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宾汉 1959 & 2016 细节比较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6-08-24 14:23:24
童年看过 1959 版《宾汉》,长大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再看今年 2016 版《宾汉》,很热血我也很喜欢,纯凭印象并不觉得输给 1959 版。过了几天再找时间重看一次 1959 版,倒是发现这两片尽管爱恨与宽恕的主题相同、返乡复仇的情节也大致相同,但一段段细看下来处处的细节都有不同,而这些不同就让两片所呈现的面貌、所传达的讯息,都有了细微的差异,而且就我的眼光来看是切合时代的差异。
我不想如许多影评与老影迷来比较两片的“优劣”,但我想比较两片的处理方式。以下文长,以 1959 版宾汉那 3h44m的剧情演进为基础,分为十二段讨论比较 1959 版与 2016 版之不同,以及不同细节呈现的不同讯息;比较完十二段剧情细节后,再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对两版不同的几点综合观察:
一、破题
1959 版第一镜,是气势磅礡的序曲好几分钟,然后说犹太人的迁徙、包括约瑟夫与玛莉亚的迁徙、然后东方三博士看到了伯利恒之星、前来马厩朝拜刚降生的耶稣小宝宝。破题就让我们知道,这尽管是一个犹太人与罗马人的爱恨情仇故事,但主题就是爱与宽恕等基督宗教价值,是一部正统福音电影。
2016 版完全没拍以上这段圣经引子。 2016 版第一镜,是今日的两个仇敌在竞技场你死我活、回想昨日的两个兄弟在草原上策马奔驰。破题就让我们知道,这尽管是一个基督宗教福音故事,他要走的取向是充满世俗人情的,爱与宽恕未必是建立在神子的谕示上。神子只是出来点醒人们回视自身,回想你们相爱的初衷,在相仇的不归路上悬崖勒马犹未晚也。
二、马萨拉与犹大,兄弟反目(一长串对话戏)
1959 版进入故事后的第一镜,是介绍马萨拉,他的形象一开始就是铁血铁腕,是好大喜功的罗马护民官 (Tribune),毫无维系和平的善心,只有硬派效忠帝国,也没有什么纠结背景。马萨拉唯一的动机就是 "fight the idea" ,一个在耶路撒冷崛起的新理念,要用 "another idea" 去击溃。
第二镜,王子犹大宾汉来了,终于让马萨拉的历史包袱出现,与兄弟相见前还提醒了部下 "This was his country before it is ours" 。两人重逢拥抱是真情的,两人的兄弟竞技不是骑马,而是掷矛。马萨拉也是有治理压力的,两人很快切入正题:我快要成为附执政官了,请帮助我让耶路撒冷服从、平定叛乱。马萨拉与犹大两人虽然相爱也希望和平,但理念是有差别的:马萨拉坚持罗马的文明(都用说的,不像 2016 具体演他的从军历程),犹大坚持人民的自由。
1959 版一场兄弟交杯酒,就是硬汉风,和 2016 版纯真少年风完全不同。母亲 Miriam 与妹妹 Tirzah 和马萨拉重聚,妈妈好像看女婿, Tirzah 则是腼腆少女心。看看 2016 版母亲与妹妹对家庭情感与伦理各有坚持主见,妹妹对感情主动伸手抚慰更不畏权威,显见 2016 年女性自主已经前进半个世纪了。男性也前进了半个世纪, 1959 版马萨拉讲起战阵征服眉飞色舞,和 2016 年版轻描淡写谈战争的沧桑创伤完全不同,何况还具体拍了打沙漠、打雪地、打日耳曼。
1959 版有安排犹大赠马给马萨拉,但轻轻带过,重点还是那些在电影中没露面的叛党“他们是谁”!马萨拉的身段更有雄心与城府,劝服犹大 "all I need to do is serving, all you need to do is helping" ,罗马皇帝就是 "The god! Only god! Not like your, your, hmm..." 这样的宗教冲突剑拔弩张,这样的马萨拉更显不可一世,与 2016 版两人顾全大局彼此退一步的挣扎姿态完全不同。
面对罗马叛乱人民, 2016 版有让马萨拉去坟墓训话“我们抢人家的墓碑,人家当然要造反”, 1959 版却只是“拜托,几个犹太小民性命算什么”。大不同在于: 1959 版这些“罗马人 vs 犹太人”与“罗马皇帝 vs 犹太神”都是让马萨拉与犹大在对话辩论中带出,的确是让两个巨星飙戏对话申请奥斯卡的好场合; 2016 版却是用剧情演出,包括让妹妹 Tirzah 偷偷加入叛党行动、让马萨拉亲上凶案现场见识叛党的作为并反省罗马、让犹大包辟一个叛党还赔上一家。
1959 版这一场连续的对话文戏,以两人不欢而散结尾:
"Either you help me or you oppose me",
"You either for me or against me,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s".
"If that’s a choice, then let me against you".
两人都做出了命运的选择,如这段 1959 版经典台词掷地有声!果然是奥斯卡等级!不过 2016 版的台词更加生活化,从具体面对的事情谈起,很少这样直指堂皇理念,更没有塑造两人不共戴天的命运,是不同取向也很不错。
三、犹大的贵族身段,席卷佳人
1959 版,仆从来看犹大,表现犹大身为耶路撒冷贵族与富商的亲民身段,看仆从的美女女儿 Esther,美女从阶梯上走下来配上浪漫配乐,又是个经典。Esther 的议题是要出嫁给一位只见过一次的自由人,会学会爱他;不过犹大用他的男性魅力,嘴上允许但眼神不肯定,拉了下来。”Freedom to you, a ring to me”,男性雄风强烈席卷佳人,在激情弦乐下陶醉一吻,女孩流泪... 这是 1959 经典了,令今人有点错愕之余倒也能体验那荡气回肠, 2016 年的男女关系真正是前进了半个世纪。
2016 版介绍 Esther ,就是个与犹大从小一起长大但阶级不同的女仆,犹大跟他主仆有别但相处融洽,借此展现犹大身为贵族的亲民态度。至于爱情, 2016 版可不会让 Esther 被男性魅力席卷而献吻,男生要用具体行动明确表达才能把女生追回来的。
至于 2016 年版片头马萨拉把受伤的犹大救回家,这个桥段在 1959 年版只有靠 Esther 口中的“小时候你和那位罗马男孩出去打猎,受伤回来,我祈祷你平安”轻轻带过。
四、执政官驾到,风云变色
1959 版马萨拉鹰派地不想照顾任何犹太人民,被激怒的犹大也鹰派地不想配合演出,谈判破裂不欢而散,让这场执政官 Gratius的游行变成“没有温暖的欢迎,而是噤声的服从”,由马萨拉用军武铁腕镇压住,沿路所有犹太人敢怒不敢言,马萨拉经过犹大家门前甚至傲慢地往上看了犹大一眼; 2016 版则是两人互相体谅达成协议,合作维系和平,尽管沿路犹太平民一样敢怒不敢言,但马萨拉带着笑容向屋顶上与犹大交换眼神,是种默契,两人当和平的桥梁彼此挺住身后的包袱,仿佛一切可以圆满的。
场景方面, 1959 版不知有没有实地取材,但搭出来的景超完整,耶路撒冷的室外聚落与犹大家的室内豪宅都超华丽,表现的是耶路撒冷原来的繁荣; 2016 版是用南意大利古城 Matera 的史前穴居聚落,表现的可能是更真实的两千年前处境,更像个充满贫穷与衰败的耶路撒冷。关于耶路撒冷以及其他圣经古城的面貌,几百年来的艺术史在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当代诠释,各有不同风情。
1959 版的导火线,是瓦片落地,迟不落早不落偏偏在执政官来到时落,也没吓到别的马只吓到执政官的,这运气也实在太坏,让这出悲剧令人唏嘘,从今天眼光看这种细节安排不免令人莞尔了点; 2016 版让犹大抱着仁慈贵族心态窝藏的叛党小弟超出犹大掌控出来行刺,有把犹大身后的社会包袱给具体化(爱民也体恤其仇恨,而放走他自己顶罪),也让“马萨拉 vs 犹大”的冲突具体变成“罗马帝国 vs 犹太人”的结构性冲突,在这前线两人身上擦枪走火。
1959 版马萨拉在面对这意外时城府很深,外表坚决,面对犹大一家被带走只高傲冷漠地不发一语,只在他们被带走后淡淡说句“放仆人们走吧”,我们尚不知马萨拉的善心有多少,只见他一人站在中庭里环视四周颇有一种无奈感,还去检查了一下屋瓦真的很松,不过也没帮忙再做什么补救; 2016 版的罗马士兵侵入大宅拍得很混乱,仆人们都直接被杀死了,更有匆促的紧张感,而马萨拉有明确地被赶鸭子上架“你怎么处置,大家都在看”,被逼着主动下令“带走他们全部”,满心冲突地堕入坏人深渊。
1959 版在犹大下狱后还上演了一场逃狱戏,让犹大与马萨拉在军营中对峙一场“我妈和妹妹在哪”,谈谈马萨拉为什么要为了一场小意外这样铁面执法。马萨拉坚持“面对我的熟人都能公正,罗马士兵才会惧怕我”,完全为了爬上高位可以牺牲正义与情感。在此,马萨拉的利己心态已经奠定,为 1959 版赛车高潮的“正邪对决”铺下基础,令人对犹大临行前的放话“等我回来”充满复仇的期待。
1959 版还拍了尚未成为妻子的 Esther 与爸爸前来找马萨拉求情,却被拘留了。马萨拉保持无情脸孔,对犹大没做什么就被定罪发配边疆不面露任何感情,令人不禁怀疑他们小时候真的是挚友吗?抑或明明感情很好,但马萨拉往上爬的坚决意志可以让他铁面牺牲这些情感? 2016 版则没有这一场逃狱、对峙、求情,而让一切快速地变生肘腋谁也无暇理清,直到犹大经历海战逃亡练马回来后才跟马萨拉对峙说话“我妈和妹妹在哪”,还因有人在旁而没能说清楚。
两版马萨拉的领导权威与包袱不同, 1959 版里对一切领导统御表现尽其在我,想要部下出去就出去、想要独自面对犹大就独自面对、想下什么命令就下,完全没有拍出他背后的包袱(并非就没有包袱,而是没拍,只有口头提及)。相较之下, 2016 版一直都很明确地安插“本丢彼拉多”这个历史与宗教角色当幕后黑手操弄马萨拉。因此 1959 版的马萨拉容易令观众千夫所指, 2016 版的容易引人同情体谅,这恐怕也是两片要铺陈赛车结局的不同态度。
五、犹大充军,遇耶稣
1959 版拍了大规模的奴隶在烈日下沙漠中行走,走着走着就有人路倒,有水井也不能喝,怵目惊心,尤其当轮到罪犯喝水时还特别抓出犹大 "No water for him" ,针对犹大虐得有点太刻意,隐然暗示这是马萨拉下令给他的特别待遇,更令人对马感到不齿。刚好经过了看不到脸的长发木匠耶稣家,由只露出两支手的耶稣给犹大喝水,让犹大仰头感恩仿佛天降圣光,连 "No water for him" 的罗马士兵看到了都自惭形秽。这段有急转直下充满希望的配乐旋律,有让却尔登希斯顿如获救赎般发挥了好长一段瞻仰圣光的演技。
2016 版虽然删了奴隶沙漠行走戏,但另外拍了一小段犹大扛着枷锁走出耶路撒冷示众,把耶稣送水戏放在这里;这场戏之前的承平时期,还拍了一小段木匠耶稣看见耶路撒冷民众欺负痲疯病人时出手制止,还教了“学习爱你的敌人”让犹大听得很错愕。
2016 版的耶稣处理比较家常平凡,会露脸也会说话,说出来的话未必像是神圣的传道,而更像是在乱世中分享的一两句只有他看透的人生智慧;耶稣在此一样有震摄罗马士兵的圣光,但这圣光也拍得很平凡,没有戏剧化的配乐转折、没有凡人如见神一般的感动面孔,只有缓缓趋前就让群众与士兵静默下来的低调力量;而特意安排犹大扛枷锁让耶稣送水,则是要前后呼应 1959 版与 2016 版末段都有的耶稣扛十字架,让省悟的犹大来送水,善念于焉传承。
六、奴隶船,海战
1959 版拍很多全景,包括下舱奴隶景观也是全景、甲板上执政官舰长 Quintus Arrius 点兵也是全景,呈现罗马军容壮观。尤其随着鼓声节奏越来越快、配乐一波波推向高潮、越来越用力的奴隶一个个倒下,那迎接海战的你死我活命运感绝非 2016 能及,给这场戏花的时间长度更绝非 2016 能及。更别说在乌云下大海上用综合远近镜头摆出宽景花了好长戏份拍出的壮阔海战, 2016 显然完全不跟随,只跟着拍了敌船撞入那一击而已。
2016 版则多从宾汉个人视角拍,不是拍他坐着向前看鼓手、向旁看小窗、向上看甲板缝隙,就是近拍他的胡子大脸。这些 2016 随着船身摇晃的动态近镜头,拍出了奴隶船指挥系统的环环相扣、从小螺丝钉的视角拍出了苦苦支承机器运转的同舟一命感,论帝国军容之壮观是远不及 1959 版,但论宾汉个人从大贵族变成小螺丝钉的消磨“别出头,保命最重要”, 2016 版更怵目惊心。
1959 版着重描绘舰长 Quintus Arrius ,他面对伤病奴隶有仁心( 2016 版有人伤病则仿佛世界末日),对犹大则慧眼识英雄并给他人生一课“挺有狠劲,学习驾驭;你眼中充满仇恨,能让你坚强存活”,对奴隶们也有“同舟一命”的心战喊话,甚至还与犹大上演一场“神早已放弃我们,我们团结靠自己”的论辩。 2016 版对舰长描绘非常少,几乎是路人等级,所有“同舟一命”的概念都由犹大自己的观察体验建立起来,并且懂得在危难时带领大家继续划桨努力求生。
关于脚镣, 1959 版让 Quintus Arrius 对犹大慧眼开恩,在开战前一刻命人松开了他的脚镣,赐与了他自由、也让他后来感念回救舰长而成为逃生搭档重返帝国; 2016 版则让犹大还是铐着脚镣跟其他人一起下沉,让他自己不停地拉、拉、拉,终于把脚镣拉开自己逃走,自己脱离帝国机器寻求自由。两个版本,一个是依恃著帝国贵人逃,一个是挣脱帝国锁链自己逃,各有何精采之处还要继续看下去了。
七、流浪,返乡
又一次锁链, 1959 版是舰长想自杀、犹大救起他并用锁链绑住不让他自杀,被另一艘罗马军舰救起后让舰长感念犹大救命,更感念“你的神救了罗马舰队”,终于解放犹大脱离奴隶生活。在此犹大看了这艘船的下舱奴隶一眼,颇有“我受了帝国开恩,但我的同伴还在受帝国奴役”之喟叹,但很快就被拉走了,跟着舰长搭上战马凯旋回到罗马晋见皇帝 Tiberius,金碧辉煌而壮观,搭配金色号角的凯旋配乐。
同样是又一次锁链, 2016 版是犹大在岸上醒来后发现又被人铐住了,完全跳过舰长与罗马线,就直接让赛车商人 Ilderim登场,与犹大上演一场功利与正义的辩论,最后犹大靠他对驯马的知识得到解链,与 Ilderim成为生命共同体一起回到耶路撒冷。1959 版是跟着舰长荣耀归乡、2016 版是夹带在 Ilderim酋长团中偷渡返乡,规格完全不同。
1959 版随后,舰长家的华丽歌舞庆功宴上,更收了犹大为义子、成为罗马贵族继承人,犹大也带着感念认了舰长为义父,誓言一直戴着戒指承袭家族荣耀。在这个庆功宴上,犹大还被介绍给本丢彼拉多当新朋友,在此 1959 年版他才刚刚要接替 Gratius上任耶路撒冷执政官,甚至在舰长口中“彼拉多上任符合我们的期待”。在 2016 年版,则是让本丢彼拉多一开始就上任了耶路撒冷执政官,而且高压统治,从头到尾就是犹大的真正敌人。
于是,我们看到犹大像个归乡游子一样堂堂正正地坐在船上、望着远方的家乡土地、面容甚至还有点兴奋。回到故土先在土地上打个盹儿,配乐也平静了起来,看着戒指想起义父、头上洒盆水想起那个给水的耶稣,还真发现沿途有老者(东方三博士中的 Balthasar)不远千里要来追随这位“和你年纪相仿、来自拿撒勒”的耶稣。犹大尽管还担心着母亲与妹妹的安危,但内心显然相当平静,甚至并没有想着找马萨拉报仇。
然后 Ilderim酋长与他的马车队终于出现了,他是个脾气暴躁会鞭打选手的惯老板,高压下练不好的马车在此跑得有气没力。在这 1959 年版中,作为全片高潮的“马车大赛”主题在此第一次出现,之前除了在两次对话中听到犹大对骏马的喜爱、在一次对话中谈到训练为驾车手的可能之外,倒从来没有铺陈过犹大对马术的熟稔,突然间能对 Ilderim训练风格出口指点倒是令人一惊。马上就被 Ilderim酋长盛情款待奉为上宾,还上演一场入境随俗的打嗝戏幽默一下 :P
由以上 1959 版的回顾,我们发现 1959 版的返乡是一路舒舒服服左右逢源的,有舰长收为义子与继承人、有赛马酋长奉为上宾热情款待、却尔登希斯顿老实不客气坐下来的贵气也比 2016 版其实演员本人就是贵族的 Jack Huston气派多了;而 2016 版的返乡是一路从底层边缘飘泊回来,带着一无所有的烂命一条豁出去、靠打探家人下落的决心与找到背弃兄弟对质的仇恨驱动自己。
尤其 2016 版还特别加重了犹大与马的关系,且不说在片头就让犹大与马萨拉尽情赛马展现其深厚背景、而能真才实料一眼看出酋长训马无方,更重要的是在这酋长帐下拍了很多犹大与那批受伤白马的互动,在犹大懂马爱马的悉心照料下,这匹白马仿佛成了镜中的自己,一人一马都从边缘伤痛重新站起准备振作。这段细腻的人马感情,也让电影最后赛马结束多败俱伤还让马死在赛道上时,犹大那从快意恩仇到抚摸白马的顿悟悔恨张力更强。
八、竞争,复仇
1959 版中,直到 Ilderim酋长谈赛车提到了马萨拉,犹大一直压在心底的竞争与复仇念头才终于出现。酋长梦想着在赛场上“犹太人打败罗马人”,但犹大心里的复仇之火藏不住,想追随耶稣的博士 Balthasar则开始说教“那人不管对你做过多少坏事,你都无权取他性命,他自会因他的罪受到惩罚”,不过犹大“并不相信奇蹟”,Balthasar 回以“生命就是奇蹟,我们无权过问神的旨意”然后满脸圣光娓娓道来耶稣降生的故事。这段传教意味超浓厚!而且诉求的是绝对的相信。
相较之下 2016 年版并没有这种绝对相信神的桥段,只有借由已经跟随耶稣投身社会救助的妻子 Esther 提到“有个耶稣带领我们放下仇恨、实践仁爱”的社会诉求,在此成为耶稣信徒的 Esther 完全以入世的方式向犹大传教。回观 1959 年版中,犹大回到耶路撒冷自家废墟重遇(还没成为妻子的)Esther,倒是让 Esther 满脸圣光感恩“Its a miracle, something wonderful happened”。
1959 版犹大与 Esther 重遇,是苦苦守候不放弃希望,终于重续前缘,面对犹大想报仇只分享一位拉比的箴言“爱比恨更强大”; 2016 的犹大与 Esther 重遇,也面对同样的抉择却更激烈,不是 Esther 爱的劝说就好,而是真实让两人见识以“恨”驱动会造成多少连锁反应、多死多少无辜的人,你还继续以仇恨为生,就与我成为陌路人。
1959 版重遇马萨拉,是事业成功的马萨拉不可一世、犹大光明正大进来下战书挫其锐气。问起母亲与妹妹的下落,马萨拉轻蔑地“我没在追踪囚犯下落的”但还是派人去找了,结果超惊惧配乐下发现她们已染痲疯病,连痲疯病脸都没拍,直到大宅废墟才跳出来吓死 Esther ,并要求 Esther 不要告诉犹大她们还活着。以为母亲与妹妹已死的犹大,向马萨拉复仇的决心更坚,终于决定上阵赛车。
2016 版重遇马萨拉,则是安排马萨拉当年真的迫于无奈下令处死她们了,变成个心有愧疚但已无回头路的堕落心灵;母亲与妹妹都还活着的真相则以马萨拉的小副官当年自作主张藏起来解决。在这版犹大知道她们活着还见面了,但只是更增愤怒想要复仇,而对她们活着的小幸运毫无珍惜甚至对她们的病痛毫无抚慰。这就继与 Esther 重遇后再次点出犹大在“爱或恨”之间的选择问题了。
两相比较, 1959 版为了母妹向马萨拉报仇,是不知道真相下的误会; 2016 版为了母妹向马萨拉报仇,则是知道真相下被仇恨蒙蔽而忘记爱的选择。 1959 版让犹大做了抉择堕入恨的深渊,承接着这绝望气势推向高潮,进入中场休息间奏曲。
(间奏曲结束时, 1959 版已进行 2h25m)
九、挑战,练兵,竞技场
1959 版,Ilderim 舌灿莲花下战书,声称我的车手是犹大,马萨拉护民官你敢不敢比?在此,当年演员得奥斯卡最佳男配的 Ilderim激起罗马男儿集体的好胜之心;相较之下,2016 版是让 Ilderim 来向真老板彼拉多下战书,而彼拉多才是真正操弄赛车把犹太人“都变成罗马人”的阴谋挑动者。两片都有隐含一点竞技场的社会权谋。
1959 版,拍犹大练马只拍了一镜而已,并没有经历一堆挫折慢慢进步的过程,就让他很顺利地下马、得意地摸摸四匹 "good fellows" ,口头勉励“不要急着赢第一圈,要赢九圈,彼此共进不要着急”; 2016 版,认真地让犹大指点 Ilderim如何照顾单马驾驭四马、让 Ilderim指点犹大如何运用策略趋吉避凶不要急着领先,真的都伴着摩根费里曼的声音让犹大驾马一遍遍演练。
1959 版,到竞技场外,看见很多各队工作人员在准备装备保养马车,像是 20 世纪赛车场的后勤描绘,短短几个镜头相当生动; 2016 版,竞技场外没多拍赛车后勤,倒是开场时藉大会主持人之口报告参赛队伍“阿拉伯叙利亚埃塞俄比亚... 犹太与罗马!”还给各队身着传统服装的参赛者一个威风特写( 1959 版也有点名,但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服装特写)。1959 拍下层看后勤、2016 拍上层的帝国广域,对酝酿决战情绪来说各有千秋。
1959 版,开赛前两位主角对话,威风而简洁 "This is the day, Judah. It's between us now",马萨拉是高傲挑衅、犹大是眼露复仇火光; 2016 版,开赛前对话“你该逃走的”、“你该杀了我”、“我待会就会”,短短三句话,从第一句的无奈善意开始,快速恶性互动成为最后一句充满杀意。
1959 版的赛马充满金碧辉煌的帝国荣耀,搭配 2016 版远远不能及的壮阔军乐与神仙一般的贵气衣着观众们,还有端坐的新任执政官彼拉多,让众参赛者在荣耀中威风进场绕一整圈; 2016 根本省去了堂皇进场,大家只像斗牛一般在门后屏息凝神,一开门就是你死我活的冲锋。 1959 版拍出了赛车场与赛车文化的堂皇, 2016 版拍出了赛车的致命与孤绝,各有千秋。
十、赛车,对决
1959 版犹大与马萨拉开场就并驾领先,等著其他杂鱼冲上来领死:一个自己转弯擦撞路肩倒下、一个被马萨拉的大刀逼车逼到路肩倒下、一个被马萨拉大刀铰断车轮倒下被后车压死、一个在犹大逼近马萨拉时被马萨拉一路鞭打临时切换车道而逼到外侧路肩倒下、两个被马萨拉的大刀逼车逼到路肩双双倒下... 除了第一员之外,全部都是马萨拉直接或间接干掉的; 2016 版则全都是赛场意外(一个个是怎么倒的,我也记不完整了,二刷后补上),马萨拉自己也看得怵目惊心,犹大则谨守“先落后”的策略远离暴风圈。
1959 版场上几乎都是马萨拉干掉别人,意外较少,只有一镜有人扛担架出来救伤者、一镜有士兵在路肩被撞倒、一镜有马车残骸挡在路中央害犹大差点摔车又马上站回位置; 2016 版则花了很多工夫在拍场上的清场救援,更用 Ilderim自己走下地面层带领工作人员的冒死视角拍出这个惊惧感,而 1959 版的 Ilderim老板只与贵族观众们坐在看台上加油而已。
1959 版的赛车镜头几乎全部都是水平视角,让摄影机也搭著一辆车跟着跑,可以从后面跟着犹大紧追、可以从前面看马萨拉领先、可以侧面远看一个个参赛者翻车落马、可以侧面近看犹大与马萨拉鞭子对决,唯一变化的视角倒是特写马萨拉的轮子大刀; 2016 的赛车镜头多元,可以放在车上车下也可以放在别辆车上,可以忽远忽近切换全景与人脸马脸车轮的特写。两相比较, 1959 版连续写实浩瀚壮阔, 2016 版灵活切换视角塑造随人顾性命的惊悚无常,各有千秋。
1959 版马萨拉残暴挥鞭的姿态鲜明,最后犹大与马萨拉对决时,也是马萨拉大刀铰断犹大车轮、车拦杆、然后干脆直接对着犹大不断鞭打,最后被犹大夺鞭反击崩溃摔车,被后车辗倒轮下,由犹大取得光荣胜利,在壮盛军乐促拥离去时只五味杂陈地看了满身是血的马萨拉一眼,然后就去晋见彼拉多接受荣耀了。
2016 版马萨拉一直没有残暴挥鞭、没有用车轮刀干掉别人,甚至犹大摔车时还恨恨地喊“这样复仇很好玩吗?”显然对这无谓争锋已经无法承受,最后撑不住了才开始鞭打犹大,甚至最后本来可以把犹大一脚踢到车下去死,但最后马萨拉良心发现了,硬生生抽脚让自己翻车,犹大虽然胜利了但也翻个灰头土脸,根本两败俱伤。
十一、胜利,和解
1959 版犹大胜利全身而退,带着笑容与白马拥抱并向祝贺者道谢,然后堂皇地走上台阶晋见彼拉多,"You are people's one true god, for the time being" 短短一句引人玩味后,就是接受彼拉多戴上桂冠,全场欢腾; 2016 版犹大胜利,是马萨拉放他一马后两败俱伤灰头土脸的侥幸,看着只是个马前卒的马萨拉被抬走、抚摸著本来亲爱现在惨痛牺牲的白马,悲愤地悔不当初,而看台上主持人彼拉多向 Ilderim揭露其文化殖民奸计“你看看,大家都变成罗马人了”。
1959 版犹大胜利后探视马萨拉,马萨拉撑著一口气不死也要等他来,以败者之姿负气道 "Triumph completed, the race won, the enemy destroyed" ,冷静下来的犹大回道 "I see no enemy" ,临死的马萨拉则终于道出母亲与妹妹的下落,流放到了“痲疯谷”,终结以令人玩味的遗言 "The race is not over" ,也许可以算是他罪恶一生临死前其言也善吧?
2016 版在探视马萨拉前,先拍了胜利但灰头土脸的犹大见到了耶稣扛十字架,回报一瓢水,然后看耶稣上十字架牺牲自己救赎庸碌凡人的仇恨罪过,这才在大雨中流泪醒悟,才坚定信心探视断了一条腿的马萨拉。马萨拉虽然此前灵光乍现放过犹大一马,但现在断了一腿悲愤莫名恶言尽出,已醒悟的犹大二话不说惊天一抱化解冤仇,相拥而泣。两人能够活着完成救赎,算是 2016 版令人欣慰的正向处理。
十二、救赎,信仰(1959 版)
1959 版在马萨拉死后,还花了半个小时片长让犹大去“痲疯谷”寻找母亲与妹妹,与 Esther 一番争执后纠结地不敢正眼看她们。人生的苦痛很无奈,犹大想上前相认,但 Esther 坚持不相认才是为她们好。随后,耶稣如预言地出现了,博士 Balthasar带领众人与 Esther 前往山丘上聆听只露背影的耶稣讲道开示“上帝对人生的答案”,邀请犹大同往但犹大拒绝“I have business with Rome”。1959 版终究是要把两人仇恨往上追溯到罗马帝国体制的,到现在终于露出端倪。
犹大去找彼拉多,彼拉多带来义父的荣耀讯息:“马萨拉死了,你荣耀了你义父、也荣耀了自己、你得到了罗马公民身分”。但醒悟的犹大终于要正式控诉罗马:“罗马毁了马萨拉、毁了我母亲与妹妹、毁了痲疯病等边缘人生活”,然后上演帝国体制与地方自由的辩论。要回到罗马当罗马贵族义子、还是要回到耶路撒冷人民怀抱当他们的英雄?犹大摘下义父的戒指,放弃前者选择了后者,彼拉多也警告“我正准备奉命平定耶路撒冷叛乱,这将是我们敌对的开始”。
回到大宅废墟, Esther 教导仍满怀仇恨以牙还牙的犹大“要宽恕错误的人”“要爱你的敌人”“要用美德换来美德”,甚至失望地指控“我失去了你,你已变成马萨拉”等犹大醒悟。 Esther 得到耶稣的教诲,大胆地前来伸手要拉母亲与妹妹重返社会,犹大也下决心前来。可惜妹妹 Tirzah 正在濒死, Esther 安慰“只要有信仰,死并不可怕”,由犹大把妹妹抱出返回城里,恐惧痲疯的市民们纷纷走避。
接下来就是耶稣扛十字架示众的“苦路十四站”, 1959 版用远镜头拍耶路撒冷广阔城市万头钻动,比 2016 版壮观太多,而且有时间余裕让这一路一步步激情壮烈地走,甚至还简短拍出了第五站“西蒙代扛十字架”。绝望的母亲与妹妹看到耶稣受难也重新打起了信心(本来是被抱来的濒死妹妹居然可以走了),犹大则认出“他就是给我水的恩人”而尾随去送水,虽然被士兵一脚踢翻赶走了。
接下来,详细地拍了耶稣被钉、立上十字架,信众与万民黯然观看。犹大脸上泛起希望之光、痲疯病母亲与妹妹再也不惧怕、风云变色雷雨大作,让痲疯母妹一起体会耶稣之痛苦,然后天降甘霖治愈痲疯!接着是荣耀上主的堂皇配乐,充满希望。片尾回到大雨洗净的的大宅废墟,犹大与 Esther 终于相拥在一起,犹大转达他听到的耶稣临死话语“父亲,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终于让犹大放下屠刀,拥抱被治愈的家人与生活。
最后一镜,以夕阳下的三根十字架与牧羊人、配以圣歌般的人声结尾。
十二、救赎,信仰(2016 版)
2016 版,把 1959 版这一大段赛车后的信仰与救赎删到剩一点点:
首先简短拍了彼拉多在赛后虽洋洋得意“你看看,大家都变罗马人了”,但马上铁腕逮捕耶稣。在 2016 版中的价值战争,一边是彼拉多的“罗马化”文化殖民,靠竞技场激发犹太人的噬血冲动歧视仇恨等等恶念;另一边是耶稣诉求的爱与宽恕,不单要关怀身边被歧视的边缘人,更要大器地“爱你的敌人”。而这场赛车中,彼拉多赢得了噬血人民,却输了手下大将马萨拉:马萨拉居然牺牲自己临阵抽腿“爱他的敌人”,此风不可长,一定要马上斩草除根。
再来快速地拍了耶稣扛十字架,而且还是让犹大苦涩胜利后自己回废墟老家静一静、听到街上骚动才出去。犹大在此心情纠结之时,看见送水恩人像是当年自己一样扛着沈重枷锁,当然要回报一瓢水。 2016 版没让罗马士兵阻挠,而让耶稣与犹大有了一小段具体话语“就让我自己承担吧”。这以神子承担凡人罪过的结局就是上十字架,临死道“父亲,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天降甘霖,痲疯治愈,一气呵成拍得很简短,没有哪一个单场戏成为戏份超长情绪超强的高潮。
唯一的高潮发生在犹大醒悟而哭泣的脸上, 2016 版最后见识耶稣牺牲替世人赎罪,犹大是心有所感并且要马上行动的。这行动就是回去找仇人马萨拉,二话不说伸手拥抱,化解冤仇再做兄弟。最后又是一连串短镜头,靠摩根费里曼旁白串起,让两人与家人聚首重新驰骋草原上。这段拍得虽短,但不以耶稣受难为人类赎罪为终结,而以人类醒悟学会实践爱为终结。
比起 1959 版以耶稣圣光结尾, 2016 版以人类的成长与相爱结尾,感觉截然不同各有千秋。
简短观察比较
1959 片长 3h44m,有前奏曲与间奏曲,是剧院形式,有足够空间慢慢说故事酝酿情感;
2016 片长 2h44m(台湾只有 2h04m?),是一般商业电影长度,故事要说得俐落精准。
1959 多全景与远镜头,呈现浩瀚的罗马帝国,展现临演动员、场景工艺、史诗配乐;
2016 多个人视角与近镜头,呈现两个小人物的挣扎,由小见大体验帝国机器之无情。
1959 很多精炼言语,用很多壮阔言语交代剧情关键,是席卷奥斯卡的等级;
2016 很多生活言语,拍出很多情节来交代剧情关键,是一般电视剧的等级。
1959 宗教为主,人为辅。放下恨拥抱爱,是耶稣山上教导的神圣正道;
2016 人为主,宗教为辅。放下恨拥抱爱,是耶稣轻轻提醒的推己及人。
1959 女性从属,消极等待男人,多情仁慈但不免脆弱地耽溺误事;
2016 女性自主,积极参与事业,多情仁慈而能厉声点醒男人。
1959 男性阳刚,一站出就顶天立地,让硬汉影帝演起制霸全场,只在耶稣前面露脆弱;
2016 男性复杂,有创伤包袱更不吝流露于表情,但面对无情体制硬撑阳刚,等著溃堤。
1959 耶稣形象出世,处处发出圣光,没见到脸却吸引了许多人;
2016 耶稣形象入世,像个社会改革家,拥有低调的神性与丰沛的人性。
1959 马萨拉不可一世而无情,一路高傲仅在临死时良心发现;
2016 马萨拉纠结压抑而创伤,一路走来都迫于无奈充满悔恨。
1959 犹大与马萨拉文戏对话多,用双影帝演技表达其背后的犹太与罗马包袱;
2016 犹大与马萨拉文戏对话少,用犹太乱党与罗马官僚的具体剧情呈现包袱。
1959 犹大与马萨拉谈判破裂,只有个小意外甚至还证实了真相,就严厉执法毫无惋惜;
2016 两人共同维系和平,但身后各有犹太与罗马包袱,和平破灭马萨拉迫不得已执法。
1959 海战用远镜头大场面浩瀚全景,气势磅礡,强调大难不死的如神奇蹟;
2016 海战用近镜头小场面有限视角,怵目惊心,终于挣脱锁链脱离帝国机器。
1959 犹大的返乡正大光明,翻身成为罗马执政官义子,霸气下战书;
2016 犹大的返乡草木皆兵,身为带罪奴隶要挑战罗马,从边缘反击。
1959 犹大决心参加赛车对决马萨拉,是误以为母亲与妹妹已死,误会下选择的复仇;
2016 犹大决心参加赛车对决马萨拉,是发现母亲与妹妹得痲疯,悲愤下选择的复仇。
1959 犹大与马萨拉与“马”的渊源描绘不多,这决战舞台只是帝国特色运动;
2016 犹大与马萨拉自小赛马、与马感情浓厚,这决战舞台刚好呼应童年感情。
1959 竞技在耶路撒冷,执政官彼拉多主持,新官上任冷眼旁观甚至还比较偏向犹大;
2016 竞技在耶路撒冷,执政官彼拉多主持,任官多年培养马萨拉为马前卒用过再丢。
1959 赛车戏真枪实弹,用许多全景摄影与中距离特写,展现壮阔热血与速度;
2016 赛车戏充满后制,全景之外有更多近距离特写灵活切换,展现随人顾性命的惊惧。
1959 犹大最后醒悟之举,在于看穿仇人不是马萨拉,而是背后罗马帝国,遂割袍断义;
2016 马萨拉与罗马帝国早就是犹大仇人,犹大最后醒悟之举,在于放下仇恨拥抱仇人。
1959 犹大与马萨拉对决就是主线,是复仇与宽恕的选择,更大脉络到片尾才提出;
2016 耶稣与彼拉多的理念对决拍得很明显,不只是爱与恨、更是人性与帝国价值的对决,犹大与马萨拉只是理念代表。
综观时代变迁,时隔将近六十年。在观影文化上,观众的步调与速度已经大不同、电影的戏剧技巧与制作技术已大不同、上电影院看电影的整体历程也已大不同;在信仰上,宗教的神圣性已大不同、全球人们世俗化的程度也已大不同;在集体与个体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已大不同、对个人英雄背后的结构认识也已大不同;在性别上,对男女两性(以及其他性,但本片未触及)的性别分工想像也已大不同,对女性配角的独立性格与男性主角的阴柔多情之拥抱更是大不同。
好故事,的确值得过了半世纪后给予新诠,用新一代观众更熟悉的方式来细细品味。至于前作经典与后作重拍孰优孰劣?奥斯卡与电视剧孰优孰劣?那对我来说不是有意义的问题。
作者: linfon00 (笨蛋)   2016-08-24 14:30:00
宾汉 姓罗 对吧
作者: ishhabe (gutten mogen)   2016-08-24 15:24:00
推 好文
作者: nosweating (不流汗)   2016-08-24 15:36:00
推小羊的比较分析文!
作者: allenboy (allen)   2016-08-24 15:42:00
推~~写得太精采了."宾汉"在好莱坞可以说是有着神格化地位的电影,居然有电影公司想翻拍实在是不可思议.拍的再好也会被骂..果然目前在北美市场口碑以及票房都是大败!
作者: clioheart (誰知道)   2016-08-24 15:45:00
分析跟比较得很细,但中间对我这没看过1959的有点混乱
作者: YYOO (回游鱼のキャパシティ)   2016-08-24 15:47:00
作者: c3434222 (飄下)   2016-08-24 16:00:00
原来主角是王子,一直以为他家只是当地望族,前几年还有个影集版,对于其中的政治部分,描写也多了些
作者: toastemarx ( )   2016-08-24 16:15:00
推好文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6-08-24 16:30:00
推强大分析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国中生)   2016-08-24 17:48:00
好认真 旧版我都忘得差不多了 有空得重看一下
作者: tenniset (tenniset)   2016-08-24 19:29:00
这文章让人很想复习.
作者: sogai (Jacie)   2016-08-24 20:42:00
好详细的分析文!推
作者: oneaim (澄海)   2016-08-24 23:12:00
好详细,让人想回味旧版
作者: LlewynDavis (鲁文˙戴维斯)   2016-08-25 01:05:00
您宾汉系?
作者: chocoball (巧克力球)   2016-08-25 08:2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