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全面启动》by(时光之砚)

楼主: NEKObus (我美好的记忆就是我的神)   2010-07-26 21:36:13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29685221 PTT2个人板 Inkstone
==========================================================
“人心中的一道意念是最强韧的寄生物,难以拔除、无可抹灭。”
愤恨如此,恐惧如此,伤痛和挫折如此,而爱,更是如此。
==========================================================
第一次海浪拍打在脸上的时候,你醒过来,想起了曾经非常珍爱的什么。
在《 全面启动(Inception)》接近结尾的地方,有一幕是这样的:艾芮亚娜(爱伦佩姬
)跟着柯柏(李奥纳多迪卡皮欧)来到他与已逝妻子共同打造的梦中世界。在这个阶段,
电影层层叠叠的叙事和穿插往返的节奏早已让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必须屏气凝
神才能跟得上了,更不用说那不断坠落中的极冻氛围。但我还是注意到了:在穿过高楼颓
圮的沙滩和人声萧瑟的街道后,他们来到某段水上的步道,步道两边、码头似地伸出一条
条支线,在支线尽头则是一幢幢低矮的楼房,就这么突兀地栽种在水里。
整个场景,静得确实就像一场梦。在那些看似尘封的房屋面前,柯柏向艾芮亚娜解释道:
“这些都是我们曾经住过的房子。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间小屋,这是后来搬进去的楼房、
再来是旁边这间公寓,还有这边这个、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一栋栋房屋的四周都是水,背后是一片不知是夕阳还是朝晨的天。那水且无波纹地,仿佛
古老的絮语都已回荡平息了。“原来,这些都是‘家’……”那原封不动被打包的过去,
那不想理清只是收藏的“曾经”。如果,能有个无限大的空间让你存放纪念品,肆无忌惮
不必担心该丢弃什么,你会怎么安放你的记忆?这简单两笔的镜头就是《全面启动》的回
应。而水面依旧平静,房子也不曾开启,在这宛如世界尽头、又像思绪起点的纯白步道上
,我看到了最浓最浓的眷恋。
也是在那一幕面前,我终于彻底放下心中的忧虑,想对克里斯多福诺兰说一声:“ Well
done.”。谢谢,你果然拍出了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电影。
《全面启动》是我2010年最期待的电影。我对它的痴等,那巨大而单纯的向往,几乎可说
是“孤注一掷”。虽然上映前两天,在烂蕃茄网站的好评量表上,《全面启动》从试映初
期的 100%迅速掉到《阿凡达》等级的84%,让我一度担心它会否就像《顶尖对决》一样
,是部头脑(mind)大于心灵(heart)、 带给我莫大惊叹但是零感动的片子?但我依然
像飞蛾扑火般毫无犹豫。就如同站在大楼边缘的尼欧,没有降落伞没铺防护垫,暗自期望
著下面那片黑压压的地面会让我安然降落,毫发无伤地。然后我纵身一跃。
第二次海浪拍打在脸上的时候,你惊醒,发现自己正在失速地往下坠。
风声在耳边呼啸而去,景物随着视线一层层后退,阳光、窗櫺、绝壁和树影,我感觉自己
越来越接近地面,灰黑的街道渐渐扩大成屏幕一片。然当我来到近景、定睛一看,却发现
那黑色的根本不是路面,而是一片虚实交错的空间!再一转眼我已经穿越、掉离原本的世
界继续往下坠,光线和视觉都向后散去,尽头不晓得还有多远。而随着厉风肃肃地打在身
上,我渐渐爱上了“飞”的感觉……
直到电影散场的灯亮起,我(又是)坐在国宾大厅十一排一号的位置,记忆和时间都已飞
离,理性观看与分析的能力也离我远去。陀螺仍在打转、杯面依旧倾斜,极限般的能量还
在脑海摆荡。我终于再次有了失重的感觉。原来,还有种电影能够像梦一场,让我丝毫无
法站在自认为的高点俯瞰之。我不只被迷惑,我根本就被穿透了;我被包围、被推落、被
拆散,被丢进无尽的星野和无垠的深渊。但到了最后,我又感到满满的充实。
于是《全面启动》成为不只2010年,而是过去这两年里我最喜欢的电影。满满的意象投射
,交错在多层次的世界观和救赎的旅程间,让所有人看完都大呼过瘾。整整两年,亦即上
一部如此程度的是同样诺兰的作品《黑暗骑士》:一样是极大化到无法回头的期待,在那
针织连绵波平又起的叙事面前,我甚至来不及品评什么,只能用力把故事的纵深收进眼底
。而《全面启动》在此又更理性了,情感的滋味再降低,换来更精巧如手工艺品般的结构
。我们消化、读懂,耙梳并恍然之,作者的笔触大过阅听人承受力的作品,在主流的电影
界竟如此珍稀。无怪乎时代杂志的理察科里斯会写道:“"Inception" is precisely the
kind of brainy, ambitious, grand-scale adventure Hollywood should be making m-
ore of.”
这就是“充实”。不取巧不煽情,不刻意讨好观众的情绪,但一定要把故事说精实。《全
面启动》的篇幅并不短,但密度之高超乎想像。也许缺乏浪漫、热血、狂欢或某种悲壮,
让这部电影少了点娱乐性,但那爆发般的思考快感为它筑起了压倒性被爱的理由。这回归
古典的技艺追求,是诺兰神奇的坚持。而每个观众如你我走出戏院后,甚至还没来得及谈
论感动与否,一定会先沈溺在剧本的幻术中、梦境的迷雾里。
然后,第三次海浪拍打在脸上,你醒过来,发现身边的一切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
相对于《黑暗骑士》那三足鼎立的角色,《全面启动》更抢眼也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无疑
是生猛的科幻原创性。主角和他的盗梦团队深入多层的梦中执行任务,那沿途的环境设定
、繁复的规则掌控和时空进出切换,架空科学元素的精彩铺排,宛如一座精心雕琢的迷宫
。而随着梦境一层层地越走越深,观众们也同时越看越清晰、越探越逼近主角内在的核心
。他有必须血淋淋直视的过去,我们有等待层层解开的谜。但不要忘了,所有人还得及时
找到回家的路!
若真的剖开《全面启动》的剧本,则会发现虽然物理动线复杂,全片的心路只有简单两层
:盗梦小组的任务之旅,及主角本身的内在心结追寻。但正是前者让全片华丽的手法得以
奠基。这部诺兰号称费时十年、构思二十载的剧本将人在梦中的多重潜意识以具体场景实
现,再借由“共享”的方式让角色在其中上下递移、前呼后应。这些不同频率但共存的多
重宇宙,不只让末段高潮的松紧张力成为可能,更带来了许多玄机。而这些玄机和趣味,
正是科幻电影的迷人之处:
首先是爱伦佩姬饰演的艾芮亚娜,在片中的角色称作造梦者(The Architect)。 造梦者
在梦中可以凭意志改变场景、突破物理定律,因而有了让影评赞不绝口的城市对折奇观;
在不同层梦间的重力会互相影响(因此当上一层梦里的厢型车成为自由落体,下一层梦里
的亚瑟(乔瑟夫高登李维)便得在无重力状态中飘行)、不同层梦间的意象还向下投射(
当睡着的主角被伙伴推入水里,梦中的他便看见古堡天窗的水势破灌而入);更妙的还有
:以佣兵形式体现的潜意识防卫机制(新世纪《人体大奇航》?)、在保险箱偷取或植入
(inception)意念(idea)的关键意涵、信物般的图腾(totem)、隐藏关卡似的混沌(
Limbo)、最最有趣的撞击(Kick)等等……
你一定还记得,在电影最后一小时,柯柏一行人穿梭在四层的梦境中、多重空间的色调对
比:灰濛濛的雨街枪战、无重力的车厢内座、暗黄赭的旅馆长廊、白茫茫的雪地碉堡。然
后是那最最深邃的梦世界:静谧、安详、魔术时刻般地透著微微茸光。梦的幅员硕大无朋
,电影的视线更让人目不暇给。这期间再搭配诺兰非线性的剪接、汉斯季默高压迫的听觉
——然后,一切的回溯在此纠结,等待最终的解答。即使在重重的时空之外,整部《全面
启动》的剧情不乏为结构作嫁的斧痕,但仍无损在那最高潮处、柯柏与费雪(奇利安墨菲
)各自的救赎深刻性。
那天晚上,刚看完《全面启动》的我躺在床上,满心焦虑地构思著文章开头。电脑没关夜
灯也还亮着,脑袋却难挡如潮的睡意,于是一整夜进出在各层失焦的意识间。直到天微亮
,蜗在床边一角的我被一记撞击惊醒(我的猫给我Kick!)醒来后的我疑惑地想着:奇怪
我明明记得把音响关了,怎么还有季默的四阶回旋音在耳边环绕着?
那当下我才明白,其实真正被inception的,是我们这些迟迟没走出来的观众们吧?
确实,诺兰大胆翻玩的时空游戏很容易让人迷失在细节里。对全片精密的背景设定,那众
多线索的陈列、因果的对照,剧中人物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真实云云,让它绝对有潜力成为
一部“cult”电影。在台湾最大的电影讨论区、批踢踢实业坊的电影板上,《全面启动》
才上映两天已经累积了将近四百篇的讨论。而我每每点入,在板上拜读那些深入浅出、微
观又放远的精彩解说,却又一次次地感到汗颜:原来我根本还没看懂这部电影!只是同时
,我又再清楚不过自己的着迷了,所以该如何是好?
经过数天的挣扎,我终于找到一种谦卑的姿态面对这一切。关键在于,一部复杂的科幻电
影其所有细节、如果能兜成一幅完美的图像,则这编剧的功力当然大受肯定;但一部科幻
片,如果在各处的细节流露出些许矛盾、各方的观点难以呼应统一,却又能得到所有人的
拍案叫绝、由衷地赞叹“这一切都是幻觉,这样的安排必有深意!”那难道不是因为它的
用心和美感已先一步俘虏了所有人吗?魔术永远都会有破绽,但真正让人上瘾的却是那被
骗的瞬间。而你我买票进场,为的是什么?
即便事后回想心有不甘,但那坐在观众席的当下受到的惊撼,却是千真万确。所以我决定
绕过那层层叠叠的游戏规则、直接切入让我感动的几枚亮点。毕竟在《全面启动》里,向
来冷硬不善感的诺兰虽然依旧不抒情,但拜精辟的科幻设定所赐,这次在主角柯柏的身上
,他真是说了个沈重的好故事。
第四次海浪拍打在脸上,你醒过来,想起了真正无法忘怀的是她的笑容。
在诺兰笔下,一个操作者一旦进入梦境,会把潜意识中的人物也投射进现场。前述的佣兵
守卫是其一,日常中相处的人们是其二;而还有第三种,也就是片中我最喜欢的安排:柯
柏的亡妻茉儿(玛莉咏柯蒂亚)这角色。
起初,我们只觉得茉儿的存在是一枚谜样的未知数,她以令人摸不透的方式处处阻挠著柯
柏,却又对他显出百般眷恋。在此,玛莉咏柯蒂亚那神秘的气质伴随着满满狂爱的能量,
让人真是既畏惧又动容。然随着剧情推演,我们渐渐明白了她只是柯柏潜意识的投射,是
回忆的碎片拼贴而成的幻影(The Shade)。 而让她一再出现在梦中的,正是柯柏对她强
烈的思念。
也许可以这么说吧!作为一段悔恨过去的纪念品,茉儿的出现代表着两层意义:一是柯柏
的潜意识觉得不该再“玩梦”的罪恶感(因为正是此中的着迷让他失去了她),二则是,
失去了她的他只能在梦中与之相见(“In my dreams we're still together.”)。尽管
他明白这一切都只是追忆,是有限有边界的不再成长的她,但在最深最深的心底,他何尝
不想就干脆待在梦中、和她长相厮守?
这一记设定真是漂亮。一方面,茉儿是全片唯一有脸孔有自主意识(甚至还有对白)的投
射角色,另一方面,她又是如此柔媚似水风情万千,显见柯柏的回忆只把最美好的部分留
了下来;再一方面,茉儿的存在甚至就是他另一面的自己,是他对她的所有记得、需要、
愧疚和放不下。而如何看清这一点,正是《全面启动》最有人味的叙事线。直视茉儿的存
在,同时面对自己的心结、消解不必要的自责,让自己能够原谅自己,建立明确的自我认
知。然后他终于对她说:“我必须让妳走了……”
我承认,一度我还浪漫地想像到了故事最后,茉儿会因为柯柏原谅了自己而成为“想像中
也终于释怀的她”,甚至反过来帮助任务。但诺兰终究不会如此戏剧性。事实上他的答案
近乎是悲观的,他想说的是:有些伤口、有些欲望,是不会忘怀更不可能痊愈的。我们顶
多只能放下,逼自己不再想起,如此而已。
“人心中的一道意念是最强韧的寄生物,难以拔除、无可抹灭。”愤恨如此,恐惧如此,
伤痛和挫折如此,而爱,更是如此。
再跳往更高层次看,《全面启动》还试图碰触一道大哉问:正因为梦中的世界随心所欲,
造梦者们甚至还像神一样,掌握著“pure creation”的成就感、 又几乎拥有无限的时间
——这样的世界不只令人上瘾,更会让最熟稔最清醒的人都分不清真实虚幻。那么,既然
这虚幻如此美好,何不把它就当作真实?
又是一记回击正中靶心。在拿出红色和蓝色药丸的同时,莫菲斯已经事先警告尼欧:“我
们所做的只是让你看见事实,并不保证你会喜欢它喔!”当梦境中的美好已成为一种信仰
,信祂者得永生,有什么理由还要抗拒之?是什么原因让片中的柯柏说出“到后来,我终
究受不了了,在梦中只感受到越来越巨大的空虚”?
第五次海浪打在脸上的时候,你醒过来,开始怀疑这会不会仍是一场梦?
也许那答案,终究是灰白的“理性”二字吧。总会有脑袋(太)清醒的人,无法也不愿屈
就表面的平和,因为他们知道了真相。《骇客任务》如是,《王牌冤家》如是,《守护者
》如是,《风之谷》亦复如是。因为明白眼前的是假象,便失去了在其中扎根的心灵基底
。但反言之,最后的开放性结局不也昭示了柯柏欣然留在梦中的可能性吗?那究竟是真实
让人相信,还是但凡足以让人相信的、便能称之为真实?
这就是诺兰始终的关注,“人心的理性和非理性”。《开战时刻》中的影武者集团想“肃
清”时代是过度的理性,他们恃以为武器的“恐惧”则是人心的非理性;《顶尖对决》里
的金刚狼大战蝙蝠侠,为了求胜他们甚至能理性且残忍地牺牲一切,但那恐怖的偏执又根
本是不值得同情的非理性;《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无庸置疑,正是将揭穿人心的非理性
视为己志,但最后布鲁斯选择独自背负罪名,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崇高的理性价值?
然后到了《全面启动》,在理应一点都不理性的梦世界里,这部剧本将之归纳划分譬喻再
实写,这企图又是多么地理性……
另一方面,在《全面启动》里我们还再度印证了:诺兰的拿手绝活不只在剧本的闪亮,还
在于执行这一切的能力!那不只非线性而根本是环状的层层剪接,让我在观看的同时不可
能不想起今敏/筒井康隆的《盗梦侦探》。而比起后者不论书或电影,皆将关注放在精神
疾病和梦境的天马行空、及侵入他人梦境这行为本身的道德和哲学议题,《全面启动》所
强调的,那见微知著星火燎原的影响力,相对还低调了些。但它的质感是写实的,目光是
带点距离的。《盗梦侦探》的魅力来自其视觉,那幻术跳接行云流水的交错快感,让人在
赞叹的同时情绪更高亢;反之《全面启动》靠着多层包围式的剧情、相对安定的物理环境
,以堪称是冷静的口吻讲完整个故事。而如果可以的话,请容我拿最爱的两个漫画家来比
喻:《盗梦侦探》的才华洋溢,像是形意如水流不落俗套的冨樫义博,而《全面启动》则
是浦泽直树——那鬼斧神工般的剧情串联、写实细密的世界营造,高潮节奏的多方堆叠,
都是。
当海浪第六次拍打在脸上,你醒过来,终于到了热泪盈眶的瞬间。
如今的我,正准备再去看一次《全面启动》。我依然记得两年前,在第一次进国宾戏院后
的整整一星期,我在IMAX再看了一遍《黑暗骑士》。这一回,诺兰从头到尾的大师手痕(
蓝祖蔚语)将我彻底折服在美丽华最后一排的座位上。到了片尾,那黑幕伴随着鼓声一落
下,我也扎实地泪了双眼。那当下,与其说是被高登警长的语重心长给揪了心,不如说是
某种电影信仰者的幸福感吧!原来,我真心崇拜的神,是真的存在的。
用神来形容特定的导演加编剧,也许还太早了些。但从《黑暗骑士》之于漫画英雄电影、
到《全面启动》之于整个好莱坞片商工业,诺兰的大器真的让其他拥有同样资源的导演都
除了闭嘴不该再多吭一声。而或许更适切的引用是这段唐诺吧,他在〈网球手与吟游诗人
〉里是这么形容球王费德勒的:
“当某一个领域开发完成,技艺的进展已临界极限的右墙,其不变的征象便是进展幅
度的急遽缩小和减缓,顶尖者的表现再难分轩轾。大家穷尽一切能争的不过是快0
‧一秒、高一公分、多出半公尺如此而已。因此人人显得平凡,今天你赢明天我赢
,球迷找不到可以持续信奉的对象。古尔德说,这其实不是技艺的衰败不复,反倒
是技艺全面进展的不幸结果,我们的诅咒系因为我们自己其生也晚,被命运抛掷到
这么一个鼻尖抵着极限的年代。
生在这么一个网球技艺公开化、全球地毯式搜寻天才小鬼、训练计画严密完整如生
产线的当今世界,费德勒的真正美好无匹,其实不是一直赢球而已,而是击破了这
个极限诅咒,把我们所有人解放出来,在完全看不见星光的城居年代重现古老辽穹
的星空。”
在那片星空下,诺兰搭起了他苍茫的夜之梦,而在那让人拜服的叙事、缠绕其中再逐层剥
开的旅程末尾,你我刹然见真情。
当艾芮亚娜第一次进到梦里,她学会了操纵场景的心法。接着在一处港地,她发现两面巨
大的墙镜,于是兀自走上前、一片又一片地将两者搬折成无穷反射面,然后手一摸、玻璃
碎裂,当下这现场成了另一段递延的长廊。那场戏不长,基本上也没什么对白,却让我印
象深刻。我记得那时候想着:这样的创意,这样的诗意,这样在背后思量的目光,不愧是
令我钦佩之人。而从那无穷尽复返的世界里望去,梦境的主人所看见的,果然是最令他难
忘的一景。
于是当第七次的海浪袭来,你悠然转醒,想起了片中最美的一幕。那是他和妻子并肩躺在
落日的余晖中、清澈的小屋里,两人张开双眼对望着,微笑浅浅地。那是他们的家,那是
他的真实。而离开戏院的你离开了诺兰的梦,回到你自己的现实,一度也好希望可以再踏
回去。但你想了想,决定往前走了。因为就在前方,你知道就在不远的前处,还有另一个
梦在等着你,而那当中的风景又会完全不一样。一定是的。
==============================================================================
延伸阅读:
《黑暗骑士》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6390267
《蝙蝠侠:开战时刻》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6247078
《骇客任务》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8736585
《王牌冤家》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27210974
《风之谷》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2857360
作者: AisinGioro (爱新觉罗。溥聪)   2010-07-26 21:38:00
挺好看的没错 但感动成这样未免太矫情
作者: bluemachine (蓝色机械)   2010-07-26 21:47:00
你不能说别人有破绽但不影响他的成就,因为他没有
作者: honny7410 (年光)   2010-07-26 21:57:00
剧情的精巧令人赞叹,但情感的部份也不可或缺!
作者: xjapanfan (我是仔仔,不是宅宅)   2010-07-26 22:14:00
等阁下很久拉
作者: powertodream (The Beginning)   2010-07-26 22:16:00
你在写什么@@"
作者: Ftou (米字必须连蛇)   2010-07-27 00:37:00
太长了 直接END@@
作者: potatome   2010-07-27 00:42:00
写得很有情感啊~~
作者: SayokoCat   2010-07-27 00:58:00
作者: MGImpulse (鹰怕鹭鸶)   2010-07-27 04:22:00
推 写得真好
作者: LoveFluid   2010-07-27 13:48:00
我倒是觉得顶尖对决在人性和叙事结构的平衡上 表现较好
作者: LoveFluid   2010-07-27 13:49:00
全面启动是真的好看 但几乎都是好看在特殊又完美的结构可相对的 过度强调结构反而压缩了本片的深度
作者: akiehls (progress)   2010-08-01 14:41:00
写得太好了~~
作者: QQLittleMi (Minnie)   2010-08-01 18:1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