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singYou (太空内)》之铭言:
: 不知道有没有发错版,再请告知~
: 最近逛到一个专门在贩售原版电影海报的店家,
: 爬文了一下
: 发现海报的稀有度在于
: 每间电影院几乎都只会被发配到2-3张
: 大部分都是双面印刷
: 甚至还有参加影展的版本(好像超贵)
: 刚好有看到喜欢的电影海报A版(27x40吋,双面)近5年上映的电影
: 后来在外国网站也有看到另款比较难找到的B版
: (就是排版和图片稍微不一样)
: 加运费竟然比台湾的便宜
: 但是写信问对方竟然说是全新的...
: 就有点犹豫不敢下手
: 板上有没有高手能分享一些分辨的准则?
: 目前知道29x41吋的可能会是翻印的
: 谢谢各位!
手上约有两三千张海报,原版再版皆有,年代从1950到201x都有,
以下为自己研究及资料和经验,
为了方便读者自行搜寻,附上相关英文方便估狗。
▶首先先定义原版电影海报 (Original Movie Poster):
NSS(National Screen Service)或电影制片厂(movie studio)或经电影制片方授权的公司,
为了宣传使用或陈列在电影院内使用之海报。或在世界各地上映时印有该国文字的海报。
这是最狭义的定义,故不包含一些
原版(original)发行完再依照需求加印的 再印版(reprint)
或是
片商将海报影像出售给其他海报公司印制的 再制版(reproduction)
但无论是reprint/reproduction的尺寸都不会与original相同。
▶大小部分:
original单面海报尺寸是27x41英吋 ,双面则为27x40英吋
reprint海报则在11x17英吋到27x40之间
reproduction海报则小于24x36英吋
▶单双面部分:
第一张双面海报是1988年环球(Universal Pictures)出的,
约以1992年做为分界,92年以前则都是单面,92年以后则大多为双面。
1992年后亦有部分单面海报,可能为较小的片商所发行,或是影评版。
▶收藏方式及保存状况:
大约在1980年代之前,海报都是以对折(folded)收藏,常见为三折。
1980年代后,几乎都是卷筒(rolled)收藏。
所以折痕并不是扣分,只是收藏方式不同。
保存状况则要考虑年代因素,
依经验超过二十年的海报都是九成新往下跳,
除非是近几年的海报,才可能到全新,
否则全新通常单纯为了销售海报另外印制的,价值较低。
▶海报的价值取决于:
海报的罕见度(发行数量或国家)年份(通常越老越值钱)和 保存状况
票房/导演/影星/海报设计 的口碑与知名度。
一张海报价值可从几千台币到几十万台币不等。
一般来说 Original > reprint/reproduction > 其他盗印版。
▶几个值得收藏的外国版本如:
英横幅版/法大版/日本版/意大利版/波兰版/比利时版,
这些国外版本的尺寸皆与原版不同但皆是美国印出供海外宣传使用的原版海报。
▶另外还有一些前导预告版(teaser/advance),通常会写着coming soon,
或是该地区的上映日期,或是像是写着 今年夏天(THIS SUMMER)之类的,
这些也有人收藏但价值相对原版的正式版本低一些。
▶由于盗印的非常多,路边书店或网拍充斥各种扫描后私自印制的版本,
所以怎么判断是否为‘原版’海报,变成收藏家必须要会的技能,
几个方法,给想要拥有原版电影海报的人做参考:
1.观念法,此文上半篇如果与你想买的有一些明显的冲突,
建议你好好研究或实际现场看海报。
例如:1960年代的海报却没有折痕,就要多注意。
例如:产品本身的尺寸不符合,号称为原版,但不是外国版。
2.网点法,使用放大镜检视海报,初版印刷的通常圆点清楚且分布均匀,
仿制的则可以看出来凌乱或模糊的网点。
3.色差法,这方法比较适用于有年纪的海报,以前翻印的海报会印的像土黄色,
原因是原版海报的印刷厂输出色除了四色以外还有金色,
仿印的印刷厂就没有这个特别色的色版。
4.字体边缘法,这跟第二种方法一样,使用放大镜看海报上最小的字体,
注意观察字体边缘应为圆滑平直,若参差不齐则为仿制版。
5.其他方法:像是1980年代以前的NNS number辨识,海报下方的编号,
是否有PRINTED IN USA字样,纸质辨识,
从背面辨识早期油墨印刷是否有正常渗透,等等方式。
有兴趣的可以直接估狗相关字眼,这边只讲比较基本的辨识。
但也因为现在印刷厂商仿旧的技术越来越好,加上几乎都为网络通路贩售,
照片的色差或是模糊亦对于辨识会有障碍,
建议购买时,亲自跑一趟看海报,多询问卖家海报来源或相关问题,
比较可以避免买到来路不明的高仿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