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 扫毒亦正义?菲律宾电影《私法拘留》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6-10-26 20:39:13
图文版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9186901
扫毒是正义之力,还是有牌私利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曾在自己著作中提出:世界在不久的将来会迈入M型化社会
的概念。意是描述原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会转变成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点。而
东南亚国家菲律宾,似乎更能感觉到这贫富差距,而其中又以贪污和毒品交易两者为该国
祸根。来自菲律宾的电影《私法拘留》叙述和丈夫一起经营小杂货店的萝莎,私下贩售毒
品,在某天因非法持毒被警方逮捕,生活顿时陷入愁云惨雾的危机之中。
过去曾沦为他国殖民地的菲律宾,在独自之后曾有过繁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五零年代和
七零年代中,曾是与日本同样为亚洲最富国之一。即使现在,菲律宾的也是如此,目前经
济规模仍居世界五十名内,在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产值仍是名列前茅。但就跟许多国
家一样,菲律宾在地官僚体系贪腐时有所闻,最明显的在于警察体制中常用各种名目和法
条,私下跟旅客和民众收取费用,这也造成菲律宾长期国际形象受损。
看似繁荣的菲律宾,给人的印象为什么是贫穷?人口破亿的菲律宾,每年约有一千多万人
在海外工作。虽然看似工业大国,但劳工与管理阶层,薪资待遇差距之大,且贪污问题无
解的状况,使得劳工所得少,带来贫困,菲律宾有三分之一人口处于贫穷,每日生活费不
到新台币五十元。因为国外工作薪资优厚之故,所以许多穷人会于国外从事一般该国民众
不愿从事的工作内容,因如此,才会让人有着,菲律宾贫穷的刻板印象。
菲律宾电影《私法拘留》是少数将菲律宾警察贪婪和毒品猖獗的问题,同时摊在萤光幕上
的社会型写实电影,叙述菲律宾本地几乎每日上演的警政败坏体制。故事以平凡的小杂货
店为开端,与丈夫一起经营杂货店的萝莎,是四个孩子的妈,除了固定时间到城里批货,
每天过著卖糖果和日用品的日子。但因为贫困之故,想贴补家用,因为开始铤而走险,暗
中做起贩毒生意。在一次不小心被警方逮捕后,为了保住家庭,萝莎一家人得想办法凑足
警方狮子大开口的保释金。
以因为持家所以贩毒,最后因被警方逮捕需要凑钱保释。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却也表现出
菲律宾,那让人诟病的警察体制下腐败和贪婪,与菲律宾社会底层的无奈和现实的人性。
甚至也带出菲律宾毒品的猖獗,深于市井。这部电影《私法拘留》题材与近年菲律宾宣告
大规模扫毒时势呼应。菲律宾虽在扫毒上有着大规模的成效,但法外处决毒犯破千。也让
国际刑事法庭警告菲律宾政府,不能批著扫毒之名,滥杀无辜,不然很有可能被国际起诉

《私法拘留》以市井小民的角度,看待警方扫毒与警察体制令人失望的一面,甚至在筹钱
的过程中看见菲律宾中低阶层百态。而饰演母亲萝莎的菲籍演员,也因为演出菲律宾中母
性写实的一面,动人演出,打败群后,为菲律宾抱回首位菲国坎城影后的殊荣。警方的贪
婪是影片中的一环,而对于穷人鄙视也在本部电影中表露无疑,层层自保;官官相护,可
以看见菲律宾底层民众,在不健全的菲律宾体制下,只能任人宰割,无法翻身的悲歌。
菲律宾大肆取缔毒品,高压的方式,减少了该国毒犯数量,但这宁愿错杀,也不放过毒犯
的做法,让国际许多人无法接受。这也同时带出一个值得深论的问题:吸毒入罪化与吸毒
除罪化,到底何者才能解决问题?在瑞士与荷兰以将毒品除罪化,并策略性的以免费提供
药品和减少依赖等方式治疗患者,让毒品市场规模迅速萎缩,也让黑道因没赚头而放弃毒
品贩售。台湾目前持毒也还是犯罪,而要与菲律宾同等大规模扫毒,或借镜荷兰瑞士柔性
政策,到时也得做出抉择。
作者: lcyrose (榴莲飘飘)   2016-10-26 23:08:00
金马影展11/5票已入手
作者: flower1121 (小花)   2016-10-27 04: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