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客户回流时开的价格

楼主: NaoGaTsu (那欧卡兹)   2017-09-14 17:43:20
在谈到顾客忠诚度时,
有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叫“顾客认知价值”,
顾客认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直接相关,
而顾客满意度又和顾客忠诚度直接相关。
白话来说,
顾客认知价值,就是
顾客“主观认知”到您提供的产品,对他而言有多少价值。
如果顾客认知价值大于您产品的实际价值,
例如,顾客主观上认为您提供的产品他愿意花800元来消费,
但您提供的产品实际上只需要500元,
那么对顾客而言,他主观认知上就会觉得自己“赚到了”,
因此就会有高的顾客满意度,而高顾客满意度会带来高顾客忠诚度。
反之,如果您提供的产品,在顾客主观上认为只有350元的价值,
但您提供的产品实际上需要他付出500元的费用,
状况就会反过来了。
※ 引述《rubric ()》之铭言:
: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
: 以前去理发时,常在想
: 为何第二次去找同一位设计师时,
: 费用通常会较贵 (例如 350 => 500) <= 我多数遇到的店家
: 当时的理解是,一开始不熟,于是降价让客户有意愿尝试,
: 后面我(客户)认同了他的技术,于是就抬高价格
: 不过以前还不习惯这种模式时,会觉得"怎么熟客反而更贵?"的感觉
这是受限于服务业的特性:
顾客没有消费过之前,无法得知你实际上的产品价值,
他们也就无法衡量你的产品对他们而言是否“划算”。
服务业的产品和一般零售业不一样,
一般零售业的产品,因为顾客可以“直接看得到”产品本身,
且产品本身通常具有竞争品项和替代品项,
如果顾客过去有使用过竞争品项、替代品项的经验,
顾客在评估你的产品价值上就会很容易,
例如,一件海滩裤、一个红豆饼、一份夜市牛排、一只iphoneX,
我们(顾客)都会有既定主观认知上的价值衡量标准:
“红豆饼应该在多少钱上下、红豆饼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以衡量另一个业者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或“超乎”我们的价值预期。
但服务业需要顾客“实际消费”、获得了服务(产品本身)体验后,
才能衡量产品是否符合、超乎顾客的价值预期,
所以,对服务业业者来说,就算我的产品价格为500元,
顾客在“进门消费前”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无法衡量我的产品价值的状态,
当顾客无法衡量价值时,通常就无法以认知价值来跨过决策门槛而进来消费,
通常在这个情况下,顾客用来衡量要不要消费的唯一标准,
就只剩下自己的所得购买力标准和勇气了,白话来说就是:
我实际上付不付得起、付得起的话要不要赌一次?
所以,服务业业者在面临这个状况时,通常有三种做法:
一是“提供”给顾客“可以在进门前”或“消费前”就衡量的参考标准,
让顾客可以产生主观认知价值上的评价,用以对照你需要他们付出的实际价格。
例如列出你所提供的所有服务细节(含服务所使用的物品品牌、成份、价格)、
提供具体服务发生时的照片与影片给消费者做参考(如360度环景照)、
使用者评价(如部落客评价、fb评价)、明星代言、与竞品的对照分析等等,
或是使用一些消费者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上的手段,
例如利用框架效应来使顾客产生一个假想的认知价值,
都可以让顾客更容易衡量你提供的产品价值。
二是“降低”顾客的购买决策门槛,
通常我们可以透过风险移转或是增加服务附加价值等等的方式,
来降低顾客的购买决策门槛,或是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以跨过既有门槛),
风险移转的概念是在既有的产品服务上“附加”一个风险贴补,
例如30分钟pizza未送达免费,就是一个风险移转的方案,
而增加服务附加价值的概念,
则是因为“服务本身”在顾客未进门消费者前无法衡量产品价值,
但附加价值只要顾客曾经有过消费经验,他们就可以针对附加价值本身进行衡量,
例如做头皮护理1688很难衡量价值,
但做头皮护理的时间内,顾客可以获得一组免费的85度c下午茶套餐,
后者的“附加价值”就是顾客可以衡量的部分了。
三是“降低”顾客的赌注风险,
所以,明明一个服务业的产品价值是500元,为什么降到350元来吸引客人?
最有可能就是为了降低顾客的赌注成本与风险,
让顾客不论实际上的产品价值如何,更加“愿意一试”。
: 如今轮到小弟成为谈生意者 (刚经营不久)
: 开始经营以来,某天有一位回流客户上门询价,
: 由于刚进场报价有稍微压低 (大概是市场行情中低价位)
: 此外,想说对方会回来,应该是有一定信心才是。
: (且当时对方经理有来拜访我们,肯定我们的服务)
: 考量到成本,我们决定将价格拉回一般市价。
: 结果得知对方开始在找其他厂商,且应该有可能会跟其他新厂商合作
: 于是借由此次经验,有了一些问题与想法
: 1. 可能理发店<回流客户回到原价>的方式、
: 不适用在B2B、服务企业的案子 (小弟非商科,这方面不懂)
B2B行销和B2C行销差异很大,
你甚至可以把几乎所有B2B的TA都当成在B2C产业中的价格敏感度高消费者来看。
商业是为了追求利润,
所以几乎每个业者都具有高度的价格敏感度,
你一开始报个低价,他有好看的利润,当然接受,
后来调回市价,他当然就得去找“其他能提供好看利润”的业者了。
: 2. 客户忠诚度,其实是不存在的?
: 有跟人讨论过,他们说就连亲人间都没所谓的忠诚度,陌生人之间何来忠诚?
: (他们举的例子是自家卖电扇,过去亲戚都会跟他们买,
: 但只要商场比较便宜,就会找商场买)
: 不过这例子适用与否小弟也不清楚
: 于是上网查了一下文章
: 看到这篇文
: 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687
: 文章内容大致是: (若理解没错的话)
: 除非你表现"异常"突出,让人"非常"满意,留下"难忘"印象,
: 才有可能成为死忠客户,才有"忠诚度"可言。
: 而我想起过去的理发经验,当价格回到原价时,其实第一个感觉是不好的。
: 因此想出一个 <大略>的结论,也就是
: 商场上只有拼价格和服务
: (小弟经验是价格多数状况会大于服务)
: 而没有所谓的<忠诚度>
如果你的感觉是不好的,那就代表该店提供的服务涨回原价后,
没有达到你的认知价值标准。
像我这种头型很难搞的人,遇到可以妥善处理我的发型的设计师,
就真的不想再换设计师了,即便她涨个一倍我也不会觉得反感。
每个人的主观认知价值衡量标准皆不同,但背后运作的理论是相同的。
实际上,服务业的服务并不需要“异常”突出,就可以建立忠诚度,
这是因为顾客在进行消费时,其实有很多心理成本与转移成本,
妥善利用顾客心理认知上的这些成本,就可以建立足量的忠诚度和顾客群。
: 在此想问的是,
: 1. 不知道各位创业前辈对<忠诚度>的看法如何?
: 个人想法,若同样服务,自己第一次上门是3万,
: 第二次上门变5万,当然会再考虑。
: 这种第一次比较便宜的可能不适合"高价位"的产业?
: (也就是会不会仅适合5000以内的服务产业?)
同上,B2B多数情况下不能同理,
但如果你提供的是冷气室内外机洗机服务这类,
不具有高度替代性,但服务品质差的话,客户端风险会非常高的产业类型,
那就另当别论。
: 2. 政府机关的案子(的窗口之类) 会不会"比较"有忠诚度?
: 以前听说会比较有,因为他们怕出包,跟之前合作过的厂商合作,比较保险。
: 但遇到几个case,又感觉似乎是在拼最低价,长官总是想找愈低愈便宜愈好。
: (不过都是高规格标准就是)
: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ANS:不会。
: 文笔拙劣,感谢前辈们看完文章。
以上,提供给您参考 :)
作者: rubric   2017-09-14 22:56:00
受用无穷,大感谢,将时常回来复习各位前辈的宝贵经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