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中阿含业相应品伽弥尼经》:超渡无用论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9-02-28 16:10:32
http://www.charity.idv.tw/kamma/kamma3.htm
本篇是佛陀明白表示“超渡无用”的一篇经文,适足以攻破现今大乘佛教所创设的许多迷信
超荐法会。佛陀虽有神通,但也只是指导人类及天神走向灭苦之道的心灵导师,绝非如外道
的造物主般能决定众生上天堂或下地狱,真正能左右众生福祸的是“业”的善、恶。经中来
劝请佛陀超渡众生的是一位天神,由此可见即使贵如天神,却也未必都具足正见,所以现今
许多“通灵人”如果真能与鬼神通灵,彼等所传达的“因果观”也未必皆与佛法相应。
选译自北传《中阿含业相应品伽弥尼经》
译于西元二○○四年十二月六日八关斋戒日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游行至那难陀精舍,驻锡在墙村芒果园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伽弥尼的
天神,英俊挺拔,色貌庄严,全身散发绚丽耀眼的光彩,在黑夜将尽黎明前,来到佛陀面前
,顶礼佛足后,退在一旁。
  伽弥尼天神对佛陀说:“
  世尊,婆罗门祭司平时侍奉诸天,法力高强。如果有人命终,都可以凭借他们的法力获
得超渡,往生极乐天上。而世尊普为三界众生所恭敬,为人类及天神的导师,恳请世尊使用
神通法力去超拔救赎那些死去的众生,令众生能仰仗您的神力得以生天。”
世尊听后便说:“
伽弥尼,我先请问你一些问题,你就照你的意思回答。
伽弥尼,在一个村邑中,不论男女,如果他们平日多行不义,作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
……乃至邪见等十种恶业,这些人在临终时有许多人双手合掌为他们祈祷,咒愿说:‘某某
男、某某女,平日虽多行不义,作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邪见等十种恶业,但
愿某某男、某某女因此恶行、缘此恶业,来世生天。’伽弥尼,你认为这些平日多行不义的
恶男恶女会因为他人的祈祷回向而生天吗?”
伽弥尼天神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世尊。”
世尊说:“很好,伽弥尼,这就宛若离此村不远有一处深渊,有人将一颗沉重的巨石投掷于
水中,然后许多人在一旁咒愿祈祷,希望此石能浮出水面,伽弥尼,你认为这颗巨石会因为
众人的念力而浮出水面吗?”
伽弥尼天神回答:“不可能,世尊。”
世尊说:“就是这样,伽弥尼,这些多行不义的恶男恶女,平日累积诸多恶行,作出杀生…
.乃至邪见等十恶业,在他们临终时,就算有再多的人为他们祈祷回向或超渡,愿他们往生
天界,也是枉然。因为恶有恶报、黑业有黑报,作出十恶业行自然会下堕恶道,这是因果定
律。”
世尊又说:“伽弥尼,还有一类善男善女,心地善良,努力行善,平时远离杀生….乃至邪
见等十恶业,在他们临终时,众人皆诅咒他们下堕地狱或其他恶道,你认为他们真会因此下
堕地狱或其他恶道吗?”
伽弥尼天神回答:“不可能,世尊。”
世尊说:“很好,伽弥尼,这些心地善良的善男善女,平日努力行善,远离杀生….乃至邪
见等十恶业,在他们临终时,就算有再多的人诅咒他们下地狱或堕入其他恶道,也是枉然。
因为善有善报、白业有白报,奉行十善业行自然会上升善道,这是因果定律。
伽弥尼,就好像有人将装满酥油的瓶子打破,投掷于深渊中,破瓶会沉入水底,而酥油会浮
于水面。同样的道理,这一类善男善女,心地善良,努力行善,平时远离杀生….乃至邪见
等十恶业,当他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从父母所生的四大肉身,经历过衣、食等长期养护,
也经历过坐、卧、按摩、洗澡、沐浴等世间生活作息,到头来都将破坏、灭尽、离散。在他
们命终后,遗体可能被乌鸟所啄,可能被虎狼吞食,也可能被火烧,更可能遭土埋,但最后
都终将尘归尘、土归土。虽然如此,他们善良的心意、心识在生前已长期被正确的信仰所熏
陶,被精进的戒行、多闻、布施、智慧等功德所熏陶,这类善男善女会因此善业、缘此善行
,自然升上天界,重生于善处。
伽弥尼,舍离杀生,断除杀业,就是园观之道、升进之道、善处之道。
伽弥尼,舍离不与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见者,就是园观之道、升进之道、善处之道。
  伽弥尼,这世间有两种园观之道、升进之道、善处之道。第一种就是上开所说的往生善
处之道;另一种是属于出世的园观之道、升进之道、善处之道。那就是八圣道,从正见乃至
正定的八种灭苦之道。”
  伽弥尼天神及诸比丘听完佛陀的教诲后,都心生欢喜,决定依法奉行。
评论:
佛陀以身作则禅修、以身作则接受净肉供养、以身作则不持金钱...
一堆华人自以为自己慈悲诵地藏本愿经超度死去的亲戚
作者: canilogin (天气预报)   2019-03-01 15:35:00
佛陀只是开导伽弥尼天神,不该请求世尊做超渡这种事,佛陀并无明确说出一句他办不到...相对于死后超渡,佛陀更鼓励信众在活着时就依法如法布施植福,以福德力生天的例子在经典中比比皆是...相信伽弥尼天神也不是笨蛋,现代闹得满天都是的满天神佛不去求,偏偏要来求生而为人的释迦牟尼佛陀,之后还要虚心受教欢喜奉行,其中深意须深入实相才能慢慢了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