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铁道旅行 宜兰 大里车站漫游

楼主: JimXpp (JimXpp)   2021-09-18 01:14:29
图文好读版:https://jimxpplife.com/archives/2980
有时候,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待了一阵子,总会想找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好好的散散步,悠闲地感受片刻宁静。
这天上午,我从南港站出发,乘着台铁区间车,准备前往台铁“大里车站”,一睹这岸边小站的风采。
从南港北上的乘客一向没有南下来得多,尤其这一天并非假日,一路上少了人群的喧嚣,看着窗外的景色缓缓向后移动,感受这得来不易的清幽时刻,好不惬意。
车子来到福隆站,我下了车,在站外买了个福隆便当,饱餐一顿后继续搭乘下一班车前往目的地。
艳丽的阳光洒进空旷的车厢,我静静地看着外头那壮丽的海景,不一会儿功夫,列车抵达了我今日的目的地,我背上背包,准备启程。
“大里车站”位于宜兰县头城镇,于1920年12月10日设站,目前为台铁甲种简易站。
虽然平时这里上下车的人数不多,但由于邻近“草岭古道”以及“桃源谷步道”,因此也有一定的名气,每逢登山健行的旺季,不免也会迎来一定的人潮。
车站的后方,是一望无济的太平洋海面,天空与海洋的蓝在一线间交叠,我站在月台上,感受着徐徐的海风,看着眼前美景,肆意地享受着。
车站月台的衔接通道,以天桥为主。轨道前有专供轮椅使用的步道,若有行动不便的旅客,可知会站务人员帮忙。
走上天桥,望向四周,可以从上往下俯瞰著铁轨景色,亦可以眺望海景,视野极好。尤其在没有旁人嘈杂的时刻,更令人流连忘返。
原以为大里站是个无人站点,到了等候区才知道,后方的售票处依然有安排人员驻守。
前方的墙面,张贴著草岭古道的参观路线图,每到芒花季时,此处必是热闹非凡。
车站与省道间有着一定的高度落差,我站在通向上方道路的阶梯上,对着车站建筑象征性的拍了张照片,留下了我对“大里车站”的记忆。
海岸的这一边艳阳高照,但望向远方的山麓,却是阴云密布,雾气弥漫,反差强烈。
车站对面的杂货店,是此次来到这里所见到唯一可以购买日用品、饮料的商家。在这不存在便利商店的区域,这样的店家更显珍贵。
我走下阶梯,回到车站前的广场。顺着路标的指示,向一旁的人行步道前进。
适才在车道的一旁,不时呼啸而过的砂石车使我倍感压力。幸好从车站到景点间设置着人行步道,安全性也提升许多。
望向一旁,蓝天白云下的轨道景色与远处的龟山岛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往前走到底为一岔路,向左可通往“大里天公庙”与“草岭古道”,向右则是“大里老街”与“大里渔港”的方向。我决定先往左走一探究竟。
步道的路程不长,走约莫五分钟即可看见尽头,顺着路上的指标,我来到了“大里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有提供免费的饮水,可以自备容器在此补充水源。内部的空间,介绍著草岭古道的历史,并规划有休息区域,让来此的旅人休待片刻。
进入了游客中心,畅快凉爽的空调温度与外头的炎热高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平日的游客中心来客数本就不多,此时更只有我一位游客在此停留,我找了个位置坐下缓缓身,休息一阵。
游客中心一旁设有一间咖啡厅,表定营业时间到下午五点,平日没客人的情况四点多即结束营业。
位处草岭古道的出入口地段,想必在旅游旺季,这里也是个一位难求,门庭若市的地方吧。
游客中心外,可清楚的眺望龟山岛,我随手拍了张照片,继续往前移动。
此时正逢“大里天公庙”整修期间,无法一睹完整的庙宇建筑外观,但也不影响入内参拜、参观等活动。
“大里天公庙”本名为“草岭庆云宫”,最早为嘉庆二年(1797年),由漳州人吴德明携带天公神像进入宜兰草岭,建草庐祭拜。道光十六年(1836年)年此处肇建庙宇,并于1904年进行改建。
在过去交通未开发的时期,葛玛兰先民们来往台北,“草岭古道”是他们必定经由的道路。每当出发前,人们会在古道入口捡取鹅卵石来此过香炉,象征著“天宫借胆”。
至今,“天宫借胆”已成为“大里天公庙”的知名传统习俗,信徒们也会在此祈福,以求智慧与勇气。
装修期间,庙宇内的油漆味使我头晕脑胀,纵使外头的景观令人沈醉,也不得不早点出外透气。匆匆的拍了几张照,随即离去。
沿着原路返回人行步道的岔路口,我走向前方的隧道,往“大里老街”的方向直行。幽暗深邃的尽头,明亮夺目的日光直直
射进,似是别有一番洞天。
步出了隧道,是通往海岸的道路,我缓缓的前行,期待着接下来的碧海蓝天。
海岸边的道路,笔直宽敞,海浪的拍打声,是此刻最佳的背景音乐。
眼前的海天一色,与不远处的龟山岛隔海相望,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写真。我静静欣赏这难得一见的景色,心中赞叹著大自然的美轮美奂。
走了一阵,来到了“大里老街”。有别于一般人对“老街”二字商业化的刻板印象,“大里老街”是个与太平洋比邻而居的小型聚落。
静谧的街道透露著浓浓的眷村风情,从屋里打开门窗,即是一望无济的碧海晴空。平时在城市里,与三五好友相聚的公园凉亭,在这块地方,环境则替换成了浩瀚海景。这是在都市中难以见得的绝妙景象,令人向往。
老街的另一侧,有个通往火车站的地下道,入口处看见了一只寄居蟹正游走着,这是在岸边小镇才会体验到的小惊喜。
穿过了老街,继续朝着“大里渔港”的方向前进。途中亦有几处休息点,若走累了,也可以坐下来小憩一下。
鼻头传来一阵咸腥,低头一看,地面正曝晒著许多小螃蟹,似是准备制成某些产品。
前方的渔船正稳稳的停靠,海巡署门前的狗儿正慵懒的趴卧在地上,我慢慢的走着,静静观看着四周,“大里渔港”的午后正是如此的悠哉。
回程的路上,看见一名大婶正扛着门片走着。以往在城市中所见,较为庞大的物品多为男性来搬运,此时见到如此景象,心中略感到意外。
回到车站,对着依然清静的轨道拍了两张照片,踏上下一班列车,结束了此次的小旅行。
比起现在网络上许多的知名人气景点,我更喜欢找个没有人的平日,随意挑个静僻的乡间小镇,没有目的的四处看看。不仅体验到一个地方真实生活的样貌,也能让旅行更有不一样的风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