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 -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987688
大约一两年前吧,朋友对我说,以后搞不好真的会有VR(虚拟实境)电影。
我当时想一想,觉得VR电影可能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像哈利波特里的“储思
盆”(Pensieve),观众觉得自己在电影里面,但完全是个外来者,纯粹以
旁观者身分欣赏这部片,只是会很有身历其境的感受;另一种则是电影里或
许没有主角,因为主角就是观众自己,观众不一定需要将情感投射于某一两
位电影角色,因为他自己就在电影里头。
《敦克尔克大行动》的IMAX版本是目前让我感觉最接近后者的电影。当然,
它不是VR电影,而且也有很多全观镜头,并非都从戏里人物的视角拍摄,但
在不少细节上面,《敦克尔克大行动》都让我感受到“自己身处其中”而且
“像是其中一份子”。
本片主题是二战期间发生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敦克尔克大撤退,它
从几位英国军人与平民的角度观察整个事件,当时英国军队与盟军被困在法
国的敦克尔克海滩,德军已将他们包夹,唯一活下去的机会就是从海路撤退
回英国,由于大型船只与驱逐舰容易被当成攻击目标、并且海滩过浅难以停
靠,因此英国征召许多平民船只前往救援。
《敦克尔克大行动》几乎像个实验一样,可以说没有剧情、没有人物塑造、
不算有传统三段式结构,连这场战争/撤退行动对战局的意义都没特别着墨
,当时的关键政治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没有出现在银幕上,也没有任何镜头
给官员的办公室或战情室,《敦克尔克大行动》把观众丢进与这场撤退直接
有关的场景里,并利用三个叙事角度以及各自不同的时间长度(防波堤/一
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交错剪接,扭曲时间带给人的感受,营
造出节奏感。
片头直接从一组军人小队在巷弄里躲藏、逃亡开始,摄影机跟在他们后头的
距离,恰巧让观众感觉正跟着他们跑、自己也是小队的一员,这样的开场,
搭配几乎没有背景故事的角色群,似乎表示导演诺兰并未要求观众投射到任
一角色身上,而是可以将自己视为片中的一员。既然是其中一员,身为观众
的我,自然而然地也能关心Tommy这位戏分最多却几乎没怎么开口说话的小
兵──因为我们是一样的。其后还有很多场面,观众都继续以“戏中人”的
身分,体会这场撤退,例如跟着军人们在被击沉的船舱里一起看不清方向、
找不到哪边靠门,或是跟着飞官在喷火战斗机(Spitfire)里感受在空中不
仅瞄准与攻击敌机很困难,连要发现敌机、或是看看别人有否打开降落伞都
很不容易。
其他角色即使戏份很少,也能让观众感动或同情,例如必须决定是否要因油
料不足返航、还是要咬牙保卫同胞的飞行员,或是明知自己完全没有作战与
防御能力、却坚持自行驾船出发的父子及一位年轻人,或是亲自现身敦克尔
克海滩上尽力将大伙送回家的准将,甚至是一位被鱼雷攻击后恐慌过度的幸
存者,这些人物在最可怕的情况下,勉力控制着本能的恐惧,尽可能超越自
己的极限,尽管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他们从未放弃尝试,希望成为更好
的人。像船上的父子,即使有绝对的理由可以将某件悲剧怪在幸存者头上,
但仍决定不将悲剧告知吓坏的他,就是一种极为动人的同理心。
在画面上,诺兰与摄影师Hoyte Van Hoytema致力将IMAX效果发挥到最大,
利用庞大的空间感,令海滩上军人们与海上船只更显渺小无助,或者面对生
死震撼(如快要溺水)有更大的压迫感,以及空中缠斗(dogfight)更令观
众身历其境。震撼画面加上汉斯季默与环境音完美搭配的配乐及滴答声,心
理上根本没有能放松的空档。
“生死交关”的情境也一再出现,简直像在收集“战争里的一百种死法”。
海滩上的人毫无遮蔽,随便一架战机飞过,就有许多倒楣的生命要结束。海
上的大型驱逐舰成为容易被攻击的目标,不管从空从海,只要炸对地方,整
船的人都可能淹死或冻死。单枪匹马的空军,有燃油不够无法返航的压力、
坠海的可能、被击落的可能。任何一种死法都令人害怕,而且都很容易遇上
。
这种被挨着打、无法求胜只能求活下去的窝囊感,由英国男团“1世代”哈
利饰演的Alex在言语及表情之中展露无遗。最让我感到震撼的画面,是Alex
与另两位军人坐在海滩边,看着一位同袍解下装备,往海中一步步走去,但
三人定格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平日,大部分的人看见有人想自杀、或
是做出过于危险的事情,直觉都想阻止、想搭救,但在这儿没人想开口,不
是他们残酷,而是他们知道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建议与选择,谁知道在这沙滩
上多待一会,会否发生更可怕的事呢?哪种死法比较舒服呢?他们真的没有
把握,又还能说什么。
***以下有微雷***
没错,在撤退行动成功之前,在英国打赢二战之前,这一刻无庸置疑充满挫
败,甚至在撤退成功之时,这种“被打到躲回老家”的样貌看起来都不是挺
光彩,但敦克尔克撤退能成功带回三十多万军人,却也代表实力并未被完全
毁损,而且能提升士气,它代表着“我们可以继续打,你们想赢的话还要付
出很多代价”,在这一刻,“活下来”就已经很够了。电影最后那架烧掉的
飞机,乍看是挫败,却藏着要赢一场战争的基础条件:决心与坚持。决心与
坚持不一定能保证打赢战争,但缺了它们一定打不赢。
《敦克尔克大行动》里的资深演员都非常厉害,只需要少少一点戏份就能打
动观众的心。以《间谍桥》拿下奥斯卡奖的马克劳伦斯,饰演的平民船只驾
驶,是整部片的精神象征,他的情绪保留,不多愁善感,有非常英国的气质
,内心无比坚定、为所应为,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的代表,看着他
的态度,我忍不住思考一个“个人”能支持自己的国家与军队到什么地步?
如果某个国家的国民都是这个样子,大概很难被欺负吧。
饰演飞行员Farrier的汤姆哈迪真是个可以靠眼睛演戏的人,虽然脸又再度
被蒙起来了(先前已经在《疯狂麦斯:愤怒道》与《黑暗骑士:黎明升起》
被遮脸),但他光靠眼神就能表达出焦虑与决心。
肯尼斯布莱纳饰演的准将,最精彩的一幕纯靠表情说明一切:就在他以为必
死无疑、闭上双眼之后,发现重获新生,抬头见到自家的飞行员英勇作战,
他欣慰不已,却也注意到螺旋桨已不会转动,这时布莱纳的严肃眼神透露著
尊敬与遗憾,精湛演出也一同提升了飞行员角色带来的感动。
“1世代”哈利则是年轻演员里最抢眼的,他在某些时刻的恐惧、挫折、非
理性的妄想,都拿捏得很棒,如果他哪天不当歌手了想当演员,应该也能有
不错的发展。
我还没有仔细读过关于《敦克尔克大行动》的影评(我习惯在写完自己心得
后再读别人的),不过稍微瞄了一下,似乎不少观众不喜欢本片“没有提供
角色背景”,这倒是令我思考一件事情:每场战役,都有数不完的无名军人
死在里头。就算站在军人公墓前面,望着他们的墓碑,我仍不知道他们的个
人故事,有些墓可能连名字都没有。但透过《敦克尔克大行动》,我大略理
解当年出现在这场战役的人们经历了什么,就算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个内心
温暖的可爱宅男、有没有家乡等待的家人女友、是不是队上的开心果、是不
是家族最后一位香火,其实都不重要,出了电影院,在现实中我们永不会知
道他们是谁,其人生故事也从未真正被留下,但我仍可仅因这些人在战役中
经历的种种极端考验,感受到他们所感受过的,担忧起他们所担忧过的,并
向他们努力过的一切,致上最高的敬意。就如同片中的Tommy与Gibson,这
两人萍水相逢,几乎未说上话,更不知道对方是何种背景,但他们却能理解
彼此大概在想什么,也能理解对方的恐惧与难处。
战争是一种极度恐怖的经历,或许对我来说,它本身就提供了所有角色的共
同背景。《敦克尔克大行动》在技术上与情感上的成就,一点也不辜负它背
后这桩历史事件的崇高意义,以及所有被影响的人们。
P.S. 诺兰的老班底米高肯恩本人虽没有出现在片中,但有贡献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