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黑色魔山》第二话 黑色奇莱

楼主: SeaCloud (山海云)   2022-08-08 21:43:16
  第二话 黑色奇莱
(前一日)
  这里是台湾海拔最高的饭店──合欢山松雪楼,标高3150公尺。
  
  我很喜欢这里美丽的景色、舒适的环境和美味的料理,刚吃完午餐的我正欣赏著窗外
的美景,回想着上次来这里是几年前的事了?
  “阿海,之前给你的资料都看了吗?”坐在对面的平头男性低声提醒我。
  他叫杨天云,是历史系陈教授的得意门生,也是这次登山行动计划的执行者。
  我用食指轻轻敲著自己的脑袋瓜,说道:“都记住了。”
  杨天云点了点头:“该出发了,准备一下。”
  
  “好……走吧,领队在哪里?”我站起身看着四周。
  “那里。”杨天云指著饭店门口,外面站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男人,正精神
奕奕地在和陈教授谈话。
  这次的四天三夜登山行动是历史系陈教授策画的,目的是研究早期先民们在奇莱山活
动的遗迹和文物。队伍总共有10人,除了领队和我以外,其他都是陈教授的学生。我并不
认识陈教授,是杨天云找我来的,据他所说是要借重我的专业才能,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大家好!我叫阿伦,是这次活动的领队,我是泰雅族的啦。大家应该都有吃饱吧!
等一下我们就会走到奇莱山的登山口,请大家一定要听我的指示行动,注意安全喔!”领
队活力十足地讲解著。
  “奇莱”之名是从原住民族名称音译“撒奇莱雅”简化而来。清朝统治时期称之为“
岐莱”,日治时期的称呼汉字为草字头部首的奇莱。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起重大山难
事件,各种口耳相传的灵异传说不迳而走,加上从合欢山区远眺时,奇莱山的西边山坡常
是背向阳光而显得阴暗,因此也常被称为“黑色奇莱”。
  奇莱山位于花莲县和南投县的的交界处,范围广大,属于中央山脉北段,分为主峰、
北峰、东峰和南峰。北边连接屏风山和合欢山群峰,东边紧邻太鲁阁山系,南边依著能高
越岭群山,西边则是庞大的浊水溪流域。浊水溪发源于合欢山脉,源头标高2880公尺,上
游的地形崎岖险峻,高山深谷和断崖崩壁纵横交错,其中仍有许多人类未曾踏及的领域,
日治时期曾经有一个探险队伍深入此地探勘,最后不幸失踪,即是有名的深堀大尉事件。
  
  这次的行程是一般登山客路线:合欢山松雪楼→奇莱山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
屋→主北叉路口→往返奇莱山北峰→奇莱山屋→往返奇莱山主峰→原路返回。但我们会在
北峰和主峰停留比较长的时间,因为队员们要研究调查历史遗迹和文物。
  “什么!你没有申请到成功山屋?那我们要住哪里!”徐晓莉气冲冲地质问杨天云。
  “住成功堡二号或一号,或是就地扎营。”杨天云冷冷地回答道。
  “晓莉别生气啦!我们人数多,本来就会比较难申请到。”方爱眼看场面尴尬,赶忙
出来缓颊。
 
  “对啊,住成功堡也不错啊,更有气氛耶!”胖达插嘴道。
  “去你的气氛!”徐晓莉对胖达比了个中指。
  众人谈笑之间已来到奇莱山登山口,大伙儿开开心心地拍照合影留念,接下来就要认
真地爬山了。从登山口开始是一段连续的草原下坡路,视野辽阔,可以远眺奇莱连峰,景
色幽美,波浪般的大草原近在眼前,此处常被称为小奇莱。
  
  “呀!有蛇!”方爱忽然尖叫。
  “保持距离,等牠自己慢慢爬走就好了。”我提醒道。
  
  一条细长的蛇正在横跨过山径爬行,长度大约有100公分,身上有着黑色、红色和黄
色交错的条纹,看起来应该是赤炼蛇,属于有毒蛇类。台湾的冬季气温不会太冷,蛇类是
不冬眠的,有些则会短暂休眠。
  走了二小时后,到达第一个可以休息的地点──黑水塘山屋,标高2722公尺。顾名思
义,附近有一个黑色小水塘,据推测是因为周围的植物掉落到水里,日积月累的各种沉淀
物堆积在池底,而使得水面呈现深黑色。黑水塘山屋外观是长方形的铁皮屋,虽然是山屋
,但内部环境较为老旧和脏乱。我们只是在此稍作休整,预计16:30前要到达成功二号堡

  我找了块干净的岩石,坐着休息一下。
  
  “嘿!你要吃巧克力吗?”吴彤雨把巧克力棒递了过来。
  “好啊,谢谢!”我接过就立刻吃起来,嗯味道还不错。
  “听说你是军人,真的吗?”吴彤雨侧着头,挑染的几撮金黄色发丝随风扬起。
  “嗯嗯……差不多。”我嘴里咀嚼著巧克力,心想:服过兵役还未除役也算广义的军
人,没错吧。
  “听说你还会功夫,曾经救过杨天云一命?”吴彤雨继续追问。
  “呃……哈哈,他说得太夸张了啦。”我随口敷衍道。
  我是略懂一点甩棍和拐型棍的使用技法,但什么时候救过杨天云,倒是没有印象了。
  
  吴彤雨怀疑地盯着我看,好像在打量著什么似的,让我很不自在。
  
  “那你呢?平时有在打工吗?”我赶紧使出转移话题的绝招。
  “嗯其实……我是情报特务。”吴彤雨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啊?”我傻眼,这女人的脑子没毛病吧……
  “你看起来不像是军人。”
  “你看起来也不像是情报特务。”我学着她的语气回答。
  “哈哈……”我们同时相视大笑。
  休息完准备出发前,我的眼角余光好像瞥见一个黑影从山屋后面一闪而过,速度很快
,想仔细看清楚时,却什么也没有,应该是我眼花看错了吧。
  我们终于在天黑前抵达了成功山屋,标高2851公尺。但因为我们没申请到床位,要再
走到后方十公尺处的成功二号堡入住过夜。
  成功堡山屋的历史是这样的,西元1971年清华大学核工系的五名学生在此地遇难,之
后校方就在此地兴建三栋成功堡。成功堡的外观像蒙古包,门扇的开启是要往左右两边推
开,每栋皆可容纳八人入住,设计上只提供紧急避难之用,兴建材料全是使用钢骨架构与
铁皮搭建的。后来成功三号堡破损废弃,由一位医生出资将其改建为新式二层的成功山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