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斗阵俱乐部》是一部关于精神分裂的电影?这就像是说《美国心玫瑰
情》 (American Beauty) 是一部中年男子搞外遇的电影一样,是你所能得到最
漫不经心的观察。然后你的感想也会跟着一起漫不经心,“哇!这电影超酷的!
”或是“噢!什么烂片啊!莫名其妙!”那么《三国演义》不过就是一堆男人杀
来砍去的无聊小说,《红楼梦》也只是荷花大少的粉味绮想罢了。
《斗阵俱乐部》是一部包著后现代外衣的后殖民电影。我并不喜欢言必称后
现代或后殖民,好像这样就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不过用在这部电影上面,大概
只是刚刚好。想知道它到底后现代、后殖民在哪里的话,请跟着以下的剧情导览
阅读下去——由此去不会得两千,但是应该可以让你看懂这部让卡夫卡像是乐天
主义者的电影,究竟在演些什么。
Jack Who?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 Jack 的上班族。观众始终不知道他的姓,这在
西方姓名系统来说,等于是不知道他的名字。在西方文学里,如果有谁叫做无名
氏(奥德赛那个机灵的家伙不算),那意味着他要不是没人关心在乎,要不就是
代表包括你我在内的普罗大众。你如果很快地发现这一点,并且开始把自己的生
活处境套进 Jack 所面临的情境,你就会发现 Jack 的荒谬人生,其实好像也是
你的人生写照。
我们看到 Jack 的第一个问题,是失眠。他的疗法是混进各种病症的团体治
疗活动,跟对自己身上的病感到绝望的人们相拥而泣。失眠似乎成为了新一代的
流行病,大家多多少少都要有点失眠症状,而且你还会很积极地去跟别人说你有
失眠问题,跟以往讳病忌医的情况大相迳庭。当他发现有个叫 Marla Singer 的
女生跟他一样,明明没病却混到各种团体治疗里头去的时候,他甚至跟她分赃团
体治疗的疗程,而用的语句很巧妙地直接用病名称呼团体治疗的疗程。“睾丸癌
给我,各种脑部以外的血液炼球菌疾病也是我的,你可以拥有脑部炼球菌跟其他
脑部生理性疾病......骨质退化也给你好了。”为什么呢? Jack 倒是很爽快地
直接告诉你答案:这些病让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噢,还有照着 IKEA 的家具型录照单抓回,把自己家里布置成型录上的那个
样子。他看着型录,想的是一定要拥有一张有阴阳设计的餐桌,因为拥有这张餐
桌可以定义他这个人的存在——你看,我有一张阴阳餐桌耶,我是 Jack 某某某
。“我爱我的家俱,它们对我来说,就像我的命一样重要。”这当然也是一种病
,而且正是这个故事最想探讨的一种病,但是你若有点敏感度,看到这里却会开
始冒冷汗——这种病我好像也有耶,等一下剧情会不会婊到我自己?
后现代的尼采超人
接着在他当着商务空中飞人,好像事业很大但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跑腿的上班
族的时候,他在回家的飞机上遇到了 Tyler Durden ,一个穿着风格像 Dennis
Rodman 那么夸张,卖肥皂的性格家伙。他们在飞机上相谈甚欢,然后他回到家
,发现他住的公寓,连同那些积攒多时才购置齐全的 IKEA 家具,全部被瓦斯气
爆炸个精光。他只好打电话给刚认识的 Tyler ,去他家里借住。
Tyler 的住处是一个荒废多时的挑高大楼,有着乡村洋房的宏大规格,里头
却充斥着末世纪的破败。积水多到要穿雨靴,水龙头一转到热水就喷出红褐色的
锈水,床铺一副随时会散架的样子。 Jack 第一眼的观感当然是“什么鬼地方”
,可是奇怪的是,他很快地发现自己其实住得挺自在的,就算没有梦寐以求的
IKEA 家具,也能安枕入寝。事实上, IKEA 的家具从来没有让他睡得更安稳些
,不然他的失眠症又是从何而来?
嗯,如果到这里你还没有闻到后殖民的味道,别担心,大帅哥 Brad Pitt
饰演的 Tyler 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所有你欲求的东西全部是狗屁。“你所拥有
的东西到头来都反过来拥有你。”他一面把盐酸倒在 Jack 手上,一面在他呼天
抢地地哀嚎中,灌输他要以法西斯的虚无态度,反抗资本社会的消费主义。
Tyler 以尼采式的超人口吻,为现代人类的出路定调:“ Only when you've
lost everything are you free to do anything. ”
这个论证还是可以从 IKEA 家具着手(这些瑞典人到底是哪里得罪了 David
Fincher ? :-p )。你觉得拥有这些家具很重要,但是你真的需要它们吗?已
经一无所有的 Jack ,在 Tyler 的破烂大楼里,还是照常吃照常睡。其实人并
不真正需要 IKEA 的家具,但是 IKEA 却有把这些家具卖给你的需要,因此他们
透过各种方式(通常是精心设计的广告策略),来让你觉得你有这个需求:你需
要这个来表现自我,你需要那个来定义自我,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你需要
这个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变得那么可悲,要透过他的所有物才能有存
在感?
我看过一张 Andy Warhol 风格的漫画,标题是“现代人的存在价值”之类
的,里头一个看起来应该是个人的形体,长得大概像下面叙述的这个样子:电视
机头、吸尘器颈、电冰箱身体外包 Calvin Klein 的衣服、鼠标造型的四肢、外
露的阴茎则是一只 Motorola 的手机。漫画的视觉感很荒谬,但这正是 Jack 的
生活写照:他在建构理想中的家居生活时,镜头上伴随着一件件家具浮现的,却
是型录上的广告解说(当然,还有标价)。你建构的不是你的理想生活,而是人
家为你建构的所谓理想生活。
如果没有仔细思考过,你很难发现你为了追求这样的生活,付出的代价有多
大。你得要屈就于无聊的办公室工作,被一群没有个性的男人包围,应付总是对
你挑三拣四的上司,难道就为了把赚到的钱花在 IKEA 上头?无怪乎 Jack 会迷
上团体治疗,因为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人,没有精神去追求多余的欲望,再怎
么被华丽的广告辞藻包装的商品,对他们也没什么意义。然而这并不是这个“需
要你消费”的资本社会想要鼓励的,因此一个女生在团体治疗中,表达她仅有的
卑微希望,想在死前好好做一次爱的时候,就被辅导员草草请下台去。
战啦!
这个虚伪的世界真是烂透了,不是吗?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加入“
斗阵俱乐部”的人来说, Tyler 就像是救世主一样。他告诉你这个只想赚你钱
的消费文化,是怎么样透过广告灌输你“人要减肥”的观念,让你花大把银子去
抽脂,然后再把抽出的脂肪做成高级香皂,以大把银子的代价卖还给你。而像
Jack 工作的那种大车厂,在评估过回收出问题的车种所需的费用,跟出事之后
所需付出的赔偿金之后,他们就单纯选择比较便宜的那个方案,中间的落差就用
几条人命来弥补。
这样的世界应该要被摧毁。 Tyler 摧毁社会秩序的第一步,就是成立这个
叫做“斗阵俱乐部”的地下组织,让白天过著百般压抑生活的上班族,在肉体的
疼痛中获得解放。这里头的逻辑是:现代人生活得很像行尸走肉,只有在肉体产
生痛觉的时候,才会深刻地感觉到自己还活着,并且发觉自己平常不痛的时候,
应该要生活得更有意义才是。我每次走出牙医诊所时都会有的人生体悟,而现在
有了斗阵俱乐部,你不必再去找牙医师来确认你还活着。
摧毁社会秩序,扳倒名人是很有象征性的。 Tyler 跟 Jack 各有他们最想
在斗阵俱乐部里放对的对象,而他们的选择却有微妙的不同。 Tyler 想打倒以
肉体健壮出名的海明威(你知道这位《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的作者,也曾经上过《 Playboy 》杂志吗?),以及奠定美国社会秩序基础非
常关键的林肯;以一个崇尚男性武勇的法西斯主义者来说,选择这样的对象单挑
似乎非常直观。但是 Jack 的选择却很有意涵: William Shatner ,饰演纵横
《星舰迷航记》 (Star Trek) 光明未来的白人太空牛仔 Kirk 舰长的演员,以
及挨打不还手的不合作主义者甘地。主流文化许诺我们的光明未来, Jack 很想
要加以挑战,而且他受够了完全不诉诸暴力的方式。 Tyler 的反抗看似奔放,
但真正会让社会秩序土崩瓦解的,却是 Jack 的虚无思维。
于是我们开始发现,我们不仅是 Jack ,我们其实也是 Tyler 。 Jack 是
那个心里愤世嫉俗但没胆做怪的我们, Tyler 则是那个想要让全世界爆炸但是
不负责建设的我们。为了在这个扑天盖地要你安安分分的社会里生存下去,我们
总是把那个 Tyler 压到潜意识里。我们平常就像 Tyler 下令俱乐部的成员,到
路上去寻衅生事的那些路人一样,即使遭受到羞辱人的不公平对待,我们多半选
择忍气吞声,极力避免与人起冲突,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的利益因为冲突而丧失。
但你会为了保护利益而避免冲突,你也就会为了保护利益而制造冲突,差别
只在于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那个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权力而已。穿得人模人样却脑满
肠肥的酒吧老板,将不还手的 Tyler 恶狠狠地揍倒在地的样子,看起来一点都
没有资产阶级的优雅身段,但那不正是 Tyler 想要撕下一般人装模作样、客气
长存的外衣之后,底下赤裸的真实面目吗?而你又有多少把握,敢说当你拥有的
东西像酒吧老板这么多,而有一群乱七八糟的家伙在你的产业上乱来的时候,你
不会觉得自己有权海扁人家一顿?
急转直下
Tyler 的斗阵俱乐部迅速扩张,在全国各地建立分舵。这一点都不奇怪,因
为到处都是自我压抑,无处发泄的上班族。然而当事情演变成一群将 Tyler 视
为教父的法西斯主义者,开始四处大搞破坏的时候, Jack 觉得苗头有点不太对
——这些人从不加思索顺从社会秩序,换成不加思索破坏社会秩序,这并没有重
新定义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他先前在团体治疗认识的好友,是整部电影里唯一
真正死亡的人,而当他极力声称“死了一个人耶!”的时候, Tyler 的手下们
只是一个劲地覆诵“大破坏的第一条守则,就是你什么都别问”。
“这就是所谓的剧情急转直下,电影继续,而观众依然是一头雾水。”
David Fincher 有时候会忍不住跳出来,直接对观众喊话,而如果你到了这时候
还真的是一头雾水,那么你大概是太习惯于轻松低卡无负担的线性叙述,吃不惯
这种重口味的剪接风格。
但是讽刺的是,从所谓的“剧情急转直下”以降,这部原本相当有意思的电
影反而开始流于俗套,落入传统公式的窠臼中。观众到这个时候才正式知道,
Tyler 是 Jack 的隐性人格,但这时的 Tyler 反而被简化成执意摧毁旧秩序的
鹰派,而 Jack 则扮演竭力阻止世界末日发生的英雄。你要杀死自己的分裂人格
,对自己开枪是相当合乎逻辑的一个选择,但是这要你有个不惜赔上自己性命,
也不得不这么做的强烈动机。 Jack 并没有这种动机,但他竟然对自己开了枪,
而且 Tyler 死掉了 Jack 却活了下来,跟女主角手牵手看着全世界的信用卡记
录在眼前灰飞烟灭。这个故事的最后一段,每个元素各自都说得通,但就像是搭
错的拼图组一样兜不起来,蛮可惜的。
从这里你可能也发现了《斗阵俱乐部》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所在——并不
是它的艺术风格太过前卫,尽管 David Fincher 大量使用白平衡失调的人造光
线,在惨冷的夜景中制造文明颓圮的氛围,实在是相当不讨喜,但那个令人不舒
服的感觉,是故意制造出来的,有它的意涵跟效果。《斗阵俱乐部》最大的问题
,在于它虽然锁定了一个确实非常值得检讨的文化现象(消费主义),并且极力
凸显其荒谬与恶质的一面,但它并没有深究其竟,太过简化地用广告化解释这一
切;大破之后也没有大立, Jack 眼见堆砌出现代社会秩序的信用制度土崩瓦解
,却好像这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似地。
有些人说《斗阵俱乐部》以无厘头的男性斗勇,鼓吹反社会的法西斯跟虚无
主义。鼓吹是不至于,但是由于它只顾着极尽前卫之能事地表现问题,却没有打
算或是无法妥善地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这部电影充其量,也就是只能酝酿
出一些发泄性的反社会行为,让大家又多一个“电影教坏囝仔大小”的话柄。就
连论述完整、探究深刻的《美国X档案》 (American History X) ,都有引发种
族主义者起而效尤的危险了,这部节奏明快、调性诡谲的《斗阵俱乐部》,除了
让影评写下一大串只有文学系学生才看得懂的文本分析,以及让影迷大呼剪接跟
运镜创意的鬼才以外,很可惜地似乎什么也打不倒。
====
有图没真相: http://bekanis.blogspot.tw/2000/04/fight-cl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