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清浅浮泛的青春倒影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16441419.html
回顾国片中的青春轨迹
“青春”自新电影时期便是国片中惯见的命题,新电影导演作品向来结合了乡土
情怀、自传式成长经验与对社会时空的反思。举例来说,侯孝贤《恋恋风尘》描
写乡村青年离乡后对的城乡生活差距的挣扎、以及幻灭的纯纯初恋,《风柜来的
人》亦刻划了城乡议题,并拍出一群年轻男孩的阳刚莽撞与百无聊赖;而杨德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透过困陷在家庭人际、升学体制、帮派网络的眷村少
年小四,交织出一幅庞大的国族时空图像,与无比残酷的惨绿青春。九零年代的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承接了新电影的作者论与写实美学,但将背景移往幽荒、
潮湿的霓虹城市角落,透过逃学少年小康与小混混阿哲间的跟踪与暧昧互动,表
达出都会年轻世代的疏离、寂寞、与无法脱逃的困顿。
两千年之后,《蓝色大门》的出现再度奠定了青春主题于国片的重要性,相较于
新电影时期,其沥去了过往沉重的政治与社会背景、沉缓的长镜头美学,以平实
的叙事、清新的新演员描摹少男少女间的暧昧情愫、与成长时对性向的疑惑。(随
后的《盛夏光年》则运用类似的三角关系,揉合更有野心的时空架构与优美视觉
叙述了一个成长与同性恋情的故事》);《九降风》则透过一群高中死党讲述了男
性情谊神话的破灭,《艋舺》亦碰触相同命题,并在架空、华丽化的怀旧时代气
氛中,叙说翻墙后无法回头的黑帮悲歌。
到了2011年下半年,至少就有三部描述青春的国片:《翻滚吧!阿信》透过动
人亲情、男性情谊,来烘托浪子翻身的热血情怀;《皮克青春》则透过四名小孩
的音乐梦,描写家人期盼、升学主义对青春年华的斲伤禁锢,并以三代父子关系
的冲突,描写不同世代价值观的歧异与和解;再来便是本文要谈的《那些年,我
们一起追的女孩》。
叨叨絮絮谈了这么多,《那些年》一片在上述作品中,除了畅销小说的口碑发酵、
商业的成功操作、怀旧情绪的渲染外,在文本内容、台湾影坛的脉络下,又浮现
出什么样的意义?
轻快的叙事、生动的表演
整体来说《那些年》叙事轻快流畅,视觉呈现干净透明的质感,符合青春时代的
纯真氛围;摄影构图在摄影师周宜贤、执行导演廖明毅的掌控下亦十分出色,无
论是联考后仰拍一行人坐在堤岸上的脚丫子,或是九二一夜晚的明月星空,都营
造出青春的浪漫与唯美。
几位新生代演员的演技大体上自然不造作,尤其是甜美清新宛若出水芙蓉的陈妍
希,她的每个表情从灿笑、微愠、痛哭都惹人注目或疼惜,凶狠的模样也的确符
合学生时代那种很“恰”的优等生形象,迷恋正妹的九把刀以大量特写镜头、细
致的打光捕捉其一颦一笑,视觉上的确满足了男性观众对“马尾女孩”理型有所
悸动的幻想(据台北影业总经理所言,陈妍希的每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心的调光处
理。)而表演略带孩子气却又不夸张的柯震东、正经早熟的郝邵文等人,演技均
自然且使人信服,尤其尾段纵情大哭的柯亦展现出其表演的幅度及可塑性,相较
下,个人认为演得最差的是敖犬,从耍帅高中生、漂泊大学生、转变到理应是口
条俐落、精明世故的汽车销售员,各阶段的表演缺乏层次差异与说服力。
无须深刻的怀旧青春
“成长”、“初恋”可说是本文先前所述台湾青春电影中的共通元素,“初恋”就
像是封存在琥珀中不受时光摧残的恋爱理型,透明无瑕、美好亘长,让人抨然心
动的不只是初尝恋爱滋味的兴奋,更有种对过往纯真的怀念。而所谓的“成长”,
往往是理想的幻灭、陨落,以及对现实的的了悟与妥协,残酷与痛可谓此类电影
的印记。正因为夹杂这两种复杂的滋味,成长小说或电影才一直能勾动人心。
然而对照故事清新讨喜、叙事流畅的《那些年》,笔者看完本片后感到有些失望。
因为《那些年》的内容实在是一个单薄且乏味的纯爱故事,或许本片时代细节的
刻划如此详实(尽管年代真的没人会用“正”称赞漂亮女孩、“哪招”更是近几年
流行语。)而那些校园生活的桥段又如此似曾相识,仿佛再现了整个世代的青春,
精准触动许多人记忆的阀门,召唤大把情绪奔流。
但青春、成长、初恋的命题有许多复杂的面向可挖掘,《那些年》剧本对我而言
仅耽溺在私密自传的纪实、浅薄的青春怀旧,却影片内容其实并无太多创新或令
人玩味之处。
只有精液没有意义的手枪人生
观影者本无须对主角进行无谓的道德批判,年轻男孩对异性的情愫很多时候夹杂
了动物性、荷尔蒙的情欲冲动,因此片中上课打手枪、二十四小时勃起,个人认
为无伤大雅(事实上《特攻联盟》也有类似对女教师意淫的幻想桥段。)
但当“性”在本片中,从头到尾只被呈现幻想式的情欲出口(看A片、打手枪)
与无厘头笑料(宿舍浴室中捡肥皂的男同性恋、勃起父子无法相拥)时,纵观本片
对于“性”的呈现,仅停留在某种勾动笑感神经的粗糙手法、甚至流露异性恋男
性的刻板想像(又比方说主角很顺口地将娘炮一词挂在嘴边)。
值得注意是,尽管全片充满了露骨的男性情欲,但片中男性面对女人却往往无法
适当表达情感,而主角和片中如“女神”般沈佳宜的互动也只停留在漫画纯爱式
的心灵交流,未曾沾染上一点“性”的意味,因此全片只有张扬的雄性“性冲动”,
却没有经历窘惑不安、挣扎冲突的“性启蒙”,亦欠缺对来自不同性别的视角对
照。
半瓶水的先行概念
九把刀在短片处女作《三声有幸》的开场放了一句乍似富涵哲理、却又概括含糊
的话:“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意义。”,但坦白说全片剧情和此开场
白间的关联有些薄弱,仿佛随便一个故事都可以套用该句引言。而当《那些年》
的男主角质疑唸书意义何在时,女主角又说了另一句“经典”对白:“人生本来
很多事都是徒劳无功的。”
我看完这句之后,心中起了个大问号,本片角色们在人生中追寻什么?作者欲彰
显的核心概念又是?
当然本片并不全然空洞,看得作者出其实埋设了许多具发挥潜力的先行概念、内
在意涵,但仔细检视,当中许多概念在剧本中落实得并不深刻。
比方说,片中主角一开始嚷嚷着“好学生与坏学生间存在着无法消除的距离”,
似乎意在批判校园中的菁英思维与升学主义,但片中六名小孩似乎都是来自殷实
小康家庭的乖宝宝,生活只有唸书、把妹、打手枪,人生目标皆以考上好大学、
出国留学、找份好工作,没有其他一丝烦恼、社经背景的包袱,或对生活周遭现
象有更多省思、质疑,全然主流的中产思维。
对于教育威权的反抗只有昙花一现的一场戏,那就是对搜书包的教官呛声、咒
骂、丢书包,但这样的反抗,先前看不出角色们受升学体制箝制的困境(顶多只
是苦闷而已),之后的冲撞似乎也只是对教官当下的管教不爽,并未感受到主角
的行动是出于某种义愤或道德立场的反抗,也不觉得丢书包有多大快人心。
再来所谓“为了心爱的女孩唸书是一件很热血的事”,就和办无差别格斗赛一样
的无厘头,主角唸书的动机是因为女主角“不喜欢比她笨的男生”,想证明“自
己也可以很强”、“和女孩一样聪明”,但当主角执迷于“不断战斗”时,这份热
血背后的意义却极其薄弱,唸书只是一种追求优越与获取女孩好感的手段,无法
唤起笔者对此行动的情感认同或反思;而就戏剧发展的结果论而言,“唸书”一
事既没有为使男孩成功追到女孩,亦无任何的启发或成长,仿佛只是高中时代必
经的匆匆过场。
另外本片最煽情的桥段,无异是结尾十分钟编导郑重呼吁观众不要破梗的“平行
时空”。此般回忆轰炸手法在偶像剧、爱情电影其实已显陈套,但对于认真投入
剧情的观众而言,确实能翻搅出不少情绪。而编导在此处试图代入所谓“平行时
空”的构想,对照幻想与现实间的差异,传达无法回到过去的怅然。但片末的呈
现,就笔者而言比较像是堆叠大量回忆片段(唯一暧昧不明的是柯震东回头道歉
的画面),加上两人拥吻的想像,催情有余,但却未发酵出所谓“平行时空”概
念应有的魔幻张力。
(所谓笔者心中理想“平行时空”的魔幻张力,可参照张作骥的《黑暗之光》、
《美丽时光》结尾,或是这支讲父子关系的泰国广告http://youtu.be/u1OmpTPffQc。)
“成长,最残酷的部份就是,女孩永远比同年龄的男孩成熟,而女孩的成熟,没
有一个男孩招架的住。”
这是一句写得极好的台词,看到这句时我想到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男
孩小四与女孩小明,男孩的纯真无知与女孩的成熟世故,在同样令人心碎的初恋
故事中,擦撞出纠结、无力阻挡的悲伤结尾。
但对照《那些年》中的沈佳宜,撇开外貌、气质的出众与表演的魅力,我完全不
觉得这个角色被写得有多么成熟,充其量只是个顺服社会规训行事的好孩子,只
是不巧她身边的男孩们特别幼稚。
从她对唸书意义的质疑仅以“人生本就徒劳无功”回应,到毕业时对人生目标的
茫然,我看不出这孩子的聪慧或成熟何在?尤其当她联考后悲伤地自陈自己只是
“唸书机器”时,我们从她随后的口吻中得知,似乎也只是懊悔自己失常考不好,
原来她用书本填满自己青春的背后意义,就和男主角喜欢上她的动机一样薄弱。
就算全片不欲探究任何深刻的意涵,“小情小爱”的恋爱故事依旧可以动人。但
即便是用浪漫电影的标准检验,《那些年》中除了表达出微酸微甜的暧昧心情,
这个爱情故事的转折其实平板甚至突兀。男主角追求的过程中,“借英文课本”
的英雄救美可说是唯一称职表现男孩心意的桥段,至大雨中跑去剃光头、自爽与
炫耀意义大于讨好女孩的格斗赛,比较像是幼稚男孩未考量对方感受的“自以为”
帅气,纵观全片,看不出男孩在追求过程中遭受了多大的挫折、尽了多大努力,
让他能感动女孩,使其有“从来没人这样追她”的甜蜜感?两人之间又存在了怎
样的阻碍或误解,让互有好感的两人,终究无法在一起?
没错,所有爱情戏码中必备、让主角跌到低潮的最大爆点,出于一场完全缺乏来
由的“无差别格斗赛”(用痛打墙上人型就可以表达出主角对格斗的热血?),与
随之而来的空洞争吵(恋人在大雨中争吵后骂对方是大笨蛋的偶像剧/MV梗),甚
至进而使两人冷战、失联多年。在两人冲突缺乏力道的前提下,这份暧昧情愫的
失落竟只是出于两位主角的怯懦,对个人言,无法感受出这份恋情的强烈与破局
的可叹之处。
连片名中所谓的“一起追”,更是痕迹淡薄,几个好友的形象虽建构出差异感,
但人物背景与心理刻划模糊,所谓对沈的追求或爱慕更仅以零碎的搞笑桥段带
过,看不出哥们爱上同一名女孩间有产生任何对峙的张力,比方说老曹运球耍帅
和找枪手代写情书,无从感受对沈佳宜有多深的情意,以致于后来他环岛两圈、
痛殴不懂珍惜的主角等举动,欠缺传达的情绪震荡。
青春的诠释权
在剧情缺乏共鸣的前提下,挑剔本片其余的零星缺点,其实也不甚重要。
比方说过于偶像剧手法的歌曲使用,是笔者主观的不喜欢;又或者某些天外飞来
一笔的视效加工与突兀笑料,能否触碰笑感神经也是见仁见智。但八卦山大佛前
的僵尸(大陆偷渡客会穿清装?)、看A片尻枪的枪淋弹雨、厕所中的两人打赌
筹码的具象化,就个人而言比较像是干扰主线、不协调的喧哗取宠,而格斗赛时
宛若电玩的声光特效,令人联想英国鬼才导演Edgar Wright的《歪小子史考特》,
但该片对于真人电玩化的恶搞、不断战斗的精神、乃至主角优柔花心性格的蜕变
与成长,执行得都比《那些年》彻底且具创意得多。(不过该庆幸的是,导演至
少拿掉了前导预告中很难笑、谐拟《艋舺》太子帮的片段。)
平心而论,全片制作质感不差、叙事流畅,抱着轻松的心情观赏不失为一部清新
小品,从制作花絮到作者在网络书写的创作纪实来看,亦均看得出三位年轻导演
的用心。(事实上本文中提及的许多疑惑及不满,在九把刀部落格的分享的创作
纪实中均可获得解答,但可惜的是观众应该仍从电影内容评断其价值。)
就个人而言,片中细心营造的“青春”滤去了太多现实的杂质、填塞许多无谓的
笑料,或许用心营造的怀旧气氛、校园片段,均看得出作者重现年少经历的执著,
但电影是否能带领观众“夺回”青春,其实是全然主观的指认与诠释,有人从一
群喧闹的孩子气身影,看见折射出的纯真自我,但也有人可以宣称自己的青春存
在于镜头画框外的教室另一角,生活不只环绕着考卷、篮球、女孩子,而存在了
不同的梦想、困惑、或更复杂的现实。与电影情节重叠的回忆纵使弥足珍贵,但
回到电影本身,故事的贫弱与对青春面貌的单薄探索,使本片终究只是一泓美
好、清浅,但稍嫌浮泛的记忆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