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有雷且具个人观点,推荐观影后再读。
本片目前场次极少,有意还请把握。
图文网页版:
https://vocus.cc/article/65d17d8efd897800013583aa
预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4owiXfMZM
~*-*~*-*~*-*~*-*~*-*~*-*~*-*~*-*~*-*~*-*~*-*~*-*~
当自由成为囹圄:《小晓》
《老狐狸》的廖界夹在父亲与谢老板两种不同的关爱与价值观之间,他
能有所选择;由靳家骅自编自导的台湾电影《小晓》里,主角周小晓(林品
彤饰)在母亲庄薇芳(陈意涵饰)与陈保罗(刘俊谦饰)老师之间,却像是
关在笼子里的猫头鹰──就连小晓本身,都以为自己要的是自由,事实上却
是自由,让她无处可去。
家庭的牢
小学五年级的周小晓是有轻微过动症的孩子,过动症的全名为“注意力
不足过动症(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俗
称过动儿,好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是一种神经发展迟缓的疾病,与大脑功
能的失调有关。ADHD主要症状有:与其他相同心智年龄者相较,其专注时间
短,冲动(不思考行为后果就行动),容易分心(无法专注在需完成的事情
上),躁动(动个不停)。其中,药物辅助治疗是最主要的方式,尤其当孩
子开始就学,必须完成课业要求,以及学习人际关系相处,如果时时受挫,
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无论是家庭或学校,教育孩子都须规则明确,
赏罚分明,以身作则,以及时时注意孩子的状况,适时理解、调整与引导,
才能陪伴孩子从学习中成长。
但从电影开场,观众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对小晓毫无约束的环境:小晓玩
手机游戏,声音足以干扰全班,但讲课的保罗老师没有制止,同学也视若无
睹、听而不闻;下课后,老师虽然“提醒”了她,但很明显小晓毫不在意,
自行离开办公室。
再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保罗老师是小晓母亲薇芳的外遇对象,由于小
晓父亲(施名帅饰)长年在国外工作,后来两人更直接同居,在孩子面前毫
不掩藏。薇芳对小晓的沟通方式,则是用“成人”的话语传达自己的想法与
情绪,认为用说的她就能、而且就该做到,却没有明确的规范与惩处;她想
跟女儿“做朋友”,想了解她,也尽心尽力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她,希望能与
她亲密相处,但无力顾及小晓还是个孩子,以致无法协助她设立“群体/他
人”跟“个人”行动的界限。五年级的孩子固然有懂事成熟的一面,同时亦
是人格发展的阶段,必须时时注意他们的言行,沟通之外更要给予明确的行
为准则,再从孩子的行动进行调整,何况过动症的孩子本就缺乏自制能力,
更需要服药与行为管理。
但薇芳除了要她按时服药之外,几乎都无法做到。从薇芳的生活与处理
方法,可以想像她原先想成为的,是能跟孩子做朋友的妈妈,希望孩子能继
承她对音乐的热爱,并持续她原本是钢琴教师的专业──但小晓完全不符合
她的期望,甚至令她不得不辞去工作专门照顾,生活限缩在与小晓相处,几
乎没有成就感,明显陷入无力、无助的循环。虽然爱孩子,却也在过度输出
的精神疲劳下累积怨恨,“过动症”成为女儿不听话、不如意的责怪标的。
当小晓的失控引发她的失控之后,她会用“三天三夜不准睡觉”来“惩罚”
女儿,都能显现她同样处在无能自制的身心困囿。林品彤成功演出了过动儿
的努力、挣扎、无助与愤怒的循环,陈意涵则是一个非理想化的、渴爱的、
倦怠的、却又无法卸下育儿责任的母亲,而薇芳与小晓犹如对影,既是过度
紧密、互为影响的母女,也是对着过去/未来的自己。
学校的笼
保罗身为老师,原该也尽力在校园内成为小晓的协助者,但显然对过动
症毫不了解,由于在异地孤身一人,为了获得情感上的依靠,他与学生家长
交往,并选择用薇芳的方法照顾孩子,让小晓为所欲为的同时,再进一步了
解她、亲近她──相较于已经照顾多年的薇芳,保罗体贴完美、富有耐心,
或许正符合薇芳曾经、或理想的照顾者形象,却也成为薇芳的“竞争对手”。
开头在游泳池畔,保罗老师亲密地教小晓游泳,在另一水道的薇芳脸上的笑
容,还来不及放松,紧接着就渗进了“被排拒在外”的不甘,最后她加人了
他们;露营那次,保罗老师称赞小晓聪明,又跟她玩心理测验,亦是先讨好
再试图拉拢,在旁边的薇芳,先是“交给你囉”的如释重负,不久就嘲讽地
旁观他们的互动,一边告诉保罗这样没有用,仿佛在用自己的失败在预言结
果──一样的方法,当然是一样的结果。
一般来说,轻度过动症宜以适时的服药,让孩子能习惯团体的规范,建
立好的学习模式,进而从成就里得到自信心,“过动”虽是“症”,但可以
是借由学习与自我认知的调整,化为个人特质的一部分,服药是一种辅助;
但若只用服药控制,反而会使小晓过度依赖药物,进而排斥服药,因为那意
味、甚至证明自己的“失败”。薇芳与保罗这样溺爱无方的“教养”方式,
强化了疾病带来的限制,再试图给予比一般人更多的“自由”去弥补,无异
雪上加霜,使小晓找不到确立自信与自尊的方式,那么自然会将唯一能控制
自己的服药作为“投降”的结果,更无法自制地在“努力变好”的挫折里,
在“失控”时倾泄怒气。由于薇芳是个疲累的母亲,已经习得无助至几近放
弃,三人相乘造成更大的恶性循环。过动症确实不是孩子该道歉的理由,但
让小晓这样无法自制、随时可能成为不定时炸弹,使同学与家长难以建立信
任感,都证明了父母的无方,加深了孩子的困境。
更糟的是,保罗老师用“集贴纸”的方式让全班对她的失序与暴力视而
不见,忽视孩子的心机与人性──所谓的“包容”,就是“放大忍耐的程度”,
但毫无底限、缺乏同理的忍耐,呈现的是小晓拥有“特权”的事实;找转学
生晓珊(朱语晴饰)当小晓的假朋友更是危险的决定,转学生刚来班上,最
需要的就是得到全班的认同,尽管她可能因为喜欢老师而表面听从,但为了
一个实际上并不喜欢的对象而选择被团体排斥,可说是违背人性。老师的无
方,使同学的不理解与过度忍耐,化为成人难以察觉的恶意发泄──固然没
有人应该因为自身的特质而被针对,但在注重竞争的教育环境、恃强凌弱的
团体当中,一旦有价值的取舍,无法达成又无法得到认同,那就容易成为被
针对的目标,尤其保罗老师做的都只是表面上息事宁人,使小晓在班上的处
境日益艰困。
互为竞争对手
母亲如此,老师如此,已经是绝境,更糟的是两人还发展婚外情,甚至
三人同居一室,都想从彼此身上获得爱与肯定,以致完全失去了“亲/子”、
“师/生”应有的界线,成为彼此的竞争对手。保罗对小晓的照顾,既卸下
薇芳的负担,也能讨好薇芳与小晓;但在同时,当保罗成功讨好了小晓后,
薇芳又感到嫉妒──那两个搔痒的情节,一个几乎接近性意味的边缘,小晓
在无意中与同学/母亲争夺保罗;另一个恐怕连薇芳都搞不清楚,她是嫉妒
保罗比她更接近小晓,还是小晓比她更接近保罗。而在情感与职场上的渴求
与责任失去界线,也使保罗老师同时遭到母女的背叛,最终将自己关进了笼
子里。
小晓看似自由,却因无法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规则,更因时时挑战人性的
边界以致如坐牢笼,悲哀的是她以为最需要的是不受身体限制的自由──但
这要经过学习与调整,尤其如果她想得到朋友,受人欢迎,或者学业表现优
秀,只要有“目标”就有条件,就需要方法,必须付出努力,靠同情获得的
仅是别人随时可以收回的施舍,过度逼别人付出同情的勒索,往往会造成反
弹。偏偏她无法从身边的人得到有用的同理与援助,所以当冲突发生,真相
揭露,受尽挫折的小晓在台风夜逃出去,想要释放笼中的自己,但逃出去又
回到笼子、拒绝出去的猫头鹰,就如同她渴望得到肯定一样,辽阔的天空除
非有目标、有方向,否则无异于没有边界的囹圄,只会力竭而死。她必须找
到想要得到认同的方向,即使那是笼子,她也必须一遍遍尝试,才能找到自
己最好的样子,和真正的容身之处。
自由是面对事实与负起责任
至少在我看来,《小晓》呈现的是“自由”的困境。由于父亲不负责任,
只想当女儿的玩伴,却无心面对、遑论协助解轻女儿的困境,逃不掉的薇芳
用外遇来满足匮乏的爱与依赖,进而减轻自己的困囿与无力感,于是与小晓
成为彼此最亲密、却也最不愿了解对方的人──小晓希望有人了解她的困境,
陪伴她的挫折,引导她完成愿望,却始终只能孤独的努力;薇芳则认为小晓
的“做不到”是故意捣蛋、不愿努力,恨她却又在无能为力时放纵她“为所
欲为”,自然无法改变现况,遑论解决小晓“不得其法”的挫折。所以电影
的最后,薇芳捶打女儿房间的球,小晓在钢琴前弹曲,交换了彼此的位置,
也第一次了解彼此的困境。当保罗必须辞职,再也无人可以逃避的情况下,
两人才终于能在好好相拥的同时拥抱自己──但愿这是彼此理解与改变的开
始,毕竟唯有面对限制,才有可能理解如何获取自由;理解自己,才有让他
人同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