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147
以下有一点点雷,但不影响观影乐趣
开场十几分钟。伊斯兰“圣战士”从参加自己的丧礼开始,祷告,然后庄严肃穆
将炸弹绑在自己身上。除了仪式中的祈祷低语,没有一句旁白,没有一点乐句,
让“一个人穿戴上自杀炸弹”如此写实,即将投入圣战的少女,有着人性本能的
不安和信仰下的故做镇定。与现场格格不入的战地摄影师的快门声,衬出紧张感。
导演昔日就是一名战地记者,难怪可以在没有传统恐怖攻击电影的元素下(音乐、
怒目、狂吼、血腥、快速剪辑),光用镜头叙事便把开场处理得扣人心弦。这种
超现实的临场感,让观众靠近战地记者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要战事摄影?“因为愤怒。”蕾贝卡回答女儿。这大概也是导演的心境?
愤怒,让人超越了本能的恐惧。这不夸张,现实世界甚至比编剧还疯狂,前不久
才发生伊斯兰激进组织ISIS,挟持并狠杀战地记者的悲剧,然而该位记者却未流
露恐惧。
于是,面对突发的暴力或灾难,他们逆着窜逃的人流往事故源头冲。这种职业本
能也当然带来副作用-让亲友活在恐惧中。许多影评提及片中“职业妇女”的议
题(包括蕾贝卡冲锋陷阵,将家庭交给丈夫打理,以及“圣战士”由女性担任),
就姑且不谈,无论男女,如此的性格或职业似乎就是与家庭有着矛盾。我更好奇
光是愤怒能让镜头这么执著?
“该救人或摄影?”不同事件不可同语,但至少导演透过蕾贝卡给了心得:“他
们(第三世界弱势者)其实渴望我拍。”因为唯有如此贴近、仿佛主观视角的照
片,才能唤起世界注意。当与蕾贝卡共事的友人欲以行政流程来申请国际维安部
队派驻战地,她的照片却一下子就引起注意,完成驻兵。
所以按下快门,不只是因为愤怒,也因为照片可能是答案,能起码给黑暗的地区
一丝丝光线。
然而,末段,女儿拿起照相机对着同样无助的蕾贝卡连续按下快门,控诉母亲留
给她的恐惧、无助,这时镜头和快门声又显得残忍。在电影之外的真实世界中,
相机镜头前的生死一线,更叫记者难以抉择。救人?记录?两派支持者皆有,内
容又可以再细论。(包括所谓商业收视率考量?判断自己是否真有能力抢救?记
者天职论等)
而我想,唯有在事件面前,你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倾向哪一派。
小时候翻国家地理杂志,到长大读国家地理,始终很佩服、钦慕那些摄影师。无
论是战地、险地、荒地,总之越是震撼,就表示那位记者一脚踩在禁地上。这是
我连说都不会说出口的梦想,偶尔幻想便罢,知道自己没那个胆识和使命感。恰
逢撰文的时候是九一记者节,敬这些用生命握紧镜头,捕捉事实的伟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