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隆坡笔记1: Unit Economics

楼主: primotore (lainausicaa)   2016-06-30 01:00:18
不知道适不适合po在这儿,反正都写好了就po吧
网志版(有一张举例用的表格) http://goo.gl/2cIlxy
估计这是会是由二到三篇文章所组成的系列文,提及unit economics analysis, cohort
analysis, CAC 以及透过以上资讯所得出的相关指标。本篇文章专注于unit economics。
在我吉隆坡打工的五个月间,unit economics analysis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基本
上如果公司已经有traction,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unit economics长得怎么样。自我到部
后就被灌输unit economics很重要,我所接触的新创大多也都有这样的概念 (尤其在
venture builder 底下公司工作过的团队通常做得都相对完整,也都会放在deck,不用再
从model里面慢慢挖),所以我就习以为常地认为“大多数”的新创 (至少
ecommerce-related startups) 会做unit economics analysis。而我在写这篇文章时,
才在网络上看到有文章提及直到最近unit economics才变得不再是一个buzzword。此外,
关于unit economics的中文文章也是没几篇(前几天36Kr有一篇新的文章),甚至我都不确
定unit economics有没有中文翻译(姑且直译作单位经济吧)。至于unit economics
analysis是不是人人都在做,只是大家都不说,我就不清楚了,不过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
有些贡献。
单位经济分析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但如果搭配cohort analysis和CAC 就可以得到几个相
当有用的metrics:CLTV, CLTV/CAC以及CAC recovery。 如同单位经济分析,也没多少中
文文章在讨论cohort analysis,而cohort则有以下翻译:世代、断代、同类群组以及梯
次 (我认为以台湾中文的用法来说,梯次最为明确精准),至于深入的cohort analysis就
等到下一篇文章再说吧。
单位经济基本上就是特定商业模式中每单位的直接营收与直接成本(Unit economics are
the direct revenue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business model
expressed on a per unit basis)。
而“单位”又指的是什么呢? 依据商业模式的不同,每个事业都有不同的经济单位,例
如订单数(# of order)、交易数(# of transaction)、送货次数(delivery)、便当数(如
果卖的是便当,# of meal)、用户数(# of user)、活跃用户数(# of active user)、付
费用户数(# of pay user)…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家公司在网络上卖保健产品,六月收到200张订单,那些订单创造的
月营收$100K,那么平均每张订单的价值(Average Order Value, AOV)就是
$100K/200=$500 per order,这个数字同时也被称作购物篮大小(中文怪怪的,Basket
Size就很容易了解)。如果经营的是一个双边平台搓合买卖双方,用的就会是交易数(虽然
实际上订单数基本上会是相同的)。如果商业模式是Software-as-a-Service, SaaS,那么
关注的就会是平均月费或年费,也被称作Average Ticket Size。 基本上各类型的商业模
式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经济单位。
接下来看直接成本面,也就是完成交易所产生的成本,而这些成本通常是随着交易量变动
的(Variable Costs)。如果卖的是产品,第一个直接成本就会是销货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CoGS),剩下的就是毛利,或称为第一级贡献利润(Gross Margin, 同时也称
作Contribution Profit 1, CP1)。接着则是其他为了完成该交易所引发的成本
(Fulfillment Costs),包括但不限于:包装成本(Packaging Cost )、送货成本
(Delivery Cost)、支付成本(Payment Cost)以及销单所引发的成本(Cost of Returned
Order)…剩下的利润称作第二级贡献利润(Contribution Profit 2, CP2),基本上行销费
用会放在CP2之后。
理想的状况下,CP2会是正值,我们称这间公司有正的单位经济 (positive unit
economics),反之则是负的单位经济(negative unit economics)。正的单位经济没什么
了不起,因为它至少还必须足以支付行销费用,更明确的是获取客户的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CAC),而且别忘了之后还有其他的营运费用(性质比较像是固定费用)
;负的单位经济也不是世界末日或是找不投资人,主要还是看公司有没有办法改善单位经
济或是该商业模式的单位经济能够在规模扩张的情况下得到改善。如果公司无法改善负的
单位经济或是其没有办法随着规模增加而有所改善,基本上这个公司/商业模式想要存活
下去就比较困难,而此时扩张规模只会让钱烧得更快(不过还是有很多很会烧钱的公司依
然可以找到源源不绝的投资人)。
CP2是估计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TV的起点,进一步则需要cohort analysis的协
助。
作者: obs7O1 (大战神)   2016-06-30 01:25:00
You可以say中文吗
作者: wallabee (梦与现实)   2016-06-30 03:49:00
好文 推
作者: jennykam (三月是战斗月)   2016-06-30 06:45:00
这是在说啥??
作者: khpr1007 (姚子)   2016-06-30 07:39:00
推专业
作者: vxkayo (嘛哩蹦蹦)   2016-06-30 09:27:00
一定要中英夹杂吗?
作者: INGNI (株式会社)   2016-06-30 09:31:00
我觉得标题可以叫使用者付费,然后您用毛利、净利取代一些专有名词就让大家更好理解了...................
作者: NaoGaTsu (那欧卡兹)   2016-06-30 12:06:00
中英文混在一起真的不好读。
作者: k122036791 (muyi)   2016-06-30 18:23:00
简单来说就每售出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现金流入喽...
作者: popxpopxpop (爆爆爆)   2016-07-02 05:51:00
有的确实没中文如SaaS,但per order这类的可以翻吧,感觉批踢踢不适合中英夹杂,很难看
作者: ldwang (地瓜)   2016-07-06 22:30:00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