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 中产阶级之死
作者:lavieboheme
网志版: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274181.html
导演:Sam Mendes
出品:美国 / 2008
“真爱旅程”(Revolutionary Road)改编自六零年代美国作家Richard Yates曾入围国
家图书奖的同名小说,它描述了一对中产家庭夫妇及他们濒临崩解的婚姻,仅管出身于
剧场的英国导演Sam Mendes早在他令人惊艳的处女作《美国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
)探讨过类似主题,但相较于《美》片中那份调侃、戏谑的黑色喜剧趣味,《真爱》一片
特殊的时空因子、及凝炼的写实氛围,则是另辟蹊径的全新诠释。
影片设定在五零年代的美国郊区,经济的稳定、富庶使中产阶级暴增,而政治上右翼势
力抬头、麦卡锡主义阴影笼罩,社会价值渐趋单一保守,工作、消费、成家生子......
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美国梦。然而,表面上的太平无法掩饰心灵的荒芜,如同影片
中主角Wheeler夫妇所形容的,那是一个空虚而绝望的沉闷时代,任何异于主流价值观的
梦想,都会在邻人、同事的冷眼及虚假微笑中,悄悄被漠视并遗忘。
影片中精准地捕捉了时代氛围:穿戴软呢帽、法蓝绒西装的男人们从康乃狄克郊区通勤
到曼哈顿上班,拢成一片在中央车站浮动的灰濛人潮,而女人们则个个身穿小碎花洋装
与围裙,发线平整熨贴,在光鲜亮丽的家中相夫教子。平常的休闲活动就是到友人家作
客、吃著主妇们做的可口点心、偕伴到海滩作日光浴、或开车进城到酒吧小酌一番,人
人表情幸福洋溢,尽管他们言不及义地谈著无趣的工作、房子、孩子,仿佛人生意义备
尽于斯,没有更多可能。
而从五零年代末以离经叛道、桀骜文艺风格著称的“垮世代”(the Beat Generation),
到六零年代用裸体与花朵妆点“做爱不作战”政治口号的长发嬉皮,都在对此种封闭社
会的压抑、同质化(conformity),竭力进行反扑与解放,Richard Yates的这本小说自然
也是对中产阶级美国大梦的一道警谕,并进而从中描写男女关系的疏离与孤独本质。
影片开头座落在如灯火璀璨的曼哈顿夜景,年轻的女主角April作著演员大梦,并遇上
一个乍似聪明、和她一样自命不凡的小伙子,此时一首四零年代爵士情歌《吉普赛女
郎》(The Gypsy)在背景播放,隐隐指涉主角的不羁浪漫性格,然而,音轨上流动的醇
厚男声尚未播毕,两人的罗曼史竟已走向坟墓。
故事飞快跳接至婚后生活,演员梦未竟的妻子在地方剧院表演一出失败的剧码,而丈夫
得在观众席忍受旁人的劣评,耐著性子应付前来逢迎恭贺的友人,并载着懊恼的妻子回
家;车上丈夫Frank试图好言好语安抚她,却意外爆出口角,April展现好强的个性,拒
绝丈夫触碰、安抚自己,而丈夫一开始还说著贴心的谎言,恼羞成怒后,竟也破口指责
妻子有病,早该放弃演员大梦.......。
一段简单的序场,便将角色轮廓与全片主旨提纲挈领:一对感情逐渐迈向槁木死灰的年
轻夫妇,对自己人生原有不凡的愿景(虽然未必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却因为结婚、生子
而被迫安定下来,两人看着理想殒灭,而逐渐学会怨憎、折磨彼此。片中的April Whee-
ler显然生错年代,她更像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波希米亚,不愿屈就于Stepford wives般的
样版主妇;而对人生目标惘然的Frank,年轻时四处打零工、游戏人间,却在成家后踏入
了父亲任职的公司──一份他觉得愚蠢、枯燥的工作。
此类中产夫妻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不乏先例,无论是Mendes前作中的皮笑肉不笑、互相挖苦
的Kevin Spacey和Annette Benning,或是《灵欲春宵》中深沉可怖的Elizabeth Taylor
与Richard Burton,均以剑拔弩张的对峙张力,刻划出烙印人心的怨偶身影;而Nicholas
Ray《养子不教谁之过》(Rebel Without a Cause),亦透过一个个颓废而叛逆的年轻灵魂
,冲撞了五零年代中产成人世界的脆弱表象。
但相较前述影片中早已貌合神离的中年夫妇,本片则锁定年轻夫妇在人生走入深渊(或爱
情死去)前,所试图作出的奋力一搏。April有天突发奇想,和老公提议卖掉房子、辞去工
作,搬到两人向往已久的花都巴黎,抛开俗世框架,找出他的人生梦想,并由她在外工作
扶养一家人........。
这场乍听下不切实际的“革命计划”,尽管在一开始打动了郁不得志的丈夫,却很快遭受
到旁人的冷眼否定。本片并非未如中文片名所示,是段以“真爱”战胜周遭阻力的浪漫之
旅,反倒是场腹背受敌、充满不忠、龃龉、背叛的困兽之斗,透过多组中产家庭友人的互
动,与讽刺性浓厚的情节转折,两人的叛逃计划与婚姻备受现实考验,而显得风雨飘摇。
“讽刺”(irony)推动了剧情的主要转折,一开始两人关系便从热恋急转直下;而当Frank
初次外遇、满怀愧疚并一脸凝重地踏入家门时,发现妻子却正满怀热情地为自己庆祝生日
、并提出搬至欧洲的计划;接着,当两人欣喜地向众人分享这个消息,准备辞去工作时,
Frank却又因胡乱交差的企划获上司赏识,而有了升迁机会;同时,两人重燃爱火后的一
场缠绵,使April意外怀孕,更成了远走高飞的沉重羁绊,也为两人日后的决裂埋下伏笔。
接踵而来的意外,为两人带来一波波的意志考验,在层层冲突推衍下,终臻至结局无可挽
回的人性悲剧。
在人物对照上,Kathy Bates饰演的Givings太太是名地产仲介商(善于行销“美国梦”的
专家),当初就是她介绍这栋位于“革命路”、坡上的完美白色小屋给这对“优秀、年轻
的Wheeler夫妇”,讽刺的是,影片中大量窒人的室内景、门框构图下,它反倒成了一栋
反革命的闷滞牢笼,将这对当初充满理想的才子佳人,磨损成一对冰冷怨偶。
Kate Winslet在片中有段震撼人心的隽语:“人们从未遗忘事实,他们只是越来越善于说
谎。”而Givings太太恐怕就是那位最会自欺欺人、无视房内大象的说谎好手,她能言善
道、热好交际,却有个难以启齿的家庭秘密:一个精神失常的儿子。John Givings未必真
疯,但他的异常言行与价值观却不见于主流社会与她体面的母亲,在一次激烈的家庭冲突
后,他被送进疗养院接受多次电击治疗,却使其性情变得更古怪而愤世嫉俗。片中有个令
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当儿子在众人前大声指责母亲时,Givings太太竟充耳不闻,吆喝儿
子来观赏窗外美景,宛若一场极致的家庭荒谬剧。
讽刺的是,Givings太太希望儿子能融入正常社会,才将这对模范夫妻引介给他,却意外
使三人缔结为反社会盟友。但John既是肯定两人叛逃计划、振聋发聩的智者,亦是背叛
主流的警惕借镜──一个被社会归类为异端、与世隔绝的边缘狂人,此角色的双面性使
其值得玩味。
文学作品向来透过疯子之口说出最赤裸、骇人的真相,当April发现丈夫退缩欲放弃时,
这个先知般的角色巧妙地现身,当着两人的面挖出他们心中的痛处与毒瘤,将这场风暴
带至下一个高潮,两人的冲突,便随着视觉上晃动的steadicam与渐暗的光影,渐渐走
向幽黯与骚乱。
April开始控诉、啜泣、咆哮,她歇斯底里的崩解,象征著被主流霸权扼杀的女性心灵
,而此时丈夫竟冷冷地向她说:“April,如果你需要精神医师,我可以帮你请一个。”
口气理直气壮而绝决,揭示两人的价值观间无法横越的鸿沟,也呼应了女性时常被父权
贬抑为疯狂、不理性的文学母题。
另一组对照人物则是Shep&Milly Campbell,这段相貌平庸的夫妇善用微笑粉饰太平,
来遮掩两人情感的匮缺。Milly的欢乐外貌下,隐隐透露出自卑与空虚,而暗自痴恋着
April的丈夫Shep,虽和她发生了一次瘪脚的婚外情,却自始至终不愿向妻子或Frank坦
承两人的出轨,而亲子互动上,两人的孩子们宁愿死守电视(五零年代的美好发明),也
不愿与父亲有一丝亲情互动,揭示出中产家庭感情的罅隙及疏冷。
Campbell和Givings夫妇亦是安逸于现状的中产阶级代表,或许他们正因他们深谙夫妻
相处之道,才装聋作哑,不愿点破了谎言包裹的美好生活;但全片显然采更尖锐的批判
立场,透过Milly的莫名哭泣、Shep的发怔无语、Mr.Givings默默扯下助听器躲避妻子
叨念......,来点出这群中产阶级群像的虚伪、及名存实亡的空洞关系。
片末April选择冒生命危险,试着打掉那未出世的不幸孩子,令人联想《时时刻刻》
(The Hours)中Julianne Moore饰演的Mrs. Brown所作出的抉择,该角色身处于相同时
空背景,并亦困陷于一段缺乏感情的婚姻,尽管她在邻人与丈夫面前努力维持表面平静,
却无力阻止崩毁的内心、与对自由的渴望;她在试图自杀前,为丈夫做了完美的生日蛋
糕(April则是做了完美的早餐),将孩子安置于保姆家并含泪亲吻道别(April亦忍痛试图
在电话中向孩子别离),而她在旅馆房间吞药时,看见一片大水向她漫漶袭来,却忽然有
了活下来并出走的体悟,然而在出走的前一天,她最后一次扮演着尽责的妻子,为丈夫
办了一次绝佳的生日派对......。
结尾的April是否仍爱着Frank?是个引人猜疑的问题,而口口声声说不爱的她,令人想
起易卜生《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中,同样宣称不爱丈夫、选择出走的Nora。或
许April不再对Frank有任何冀望,才决定要放弃这个孩子,为自我生命寻找出路;尽管
她在影片大多时扮演了强势的妻子角色,主导剧情的推展,但她为两人规划的新生活,
却仍处处受制于被动的Frank身上,临阵脱逃的Frank,有一整套庞大的社会规范与道德
体系为他背书,April如果生下孩子,便得一生注定锁死在“革命路”上的白色小屋,
而唯有抛弃它,才能为自己──或是Frank寻找新生自由的机会。
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在性道德极度保守的五零年代无疑备受贬抑,法律不仅明文禁止女
性堕胎,就连婚前使用保险套的女子,都可能会被旁人视为风流荡妇。当片中Frank意外
发现April预备的堕胎工具,他妄加指责身为“母亲”的她不该抛弃、甚至谋杀子女,去
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可见母职对当时女性所形成的沉重枷锁,也令人对April的进退维
谷深感同情;此外,导演选择淡化孩子的身影,将他们置于背景,亦是为了不让观众因
著April的母亲角色而有过多的道德批判,让母子亲情混淆本片着力的焦点。
April堕胎后,导演用一个深、长镜头凝视了地毯上的那滩鲜血,无疑成了全片最有力的
控诉,与最悲凉的讽刺。接着,镜头浏览过人去楼空的屋内空景,而这个剧场的室内空
间,不仅是人物逡巡的主要场景,更将中产阶级在风暴危机后,被掏空的虚无、死亡内
在,赋予母题上的深刻实体化。
Wheeler夫妇的争吵辩证了理想与现实的扞格,角色立场间犹留下思考转寰空间,观众未
必得全然认同Apri的任性与天马行空,也未必要将Frank对优渥高薪、舒适生活的选择视
为畏途;两个角色谁比较诚实、谁又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不切实际,留给观众自行省思与判
断。纵观来说,Mendes的剧场式调度,与演员擦出惊人的火花,而Leonardo与Kate极有
层次的转折与爆发力,将中产阶级解离的危险心灵,演绎得丝丝入扣、令人屏息,使本片
成为今年最值得观赏的心理写实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