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法师斩妖除魔,是否也造业呢?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21-12-24 17:39:14
※ 引述《MrTaxes (谢谢提醒)》之铭言:
: 以前有一部香港电影-青蛇
: 就是白蛇传改编的
: 电影一开头的时候是法海和尚遇到一个妖怪变成的老僧
: 法海的武功和法术都很强 一下就识破对方是妖怪变的
: 说真的 那妖怪也没做什么事 只因为他是妖怪
: 法海就直接用法力把他收了 这样对吗?
: 法海的想法可能是 只要是妖怪化 就必然会扰乱人间秩序
: 更何况化作人形的妖怪 一般人是无法辨别出来的
: 或纵使未化为人形 而是一种无形体的存在 亦可能扰乱人的精神
: 只有法海这种有法力神通的人才有办法制服 所以法海动机似乎也出于正义
: 但妖怪被如此镇压也会有怨念吧
: 而佛教有一句话说"神通不敌业力"
: 那么法海这样自认为人间除害 降妖除魔
: 会不会也同时在造业呢?
: 而法海做了自以为正义的事 却反而有业报
: 那要什么都不做吗?
: 到底该怎么办?
成熟后的‘白蛇传’是个很有趣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其内涵也未必只是一般想像的那么单纯。
故事里的白蛇、法海大可看作某些象征,
法海的行为纵或不尽合佛教法义,但我觉得佛教徒也不必撇清切割他:
大家可以想想就算是佛教徒
其实未解脱的情况下毕竟也还是凡夫也还是会有自行判断未必好的情况。
先不提“业报”这回事。
“业报”可能有很多种说法,未必那么单一。
老漫画《铳梦》第一部其实也可以说在探讨业这回事,很有意思。
先顺着你的脉络来谈。
你说“做了自以为正义的事 却反而有业报”
这有两个层面:
1.自以为正义是不是正义?
2.就算那是正义(不讨论正义的定义,假设其是),难道就不会招致“恶果”?
(我感觉的业与你的定义不同,用我的术语代换。)
第一个层次先跳过。毕竟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
除非你严守着某些刚性原则,
例如怎样都不可杀人即使上战场或面对劫匪也一样之类的(这其实还是自以为)。
以你举白蛇传故事中的法海,
假如他并不是单纯只是想报私怨
(“知道”道德原则与是否实践之未必等同这道理很简单。)
那么对他来说显然是一种从权 ── 他知道杀生不好但他自己觉得不得不杀。
那么前提成立在,至少那行为有部份的合理成份。
那么那行为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就不该有恶果?
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常被提出。
假如你见到正落魄的希特勒,你知道他之后会造成上千万的人受害,
但他现在(至少事实上)什么坏事都还没做,
你是否要趁这个机会杀了他?
你现在不杀他,他崛起之后护卫森严你再也没机会杀他了。
但你现在就杀他,你是杀害一个无辜者。
即使你内心很确定他会搞出一番天翻地覆的事业,
但他现在就是什么都没做,
那你怎么抉择?
这个问题且不说报应或人间法律啥的
(假设你能预知他的未来但别人不能,你杀了他就是犯法),
在他尚未有任何犯行之前你就杀了他,
你自己的良心会不会觉得你是杀害了一个无辜?
(蒲泽直树的《MONSTER》似乎意图在这方面作探讨。)
不同于《梵网经》那似乎偏向刚性的菩萨戒,
假如依照《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或许你是该杀了他,
并一应承担你杀害一个无辜者的一切后果。
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
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
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
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
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anukam.pā)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
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里有几点要厘清:
甲、“见”,看来似乎是看见对方已犯才如此。但假设你有预知能力你预知了
这位希特勒虽“未犯”却“将犯且有此能力可犯”呢?
乙、你杀他的心态:这部份单纯是从主观心态出发。是修行部份。
换言之你杀他不应是由于讨厌他(即便他是坏人)而杀,
反而是因为你不愿意他之后造下大恶,你先断了他的性命。
丙、“我宁杀彼堕那落迦”那落迦音译梵语naraka,即地狱。
换言之这里你杀了他,阻止了他掉进地狱,但你自己反而先入地狱。
有的解释说这只是假设而言,以菩萨心这样做其实不会入地狱。
这我就不知道了。
有可能这位未来的独裁者本该有一段兴旺的福报被你硬生生阻断了?
但总之,在《瑜伽师地论》的论述下,
“似乎”(我的解释未必对)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且你的心态正确下,
有可能你得“明知道会招地狱之果”(杀害一个福报深厚的魔王)也得杀,
看来未必能躲果报,但更之后则“生多功德”。
参考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335288.pdf
与之对比的是《梵网经》那就是相当刚性的叙述了:
“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都不允许。
而且
“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
做军中使者交涉也不适合。
至于取舍如何,或怎么解读文本,就看人了。
前面说的是假设你遇上的是未来可能的大独裁者杀人魔。
那么白蛇传的故事呢?
那又更有意思了。
白蛇本身没那么大的野心与瞋恨心,她未必会造成大量的毁灭。
但她以自己的浪漫主义出发,要与许仙结合,
从后面的行动看来,确实会扰乱“凡间的秩序”。
白蛇水漫金山寺她可是不顾其他人的死活的,就只是要完成她与许仙的情。
可是她对许仙的情却也是真挚深切。
这其实就是这个故事好的地方:价值的冲突,各方都不是非黑即白。
那么法海的行动呢?
我觉得在法海来说,
他就是个刚性教条论者(虽说他意图阻挠白蛇似乎不甚慈悲),
他要维护他眼中黑白分明的秩序,
但到头来却把乱子闹得更大,虽说收拾了乱子但有些确实也是他犯下的错。
而白蛇虽从自我情感出发,并不在乎什么人间的秩序,
却在个别的感情上有其动人之处。
后来有些一面倒地抨击法海的论述我觉得未必对,但也不是反过来要指责白蛇。
以上的讨论我都跳过你说的“造业”问题。
因为根本上我觉得你使用“造业”这词似乎有些误解。
业也就是行为及其相应的结果,那么一切行为都有其结果,没啥好说的。
假如以解脱法来说,一切世俗的是是非非根本不需要去管,
森林里兔子与狐狸维持他们的生态平衡,
兔子多了对草场有危害,但狐狸就有更多猎物就可以多繁衍,
狐狸繁衍多了把兔子吃到少了,就自然会有些狐狸没猎物饿死。
(这个简化的系统其实是个简单的双变元微分方程题目)
但求解脱者则既不伤害兔子也不伤害狐狸,
当然更不是“啊我也是平衡体系之一所以我当猎人来爽吃兔子与狐狸”,
而是尽可能减少自己介入这些纷争,走向超越自己的肉身。
那你遇到兔子求救怎么办?大概也就是一时保护他但不是打死狐狸。
你遇上狐狸跟你要食物呢?
这是个生存者的难题,不好说了。
至少我理解的解脱法不是去打死兔子来喂狐狸。
(说的是求解脱者。假如你是猎人或者你是狐狸爱好者那当然是另一回事。)
然后说说“业报”,甚至牵扯“正义”。
假如按照机械论的业报观,那么无关乎正义与否,
制造什么行为就会遭到其反作用。
以下说的就不是佛教的论述而是印度教的了,
请小心理解勿致系统混淆。
在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当中(以下有爆雷,想自己看的就略过),
主角一行不断受到对手的排挤与迫害,
甚至就算愿意让出王位也还是遭到追杀,
后来黑天(大神的化身)怂恿主角们向对手开战。
可是由于对手已经继承了王位,
许多优秀的尊亲师长都得服从对手的命令,与主角们敌对。
在两军对垒即将战斗的时刻,
主角之一的Arjuna(有修,音译成阿周那不佳,“頞准”或稍佳)内心犹豫,
他对自己的战技与斗志有自信,
却不愿伤害到那许多的尊亲师长或杰出的同辈对方将领,
他动摇了,想要让出一切避免这场战争了,
黑天却向他唱出了一大篇教诲,
要他毫不犹豫地为正义而战。
战争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当时印度的许多邦国都在这场战争中站定立场参战,
而双方都有许多优秀的武将,
残酷的杀戮不可避免。
而主角方面在面对敌方优秀的武将时,
也不得不出之以各种违反武士精神的贱招才得以击破他们。
(这在中国当然毫不怀疑兵者诡道,但在重视业报的印度会有这内心挣扎。)
甚至到了最后的一刻,
连天神都不齿主角们之所为,
而先前坏心眼不断迫害主角们的最大对手,
由于光荣地战死,
他死的时候甚至天上都降下了花雨来。
好,
但毕竟这是大神黑天所要求的正义之战,
主角们打赢了,
对死前的师长给予足够的敬重,
之后也认真治国,
那么是否这样就一切美满了呢?
结果是,
大神黑天所领导的小邦,
由于战争中的不义,在诅咒应验后灭国,
大神黑天在人间的化现也被一箭射死。
而主角们在死后也还是到了地狱去了。
但主角们都是内心坚定的优秀战士。
地狱是吓不倒他们的。
而之后他们毕竟还是从地狱超升到了战士的天堂。
这也正是《薄伽梵歌》之所劝说的,
为了正义(dharma,当然这怎么定义在此不纠结),
生命应看破一切世间的幻觉,包括地狱。
(不过要说看破地狱那是说来容易,
对于连人世间的苦都难以忍耐的普通人来说也不必嘴上大话。)
《薄伽梵歌》的理念:
生命不可能不造业,而有业必有其果。
于是乎修行者得借由其业来合乎天理,所谓的“业瑜伽karmayoga”。
甚至面对地狱之业(故事中主角们违背战士道德的恶行),
只要是为了正义,也得承受。
不过当然这牵扯到什么是正义了。
求解脱法的佛教应该不太会认可印度教的这种东西。
顺带提,
《摩诃婆罗多》的大战缘起,
表面上像是几个贵族邦国之间的纠葛,
可是书中前面其实交待了那是因为地面上人类生养众多,
大地无法承受了,
所以降下了这堆阿修罗、罗刹们,
来酿造这场大战以完成他们的使命。
很熟悉的套路是吧?
中国传统小说也有这种论点的。
人世间享福太过,于是上天降下了极优秀的魔王们来完成杀伐。
这或许也源自古人的某些观察。
只不过说归这么说,
你也别说“好,那我就承担起这个使命来杀人”。
首先你秤秤自己的斤两够不够再说。
(当然这种知见佛教是否认可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生命互动中产生出的“共业”,一堆善与不善同样倒楣,
我会觉得也就是即便许多人是善人
但他们积累的小不善的量到了相当的程度
──这里不善不是啥道德的善而就是指其他被伤害者,纵然被伤害者也不善,
这些力道就会爆发,
就这样而已。
可也不必归咎于什么上天的使命或神的意志之类的。)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汤)   2021-12-24 20:11:00
之前听过连在电脑游戏中杀戮都会造业..所以有各种说法我认为"造业"应该比较像是对有灵性的个体造成侵害这个侵害可能是精神上或物理上的..佛教和印度教好像很多似乎相同又相异的概念...譬如说"阿修罗",在佛教和印度教中...意义似乎不同..有多少是后人穿凿附会混在一起,如佛教传入中原和道教混和搞得好复杂...
作者: Henryyekaleo (Gaby)   2021-12-24 22:04:00
我一直怀疑希腊神话的众神其实就是修罗道的修罗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汤)   2021-12-24 23:13:00
你提到强化意识的部分挺有意思,那些反对暴力色情电玩的家长或教育研究者的担忧似乎也有道理那希腊神话的众神是天人还是修罗? 感觉修罗比较劳苦...
作者: lovesleep68 (睡神)   2021-12-25 06:15:00
阿修罗也可能是约顿巨人,男的丑,但女性异常美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1-12-25 07:24:00
佛教的源头就是印度教来的,就如基督教(原始)从犹太教出来的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汤)   2021-12-25 11:06:00
毕达哥拉斯相信灵魂转世 拉马努金说公式是印度女神托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