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我们

楼主: lovesthenry (因为爱是绝对的跋扈。)   2017-03-27 13:57:30
因为工作缘故,我不时需要产出一些资讯文章,某指南、某攻略,生活各面向的小技巧等
,这几天不无惊讶地发现,探讨“台湾人哪些特色让 XX 人好惊讶”的文章,点阅率高的
出奇,虽然知道“在某国人眼中的台湾”很受欢迎(我在看到英文原文时也相当自动点开
了),但可以作到其他热门文章三倍余,仍有些始料未及。
说到底,这种文章的切点并不特别吧?不过符合了人类“想被了解”的欲望,对于他人如
何凝视、如何诠释的好奇,在目光流转之间,逐渐证成自我的存在,这是心理学、社会学
都读过的老生常谈,说破了并不稀罕。
只是放置在台湾/台湾人的文化脉络来看,这种“看与被看”的文章成为焦点,却使我心
中有些酸楚,生在这个被截头去尾,失落了过去与未来的岛屿,我们是多么渴望被看见啊
,我们是、多么渴望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世人眼里,看见我们灵魂的碎片,仿佛来自世界各
地面孔迥异的他们多说几句,就能一点一滴拼凑出难以证成的自己。从建筑、街景到车流
,每一分配色、每一块花砖、每一寸土墙的裂缝,每一句外地人的褒贬,都让我们生出了
“原来如此”的感慨,纵使多是错觉,也无妨。
这也是我玩《返校》的强烈感受,当跟着方芮欣的脚步一步步迎向未知(但那些未知其实
都是“已知”,只因为某些变故而为人遗忘),面对他人传诵、耳语与悲怨,我们尝试穿
梭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往来于家庭、学校与庙宇之间,那种惧于面对过去,却克制不了探
勘自我的渴求,那种混合了兴奋、逃避、莞尔与了然的复杂温情,就是点阅率狂飙的原因

因为我们多是无主幽魂,飘荡在这个改弦易辙、为人移花接木的故土,因为舌头已经被人
拔去,只能在本地说著异国的语言。“我们是谁呢?”但愿那份探问的悸动——把自己从
记忆深渊里赎回来的渴望,能够保存得长久些、力道强健些,长久强健至,不必依傍“某
某人之眼”就能看见自己,也不需竞逐“某某人之口”的称赞,就能认同自己,就算忘记
了,也不会害怕想起来。
让故乡不为异乡,让我们就是我们。
原文发表于: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651
作者: righthandcat (小右猫)   2017-04-17 21:45:00
喜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