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尔克大行动》: 在逆境中飞向群星 www.facebook.com/InkstoneBlog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9044 【时光之砚@BIOS】
原来,战斗机驾驶舱望出去的准星,是像鬼火一样飘动着,仿佛是有生命的。
那样的生命之眼,像一只灵兽陪伴你在两千英呎高空,瞄准敌机开火,是一
种少年时代打电动的热血。但是,杀戮怎么能够热血?夺人性命如何值得欢呼?
这题的答案唯有:当你想要保护谁,想要保护同伴、保护同袍的时候罢。
而这般热血,正是《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唯一能给你的高热能量。
除此之外,就只有些许欣慰之情,贯彻义举的执著,和无止、无尽的焦虑而已。
滴答滴答,敌人的枪声无所不在。滴答滴答,回乡的船舰已经在鸣汽笛。滴答滴
答,浪潮涌进舱里,再不奋力游就逃不出去了!滴答滴答,友军在地面被围困住,
我该不该赌上最后的油箱,当个有去无回的守护天使?
《敦克尔克》是诺兰改编史实的第一次。面对终局已定,数据也甚详细的僵固
题材,他选择把叙事拆成三个虚构的小人物视角,去看这场小输为赢、留得青山
在的撤退行动:在被称为"The Mole"(防波堤)的陆地支线上,少年汤米跟四十
万英法联军被困在沙滩上,他想方设法要挤上船回乡,却一波又三四折;在"The
Sea" 海上支线里,多佛港边的道森老爹驾着他的游艇月石号(The Moonstone),
响应海军的征召前往彼岸拯救子弟兵;在"The Air"空中的战场,则是王牌飞行员
费洛和他的队友们一同出击,要到敦克尔克上空去掩护友军。
这三条时间线分别延续一周/一天/一小时,而诺兰把三段叙事等量、频率
与长度反比地取样后交错剪接,成为不等速(不同步)发生却能够相对话,在情
节上相环扣,情绪上彼此呼应的奇特结构。这是他的大胆选择之一。之二则是:
他在四十万的撤军里只谈两三人,在九百多艘“敦克尔克的小船”中只讲一艘,
三千架次的皇家空军出击更是只着墨三架,这样的“聚焦”,不是英雄化也不是
戏剧化,而是正好相反:是以一喻众,因为拿掉了个人的特殊性,少数人的故事
就等于“每一个人”的故事了。
到了行动末尾,月石号救回五六十位的官兵,费洛击坠的敌机更是一只手数
不完,其中包括一次在关键时刻的神救援;而汤米九死一生之后,终于存活下来,
但只有戏外的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前两者的无私付出,他是无法安全回家的。费
洛与道森老爹,是最接近英雄的两个人物,汤米则尽管秉性纯良,毕竟会为了生
存稍稍不择手段,他就是一个平凡的孩子而已。可老爹又说了:这是我们这个年
纪的人造成的战争,怎么可以只送你们上战场去?电影最后结束在汤米稚气、迷
惘的脸庞,他知道邱吉尔演说最后那一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刻,
发挥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的意思是:他终究得再回到战场上去。
于是整部《敦克尔克大行动》要说的,不是胜利及其背后坚守的价值,不是
从此过得幸福快乐的想像,而是打仗打输不想打了,只想要活着回去/只想把孩
子接回“家里”的心情。我们并不知道汤米(及他的同伴们)过去生活如何?有
没有家人在等他?我们也不必知道两军为何而战,代表什么立场。这是求生与拯
救的故事,跟国族无关,跟侵略或被侵略无关,跟战争的道德正当性也无关。仅
只是生而为“人”,就能够理解,愿意为彼此而做的。
再加上,我们也不知道飞行员费洛的身世。他是职业军人(所以直觉奉献到
底)吗?还是也在战后被征召?道森老爹比较有被交代,但也仅只于片面,而这
样的不多说,除了前面说的以一喻众,还有一个理由,是诺兰早在十多年前已经
告诉我们的吧:“真正有意义的不在于你是谁,而是你做了什么(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
这一切呈现,被十分严谨地收纳著,不论剧情细节或演员演出,都是节制的。
这让《敦克尔克大行动》成为一部非常纯粹的电影。气质如此,观影经验更是。
多数西方影评都盛赞这部“战争片”的手法创新,抓到极好的距离,不多做引导
与解读,而是让你“身处那当下”。有趣的是,在我的同温层——而且不只是(
相对大的)“影评”同温层,是“热爱诺兰”的(相对小的)同温层里,《敦克
尔克》仿佛是摩西,把红海分成了两大半,有人尽兴和赞叹,也有人表示失望了。
经过仔细观察后,这正好提醒了我:过去的诺兰所吸引我们的,一直都包括两项
相得益彰、彼此又独立可替换的特质:
首先是,从《记忆拼图》以降,他在叙事上永远在营造的迷宫结构,把“回
忆”和“时间”两大主题刨深,拉出某种理性辩证的魅力。这最先发生在说书的
时序上,接着渗入故事面,成为《顶尖对决》和《黑暗骑士》里对“承受失去”
(endure)的悲剧性着迷,最后又蔓延到世界观的设定上,而有了《全面启动》
和《星际效应》。在此,《敦克尔克》的三线设计,在我感觉即是延续《星际效
应》的“时间不等值”概念,只是从理论物理学,再度回到人心的主观性:战场
上的生死与时间感,在不同的压力空间中感受也不相同,此处静谧彼处危殆,身
在高处的拯救者的一个小错失,就可能让地面上的人们希望全失。而这既是人生
常态,又扣回了黑洞/相对论的趣味,交错穿越剪接的张力,更让人想起《全面
启动》末尾......
但是,上面这一整段解读,亦不无可能是粉丝如我的猜测。说不定选择这样
叙事,只是因为诺兰的自尊心在作祟:“我怎么可能忍受自己,讲一个不烧脑的
平铺直叙的故事?”整部《敦克尔克》除了这部分,确实没有更大的思考触发点,
也没有带出任何科幻/奇幻的层面,或心灵的剖析。而这正是让我那一半同伴失
望的原因。
(甚至,由奇利安.墨菲饰演的“发抖士兵”角色,根本是个断开的圆,只在
特定瞬间发挥了让我意识到三线不同步的功能,却缺乏因果的交代。这是这剧本
明显的缺陷。)
然而另一方面,诺兰一直让人拜服的,也体现出他或许更“执迷”的那一面
的,是这次被好莱坞报导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陶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形容为“印象派大师杰作”的笔触。这在剧情面,可能发芽自《全面
启动》的核心,那让我拨开重重迷障之后贪恋多年的浪漫情“结”,后来在《星
际效应》中变成满溢出来的爱与思念;而在制作面上,更成了他对“实体搭景”
的极度讲究——造出蝙蝠机车让特技演员真的骑上路,造出旋转长廊让乔瑟夫.
高登.李维在里头一直摔惨,造出太空船模型放在摄影棚里打灯拍摄——再加上
这次《敦克尔克》对我而言最强大的魅力:在宽广的摄影上。
电影开场不久,汤米来到沙滩加入友军,有个镜头是敌机来袭,众人躲避轰
炸的同时,摄影师霍伊特.凡.霍伊特玛的镜头却是在一定距离之外,透过纵切
成三块的构图看原本排行成列的大兵们突然像羊群一样,偏离了格线,而四散奔
逃。那样的调度与呈现,正是无声而震撼的“戏”。
在海上,当那艘扫雷舰被轰炸机击中,或夜里的军舰(那是驱逐舰吗)被鱼
雷偷袭,船身迅速倾倒的场面是那么样地无情,又被镜头本身(和剧中的人们)
视为“日常”。因为这就是那般情境中的现实。但明明众人的逃离都是生死交关
(即使他们都很冷静),暴火与怒浪的吞噬更是没得商量,而拍下这些画面的“
冷”,正是力求逼真的创作者心底真正的“热”。
然后是空中,是IMAX摄影机拍下的1:1.43临渊履薄的画面比例,让你置身云
海的美妙诗意。不论是从多重角度客观地“看”喷火式战斗机(The Supermarine
Spitfire )的英姿,或是主观跟着追敌,跟着翻滚,跟着感受在天海一线的无垠
空间抓住那一点星火之困难。在两次观看的过程中,我都被那天旋地转的轻盈给
震慑了,它带给我一种“无声”的感受——试想,如果是一般好莱坞电影用特效
绘图,必然会强调交战双方的互动位置、惊险和速度感,同时更强化帅气。但是
在这里,IMAX镜头所拍下的或许才是真实,那就是这个广阔的世界、那一整片天
和云海,其实都根本不在乎你。
它不在乎那些你死我活,千钧一发,尖端科技的结晶和生存大义,那在这片
圣诗一般的美景中都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它的本身才是永恒。而这才是真实,是
人类与战争与这个世界间的相对关系。
这样的魅力,让我另外那一半的粉丝朋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对《敦
克尔克大行动》真心臣服。是的这次没有绮丽的故事,没有梦境与真实的切换和
循环,就是纯粹一场危机和转机,但从头到尾的视觉:包括肯尼斯.布莱纳在迎
接小船们的笑颜上那双红红的眼,包括小道森告诉发抖士兵“他没事”之后,和
父亲交换的那个眼神,包括终究无法降落在盟军区的费洛下了飞机后,那片夕阳
的逆光,那仿佛就是陪伴他的灵兽具现——这一切构成一部纯粹的电影,其中的
魅力对我而言,是”pure, cinematic wonder”。
在落地之前,费洛的战机有一段无动力的滑翔,飞过海滩上,而镜头在更高
处陪伴、看望着他。那一刻我忍不住想:要抓到这个画面,就如同抓住准星一样,
是多么不容易,如同世间所有飘摇的瞬间一般稍纵即逝。过去十年每一次看诺兰
的电影,我都在寻找他的浪漫在哪里?而这颗镜头搭配的汉斯.季默配乐,取材
自英国作曲家爱德华.艾尔加的《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是一段
绵长悠扬的管弦变奏。季默形容在演奏交响乐的时候,为了达到音乐上的“同一
性”(singleness),音乐家们必须要倾听彼此,而在世事如此分化的当代,这
正是我们需要的。
在准备文章的过程,我读到一笔资料写着:英国皇家空军的箴言是一句拉丁
文:"Per Ardua ad Astra",其意是“在逆境中飞向群星”。读到这里,我知道
我要找的浪漫在哪里了,原来你一直在这。
原来就在回家的路上。
====
时光之砚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InkstoneBlog/
时光之砚每周影评: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profile/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