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KANO已经快一个礼拜,
心中有许多感动,但迟迟未PO文,
主要是看到movie板上已经有那么多深刻精辟的心得评论
而像自己这种一堆隐喻象征都看不出来的人实在是不好意思上来PO文
(亏我还是戏剧相关科系毕业,不太会写影评实在有可耻到XD)
然而,最近看到不少关于KANO这部电影"意识形态"的讨论,
让我实在很想上来分享自己对于KANO这部片的感觉及想法
(文长警告!!!XD)
从KANO这部片中得到的感动细节不再赘述,毕竟跟板上很多人都差不多
但这部片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让我有机会认识台湾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故事
最大的意义是加深自己对于以身为台湾人为傲的认同感
身为一个标准的"38年来台外省家庭后代",
从小到大听到奶奶跟我讲的都是关于山东青岛农村,共产党批斗与连夜搭船逃亡的故事,
上国中开始学到脏话以前,完全不会听也不会说任何台语(山东话倒是讲的不错XD)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好几次被人家指著说:"你是外省人,你才不是台湾人"
以及看到电视上某些较为激进的深绿人士以激烈手段抗议(像是泼粪之类的),
而对于"台湾本土意识"感到牴触与反感,将之连结到不理性的象征
后来这种反感有降低一点,但对于台湾也没那种强烈的归属感或认同感,
顶多就是平淡觉得是自己出生及居住的地方
然而,进了大学之后认识到来自全台各地的人,
认识了批踢踢XD
在同学的聊天里以及许多战文里,
发现到好多人所共享的,关于台湾的历史记忆,我居然完全不知道
我知道在山东青岛某个我从没去过的农村里有黑瓦房,有成片白杨树林,
冬天时村民会一起聚在广场醃白菜,晒辣椒,
但对于我从小出生成长并拥有护照的地方,
我居然除了历史课本中那些生硬的文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那种感觉其实是非常冲击的,好像自以为自己了解一个相处了20几年的家人,
结果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对他的什么都不了解,甚至自己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个外人
我突然发现自己跟台湾之间的连结除了领有护照之外,几乎可说是没有
那是一种非常不甘心又寂寞的感觉,觉得自己跟这个本该是我的家的地方居然是这样疏离
因此对于魏导团队这几年相继拍出跟台湾有关的故事,
包括这次的KANO,看影片时除了感动之外,
更多的是感谢,
很谢谢他们借由这部电影,告诉我曾经发生在台湾的故事,
让我觉得自己借由这部电影,与台湾又更接近一点
从海角七号,到赛德克巴莱,再到KANO
我自己是把它们视为台湾三部曲,
海角七号讲的是某一部分台湾人对日本人的爱,
赛德克巴莱讲的是某一部分台湾人对日本人的恨,
而KANO则是爱恨交杂在一起之后的超脱,回归于生活本身
体现那个时代的台湾人(包含汉人,原住民,与湾生日本人)对于自己家乡的认同
就好像电影最后近藤教练的回答:
"会看到的是一片金黄色的稻海" (大概意思,不记得确切内容)
也是全片中我最喜欢的对话与大哭点
(阿基拉浴血奋战也只有眼眶湿润的我居然在最后一刻大崩溃啦!!!)
对台湾土地的情感都凝炼在那短短一句话里了
除了对嘉农球员的情感之外,
我相信近藤教练一定也是如同看着球员练球的背影那样,
认真将台湾的人事物看在眼底,铭记于心,并真心接纳台湾这块土地
才会对于吴明捷的询问给予那样的回答
如果这不是爱台湾,那什么才是爱台湾啊!!!?
若说在看KANO以前,
我对于自己身为台湾人的认同感是来自于对一部分没品大陆人的反感
(那种"干!!!我才不想跟这种人当同胞,还是当台湾人比较好"的感觉)
那么在看完KANO后,我对于身为台湾人的认同感是因为我真的以身为台湾人为荣
很开心自己出生在台湾,这个曾经发生过许多美丽故事的地方
我由衷感谢导演,演员,以及所有剧组人员透过KANO让我得以与那样美好灿烂的信念相遇
(费尽口舌想说服老爸一起去看,但他说他坚持不看"日本片",唉...小伤心..T^T)
=====================以下一些出戏跟遗憾点很希望能跟大家讨论==================
1.从肚子阵痛蹲地到阿静生小孩还有生完小孩后跟医生含情相望:
觉得略有拖沓之感 (出戏)
2.蔡昭昭:镜头安排明显让观众感觉她不是路人而是特定角色,
但偏偏又草草带过,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还不如不要放(出戏)
就好像发尾的分岔,很细小却又无法忽视,让人心烦意乱不如直接剪掉
3.小里之无预警超瞬间回归请问你是装了ET*G吗?
明明前面还上演伤心分离的感人戏码"今天你就把这里当作是你的甲子园"
"Akira,把他当作你最强的敌人",然后近藤教练还亲自蹲捕
就在我还沉浸在前面的情绪里结果后面马上"嗨大家~~我又回来了 >.^"
虽然在愣了好几秒之后联想到前面教练去找小里一家的画面可以猜想到是教练去协调,
但如果能在小里跟队员的对话中简单交代一下会更好
要是能把观众的 "欸!???.........喔" 直接变成"喔",就可以看得更投入了 (遗憾)
4. 可以把感动点间变笑点的特效:
其实很多特效我都觉得OK,像是有人讲到的球场观众,我根本没注意到
而嘉义街二楼以上的特效我也觉得做得非常棒啊
但就是那片尾的船让我差点笑出来,唉,只好死盯的字幕看 (既遗憾又大出戏)
5. 太刻意的记者赞叹:
那个原本充满歧视的记者态度突然大转变,瞬间变嘉农拥护者,
非常突兀,我看了都莫名替他感到一阵无以名状的尴尬(?)
(这里就可以看到一点赛德克巴莱手法的影子,
那个记者的台词就跟镰田弥彦少将那句赞叹赛德克人武士道精神的台词一样
超~级~硬~啊~~)
电影中都有导演的"幽灵",就是借由角色之口替导演发声,传达想法
适当安排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像是滨田老师的木瓜理论即为一例
但那个记者的台词安排太刻意,让人立即感受到导演太直白的意图而瞬间出戏
其实有时候没有台词的表演比刻意放台词还更有张力,
自己擅自脑补一下,其实如果那段台词由旁边的观众来讲而被那位记者听进去
记者完全不讲话,而是被大家的情绪感染,
然后加入周围的人一起拍手,甚至也不用喊天下嘉农,一样可以感受到他的转变
觉得会减缓直接讲出那句台词所造成的出戏感......
(一点个人想法,拜托不要呛我键盘导演)
6. 球员生平:
这点好像还没看有人分享
我在看的时候感到非常纳闷,
为什么片尾讲到球员后续生平时不是用真实历史照片?
很多国外那种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在片尾讲人物后续的时候往往都是放上真实的历史照片,
让人更深切感受到电影在讲述的是一个曾经发生过的事
再者,既然有放一张嘉农全队与教练的合照,
那为什么前面球员生平的部分不统一放当年球员的球员照片?
觉得感受会更深刻.......
还是其实是想让一些没存在感的球员更多镜头?(整个大误XD)
哈哈,我好囉嗦,不知不觉打这么多,感谢没按END看到这里的你/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