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psswim (dongdong lin)
2020-07-11 00:05:05Medium:https://reurl.cc/mn1a1l
今年的留学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秋季班会不会顺利去就读都还是未知数,过去这段申请的路受到许多贵人相助,希望这个经历可以帮到相似背景的人
[Program]
2020 Fall MS/PhD in ECE
[Track]
VLSI/CAD (w/ ML/DL applications)
[Admission]
UIUC MEng (applied for MS but admitted to MEng)
Purdue MS
Columbia Ph.D. (w/ RA funding)
UCSD Ph.D. (w/ fellowship +RA funding)
UMaryland MS
UWashington MS-PMP (applied for MS but admitted to MS-PMP)
USC MS
TAMU MS
[Rejection/Pending]
Georgia Tech MS
UMich Ph.D.
CMU MS
UT-Austin MS (Pending)
UCLA Ph.D.
UW-Madison Ph.D.
UPenn MS
[Decision]
Columbia EE Ph.D. (ML/DL Hardware)
[Education]
NCTU EE B.S. (2015 – 2019)
GPA: 3.6/4.3 (Overall), 4.14/4.3 (Last 60)
[Test Score]
TOEFL: R27 L25 S23 W24
GRE: V145 Q169 AW3.0
[Publication]
1*2nd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submitted
1*Nth author journal submitted
[Research Experience]
Research Assistant, VLSI/SoC Design Automation Lab, NCTU (Sept. 2018~Jan. 2020)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at NCTU (July. 2017~Jan. 2018)
[Scholarship/Award]
国立交通大学学生杰出贡献奖
交大电子系友会琢玉电子奖学金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指导教授和导师, 交大电子系陈宏明教授
指导教授, 交大电机系吴卓谕教授
修课教授, 交大电机系李佳翰教授
修课教授, 交大电子系李镇宜教授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Badminton Varsity Team, NCTU (2015~2019)
General Coordinator, Wind-City Badminton Cup, NCTU (2017)
Community Service Volunteer (2016)
Orchestra, NCTU (2015)
==============================================================================
[Timeline]
2018/07: 补GRE
2018/12: 考GRE
2019/02: 准备TOEFL
2019/07: 考TOEFL
2019/09: SOP、CV
2019/10: 确定申请学校,联络教授推荐信
2019/11: 缴交送出申请资料
2020/02: 服兵役
[动机]
我大概是在大三下学期到暑假决定出国读研究所的,那时候因为女友要出国的关系,开始认识到未来除了在台湾继续发展之外,出国也是一个选项。和其他同学相比,大三下暑假开始准备其实已经有点晚了,若能够早点确立目标,早点开始准备,申请起来也许会更顺利。
出国的动机,一部分是自己的个性,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喜欢挑战。那时候想想在台湾求学已经十几年了,去其他国家学习不同的文化、接触认识不同的人也能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很幸运地,身边的家人都蛮支持我这个想法,因此就毅然决然的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至于为什么读PhD,我想一方面是喜欢解决问题,而PhD才有机会花一段很长的时间在研究上面,去好好认识、了解这些有影响力的问题、并且尝试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另一方面,未来也是想做research相关的工作,若有博士这段时间培养累积各方面(technical, teamwork, English)能力,对未来求职会很有帮助。
[选校]
我的目标是 U.S. News EE TOP 20的research oriented Master program,(原本是想先读Master,累积一点研究经历后再读PhD),后来因为看到有些学校申请PhD,若没上会自动转Master Application(UMich, Columbia, UCLA, UCSD),因此就申请了几间PhD。
最后拿到两间PhD的offer,选择去哥大读PhD,而事实上没有Master的学生,读的是MS/PhD。(会先拿到Master,之后再拿PhD)
以下一些VLSI/EDA领域选校的参考:
申请美国EE/CS PhD经验分享(1)-总结、感想:
https://reurl.cc/5lneRz
[录取] GT/UMich/UT Austin/UCSD/UCLA ECE MS:
https://reurl.cc/O1Wdzg
[录取] UIUC/UCSD/Purdue ECE phD MS/phD:
https://reurl.cc/8GmQzd
2018 集成电路设计(IC VLSI)美国学校 教授介绍【完整版】|一亩三分地EECS版:
https://reurl.cc/yZV2Xy
[实习or研究?]
当时大三升大四有在犹豫到底要去业界实习还是在学校找老师做研究,我认为选择在学校做研究有诸多益处: 跟着教授做研究,一方面可以累积研究经历(Publication),也可以跟指导教授建立良好关系(LoR),有机会的话,教授的connection也对申请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对于研究型硕士或博士都是不可或缺的。若是要申请就业型的硕士,在业界实习累积一些工作经验,可能比较有益处,参考:
2019 Fall CS M.S. 经验分享(下篇:颠覆印象):
https://reurl.cc/Nje3Dm
由于父亲在MediaTek工作(Analog IC),有分享一些经验: 业界实习通常两个多月而已,公司不会分派很重要的事情给实习生,因为时间较短、经验也不足,比较多的情况是公司希望透过实习,来找寻吸引人才,若发现适合,就可以在毕业后留下来公司工作。
因此申请研究型的program,在学校做研究比较能展现research potential,在申请上面也较加分。
很感谢陈宏明教授,不但在研究上给我很多帮助和机会,在留学申请的路上给许多建议,也很感谢VDA Lab学长的带领!
[套词]
以我的申请结果来看,两间PhD的Offer都是有套词的,虽然大部分的信都是无声卡。另外我发现在寻找Potential Advisor的过程是很有趣的,而且对未来选择研究领域时也很有帮助。因为在看每间学校的每位教授研究领域时,其实也会慢慢了解自己对哪方面比较有兴趣,一方面在了解学校,另一方面也是更加了解自己 ; 同时看每个教授的论文时,也可以探索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当找到研究领域有兴趣且和自己背景很符合的时候,就可以寄信套词了,若这位教授刚好也在招收新学生,这样很有机会拿到面试机会或录取。
以下一些套词的资源:
申请美国EE/CS PhD经验分享(4)-套词、填表单和面试:
https://reurl.cc/R4MAgz
Advice for Prospective Students:
https://reurl.cc/V6VKgN
What do I write in the first email to a professor that I am applying to be his graduate student?
https://reurl.cc/aryQgX
申请国外 PhD 的时候如何与教授套磁?
https://reurl.cc/ZOxDgg
[结语]
申请看的有GPA、TOEFL/GRE、Publication、CV、SOP、LoR。
我个人认为申请研究型的Master或Ph.D.的话,GPA、Publication(研究经历)、LoR 是最后录取的关键。
[感谢]
自己认为条件并不算突出,能够拿到这些学校的Admission/Offer,很感谢身边帮助我的家人、女友、学长姊和一起努力的战友。
感谢交大的老师: 陈宏明教授、吴卓谕教授、李佳翰教授、李镇宜教授的推荐。感谢交大电子的同学和学长姐: Andy Chen, Roger Huang, Terry Yang, Jack Chen, Ryan Fu, Wei-Fan Tseng 的资源分享和讨论。
感谢金六结1B3C的大家,尤其Jesse Chen, Sheng-Jung Yu, 黄驿翔, ShaoChi Wu 给我很多最后选校上面的建议和一起讨论签证的问题。
回顾大学生活中,花很多时间参与交大羽球队,一周3~4天练球,暑假or比赛前更是一周五天,一天七个多小时。这段经历很宝贵,不但在球技、体能上有所磨练,也教我如何在一个团队中尽一份心力、待人处事。更重要的,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姐(校友)和队员,很感谢教练和学长姊的付出的教导。感谢Andy Chen,从球队时的照顾,到后来申请的路上有你的引导; 还有Kuo-Lun Tai的经验分享和托福讲义!
另外要感谢陪我9年的女友,Sabrina Su,有你的陪伴,我才能一路上不畏风雨,勇敢的走属于我自己的路。谢谢妳帮我练习托福口说,让我英文变得还堪用,也给我许多写作上的建议。真的没想过我国中时期那么破的英文,现在有机会可以出国读书。
时光飞逝,想想去年底,妳在Yale,我还整天巴著已经够忙的妳,帮我看SOP、CV、LoR,前前后后各修了快十版,我想说: 妳真的是我的最强代办 ! 很感谢妳在我当兵的四个月中,默默陪在我身边,帮我收Admission、回email。
今年,已经准备要去美国了,尽管妳在New Haven,我在New York City,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克服一切未知和困难。
最后感谢PTT Studyabroad的诸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