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妳为什么要到战地摄影?
因为愤怒。
现在还是吗?
当然。
电影《一千次晚安》
观赏完挪威导演艾瑞克波贝(Erik Poppe)的电影《一千次晚安》,我感受到相似的愤怒,
还有深深的无力感。我对这个导演不熟,查询过后才知原来他以前也是记者,也到过战地
采访拍摄,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他的亲身经历,难怪如此有张力和深度。战争总是无情残
酷,但世人的漠视更加深这种残酷,女主角蕾贝卡对这种漠视感到愤怒,因此立志投身战
场,纪录第一线画面以第一时间送到全世界,好让世人关注,我想这也是所有战地记者的
心愿,但是,她的家人该如何自处?片中丈夫每晚都得担心接到电话,坐上飞机前往不知
名的国家收尸,小孩们则是抱着妈妈不晓得什么时候会死去的恐惧过活,对亲人的爱与对
世界的爱以及内心渴望,该如何平衡?真是两难。
片中对于蕾贝卡去过哪些战地拍过哪些照片没有很详细的描述,倒是对她与家人们的相处
着墨甚深,大女儿想靠近却又不敢太亲近的表情,小女儿用天真的笑容和哭闹来面对妈妈
有可能一去不回的恐惧,每当母亲从战地回国,小女儿总是会说:“有买礼物吗?”来作
掩饰,真是令人鼻酸。而大女儿因为需要制作关于非洲的报告,慢慢靠近母亲,了解母亲
在战地时的经历,最后还一起到了非洲作采访拍摄,却因为母亲执著丢下她冲进危险地带
拍摄而崩溃。蕾贝卡提着相机冲进逃亡难民中拍摄的画面,真是令人动容,眼神闪闪发火
,那是为了拯救这些人们的眼神,也是坚持自我信念的光芒,归国后,面对崩溃的女儿与
丈夫,以及内心燃烧的火焰,茫然若失,纠结矛盾,茱丽叶毕诺许演起来分毫不差,不愧
是我最爱的欧洲女星,她真的超适合演母亲角色。
记得之前普立兹新闻摄影展,里头一张秃鹰等待进食一位骨瘦如柴的黑人孩童的得奖照片
,我想大家都知道这张照片,但当时这位摄影师却是饱受抨击,世人指责他为什么当下不
救这个小孩而选择拍照,最后他受不了巨大的压力竟然自杀,徒留一片唏嘘,那到底谁才
是凶手?我想起《项塔兰》里的一句话:“了解世界出了什么毛病,的确是件好事,但了
解不管世界出了多大毛病,你都无法改变,也同样重要,这世上有些不幸的事,其实是在
有人想改变时,才变得更加不幸。”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这世界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
我们心灵的脆弱,我们要怎么做呢?
今年世界不安静,以色列屠杀巴人,两架飞机掉落,伊波拉病毒,台湾也很不安静,太阳
花学运,北捷杀人,马公空难,高雄气爆,然后年底要选举,这些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对比
政治企业家的肮脏嘴脸,隔空喊话,令我气愤,自己是台中人,也对浪费公帑的BRT气愤
,可是我能做什么呢?什么也无法做吧,世界会一直走下去,不管对与错,每个人意识的
总合起来就会发生这些事。
可是,总要有愤怒的人吧,我想起电影里的台词,你为什么到战地摄影,因为愤怒。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也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对你们这些人生气。就像我
写了《那年夏天我们的绿光》,也是因为我愤怒,我对政府草率处理历史建筑而生气,我
对漠视一切的人生气,虽然有可能就像电影的最后,自杀炸弹客的年纪竟然跟她女儿相当
,她跪在地上,无力面对逐渐远离的车,无法阻止接下来的爆炸,像眷村最终还是被铲平
,但,我还是会继续拿着笔,就像蕾贝卡拿起相机,适时的表达,因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