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从被殖民者心理看《茉莉人生》

楼主: sh3312037 (pandacarry)   2017-06-29 00:38:25
不好意思我又来了
这次和上一篇文一样是讲茉莉人生这部电影
不过是阐述电影中想带给我们不同的论点
虽然这样的论点在电影中不是主轴
但我们还是可以思考其在电影中的含意
我们把整部电影的场景拉到整个时代下的伊朗。1925年前伊朗为英国与俄国的殖民地,直
到1925年由美国扶持的巴列维政权上台之后才得以摆脱殖民地的型态。奉行亲美政策,获
得大量经济建设的支持,脱离殖民经济的困境,进而成为中东地区发展较迅速也较有影响
力的国家。女主角玛嘉是生活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反美的伊斯兰和国建立起来,极力
的反制欧美国家的控制,但因为石油资源的因素使得欧美国家仍频频的干涉中东事务。
玛嘉小时候就生活在一个反对当时巴列维王朝的家庭,从小就向往国外的庞克文化,甚至
还穿着庞克不死的外套在街上乱晃。这当然还是在伊斯兰革命以前,对女性来没管制这么
严重的时代。虽然表面上巴列维王朝已经摆脱殖民地的身分,但奉行亲美政策的政权就真
的摆脱殖民地的地位吗?除了政策上总是听从欧美国家的意思,电影中也有提到当时伊朗
与欧美国家谈条件的场景,人民也向往欧美的文化,虽然仍保持使用自己的语言,在伊斯
兰共和国主张反美以前,当时伊朗的政府到人民其实是非常接受欧美文化。
这边就要提到了所谓后殖民主义是什么了。后殖民主义是由第三世界的国家所开始,在二
战过后这些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国家进行反制,因为这些国家长期身为殖
民母国就不停的剥削这些殖民地,影响他们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然而这些国家在脱离殖
民地身分后仍受到原本殖民母国的影响,经济与政治还是会受到控制,相较于原本的殖民
经济依然还是处于经贸上的劣势,依然被西方国家进行间接式的剥削,这就是我们现在仍
然能看到的后殖民主义国家的困境。
大战过后,民主化成为这些第三势力成为现代化国家的手段,而已经在第一波民主化至
今将民主体制发展较完全的西方国家就借此机会再度介入第三世界的事务,透过大量扶持
基本建设与民主体制进行另一波殖民的机会,伊朗的巴列维王朝正式如此,但也因为欧美
国家文化的介入,也使得这些第三势力的国家的人民受到欧美文化的薰陶,不论是资本主
义抑或是社会主义,玛嘉的家庭正是信奉马克斯主义的一群人。
当殖民母国的文化深入殖民地的时候,这些被殖民的世代进入了后殖民的时期仍难以摆脱
对于殖民文化的认同。好比说玛嘉从小接受了庞克文化,那种放荡不羁,勇于表达内心感
受的意识形态就难以剥除,她听的是欧美的音乐,穿的是欧美的服饰。在伊朗战乱的时期
,玛嘉父母为了玛嘉的安全而将她送出到了法国。来到国外的玛嘉当然是喜出望外,过去
所接收的欧美文化让自己成为了想当然得伊朗籍法国人。但到了法国事情完全想得和玛嘉
不一样,她当自己是一个接受法国文化薰陶而成为想当然的法国人,但当地人完全不这么
想。他们认为光是长相上就与他们自己有着极大的不同,甚至一名法国女孩认为自己的弟
弟会去追求一名中东人是极度愚蠢的行为。尽管电影中用一个比较幽默的方式带过,但我
们仍能看到玛嘉内心的徬徨与难过。
这是一个身分认同的问题。经历至后殖民时期的国家因为在经济与文化上还是难以摆脱原
有殖民母国的影响,经济上受到相当程度的剥削,文化上则产生身分认同的问题。我们都
知道一个人的产生往往是受到他人所建立的,而这个他人可以是身边周围的人,可以是环
境,也可以是文化,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存在。玛嘉也是如此,这些西
方文化构成了她的思想与个人,由此可知文化殖民的影响力不亚于经济殖民。
法兰兹.法农(Frantz Fanon)是一名成长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黑人,但因为法国殖民的关
系,法农从小接受法国文化的教育,也就是他身为一名法国人在殖民地身活着,当他到了
法国本地求学的时候却发现当地的法国人并不把他当成法国人,因为肤色及口音都和他们
不同,这对一直身为法国人而感到自豪的法农不仅大吃一惊,并开始对自身感到怀疑,他
到底是谁?法农在他的著作《黑皮肤白面具》里提到,黑人在殖民时期就因白人文化而失
去了主体性,从文化、欲望以及身体都向白人文化臣服。白人是先进的,是一个走在最前
端的文民,黑人是次等的,一个落后野蛮的文明,为了追求白人的认可,甚至为了成为白
人,黑人秉弃了自己的文化,开始对白人进行崇拜与模仿,学习白人的文化,学习他们的
语言,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阶级。在追求白人的价值时,利益与权力仍掌握
在白人身上,“白人文明、欧洲文化,在黑人身上强加了一种存在的偏差,黑人的心灵,
其实更是白人的建构。”如此沉痛的控诉,指出现在处于后殖民时期的国家面临的困境,
就算摆脱了经济殖民,妳能摆脱因文化殖民所导致的身分认同吗?
这种黑皮肤白面具的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黑人社会之中,我们一样的可以套用到第三世界
或是一个国家中的小村落中,都因为较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深植都会破除在地文化,
使当地人对于外来强势文化进行崇拜与模仿,也对自身文化进行贬低,而贬低这件事也就
是外来文化所造成的。如何找回自身文化的认同是这些后殖民国家需要做的,法农对于如
何找回黑人的主体性有了一个见解,“应该帮助这些想变白人的黑人,看到他的潜意识,
放弃他自我漂白的企图,同时帮助他采取行动,改变既有的社会结构。”,放弃漂白的企
图的这件事就是去殖民化的意识,去殖民化有多重要呢?他就是破除原有殖民母国所深植
的意识形态,改变自我对于自我文化的认识,而不是一昧的贬低,剔除这种“崇洋媚外”
式的文化盲从。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是法农认为这些殖民国家重新在起的方式,也是后殖民
时期摆脱欧美国家控制的一个重要思想。
玛嘉在身分认同也面临挫败时也陷入长时间的低潮,而当她回到母国的时候则开始认同自
身的文化并奋发向上,这段和法农所遇到的情况相当类似,虽然电影中并没有着重在此一
区块,但我们细细思考遗下仍然能发现茉莉人生想带给我们反思的论点。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6-30 12:01:00
这篇文章都谈这么多“后殖民”了,居然还有“充分的
作者: xwingxwing (xwing)   2017-06-29 11:48:00
其实你搞错了一点 被殖民国独立后的困境不是殖民母国造成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文化社会不能融入现代社会 简单说他们独立后有充分的自由决定国家的命运 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运用这自由所以你会看到亚州国家一脱离殖民 马上发展 中东中南美现代化确如此争扎 问题就是文化 如合建立稳定政治法治制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