国度,却展现了类似的鬼斧神工,令人心折。
而当这么盯着,便觉“修道院”石色随太阳的西落渐渐染了点和暖,不禁又着迷地想
望黄昏时刻的它,是否会呈现另种腼腆羞涩。但这样的企盼须臾便被打醒,城里还有好几
个地方想去探险啊,且若太阳下了山,很快就迎来黑夜,届时是陡峻山路,我们又在“佩
特拉”的最深处,一个不慎不是迷途便是失足。于是两人赶紧起了身,跟老板道谢与告别

加快了脚步原路走下山阶,妙的是居然还有人这时候仍往上爬,想必为的是“修道院
”的夕照,搞不好已做好在山头过夜观星的准备。来时所见的贝督因摊贩则很帅气,随便
将篷帘拉降就离开,有些贩售的衣巾甚至还挂在外头懒得收,仿佛觉得“佩特拉”的游客
都是君子。
尽管对渐暗的日光颇为担忧,由于来时骑驴分了一半的心,没能仔细观景,这回下山
便处处感到新鲜,走着走着就不禁停下脚步,抬首、环望。有些地段陡峭险危,或是落石
堆叠如瀑流,或呈一线天将日光收阖,有时却在弯转后展阔,起伏岩块成了防御坚实的城
垒,若添上几许枪矛咒矢,便扬散著奇幻故事的氛围,而我们脚下的步径蜿蜒著,尽头是
被落日炫亮的远方峰峦。此刻荒山不再枯无,有石层以自我彩度流转着,连残凋老树都成
了一隅遗世静景,令人流连。
下山的时间耗得有点多,天色暗的速度也比预计快,当再次来到墓穴散列的山脚,我
望向前方分岐,本还想深入那些被导游略过的地点,现在变得很有难度,只能在不过分偏
离主道的前提下,加减探索。一个选择是岔往主道南侧,去看来时仅止于远望的“大神殿
”上层,细部了解其格局及装饰残遗,另个选择是走主道北侧,因为那边的几个重点连瞄
都没瞄过。犹豫片刻,最后选择了后者,毕竟没瞄过就连脑补的机会都没有,况且沿线切
去似乎能抵达“皇家墓室”,一箭双雕。
找到小路拐上北坡,没几步便觉这样的抉择很不错,因为刚好能从略高角度观看南坡
的“大神殿”,由左侧廊的列柱,到右侧廊坍后的地下甬道,将完整的轮廓尽收眼底。而
当循着中阶,把视线划穿广场,便是我未能踏足的上层区,那儿在倾倒立柱间,隐隐可见
弧形阶座堆叠,勉力以双眼于内勾描,再往殿外扩展,将曾经的湖中岛阁、罗马澡堂建构
而起,多少能满足无法实地游走的遗憾。
像中奖般拍了几张合照再循路往前,便见另一丛显明的遗蹟群,从地理位置判断,是
“翼狮神庙”(Temple of the Winged Lions)。猜想是这个点的考古顺位较晚,现场还
处于工事中,或在挖掘,或在补强,险得有些杂乱,几道拦绳也不知是否代表闲人勿进,
怕破坏到什么的我只能在外环努力窥望。由于挖掘出的雕像字刻提及了女神,学者们推断
这座是献给“纳巴泰”的主要女性神祇“Al-Uzza”,外观上则与“Qasr al-Bint”相似
,两主神一北一南互望守护,感觉合情合理。由还原图来看,它也有高耸立柱撑起的巨大
山簷,门阶化作桥廊跨过河床直抵东西主道,让座落丘坡的它更具睥睨气势。
可惜它没撑过地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我换了几个角度看,都理不出相符的模样,本
以为几个半埋于土的拱洞是桥拱的残留,方位却不太对。读了说明板才知拱状物应属于基
台侧边的支撑结构,高度接近六米,以其支起的大厅在当年被用来接待来访的朝圣者与祭
司。那往北接连的大区域杂错墙段,总该是神殿主体吧,我再度尝试拼凑,结果读过另个
说明板,才发现我又误会了,这一侧其实是附属性质的房间,除了给工作人员居住,也有
些成了工坊,研磨颜料、锻造金属、加工大理石、制作祭坛,形成以神殿为核心的小小生
活圈。
所以主体到底在哪?我将板上空照图与眼前层叠乱石来回对照,好不容易有了心得,
主体在对角那个相对完整的四方环墙间啊。我们转到较接近的遗蹟背处,这儿地势略高,
勉强能看到几根从中窜立的残柱。根据资料,神殿在入了门厅后,有一重立柱围着中心的
女神坛座,翻飞柱头或许还曾支著华美宝盖,特别的是,在某些找到的柱头残遗,卷叶竟
又化为长著翅翼的狮面兽,这也是神殿被后世如此称呼的缘由。但从现场望去,殿里立柱
就只有示意般的堆叠,估计这些带有驱邪意涵的特殊柱头都送入博物馆了吧,以此推想,
有着女神铭刻的奇妙雕像应也不可能还留于此。那是“纳巴泰”传统的抽象式方柱,却又
在缀边环围间刻了简约的眼眉鼻唇,记印了女神形象化的历程。
神殿的邻近还有另个重点,是拜占庭时代拿震毁建筑再砌的教堂,哪知那时的我却像
中邪般,相机没留下记录,事后回忆也找不到相关片段。检讨推想了好一阵,觉得应该归
咎事前功课没作足,可能看到神殿旁有一处柱础拼围的长方场地,就误以为是那座教堂,
没瞥见亮点,便直觉多数都没能留存,以一张照片简单了结。不过也不能怪自己太眼残,
毕竟稍远的那个真确遗迹都用矮房包覆起来了啊,搞不好就被我当成民宅,瞄过走过。
被特别包覆起来有其必要,因为当进了院落转入屋里,会看到以残柱划分主副的三道
长廊,而副廊地板是镶嵌得相当精美的马赛克。北廊的外框呈锁链勾串,诸多图腾像圆形
奖牌在其间叠挂,中列为各色植栽,两旁是奇鸟异兽。南廊外框则缠绕如蛇,有动物栖于
方圆变换的窗格,最引人探究的是此区的中列,除了描绘正在捕鱼猎鸟的平民,也将海洋
、大地与四季化作特色男女,然错过的我只能藉著零星网络图片拼凑,聊胜于无。
话说回来,会犯蠢错过“拜占庭教堂”的因素之一,应也是为了找通往“皇家墓室”
的径路吧,似乎没什么游客这样走,路便显得时断时续,到后来我们已经放弃追迹,直直
踏着荒岩切去。怎知这样的如意算盘很快就坠了地,因为一道深谷蓦然横划于前,而以我
们所处的高度,根本无法翻下再攀上。难道就只能转弯回主道了吗?我们面面相觑,毕竟
时间不允许多余的迂回,这样走便代表放弃了“皇家墓室”。
幸好犹豫没多久,就有位贝督因青年晃了过来,听我不死心问著:“这边有桥可过吗
?”笑笑指了谷地的另个方向,松了口气的我赶紧朝那寻觅,还真见一道铁制简桥跨越。
循谷望去,远处有几许残遗砌石,很可能便是“纳巴泰王国”的城墙,依凭印象,桥另端
的荒野也有名堂,因其地理位置、人工平台、供水系统,学者们推测乱石中隐约可见的墙
础其实是王宫遗迹,不过由于资源问题,此区的挖掘印证也不知会等到何时。
而当踩过这一大区乱岩,我终于抵达了“皇家墓室”,早上只看了南端的“瓮冠墓室
”,这回得以近距离仰望北端的这几座。最左的被称作“宫殿墓室”(Palace Tomb),
得名自其展阔立面的组成与堆叠。它彷如皇宫般开了四座大门,对应内部的四间墓室,门
洞虽有些崩毁,架构仍可追迹,中央两座以山簷作饰,边侧门楣柔曲成弧,添增变化。间
隔切划的壁柱到了上层转为密集,几个不规则浅穴像曾嵌置了石板,记述主人功绩。顶端
崩塌后的绽露比较特别,由于岩体不够高,又想在阔伟之余形塑参天气势,那部分是额外
添筑的,也因此抵不过地震的袭击。所以原本该是峰峦般的起伏吗?我忍不住以想像加以
勾画。
往右侧走,隔壁的“Corinthian Tomb”立于略高的岩坡,坡间墓洞处处,不知是否
属于同一家族,它底部的崩损也挺严重,难道雨季洪流会卷掠到如此的高度?相对于前一
座的横向拉展,它偏向宝藏库的格局,上层以弧亭瓮冠为心,裂分山簷为衬,若非风化到
失了细节,应也是栋招引后人朝圣的建物。尽管下层的壁柱布局已模糊,柱头倒大多奇蹟
般保留了轮廓,为“纳巴泰”基于“科林斯”柱式的变体,有着类似的挑卷藤叶,这也是
此墓称号的由来。
稍隔一段距离,墓室的式样又回归山脚常见的那类,以相视的阶折为顶饰。虽被风沙
磨蚀得不见原本门窗刻缀,反倒绽露了石层的自然色泽,各样矿物被岁月凝融成不同色阶
的赭红暗青,再被山灵以巧手随兴抹画,流转中有着轻跃哼歌,又如丝如絮,记刻了风拂
之际的情绪,难怪被人称为“丝绸墓室”(Silk Tomb)。
这样的石纹在我怔望中愈发鲜活,仿佛应和著对山正在飞燃的霞色,想接受它的召唤
,近前端详其间的细致起伏,也想驻留着,看霞云还能如何变幻。然来“佩特拉”要学习
的,好像就是不断的恋与舍,终究只能转身背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