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0-11-14 15:28:15心肌梗塞有3次报警,12个意想不到的预兆 提早知道能救命!
2020-11-12 18:28文汇报 作者/沈湫莎、任荃
昨天,一位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
“这是一位35岁的心梗患者,到医院的时候情况就已经不好了,根本没有机会去手术或溶
栓治疗。”
“患者最近十来天一直后背疼痛,每次五六分钟,一会就能好,他觉得就是受了风寒,或
者五十肩,在家里找了几贴膏药贴著。贴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时候就不疼了,但时
不时的还会疼,妻子害怕是心脏问题,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自己年轻,能吃能喝,怎么
会得心脏病呢?就这样,并没有到医院......”
“某天下午还没吃晚饭,患者突然觉得后背疼痛加重,浑身凉汗,胸闷憋气,随后突然就
瘫在那了,之后家属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医生赶到后,患者血压都测不到,赶紧输升压药
,做了心电图急性心梗,一秒钟没耽误,但是在半路上心脏就停跳,开始心肺复苏,送到
急诊继续抢救也没救过来。”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人得冠心病,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三个月遇到
一个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现在每天都能遇到这些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
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感叹到。
心梗有三次报警,发现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心梗可以说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种,心血管王医生提醒,心梗其实有三次报警,就看大家
有没有听到“报警声”。
第一次报警:无声的报警
如果生活不够健康,就容易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近,离冠心病越来越近。
这是第一次报警,但这次报警,不是那么声势浩大,而是潜移默化的在报警:长期抽烟酗
酒、久坐不运动、肥胖、不健康饮食、熬夜压力大。如果这些习惯越多,那么说明得冠心
病的风险越高,所以一定要尽快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父母在55岁之前得过心肌梗塞或
放过支架打过桥,也需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述这些人都应定期查查血压、血糖、血脂,如果发现三高一定要积极正规控制,并长期
监测。
所以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报警,这次报警很友善,不会造成很大
伤害,只要足够重视,就不会发生心梗。但如果若无其事,心血管狭窄就可能进一步加重
,甚至发展为冠心病,甚至发展为心肌梗死。
第二次报警:明知三高不控制,或已知冠心病而未正规治疗
有很多人明知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却从不在意。殊不知,三高会导致血管垃
圾加速增加,进而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
或者已经确诊了冠心病,不按照正规的方案治疗,甚至选择什么保健品来治疗冠心病。最
终会导致冠心病加重,甚至形成血栓,引起冠心病。
所以,要主动的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三高不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报警;冠心病不正规
治疗,就是心梗在报警。
第三次报警:反复发作心绞痛
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后一次报警!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一次次报警,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发生,甚至导致有人死亡
呢?
原因可能在于,有些心梗症状,被患者忽视了。就好比上面的患者,最近心脏报警了好多
次,可是他一直以为是后背疼痛,根本不觉得是心脏病,于是就没有去医院看病。
事实上,心绞痛并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有一些心梗预兆,完全意想不到,但是却能要命
!
记住!这12个意想不到的心梗预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做过8000多例手
术。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有个习惯,每次术后都会仔细问患者,你感觉手术前后
,身体上有哪些变化?哪些症状改善了,哪些症状不见了?
然后惊讶的发现,一些心梗的症状,完全出乎意料,所有人都一定要牢记。
1.双耳突聋
张健医生说,他接触的心绞痛患者,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
上症状消失。曾有一个中年男性患者,平时身体还不错,就是比较劳累,应酬也多。有一
次突然发现双耳听不见了。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先给右耳做了手术,但是术后右耳完
全失聪。左耳不敢再做,残存著一点听力。过了一段时间单位体检,发现了心脏的冠脉堵
塞。到张健医生这里治疗之后,没想到他的左耳听力恢复了!
2.脐周疼痛
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脐周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一个初冬,老高一早出门遛弯,回来之后就开始肚子疼。开始以为是闹肚子,到洗手间蹲
了很久,也没什么成果。疼痛越来越强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脐周围。老高实在扛
不住了,到了附近医院挂急诊。急诊一看老高的年龄,50上下,肚子疼,加上天气寒冷,
体温不高,高度怀疑心绞痛。很快给他做了心电图,果然显示急性下壁心梗。做了血栓抽
吸之后,就在手术台上,老高的脐周疼痛消失了。
3.脚底疼痛
一个山东的老人,急性心梗发作,在张健医生这里做了支架手术,开通了血管。术后张健
医生问他,现在心脏舒服了,还有什么以前有的症状,现在没有了?老人想了半天,表示
自己之前走路老是脚底疼,走不到两根电线杆的距离,脚底就像踩了钉子一样,扎得生疼
。现在没有了。
张健医生表示,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都反映会出现脚底针刺一
样的疼痛。
4.睁不开眼睛
张健医生曾接受过一位石家庄中年男性患者,8年睁不开眼睛,四处求医。后来找到张健
医生,为他检查评估之后,发现是心衰。造影检查,心脏上的一根重要血管,前降支,堵
了99%。马上手术通开。术后神奇的是,病人的眼睛睁开了。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张健医生提醒,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
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心脏。
5.左腿酸麻胀疼
左腿酸胀,对于高危人群,也要警惕心梗。张健医生的一位山东女性患者,术前几个月,
她的左腿一直酸麻胀疼,针灸拔罐都没什么用。直到体检发现心血管堵塞,做了手术,术
后患者的腿居然不疼了。
6.胸口像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一个房地产老板,总觉
得胸口像是缠了一圈透明胶带。说不上来的束缚感,一直查不出问题。找到张健医生之后
,确定他是心肌缺血,针对心血管做进一步检查,果然是心血管堵塞。而在治疗之后,奇
怪的症状也消失了。
7.牙痛
张健医生提醒,牙痛,尤其是高危人群,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
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有一个长春的患者,经常发作性左下颌牙痛。在口腔科
查过多次没有问题。后来在张健医生这里诊断心肌缺血。做了手术打通了血管,牙痛也随
之消失了。
8.头晕
头晕是很多疾病中都能见到的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征兆。曾有一位内蒙的患者,头晕多
年。颅内造影,CT,磁共振等等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找到张健医生,做了冠
脉的介入治疗。没想到术后头晕症状很快缓解并消失。
9.肩胛骨疼
一个女性患者,总说她的肩胛骨好像漏风一样,丝丝地疼痛。开始以为是类风湿,但是机
缘巧合检查了心血管,发现是心血管的问题。经过治疗之后,肩胛骨也不疼了。因此,高
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10.左上肢无力
北京的孙先生总感觉左上肢无力,并伴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活动按摩没有任何效果。后来
找到张健医生,经过检查,基本确定他的左侧上肢酸麻胀痛,就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在狭
窄处做了一枚支架后,左上肢无力的症状马上消失了。
张健医生表示,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
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之后,症状
很快消失。
11.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而且没有其它心梗症状与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
,嗜睡,不想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12.头疼
高危人群伴有头疼的,也要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征兆。山东一位老年女性后脑勺疼,活动走
路就会头疼。围绕头疼和血压做了很多检查治疗,没有发现问题。后检查心血管,发现右
冠出现严重狭窄而且钙化。处理之后,头痛消失了。走远走急走快,头也不疼了。
所以对于心梗,不能只关注是否心疼、胸闷。记住这些,我们就能在巨大危机来临之前,
识别早期信号,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日后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最后,记住:一旦出现心梗征兆立即致医院就医!抢救心梗这样突发的凶险疾病,时间就
是生命。
(来源/转载自《文汇报》)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7/50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