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CMANIAC (请肥宅救救肥宅)》之铭言:
: ※ 引述《acbwanatha (小杰富力士)》之铭言:
: : 我也差不多那年代。
: : 是这几年我在ptt和别人讨论后才明白,
: : 原来那时补得郭洋数学也是差不多方式,
: : 是用题海。
: : 前几个月我也才晓得,
: : 原来沈赫哲也是用题海。
: : 现在事过境迁来想想这种方法不怎么对,
: : 不过至少是符合现实环境下的作法。
: : 有位标榜思考派的老师的作法才是对的。
: 那是你搞错了,
: 因为题海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 一般人没办法在刚学习到新知识以后就能够全面的思考围绕在知识周围的问题,
: 所以就必须取得大量的问题来增加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
: 物理学家 Landau 也很推崇用题海战术学习物理。
: 前一篇的问题不在题海,而是在学生。
: 若没有题海,也只会造成该学生少一个可以直接背下来应付考试的东西而已,
: 并不会让他突然会思考。(连解题都不会思考了,不解题怎么就会了?)
: 然而大考不会从题海出题,他考差了也只是刚好而已。
我觉得思考原理原则不需要用到题海,
因为基本的东西千变万化。
用思考的方式来学数学,不需用到要那么多题目(海量)。
题海是可以拿来思考,
但是脑筋够活的人可以不需要这种训练方式。
(这里我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不过我知道有人可以懂我在说明什么。)
只有死板要硬套公式的那种题型(或许说基本题)才有可能用背的就过关。
如果题目够活够漂亮的话,
学生得真正了解原理原则后才有办法做答。
不会产生你讲的这种用背就可以过关的现象,
我是无法明白有的人可以用背千题以上的方式来学数学,
如果有人能够找出这种例子出来,我也很佩服。XD
: : 题海的作法和你讲得这位同学差不多,
: : 就是脑筋不够活,
: : 没法懂得原理原则,
: : 只好做多题目来背熟题型。
: : 这一点我在这版和高中版就讲过了,
: : 我后来才晓得台式教学法就是为了训练大量理工的工程师而设计的快速课程,
: : 所以没法像欧洲可以产生一流的思想家。
: 产生一流思想家跟课程没啥太大的关系,这段基本是在鬼扯.....
怎么会没有关系,
台湾没有多少人得诺贝尔奖,
也没有什么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文学家。
: : 那个年代连电脑才刚起步,表示物质条件相对现在粗糙,而人的程度就有高低之分,
: : 表示有的人的智商、思考能力的确比较发达,
: : 这就是社会的真实面貌。
: : 现在的科技发达,只能说比较更能够帮助同学用视觉来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 : 无法完全地解决能力高下立判的问题,
: : 所以你一定还会遇到死背型的学生,
: : 我也不觉得意外,
: :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他或她至少愿意花时间读书啊!
: : 我读文组,当年联考历史考到88分,全国前100名,
: : 就是用你文中所提的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来学的,
: : 不只是死记硬背,
: : 只可惜准备的时间太短,来不及运用在国文、英文上面,
: : 也就与公馆大学失之交臂了,
: : 不过话说回来,就数学、物理等需要脑袋更灵活的科目来说,
: : 一定要学习你说得这种方法,
: : 解题才能够一劳永逸而事半功倍。
: 其实不管是原 PO 的“分析、统整、归纳、比较”还是“资料视觉化”,
: 都只是对理解基本的课程内容会有帮助而已,同样也对考试有帮助。
: (看原 PO 在后面还是举例学生段考考多高分所以学多好就知道了)
: 那如果你没发现你学到的内容根本就是错的呢?这样也能算是“学习”吗?
: 所以这边我提供一个我自己的理解:
: 学习真正最重要的应该是 大量思考 + 大量阅读 才对,
我想问大量阅读到底是多大量呢?
就一个准备学测、指考的高中生来说,
他们所拿到的教科书外加补习班的资料或是参考书份量就很多了,
这样子不晓得在你眼里算是中量还是小量?
所以我不清楚你所谓的大量到底是指
要蒐集好几个版本的参考书,
或是再从什么管道拿更多的资讯?
放眼望去整个台湾,
每年都有十几万人要经过这考试的洗礼,
就我认识周遭的人来说,虽然样本数少,
但是很多人是连最基本的课本、参考书都没有读过完整的一篇就来考了。
也就是说要达到你那种挑战更高层次,
拿大学以上的程度的资料来自习的人,
根本就是少数中的少数,
我只能说菁英的自我裁培模式不适合绝大多数人。
: (整个过程会是 思考 => 阅读 => 思考 => 阅读 ... 不停迭代)
: 而“大量阅读”是这系列文章被忽略最严重的一项。
: 更详细的流程大概会是:
: 面对问题 => 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分析 => 暂时解决
: => 从阅读中了解问题的更多面向 => 学习新的知识、分析、解决方式
: => 回头面对问题(可能会考虑新的细节) => ...
: 这个过程若没有大量阅读反而造成学习偏差,因为你会连错的都记下来
: 学越多越会导致 over-fitting(透彻了解特解而偏离通解),多会思考都没用。
我不清楚就“只有”读熟课本和参考书,到底会不会产生你所说的学习偏差。
这些教材由教育部审过的课纲的东西,多少有一定的品质,
怎么会有错的资讯?就算有也很少吧。
我不清楚到底有哪一科需要再用到范围以外的课外补充资料来除错?
愿闻其详。
我倒是觉得若一个人若没有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基础水平,
他想判断作者的观念到底是对或错的能力是根本就没有,
那么读太深的书只会造成观念上的更多混乱而已。
: (除非是百万无一的天才,可以读完微积分上册就自己导出下册那种等级的,
: 课本对祂的意义才不那么大。)
: 说说我自己学习的经验,就以物理为例。
: 以前我在高中的时候也是对物理特别有兴趣。
: 刚开始的时候就透过大量练习题目,在段考考了还不错的分数
: (接近满分,是全校最高分)
: 然后就对学校考试拿高分失去了兴趣,
: 开始去图书馆借大量的科普书和普物、力学、热力学..等等的来读,
: 顺便搞定一些基本的微积分。
: 那个时候才最让我大开眼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没有读这么多书根本没机会认识。
你这经验只能说是你偷吃步,
你自学的资料超前一般高中生的程度,
以我的价值观来说,
等于也是一种作弊方式,
意味着大学生程度去打高中生。
当然,
社会本来就没有规定说一个高中生就只能够学到高中程度的东西,
不然就没有所谓的跳级生或是天才儿童12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新闻出现。
然而不少假资优生就是这样子被培养出来,
就是国中学高中的东西,高中学大学的东西,
这样子当然能够赢不少的同辈。
我以前不懂得这道理,
所以不明白作文分数老是输一些建、北,
国中国文老师也没有说要读课外书,
直到上大学以后,
才逐渐明白他们的作战方式。
可是像我前面举自已的例子,考历史拿高分,
也没有像你那样子超前学习,
我没有预先去读大一的历史教科书,
或是找什么研究生的论文来看,
唯二的武器就是国编版课本和参考书就能够有这样子的好成绩,
或许是历史科需要背诵的比例超过你物理灵活思考的比重,
才有此差异。
: 可能课内学得不错的学生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背后都有异常困难或复杂难解问题。
: 像是当年还为了在热力学的角度下动摩擦力不作功这件事情想了几个晚上。
: (当然高中物理老师根本懒得理我,摩擦力就作负功变成热啊,正常反应都是这样。)
: 高中的内容很容易被过度简化或是根本就是错的。
: 之后一边读课本觉得简陋到可笑,连飞机是靠白努力定律起飞的这种鬼话都讲得出来,
: (我记得当时有寄信给书商,不知道后面的版本改了没。)
这点我倒是很同意,
被简化的东西是垃圾,
我读中文版的教科书特别有种这现象,
台湾作者很喜欢简化推导过程。
所以我喜欢读外文版或是翻译书,
外国人那种细腻的推导过程,可以让我真正学到东西。
但也有人觉得这样子写教科书太过囉嗦,是在骗稿费。XD
: 怎么波耳氢原子模型缺陷这么明显也不提却还这么爱考,这我真是不懂。
: 参考书更不用讲,通常都是烂到笑不出来...
: 不过我算是计算能力比较差一点的,还有遇到没算过的题目要想很久,
: 所以在没啥做练习题的情况下段考就维持在 70~80 分。
: 之后花很多时间做练习题应该只有在准备物理奥林匹亚的时候吧,
: 里面很多计算题真的是超难的,要思考非常非常久,很花时间。
: 后来我真的是太少读课内考试范围的东西,大考前非常的抖...
: 还好最后指考侥幸拿了 91.5 分(指考会倒扣的最后一届),应该还算不错。
: 因为读了够多的书,还有因为准备竞赛认识很多高手,
: 也有请教一些留在学术界的博士生,
: 以上的种种才让我了解到除了极少数百万中无一的神级天才 能够真正的 "理解" 物理,
: 其他的一般人在学术界也就只是提个数学模型凑凑物理现象做做实验而已,
: 要做到理解根本就不可能。
: 最看不惯有些人学点皮毛就说自己理解到底是理解了什么...
这样子会人缘不好哦!XD
人生就是种筛选,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当教授,拿诺贝物理奖,
绝大部分的人能有台清交,当个工程师或是医生也就够了。
: 所以在经历了一点挣扎和绝望以后,最后就没去唸物理系啦。
: 不过以上的东西在数学就比较不一样了,稍微有点天份的就有机会做到 "理解" 数学。
: 数学是用纯逻辑严谨的建立起来的,所以逻辑没错基本也不会错了。
: 想学好的话,课本习题算一算应该就差不多了。
: 不过千万别读太多高中数学,太浪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