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923043
& 百年光影,十大惊奇(下)
五. 1930~1939
◎《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
电影开口说话的两年后,即1929年,美国出品的电影有一半
已朝向有声电影发展。到了1936年,只剩默剧大师卓别林还孤
独地守着他的无声信条(认为声音画同步后,演技就略为次要)
。《摩登时代》是电影的一个挥别的手势,在那幕机械巨轮的
无情运转下,说一声乡愁是太奢侈的事。工业现代化已然入侵
了电影,也殖民了我们的生活。
六. 1940~1949
◎《大国民》(Citizen Kane,1941)
奥森威尔斯并不觉得他拍了一部如何了不起的旷世杰作,
是有理由的。不论备受赞扬的场景深焦(deep-focus)或餐桌
上的正反拍镜头(shot-reverse-shot),威尔斯都不是开天
辟地第一人。在《大国民》里,他不过总结了电影发展四十年
来的所有神技,透过报业钜子Kane的一生,一次通通演现给你
看。你说,只要看一部《大国民》,就能窥见电影半世纪,还
能不是天才般的杰作吗?单单这样的成就,我们就可以假装忘
了在电影的“倒叙”技巧上,奥森威尔斯的惊人功业。
◎备选名单:《夺魂索》(Rope,1948)
形式主义的死亡证明。八十分钟无剪辑长镜头(严格来说,
还是可以发觉剪接痕迹),希区考克只利用写实电影的“摄影
机运动”,或横摇,或斜拍与其绝技般的场景调度,就重现了
一则爱伦坡小说式的恐怖空间,更何况它确立了“真实电影”
(Real-Time,萤幕时间等于实际时间)的叙事结构,泽被之处
,《日正当中》(High Noon)或《爱在黎明日落前》(Before
Sunset),无不受惠。
七. 1950~1959
◎罗生门(1950)
黑泽明在这里不仅建立了一种新的名词,更是一种多角度,
平行剪接的叙事手法。也许不能说他是第一人,却是最成功的
一位。在他的手中,电影取得一个帝王般的优越位置:它还原
了真实。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谁的真实?
备选名单:◎四百击(400 Blows,1959)
比《火车大劫案》的后设一枪更为优越的是,小男孩安端的
回眸一瞥,成了影史最经典的铭刻,也革命了一种影像方式。
八. 1960~1969
◎《断了气》(Breathless,1960)
一天,高达拿了刚拍好的电影去找法国导演梅尔维尔(Jean-
Pierre Melville),忧愁地对他说:“天哪,我拍了一部超烂
的电影,帮我看一下吧”。梅尔维尔和高达好容易看完后,说:
“这电影的确很烂,而且烂到不行。不过不用改,这会蔚为一
种风潮”。
后来,高达还真的把它放给全世界看,而电影的名字就叫作
《断了气》。从此,手持摄影机所创造出来的粗糙风格,晃动不
清,就成了一种艺术片的代名词。喔,不,更精确地来说,他们
还给这种类型的烂片一个高雅的学名:“法国新浪潮”(French
New Wave)。(引自梅尔维尔纪录片: "Code Name: Melville")
◎《费里尼之8又1/2》(1963)
关于电影的电影,梦的梦境。我们究竟进入了费里尼的梦,
还是梦吃了那导演?
九. 1970~1979
◎《发条橘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
拍完了《2001太空漫游》,库贝利克展现了人工智能(超级
电脑HAL)能有自由意志的可能,在《发条橘子》中,他将这个
问题转向人类自身。人是什么?如果人根本没有自由意志,只是
一颗上了发条的橘子而已?电影的高潮是,影像入侵了主角大脑
,控制了他的所有思考与行动。在某种象征意义上,电影终于“
变成”我们(Film becomes us),也取代了一切真实。
十. 1980~1989
◎《开罗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
虽然伍迪艾伦也许以那种神经兮兮,高知识份子的讽刺喜剧
闻名,《开罗紫玫瑰》却是他曾经自承最好的作品,也是我认为
他迄今最惊人的电影。除了向默剧大师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致敬外,伍迪艾伦的银幕/现实辩证不仅仅是摄影镜头
的再度发明(re-invention)而已,更有着伍迪艾伦一向内隐难
现的人性关怀。
当剧中人物就这么跨越出银幕,跑出文本而进入观众的现实
世界里而后却又重返萤幕的世界,我们才发现,幻想(电影)也
许美好,适时开启一扇避难之窗,戏演完了,我们仍旧得走出戏
院,孤伶伶地走回萤幕外的真实。
十一.第二次世纪交替(1990~2008):电影取代真实,一种自觉
◎《骇客任务》(The Matrix,1999)+
《柯洛弗档案》(Cloverfield,2008)
说来讽刺,百年电影的发展,从最初的卢米埃兄弟《火车进站》
开始,就企图捉一种真实。虽然我们知道电影怎样都是假的,总
之不过是光与影的对话组合,但是透过一个世纪的技术史发展(亦
即前面关于“蒙太奇、场景调度、摄影机运动、声音、光线”等的
十大惊奇),却让我们以为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呈现。于是,
真实进入成了电影,电影取代了真实,也取代了我们观看这个世界
的方式。且不论所谓“真实”为何物(一个从柏拉图以降,从未能
有定论的哲学辩证),电影可以表现(show),但绝非真实自身。
大略的说,受到六零年代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思考的影响,在
第二个世纪交接,亦即电影的百岁生日时,它开始发展出一种“质
疑真实”的自觉。这种自觉,在60年代《8又二分之一》、70年代《
发条橘子》、80年代的《开罗紫玫瑰》,已有所展露:无论展现梦
境般的真实、自由意志的探讨,抑或伍迪艾伦式的银幕后设。
于是,这股内隐的力量,在世纪之交1999年的《骇客任务》爆炸
开来。华卓斯基姐弟透过母体与现实的平行剪接,援引《爱丽丝梦
游仙境》的镜像寓言与包迪亚的“真实荒漠”论(Desert of the
Real),模糊了真实与想像的疆界,从而告诉观众:看哪!所谓电
影(一种虚假的光影结合),就是这样模糊、形塑并取代了真实。
今年,2008年的《柯洛弗档案》可以说是这种自觉的巅峰。所
谓“伪记录片”(pseudo-documentary),虚假的影带干脆将自己
包装成真实。而纪录片怎么可能是假的,(正如电影怎么可能不是
现实),是观众的第一惊讶反应。从这个世纪惊奇开始,且让我们
反思电影究竟是什么:总是已经,一个主观的凝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