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 《叛逆年代》|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

楼主: qpr322 (龙鱼)   2016-03-23 17:20:53
※ 经友人 谁 同意转贴
※ 图文好读版:http://bit.ly/1MBEHuD
http://bit.ly/25lFn2V
《叛逆年代》|Anton Corbijn|2015|加拿大/德国/澳洲/英国/美国
上一部看的导演 Anton Corbijn 的作品是 2007 年的《控制 (Control)》,与这次的《
叛逆年代》同样属于传记电影,在《控制》中描述的主角为 70 年代摇滚乐团“欢乐分队
”的主唱 Ian Curtis,这次在《叛逆年代》中则是以 50 年代的年轻演员 James Dean
与摄影师 Dennis Stock 为主角的故事,很恰巧的是 Ian Curtis 与 James Dean 过世的
岁数都是正值青春年华的 23 岁 与 24 岁,这之间之差了短短一年而以。
其实不管是《控制》或是《叛逆年代》我可能都不会想要用传记片去形容这两部电影,当
然没错,这两部电影中的确纪录了两位名人从默默无闻到叱吒全国的历程,但是导演真正
透过这两个故事所想表达的并不是让观众知道这两人的 "星" 路历程,而是在这些名人面
对成名之际他们内心的转变以及在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不免让我想到《艾美怀丝》中,
Amy 对于爆红的措手不及,这位热爱音乐的女孩他曾说过“他从没想过他会成名,他只是
想要尽情的唱歌,想要创作歌曲。” ,同样的道理似乎也可以套用在这些人身上,当然
,他们可能依然享受成名之后的荣华富贵,但这些身外之物像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成
名之后生活的约束感到恐慌,深怕失去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也是这次在《叛逆年代》中
可以看到反映在 James Dean 身上的事情。
http://bit.ly/1T5ZCwE
《艾美怀丝》|Asif Kapadia|2015|英国
虽然《叛逆年代》普遍被拿来当作 James Dean 的传记电影,但在电影中导演则是以“
LIFE”杂志的摄影师 Dennis Stock 为主角,透过与 James Dean 的际遇带出两位生世有
所差异的年轻男子所擦出的人生火花。这位 Dennis 在一个聚会上无意间与 James Dean
(以下简称 Jimmy)相遇,被他身上散发的叛逆及不屑一顾的气息所吸引,两人一拍即合
,对一直在好莱坞红毯中拍摄明星毯上英姿感到厌烦且希望可作真正艺术的 Dennis 对他
在保守年代中独特的气质感到好奇,积极的对 Jimmy 提出共同合作的意见,倘若成功,
对 Dennis 来说将会是事业上的一大转捩点,相对的在电影中仍然默默无闻的 Jimmy 也
会是一大助力,一开始对 Dennis 的穷追不舍感到不以为意,直到正式与华纳兄弟会谈后
才感受到他不羁的个性无法让他存活在这样制式的电影环境中,他必须看公司的脸色行事
,面对镜头他必须摆出他虚假的笑容、面对麦克风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回答问题,而他只想
尽情的演戏,他渴望得到《养子不教谁之过》的角色,回头看向 Dennis ,或许他们真的
可以成为事业上互助的朋友,进而展开了一段探索真实的旅程。
http://bit.ly/1RfL2Bw
《控制》|Anton Corbijn|2007|英国/美国
如同《控制》, Anton Corbijn 导演擅长运用传记片的形式近一部探讨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控制》中导演利用黑白的画面营造出了郁闷的年代氛围,到了《叛逆年代》,虽然
有了色彩,但依然没有褪去的是那份略为阴郁的色彩。电影中 Jimmy 多次问 Dennis 可
以让他一举成名吗,我们感受到他渴望成名,但成名为的是什么?只是那一时的欢愉吗,
似乎不尽然,或许他渴望的正如 Amy 所说的,或许他只是想尽情的演戏。在回到他的成
长之地印第安那州,感受到了他对于自然的爱,在那边,他可以尽情的展现他不受约束的
本性,他可以尽情的作自己,而不是为了镁光灯而乔装成观众心中想要看到的那个他,但
相对的,Dennis 过惯了社会压力在无形之下制定的社会规则,他依然希望可以走他所真
正想要的艺术之路,但那份无形的压力早已经深根蒂固的 Dennis 的心中萌芽而生,他为
了生活他与选择结婚,在在婚姻下他没有感受到幸福,而是更加一层的压力,他的生活与
过惯自由生活的 Jimmy 南辕北辙,Jimmy 选择相信他带他回到印第安纳州感受那边的生
活,也想看看 Dennis 究竟会拍出怎么样的照片,但却发现 Dennis 让他感到失望,相机
的喀擦声干扰了这个安逸的生活,在一日,Dennis 荒诞的要他在牛群中打鼓拍照,在一
切的设定下 Dennis 才按下快门,而这个刻意的安排也违背了 Jimmy 回到印第安纳的目
的,Jimmy 告诉他“你拿我当这趟旅行的主角是有问题的”。
http://bit.ly/1XM7NO0
《养子不教谁之过》|Nicholas Ray|1955|美国
过往我们透过《天伦梦觉》、《养子不教谁之过》和《巨人》认识 James Dean,的确在
电影镜头下的他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他,但在《叛逆年代》中似乎又可以感受到《养子不教
谁之过》之中的 Jim 似乎又与现实世界中的他有几分相似,导演透过 Dennis 镜头下几
张留传至今的照片带我们体验了 James Dean 成名前的生活,吊诡的是我们看到电影中
James Dean 不管喜怒哀愁依然感受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但是我们却都知道,再为来不久
他将死于车祸,可是 James Dean 怎么会知道呢?或许就如同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他虽
然代表了 Dennis 工作的“LIFE”杂志,但事实上他只代表了货真价实的"生活"两个字,
在这样的社会下,James Dean 活出自己,而有多少人却没有,成为社会牢笼下的囚犯,
如同 Jimmy 跷掉《天伦梦觉》的首映会,试图找 Dennis 离开这做城市,但 Dennis 却
甘于活在这个牢笼里,拒绝了 Jimmy,但我们无法说 Dennis 不对,到底每个人的生活是
自己选择的。
http://bit.ly/1Sh71XK
↑ 真实 James Dean 在 杂志中的照片。
James Dean 在影坛中的地位独特且难以超越,身为粉丝的 Dane DeHaan 接下如此重责大
任不免受到外界的评论是否与 James Dean 相似,如果熟知 James Dean 的人会发现
Dane DeHaan 连一分神似都说不上,剧中模仿的说话语气也几乎没有感受到 James Dean
的精随,有趣的是, 相对的这个问题并不会出现在 Robert Pattinson 的身上,因为本
身演艺的角色在现实世界定为的差异也造成了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对于演员演绎的苛
求度,就如同今年奥斯卡的几大强片中,Michael Fassbender 饰演的 Steve Jobs 会受
到大众们用较高眼光的角度去评论他在剧中的演出是否与本人相似,反而《惊爆焦点》中
同样演出真实人物中的演员们因为饰演的角色是在媒体上曝光度相对低的记者们,因此受
到的苛求也相对的减少不少,不过就像第二段中所提到的,《叛逆年代》并不是一部形式
上的传记电影,或许我们应该把对于演员与真身之间的相似度拿去,而去感受导演真正透
过这位人物想表达的故事概念就竟是什么,这让我想起当初看《摇滚天空:约翰蓝侬少年
时代》这部电影时的感受,电影中饰演 John Lennon 的是拥有俊俏外表的 Aaron
Taylor-Johnson,不免让人觉得 John Lennon 哪有这么俊美?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似
乎也不在意 Aron 和 John 有几分的相似,而是沉醉于导演在这部电影中所想诉说的理念
,终究他是一部不错的佳作。不过虽然上面这么说,在我的眼中其实还是没有很喜欢
Dane DeHaan 的表现,或许是要饰演自己偶像的关系,对我来说 Dane 演戏的痕迹太大了
,就算抛开是否与 James Dean 相似的想法,依然因为略为生硬的屡屡让我感到出戏,这
个部份是真的有点可惜了。
作者: cappa (cappa)   2016-03-23 17:48:00
流水帐片 也没什么风格还有 James franco外表真的像太多了
作者: Goldpaper (金纸)   2016-03-23 20:14:00
很好看
作者: imruyi (金有意)   2016-03-24 00:17:00
Dane的咕哝声真的很有趣xddd前半小时的时候我狂出戏x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