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iquelme ( Ole )
2012-10-25 19:20:08由于很喜欢这部电影,与所学也多少相关.整理了CIA公布的资料.
和07年的相关杂志访谈, 生出了落落长的一片故事, 希望能还原更多的历史花絮.
图文版(排板过)
http://norrespondent.blogspot.tw/2012/10/1979argo.html
本篇文章将严重影响您观影乐趣。
“只能成功的假电影,不能失败的真任务。”改编自真实事件的院线电影《亚果出任务》
(Argo),在上映后于票房、口碑都获得亮眼的成绩。这部由好莱坞一线男星班艾佛列克
(Ben Affleck)自导自演的剧情强片,取材自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6名脱离挟持的美
国使馆人员如何逃离德黑兰的惊险故事。而在真实世界中,《亚果》,也确实是中情局史
上少数堪称经典的成功行动!
伊朗伊斯兰革命
1979年2月,伊朗的君主政权被推翻,罹患血癌的巴勒维国王(Mohammad Reza Shah)在
狼狈之中离开德黑兰。2周后,伊朗伊斯兰领袖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返抵国门
,伊斯兰革命宣告完成,而伊朗也进入伊斯兰共和国的另一时代。
在巴勒维国王治下,伊朗大力推行工业建设与社会现代化的脚步,但国内政治不仅专制高
压,王室奢华且横暴,使伊朗虽一度成为全球石油经济下的产油龙头,并因流入的油元而
成为八大工业国之一,但国内城乡、社会阶级的贫富差距仍不断地加大,由穆斯林宗教学
者所带动的反政府浪潮,也就成为当时伊朗社会运动的主流力量。
而当时的美国为顾及石油利益,以及确立围堵苏联的冷战政策,其曾在1953年与英国联手
发动政变,推翻当时主打伊朗民族主义、以及强行推动石油国有化的民选首相—莫萨迪克
(Mohammad Mosaddegh)政府,并一手拉拔巴勒维国王复辟,积极扶持其与沙特阿拉伯
作为美国的中东双柱(Twin Pillar Policy),成为华府在波斯湾的代理人。
也因为白宫当局与伊朗王室的紧密关系,当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的卡特政府因
“人道考量”及冷战外交布局,不得不接纳巴勒维国王的庇护请求,在1979年10月,低调
地将流亡的波斯君主接到纽约接受医疗照顾。但人算不如天算,巴勒维国王入境美国的消
息,很快就遭媒体察觉并成为国际焦点。
消息披露后,愤怒的伊朗民众走上街头,年轻的学生示威团体更包围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
。
伊朗人认为,美国包庇巴勒维国王不但是支持暴君统治的象征,同时也担心这是欧美各国
准备重演1953年政变的前兆。掌权的伊斯兰革命委员会认为,巴勒维国王病危一事是假,
寻求华盛顿支持,阴谋复辟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于是,放任激动的示威群众包围使馆,也
成为伊朗方面施压美国,引渡巴勒维国王回国受审的一种政治表态。
1979年11月4日
而正当政治情势升温到顶点的同时,却完全没有人意识到,伊朗人质危机即将爆发。1979
年11月4日上午,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外,抗议民众的情绪比起往常更显激愤,在德黑兰
警力完全失能的情况下,示威的学生开始跨越围墙,并突破大门。愤怒的人潮攻入使馆内
,抗议的游行宣告全面失控。
当时新婚不久的李杰夫妇(Mark and Cora Lijek)也在大使馆中,负责签证业务的两人
,德黑兰是他们派驻海外的第一站。示威群众涌入使馆时,独立于主建筑的签证大楼中除
了待办签证的伊朗申请人外,还有12位美国驻外人员,在看到状况失控的同时,马克.李
杰马上向资深的签证官安德斯(Robert Anders)提议,要在暴民攻入前赶紧撤离。
当时的签证大楼,除了独立于主要办公室外,同时也有自己的对外通路,签证人员专用的
后门更可以直通德黑兰大街。眼见大事不妙,签证官员立马要求申请的民众先行离开,随
后12名美籍人员再行跟上。而也因为包围使馆的群众焦点,皆转移到使馆被突破的正门缺
口,签证后门反而没被封住,让离开使馆的过程有惊无险。
但随后这12名官员则兵分两路,其中7人往北方街道逃窜,但却在前往英国使馆庇护的路
上遭抗议群众包围,而被押回使馆拘禁。而以资深官员安德斯为首的5人,包括︰安德斯
、李杰夫妇,以及领事官史塔福夫妇(Joseph and Kathleen Stafford)则在城市中四处
流转,躲避盘查,最后勉强回到安德斯的公寓暂时落脚。但此时,完全孤立的他们,也真
正意识到事态发展已完全超出想像了…。
敌后专家曼德兹
当德黑兰大使馆被攻破,66名美国驻外人员遭挟持的消息传回华府后,政府各部门几乎同
时陷入了开战状态般的混乱。国务院、中情局、甚至五角大厦都各自落了人质在伊朗手中
。
而不同于以往,德黑兰当局拒绝在华府庇护巴勒维国王的状态下,与美国政府进行接触。
同时,伊斯兰革命之后,中情局担心与巴勒维政权的肮脏勾当会因变天而曝光,因此大幅
减低在伊朗境内的情报活动,各线的地下布局也因伊朗革命委员会的大力查缉,而被一一
查封。更雪上加霜的是,66名遭挟人质中,中情局当时留在伊朗的3名干员也通通给包含
在内。美国不但被人质危机杀个措手不及,在伊朗有限情报耳目,在一夕之间也全都被断
了线。
而电影《亚果出任务》的主人翁,由班艾佛列克所饰演的敌后撤退专家,安东尼.曼德兹
(Antonio Mendez)此时也了解到︰“中情局对伊朗危机的现况掌握,已经完全‘瞎了’
!”
当时38岁的曼德兹在中情局内已是14年资历的情报老鸟,自越战以来就负责敌后撤退的支
援,与伪装身份的制作。在1979年2月巴勒维政权倒台后,他也曾深入伊朗,指挥中情局
在地情报站与线人的撤离行动。
在人质危机爆发的初期,美国方面一直无法确实掌握德黑兰的状况,对人质数量的掌握也
陷入情报模糊的窘境,也因此,对于安德斯等人的脱逃,中情局一开始确实一无所知。而
曼德兹一开始接到的指令,也就是以66名人质为对象,研拟撤退方案。
考虑到德黑兰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任何直接的军事营救行动,在当时科技之下都显得不
切实际(即使最后卡特还是硬著头皮,批准了《鹰爪行动》。),曼德兹因此提出了一份
《保镳行动》(Operation Bodyguard)的行动方案呈交白宫。并计画利用化妆科技,给
德黑兰偷天换日地送去一具“假的”巴勒维国王遗体,除制造巴勒维“假死”的故事外,
也能将人质平安交换回来。
但华府最后因政治考量,驳回了曼德兹的提案,而随后6名人质逃脱的消息再传回中情局
后,这位敌后专家才又开始准备新的营救计划。
加拿大的援手
另一方面,在德黑兰四处躲藏的,也不只安德斯等5人。当时在大使馆对角办公室的农业
商务代表史查兹(Lee Schatz)就同样地躲过了伊朗民兵的搜查,并找上了瑞典大使寻求
庇护。
而安德斯等人在避难过程中居无定所,只能闯空门在被挟持的同事们所空下宿舍中流窜。
由于使馆人员名册已即时用碎纸机搅碎,因此伊朗政府一时之间也掌握不住漏网之鱼的数
量,但革命卫队在市区内地毯式的搜索,却也锁定美国人为目标。
走投无路之下,安德斯找上老朋友—加拿大使节团的副代表薛顿(John Sheardown),“
你怎么拖那么久才找上我?”薛顿说,“我们当然有办法保你!”
在薛顿安排下,安德斯等5人分批被接往德黑兰北方的谢米兰区(Shemiran district)。
谢米兰当时的环境与位置,约莫等于台北的天母一带。除远离市中心,外商、豪族、以及
各国使馆官邸多坐落于同一地段,也因为这样的地缘关系,革命卫队在谢米兰的活动相对
地收敛许多,同时各国代表的地下网络,也更能提供这批“美国客人”们安全庇护。
除了加拿大使馆的帮助外,瑞典、丹麦…等欧洲代表,也都暗中提供支援。数周后,躲藏
于瑞典使馆的史查兹才获知其余5人的下落,并前往薛顿官邸与其他伙伴会合。而为避免
追缉与分散风险,薛顿在与大使泰勒(Ken Taylor)请示后,决定将这6名美国人分别藏
匿在两人官邸内,确保这些“客人”短期内生活不虞匮乏。
但对于安德斯等人,危机仍未解除︰52名同事仍囚禁在美国使馆中,生死未卜。而革命卫
队也慢慢地加强对谢米兰区的搜索,针对外国代表处密集访查,寻找可能的“CIA间谍”
。到了年底,情况更趋紧张,泰勒夫人更接到许多不明来电,指定要找那不应该存在的“
史塔福夫妇”。
状况持续紧张,1980年1月10日,谢米兰方面更经渥太华发出一封直达华府的简短电报︰
“我们得马上离开这里。”
复杂且着急
而回到1979年12月,在《保镳行动》被打回票后,卡特总统也对中情局下了指令—在人质
危机进行了一个月后,中情局才得到授权,准备再“研拟”对6名美国人的营救行动。曼
德兹也为此受命再次召集行动小组。
曼德兹当时面对的状况相当复杂︰由于这6人受加拿大庇护,因此营救行动的决策层不仅
是白宫,同时也包含渥太华政府。另外,因为人质的身份属于国务院雇员,决策过程往下
也得再经手美国国务院与加拿大外交部;换言之,中情局不仅缺少在地耳目,行动空间也
处处受限。
同时,随着伊朗的情势日渐紧张,加拿大方面更是担心会被美国拖下水,陷入自己的伊朗
人质危机;屋漏偏逢的状况竟也出现在新闻界,6名人质逃离挟持的事更已被加拿大媒体
暗中得知,在强压消息之余,渥太华政府也终于按捺不住,大力地对国务院施压,要求加
快救援行动的脚步。
土耳其越境选项
加拿大施压外,美国方面也相当着急。CIA方面首先找来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EDSC。现已并入惠普集团。)的富翁老板佩罗
(Ross Perot),询问他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夕所策画的人质脱逃计划。
佩罗公司旗下的2名美籍员工曾在1978年时遭伊朗政府逮捕,而在协调未果后,这位来自
德州的富翁自掏腰包,聘请越战特战老手“公牛”赛门斯上校(Arthur D. “Bull”
Simons)等担任私人特遣队,深入德黑兰,并带领2名越狱员工一路向西1,000公里,翻
山越岭逃入土耳其边境。[1]
佩罗特遣队的方案很简单,逃离德黑兰,一路往西北逃窜—我们在土耳其见!而这也是当
时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加拿大方面就曾对美国国务卿凡斯(Cyrus Vance)主张这个方案
︰“必要的话,我们还能提供脚踏车!”
但问题来了︰6人中只有乔瑟夫.史塔福会说波斯语,中情局也无法保证在超过1,000公里
的高原山路中,这6名平民能否熬过冬季的长途跋涉及各地革命卫队的追捕。同时,当初
佩罗特遣队的带队指挥“公牛”赛门斯,在任务完成后也于79年5月心脏病发身亡,同样
的路线,没别人有把握再重新复制一回。
好莱坞方案
而曼德兹此时也被中情局要求成立行动小组,在土耳其越境方案之外,找出可行的计划。
他找上了老友,中情局代号“杰若米.卡罗威”(Jerome Calloway)的好莱坞化妆特效
师—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
当时的钱伯斯已是好莱坞的名人,1968年版的《决战猩球》(Planet of Apes)系列,更
让他名利双收,抢下6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2]。但在风光之下,钱伯斯也与中情局往来密
切,并多次与曼德兹合作,提供易容与化妆技术的专业指导。
伊朗人质危机发生之后,钱伯斯也曾受邀前往维吉尼亚州的中情局总部,协助曼德兹提出
《保镳行动》的纲要。虽然之后该方案被白宫否决,但离开时,钱伯斯也再三地要求曼德
兹“可以的话,请务必让我帮忙。”
于是当越境偷渡方案看似没啥指望后,曼德兹决定采取老方法︰制造假身分,想办法包装
这6名平民穿越机场海关,扬长而去!而这个世界上,曼德兹也只知道一个地方最会替人
造假—好莱坞片厂!
《好莱坞方案》其实是曼德兹误打误撞的突发想法,他在与老友钱伯斯的闲聊中,得知近
期有新计划正在进行。“电影的筹备团队最少要多少人?”曼德兹灵光一现地问,“制片
、摄影、艺术指导、运输经理、剧本顾问、总监制、财务经理,和导演。”8人,搞不清
状况的钱伯斯回答。
而8人扣掉6名撤离目标,正好是敌后收尾所需的最低需求。而这8人筹备团队也具备极佳
的理由前往伊朗—勘景!这让外国人的出现变得合理,同时好莱坞电影团队在各地也以灰
金如土闻名,这对当时亟需外汇平衡经济的伊朗,也是一个足以令人分心的诱因。
曼德斯随即向高层提出电影伪装的构想,由于中情局一直以来在好莱坞都有人脉,短期内
筹组出像样的空壳公司应不成问题。同时,挥霍成性的加州影城当时也因资金流动快速,
大成本、大卡司,早已成为犯罪组织与外国集团的洗钱重镇,中情局短期内的投资与大手
笔动作,也就不容易引起意外与不必要的怀疑。
华府当时也考虑以军事介入的方式,派出特遣队前往解救52名仍囚禁在使馆的人质。而《
好莱坞方案》不但成功机会较大,同时若有需要,更能作为空壳幌子继续存在︰因为电影
开拍所需的人力与器材数量庞大,美国也准备假戏真作,让先锋部队伪装成拍片组员,夹
带器材进入德黑兰准备接应后续部队,以武装突袭来解除使馆的人质危机。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状况下,中情局对曼德兹开了绿灯—让他放手去试。
Argo
1980年1月初,曼德兹带着1万美金与美加双方高层的授权,直接飞往加州。他计划说服钱
伯斯加入救援行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空头公司和设备准备完毕。
而钱伯斯在得知6名美国使馆人员的状况后,也毫不犹豫地答应入伙。“他不缺什么,他
单纯只是想帮助国家、帮这些在海外工作的家伙平安回家而已。”曼德兹事后回忆。
钱伯斯利用自己在好莱坞的广阔人脉,迅速地包下了片场、办公室,快速地成立了从天而
降的空头公司“第六片厂制作公司”(Studio Six Productions)。
在与曼德兹讨论后,他们决定这部开拍的“假电影”必须要有强烈的中东气氛,科幻超现
实因素更好不过,而大场面也意味着大成本,更大的投资也对伊朗政府更具吸引力。正好
,人多识广的钱伯斯手中正有一部剧本《光明之神》(Lord of Light),以印度神话为
设定背景的科幻故事,正巧符合他们对于东方场景的要求,而曼德兹随后也以此为蓝本,
将故事更名为《亚果》(Argo)。
“当初取‘Argo’这个名字,其实只是我与钱伯斯间的默契嘴砲而已。”曼德兹在中情局
回忆录中表示,在《亚果》之前,两人已共事多年,私交相当密切的他们,在工作中最常
互敬的口头禅就是︰“Ahhhhhh, GO fuck yourself!”
“我后来才去查‘Argo’这个单字,原来他是希腊神话,杰森(Jason)与金羊毛的传奇
中,承载杰森冒险的战舰名‘Argo’。”曼德兹说,“但一开始的‘Argo’,真的只是谐
音笑话‘Ahhhhh, Go(fuck yourself)’变出来的暗语而已!”
充足资金,深厚人脉,在5天之内,曼德兹与钱伯斯无中生有,变出了一个“从天而降”
的电影计划,“为了增添真实性,我们还在《Variety》与《 The Hollywood Reporter》
两本电影杂志上买下全版宣传。甚至宣传派对在最后一天我们都变出来了!”
“Argo-GO fuck yourself!”他说。
出发
完成准备后,曼德兹的《亚果》电影勘景剧组的方案被提出来,与国务院的“失业英语老
师”,与加拿大的“农业援助团”相互竞争。但德黑兰的外语学校早在人质危机前半年就
已停课,农业援助团更挑错季节,“天寒地冻的,请问到底能考察出什么品种的粮食作物
?”,记者、石油商人则更早以被伊朗政府列管进入,在一片紧张气氛下,这些“可疑”
职业反倒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于是《亚果》过关。
渥太华经考虑后,也同意以人道救援的角度,提供6名滞伊美国人假护照。自二次大战以
来,加拿大为战时救援需求,国会即有特别权力能提供外国平民“救济用”的假身分。但
曼德兹等外国情报人员,加拿大则坚持拒绝予以核发零时身份。曼德兹以及其另一个“备
案”伙伴“胡立欧”(Julio,干员代号。Julio的身份至今没有曝光,而在电影中,他的
角色也被删除。),只好使用爱尔兰与拉丁美洲某国护照进入伊朗。
原先中情局的探员计划在加州申请伊朗签证,让电影工作者的借口更为圆满。但伊朗伊斯
兰革命之后,大批前朝外交官选择政治流亡,而美伊关系的急速恶化,更让整个北美都没
有具备签证核发权力的伊朗代表处。无奈之下,曼德兹和胡立欧也只能往欧洲申请,并编
造“临时起意”的理由试图说服签证官。
胡立欧的角色是曼德兹在整次行动中的副手与备案,再申请签证与抵达日期,双方都故意
错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我们之中,有人出事,也只少不会被一网打尽
。”曼德兹回忆。
行动
曼德兹的计划意外顺利,德国的伊朗使馆对他的“加拿大电影公司”包装竟没有太多刁难
,让他的签证顺利核发。但此时,先行通关进入伊朗的6本假护照却出了纰漏︰在“剧本
”中,6名“加拿大剧组”应该要在1月26日入境,28日出境,但中情局的伪造小组却漏掉
一个小细节—他们把出入境的日期,波斯历法给换算错误了!
这项失误让德黑兰的泰勒大使一度相当紧张,在难以联络曼德兹的状况下,加拿大使馆方
面已经搞不清楚具体的撤离时程为何。也因伊朗紧张局势的升温,加拿大的使馆已秘密进
行撤侨动作,除大使及必要人员外,大部份的加拿大公民与驻外人员皆已离开伊朗,同时
,泰勒等人也准备在28日下午—也就是曼德兹带领美国人员脱逃后,也结束德黑兰的任务
,关闭加拿大使节团。
但木已成舟,即便状况不明,薛顿等人仍硬著头皮做护照的签证的修改动作。同时等待曼
德兹也因德国大雪而将日期延后一天,直到1月25日清晨才顺利入境。“由于缺乏外汇流
入,已造成伊朗经济局势的不稳,所以对于外国—特别是欧洲人入境,革命委员会的态度
还是比较轻松,在德黑兰机场的入境也几乎没遇到盘查与阻碍。但进来容易,我当时最担
心的,仍是出境的问题…。”曼德兹说。
曼德兹抵达德黑兰后,随即与后到的胡立欧会合,准备直接前往加拿大使馆拜会泰勒大使
,与其接应撤离相关事宜。但中情局提供的情报又再度失误,曼德兹手上的官配地图上,
将德黑兰的重要使馆区错置,让他与胡立欧直接走进瑞典大使馆,并直接遭遇伊朗秘密警
察盘查。
“当瑞典使馆走出警察朝着我们说波斯语的同时,我和胡立欧也是满脸错愕。但或许是这
种意外的表情,反倒加强我们‘观光外国人’的姿态,再问清目标之后,他们甚至主动让
我们搭便车,送我们到城市另一端的加拿大代表处。”曼德兹说。
顺利与大使会面后,泰勒带着两人回到官邸,与受困近3个月的6名美国人会面。“他们的
精神状态都不错,对于提出的撤离计划,也都显得相当兴奋。”曼德兹表示,“唯一让他
们不耐的,可能就是过去3个月里密集地玩桥牌吧!”他说。
两位中情局代表简单地向他们说明整个流程,一开始6人的确显得有点不安,特别是乔瑟
夫.史塔佛,对于这异想天开的计划,他的表现就相当犹豫。“我拿起了桌上两块方糖,
玩起了隔空取物的魔术。”曼德兹回忆道,“老招了!但我就是这样解释撤离行动,‘一
切都是骗术’,作好准备,我们绝对能骗过伊朗海关的!”
出关
而在德黑兰的2天,曼德兹等人也积极的排练。而离28日的出关行动也日渐逼近,“加拿
大使馆人员真的提供我们很多帮助!”对于6名美国“演员”的训练排演,泰勒大使等人
的从旁帮忙与资讯提供,让他们在应对进退上,也逐渐建立起自信。
曼德兹的撤退行动中,选择的是1980年1月28日,周一上午7点30分的瑞士航空班机。“德
黑兰机场虽然设备先进,但他的人潮动线以及海关状况,仍然是典型的中东机场。”曼德
兹表示,当时他希望机场的吵杂与混乱,能够减少海关的疑心与盘查耐性,让他们的通关
更为顺利。
“如果我们选择5点的航班,冷清的机场中一班外国人就显得相当突兀,我不希望这种‘
被注视’的感觉影响6名撤离人员的情绪表现。”曼德兹说,“7点半的机场则又是另一回
事了。”他表示。
适度的混乱能疏减这6人久疏人群的紧张,但过度拥塞则可能会耽误出发进度,让撤离行
动进入难以收拾的意外状况,因此上午7点的班机,甚至是低误点频率的瑞士航空,也都
是中情局考虑再三后选择的结果。
当时伊朗海关,也要求外籍旅客填写出入境管制卡,白卡进黄卡出,当你离境时海关“理
论上”会再拿出入境白卡与你提出的出境黄卡比对。但这6名“剧组人员”的护照根本没
“真正”经过海关,也就不可能再检察官的抽屉里存有入境白卡。“微笑、装傻,摆出观
光课的傻样!”曼德兹一在提醒大家,“凹过去,就是你的!”
幸运的是,曼德兹对中东行政官僚的研究收到成效,当天伊朗海关对于伊朗乘客携带的未
申报黄金与贵重物品更感兴趣,而黄白卡的核对,也在人潮之下随便敷衍了事。这也让撤
离部对有惊无险地通关,甚至史塔福夫妇更“假装观光克”扮到走火入魔,在机场的免税
商店还大肆采购伊朗闻名的鱼子酱,作为对曼德兹的谢礼。
不过,另人意外地,瑞士航空当天出现了机件故障,因而迟迟无法登机,这也让8人一度
相当紧张,但经薛顿副代表的从中协调后,才得知问题不大。最后,一行人顺利登机,成
功离开伊朗领空,结束85天的惊险历程!
后记
飞机稍晚降落在苏黎世后,6名美国撤离者甚至跪在机场跑道上,啜泣地亲吻著碎石地。
“其他旅客都看傻了!”曼德兹说,而为答谢加拿大政府,同时也为避免刺激德黑兰当局
,曼德兹的任务到此告终,并转由渥太华的代表接手,带领安德斯等6人返国。“当时我
们还有52个人质在革命卫队手中,让他们知道真相,甚至是中情局的参与,都可能造成美
国人质的安全风险。”曼德兹说。
“几天后我回到纽约甘迺迪机场,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这帮加拿大人这回真做了件大事
’!”曼德兹表示。而作为任务掩护的第六片厂制作公司与亚果的筹备工作,随后也接着
解散。
这6名美国使员与加拿大的代表们成为了国家英雄,而承担风险庇护外交难民的泰勒大使
也更获得加拿大勋章、与美国国会勋章的肯定与感谢。
曼德兹在任务成功后,也在1980年3月12日秘密地接获卡特总统的表扬,“但他明显搞不
清楚我是谁就是了。”曼德斯事后说。
曼德兹因完成这超乎想像的撤离任务,也因此和胡立欧双双得到中情局之星奖章的肯定。
而钱伯斯更因为长期以来对情报事业的贡献,而以平民身份罕见地获颁情报功绩勋章。
而之后美国德黑兰使馆最后的52名人质也在被囚禁444天后,于1981年1月获释。《亚果》
的任务一直被美国政府封锁,直到1997年,为纪念中情局成立50周年,克林顿政府才签署
解密,让《亚果》的故事重返世人面前。
花絮:
1.鲍伯-安德斯事后继续为美国国务院工作,在退休之前,他给后进的职场忠告里,总是
有这一条︰“如果你非得出国的话,记得!务必要和加拿大人成为好朋友!”
2.曼德兹在苏黎世后,就与6名伙伴道别,而由于天气寒冬,他还特别把身上的大衣转送
给其中一位女士。“反正这不是我付的钱。”曼德兹当时想,但这批大衣其实是在前往德
黑兰前,情报局的专款置装费,而曼德兹的举动也让他被中情局财务部纠举。
3.第六片厂制片公司在任务完成6周后,结束所有空头资料与资金,正式宣告“倒闭”。
但在成立后的这两个月里,钱伯斯很“认真地假装”这间公司确实存在,而也因为他本人
在电影界名气的关系,第六片厂制片公司也收到许多意外的剧本与电影计划。
之中,包括知名导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考虑到当时的时间点,与第
六片厂制片公司首次企划就主打《亚果》的科幻路线,史匹柏先生当时提出的案子应该就
是日后成为经典的《E.T》。
附注:
[1]
佩罗特遣队的故事轰动一时,2名逃出伊朗的美国人更成为英雄与畅销书作者。但时光流
逝,真相也随着曝光。佩罗的两名员工是遭伊朗以商业诈欺与企图贿赂之名起诉,当时
EDSC为抢攻伊朗庞大的公营与国防大饼,作法可说不择手段。
同时,在1978年逮捕2位美国公民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仍然当权的巴勒维国王。而亲美的
波斯国王,之所以不给EDSC面子,则是因为EDSC制造假资料与拖欠伊朗本地雇员薪资。同
时,这家电子公司也拒绝配合伊朗的在地就业政策,迟迟未达到法定的本国员工下限,并
企图以假资料蒙混过关,才遭伊朗逮捕判刑。
而“公牛”赛门斯带着一帮人马进入德黑兰后,其实马上就发现势单力薄,不可能突破德
黑兰监狱的防守后,就这样简单地把客户给带回家。于是他们选择等待,直到进入79年,
伊斯兰革命的全国示威进入最高潮,何梅尼的支持者们开始攻打各地监狱,释放被巴勒维
国王囚禁的政治犯时,2名美国人才一起被放出来。而从这个角度而言,革命卫队才是救
人的真正“英雄”。
另外,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初期,何梅尼与革命委员会其实并不反美。相反的,新政府更担
心美国会为伊朗王室挺身而出,直接介入收时局势,让刚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夭折。因此
,双方气氛虽然紧张,但仍保持一段短时间的表面和平(直到卡特让巴勒维国王进入美国
为止)。也因为这样,EDSC在逃脱往土耳其边境的过程里,并没有受到多少追捕与注意。
[2]
1968年奥斯卡金像奖还没有化妆与发型设计(Best Makeup and Hairstyling)的奖项,
因此钱伯斯拿下的是特别成就奖(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作者: sky20501 (8!u3s 36.7*c) 0000-00-00 00:00:00
arrr , go food your self
作者:
hearry (._.)
0000-00-00 00:00:00推 看过电影再来看这篇会觉得很有趣XDD
作者: chozart (Zenithfan) 0000-00-00 00:00:00
专业好文, 长知识~~
作者:
bearmiki (reading)
0000-00-00 00:00:00推专业文!
作者:
ceowu (最近好忙~~)
0000-00-00 00:00:00推~
作者: barce 0000-00-00 00:00:00
推!
作者:
clallg (李小轮而)
0000-00-00 00:00:00推!!电影好看你的文章也好看
拒绝予以核发"零时"身份这也让撤离部"对"有惊无险地通关
作者:
buteo (找尋人與人的éµçµ)
0000-00-00 00:00:00文章写得太好了! 谢谢整理这么多的史料
作者: farasha (珍妮佛点苹果) 0000-00-00 00:00:00
推~
作者: HXZ 0000-00-00 00:00:00
Argo fxxk yourself
作者: kacofish (fish) 0000-00-00 00:00:00
谢谢分享! 长知识了~~
整理的太棒了太棒了 看完Argo再看原po写的真是回味无穷
作者:
joe2 (狗翰)
0000-00-00 00:00:00老天 实际情况居然一样戏剧化XD 太强了
作者:
siyabear (海德格,上我)
0000-00-00 00:00:00推
作者:
Anail (南雅)
0000-00-00 00:00:00专业推
作者:
lkdsa (玄~)
0000-00-00 00:00:00好文章耶~~ 看完电影之后对美伊难解的议题更有兴趣了
作者:
chingda (马赛克)
0000-00-00 00:00:00感谢这篇专业文!!
作者:
kinple ((  ̄ c ̄)y▂ξ)
0000-00-00 00:00:00推!
作者:
giin 2011-01-04 18:12:00写的超详细! 好文推!!!
作者: wilde (壮志凌云猫耳朵) 2011-01-17 21:50:00
wow this is even more interesting than 007 movie
作者:
kennyone (真诚.关怀.分享)
2011-01-30 00:42:00推推推推推!!!!!!
作者:
jerry9988 (a29988122)
2012-02-25 20:19:00oscar最佳影片 回来朝圣 XD
作者:
iel (iel)
2012-03-05 05:46:00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