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自然系青春小品─评《九降风》

楼主: reke (当不成孩子王)   2008-06-11 10:54:39
网志版: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html
或是是因为观众都以学生族群作为取向的关系,近几年来的台湾电影界,年年都有作
品在塑造青春的图腾。无论是纯爱、热血还是叛逆,镜头下总是充满著青涩的身影,各自
搬演着导演对于惨绿少年时的回忆与诠释。
《九降风》里的青春记忆是极阳刚化的,片中主要描绘的九个年轻生命,便是以七个
称兄道弟的男生为主。他们以烟、酒、粗话、无照驾驶做为对秩序的反叛,又以这样的反
叛做为自己已经成长的证明;他们崇拜英雄、渴求女性的关注、注重兄弟间的情谊,人际
关系正在轻纯与社会化的模糊交界处挣扎。
我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从《九降风》联想到五年前的《杀人计划》,这两部片子几乎
可是说是走在台湾青春电影的两个端点上。前者拍的是男生,而后者拍的是女生;前者节
奏明快、故事说得明白,后者就显得缓慢、有许多令人费解的象征。然而追根究柢起来,
这两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呈现最简单的青春回忆。
坦白说,在故事性以及题材的深度上,《九降风》在同类型的电影里面或许矮上好几
截。虽然人物变多了、关系复杂了,可以营造的冲突点也变多了,但是比起《杀人计划》
里对于身分的充分质疑与探索、比起《夏天的尾巴》处理男女间友情/爱情摇摆的细腻,
比起《沉睡的青春》极力铺排的华丽意象、比起《一年之初》对社会乖离现象的尖锐速写
与反思,《九降风》在白描人物形象之外缺少了深度的议题开展,甚至看到廖敏雄勇于面
对自己的过去,出场客串的一幕时,我深觉职棒签赌案的发展只被当作友情变质的引言,
实在有些浪费。但是,尽管在深度上的不足影响了片子回味的价值,不过林书宇导演却透
过优秀的说故事技巧,让整部电影在被观赏的当下,倒是处处带给观众期待。
用远镜头拍摄一群大男生袒裎相见的兄弟情怀也罢,用特写镜头加上镜外音表达汤启
进(张捷饰)对于郑希彦(凤小岳饰)异性接触经验的妒嫉也罢,甚或是毕业歌〈蓝色蝴蝶〉
搭配的一幕幕空镜也罢。《九降风》的运镜并不复杂但却直觉,自然而然地呈现了故事应
有的情绪;加上明快的节奏,极少长时间的固定镜头,看起来少了几分沉重与苦闷、多的
是轻松与流畅,对于生活节奏一向紧张的台湾观众来说,或许更是个友善地观赏体验。
而演员们表演的自然程度,更是为电影加了不少分数。几个年轻人说起粗话来毫不做
作,一大群人之间互动时的肢体动作与口白也相当自然。当然,假如对电影圈够熟悉,则
必定会会心于几个串场角色的出现:女教官陆奕静、打人流氓柯宇纶、郑希彦的父亲曾志
伟……个个都是来头比主角们更大的硬底子演员。他们的表演在少许的镜头里面或许并不
抢眼,然而倾泄出来专业的演出会让眼尖的观众想鼓掌叫好。
唯一名头不小,但是并非演技专业的,大概只有廖敏雄了。这位昔日的棒球王子,曾
经是多少棒球迷心中的偶像,但也曾经是伤透球迷之心的球员。《九降风》的背景设定就
在“黑鹰事件”爆发、职棒由盛转衰的时刻,在剧情中也毫不避讳地指出球迷对于场上表
现的失望与不信任。在结局的时候,廖敏雄面对汤启进尴尬的提问,那五味杂陈的表情或
许正是多年来面对过去时积累下来的感触吧!短短的一场戏,却因为他的出现而拥有了历
史与回忆的厚度,让这部电影有个极适当的收尾。
《九降风》有无数可以吸引观众进场的理由,也说明了台湾电影并不缺乏说故事的能
手。电影的技巧可以容我在这里说三道四,然而许多当下引起的悸动是不适宜以评论的方
式重述的。所以,还是不妨走入电影院细细品味这样一部简单的清新小品吧!
作者: crona (暖流)   2008-06-11 11:31:00
这部片真的大推 还有那三位大牌警察 XD
作者: k900421 (qq)   2008-06-11 13:34:00
真的超好看的 很有内容 很感人
作者: lovy (谁说太阳会找到月亮)   2008-06-11 16:21:00
推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