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给还没看过的朋友

楼主: mazarine (傻丹)   2020-10-15 21:53:28
一开始只是口碑场上映的某日我刚好被朋友放鸟没事做,所以临时约了另一个朋友去看电
影,原本想看天能,但无奈朋友已经看过,只好选择这部,毫无期待之下没想到开启了奇
幻之旅,默默的也就陪着不同的朋友看了四次(我真的不是工读生)。而相较于其他有雷的
心得文,我想写篇没有雷的心得,分享给或许这阵子被刻你文洗版而注意到这部电影,但
在好雷负雷文交错下不知是否该看这部电影的板友(其实也是精辟入里的剧情分析好文已
经太多,大家竖起的门槛我跨不过QQ)。
电影的主轴围绕着两个高中生的情愫发展,彼此从相识、熟悉到冲突,这样的故事并不原
创,青少年对于爱情的初次探索一直被许多电影热此不疲的讨论著;其故事情节亦非常单
纯,不需要像看“天能”一样绞尽脑汁还想不透。但对我来说它的魔力在于看完电影后,
以为已经尘封许多年的那个名字突然被连本带利的想起,与其解释为电影的后座力很强,
更贴切的是它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以为锁在过去的回忆,初恋的酸甜与苦涩瞬间满溢整个胸
口,久久挥之不去。
而陈昊森、曾敬骅两位演员真切地演活了阿汉和Birdy两位主人翁在故事中的各种情感转变
,青涩与试探、矛盾和困惑、愤怒及委屈,演员的情绪透过大量的特写镜头放送后更饱满
的撑起原先略显单薄的故事线。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真挚的情感在科技冷漠的现代是如此的
稀缺,所以才吸引了许多人一刷再刷,如同某位看超过10次的影迷表示自己在每一次的观
影中被疗愈。
有不少人提到片中对于时代背景(戒严/解严),信仰,女性角色,老年同志等议题都点到
为止,欠缺进一步的刻划。不过我认为这部电影就是柳导和瞿导在向他们的青春致敬的一
部作品(换句话说就是电影院当他们个版),如果还没看过的板友在观影前能有这样的心理
准备,也就能比较同理的去了解两位导演在情节,背景以及各种时代元素的安排,因为既
然是致敬自己的青春,一些当年的时代和生活元素势必得出现在背景来完整自己的过往,
但这些元素势必也只是背景而不会是电影的主轴。
另外电影叙事方式是以当下男主角所处的时点,以第一人角度诉说并回忆过去的方式来拼
凑出故事样貌,这也是许多负雷文中提到的剪辑破碎以及情绪中断的问题。但若观影前能
理解,这就是回忆存在我们生命中的方式,如同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回想起初恋就像电影
中那样,只记得一个片段一个片段,而不是一整个高中三年的带状情节。把主要的时间轴
放在当下男主角的诉说,而不是把时间轴放在这些回忆的吉光片羽,也就比较能理解它情
节不如一般顺叙法演绎的电影来的连续,也比较不会对男主角在诉说故事当下与回忆片段
中的情绪不连贯感到困惑。
另一方面导演采用这种回忆片段的剪辑方式,使得故事有一定程度的留白也是一种冒险,
对一部分的人来说,剧情的跳跃影响了观影的情绪,但对另一部分的人,却恰如其分地让
观众把自己的故事放进了这些空白之处,例如有人可能觉得两位主角在电影中情感堆叠的
画面似乎不足以支撑他们所演出的深刻,但另一部分的人正因为在这些空白之处投射了自
身的故事,而更加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两位主角的情感羁绊与挣扎。
至于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成年之后的故事,即使是好雷的文章中也不乏对于这段的批评,但
同样的,若故事停在两位帅到逆天的演员身上,这部电影就仍然只是一个别人的故事(毕
竟你我都没有帅到逆天),而正因为有了这段成人之后的故事,让这部电影更贴近观众的
人生。对阿,在生活被现实的烦忧给塞满的多年之后,在岁月不仅刻在你心底,也刻在你
的眼角之后,当初觉得刻苦铭心的初恋现在还是一样的深刻吗,或长大后能够陪你走一段
路何尝不也是一种浪漫。
总结来说,如果你是还在犹豫要不要看的朋友,1)同志、2)曾经有过一段带着遗憾的爱情
、3)着迷两位男主角的颜值,若以上三个条件你都没有,有很大的可能你会较难以进入剧
情,所以若在看这部电影前能如同前面提到的有一些不同角度的心理准备,或许就可以帮
你省下看完再来发负雷文的时间(其实这才是我的目的^^)。
作者: fyspfyspfysp (风狼儿)   2020-10-15 22:18:00
看过一楼的文笔之后真的会有股我在讲什么孩子气观影心得的感觉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