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与巴席尔跳华尔滋 Waltz with Bashir

楼主: highb (Brain Evolution)   2009-03-11 15:27:33
资料来源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053&c=BA0001
【与巴席尔跳华尔滋】是一部勇气与创意兼具的作品。它不但勇于面对
1982年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难民营的屠杀事件,也打破了动画与真人、
纪录与剧情的藩篱。
整部电影以一场梦境动画开始,导演好友对他描述了自己反复梦到26头
恶犬穿过街头对着他窗户狂吠的画面,追根究底,是他服役的时候,在
一场行动中,为了不让狗儿坏事,奉令射杀目的地所有的狗,从此恶梦
缠绕不休。然而别人的回忆和梦境,竟然勾起了导演自己一段模糊的印
象,1982年9月,当时正在服役的他,究竟在那场恶名昭彰的屠杀事件里
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何他的记忆像被强行抹拭掉了?除了透过精神
分析师的解释,他决心一一去拜访当年的同袍,借由别人的回顾,唤回
那场曾参与的历史,被他以及国家机器无意或有意忘却的伤害。
如果动画是他所采取的表现型态,之后逐一访查的过程,很明显就属于
纪录片的范畴;然而那些口中道出的往事,又透过动画的模拟,而有了
剧情片的向度。幸好导演阿黎佛尔曼不被这些定义与界线所束缚,我们
才得以看到这部跨界作品发挥了积极的创意与效果。因为质朴的纪录访谈
,让本片的论述有了一股沈稳厚重的说服力;因为动画的模拟与想像,
不仅让开场的恶梦先声夺人,一场青年士兵趴在巨大女体上徜徉大海的幻
觉也有了包含性爱与反战在内的多重想像;而点出片名的那场疯狂扫射
(以色列军人在巴席尔海报前枪林弹雨的动作仿佛一场华尔滋表演),
把政治、杀戮等同于性高潮和舞蹈,让幽默、残酷、疯狂与批判,并容
不悖,堪称神来一笔。影片最后,突然由动画变为真实纪录,不仅象征
了记忆的复原,形式之间的转换,也为观者带来莫大震撼,那群黎巴嫩
妇女伤心欲绝对着镜头哭喊的控诉,几乎令人难以像平常看完电影那样
潇洒地起身离座,沈重异常。
也许电影触及的事件对我们而言非常陌生,但除却时空差异,它的反省却
相当掷地有声。以色列就算不是扣下扳机的那只手,但刻意纵容,就是种
罪恶。就像希特勒的壮大,也需要多数人的支持与姑息,隐形的刽子手难
辞其咎;曾经身为受害者的犹太人在片中追忆的屠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绝非全然无辜。看完这部电影,你很难不去思索那种搧风点火却又置身
事外的伪善,以及姑息暴力等于助长伤害的事实。其实这几年在台湾上映
过的以色列电影,绝大多数(虽然总数不多)都对以阿长期对立提出了铿
锵、动人的看法。艺术并非政策,它没有立即或硬性改变现状的权力;但
也幸好,导演不是政客,才能借由作品引人感动或思考。
地理与历史的距离,让【与巴席尔跳华尔滋】难免有些难度。但它的创意
令人大开眼界;它的勇气则足以擦亮我们的双眼。因为想要掩饰这段历史
的,依然大有人在;而从事类似勾当的,绝非遥不可及。说不定我们也陷
溺在类似的迷雾里而不自觉!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09-03-11 15:32:00
写得真好!看过推!!!
作者: a111156987 (灯泡)   2009-03-11 15:33:00
这片的格局跟流畅度我觉得还不如茉莉人生
作者: cam   2009-03-11 22:09:00
推片推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