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nny1991225 (桑妮)》之铭言:
: 这种形式美感的追求,在漫画中的Fearful Symmetry这一章节尤其明显(这里不方便贴上
: 漫画的图,但可以看看Medium上有人整理出的这篇frame by frame的比较:
我很感谢sunny大分享的这篇文章,以及《守护者》漫画的创新之处,获益良多。
但是我觉得需要补充几个不同意见,关于“漫画分镜”和“电影镜头”,以及日本的“分
镜图艺术”的问题:首先,漫画分镜可以是“长镜头”的,这也是现代日漫有别于传统连
环画和其他现代漫画的地方,这种革新普遍认为是由手冢治虫1984年对《新宝岛》的重新
绘制,旧版是“画格对应镜头”,新版则是“画格对应瞬间”,也因此“漫画分镜”和“
电影镜头”并不是只有一种对应方式,漫画也并非无法表现长镜头。
旧版:https://i.imgur.com/KjKIYO4.png
新版:https://i.imgur.com/zsvlTdB.png
其次是“分镜图艺术”,的确“漫画分镜”并不总是可以直接被翻译成电影的“动作分镜
图”,但是并非只有美漫才有这种意识,也不是只有《守护者》这种形式主义的要求。日
本漫画分镜的最基本逻辑就是“画面的左右平衡”,而这也是许多漫画爱好者坚持漫画不
应该用网络观看的理由(不只是条漫,而是牺牲了“对页”的展现)此外画格的有无,格
子的大小形状,中心线偏离等等,也都是日漫着重的,不能直接被化约为“电影分镜(故
事板)”的,专属于漫画的分镜图艺术--这也并不是说,日漫就没有形式主义的对称,
猎人378话的就大量采用了“分镜图的对称”呼应主题〈均衡〉达成形式和内容的一致。
至于最后的结论“更该思考的是如何让电影可以以电影才能办到,而漫画不能的方式来表
现这个故事”我大致同意,但也有想提出不同意见:电影或者“连续性影像媒体”在尝试
接近漫画的时候,有时候也可以反过来对自身媒介有更深恶的省思和认识,汤浅政明的《
乒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提供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