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功夫之王

楼主: pursuistmi (common people)   2008-05-07 04:28:34
我一直很期待李连杰能够把中国风吹进外国市场,但似乎很困难。李在外国片里面
总是显得突兀。突兀的角色,突兀的剧情,突兀的对手,突兀的招术,还有突兀的
文化元素。李连杰不管是好人坏人,都是个没有声音的中国人,落魄,失了根,总
在跟环境拼命,在跟异国的力量独立对抗。更可悲的是,他对抗的伎俩是被外国程
式设定好的,也就是打。把只会回旋踢的白种人黑人打翻了,他就得到胜利。就是
打。于是剧情就围绕着一个中国人如何因为一些牵强的原因而被错置于庞大的西方
社会之中,压着这个沉默的黄种人喘不过气来,以致于反抗。反抗的对象,最会的
招是就是回旋踢跟拔枪。那不是中国风,那是中国疯子成功抵制西方社会的制裁。
黄飞鸿不见了,那个满腔东方传统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正义的黄飞鸿从19世纪末的中国
到了20世纪的西方社会以后,不仅沉默,而且呆板了。甚至,可以说他被剥夺了一切
文化上的意义,徒存一具身体,以及唯一的沟通方式:打。于是,武侠片沦落成为武
打片。这间接诉说著东方文化在西方社会眼中的悲哀:缺乏中下阶级的平民论述,
以及缺乏文化特色的文化论述,而只有政府设定的政治论述。这所形成的情况,就是
文化与文化之间,连交集都没有;能够让西方与东方沟通的,就只剩下人类与生俱来
的本能:同情心,跟恐惧。
我认为《功夫之王》最大的特色,就是导演以及编剧用中国神话传说作为吸引
13岁以上小孩子(PG─13)的元素,而非单纯用功夫而已。《功》片导演巧妙的运用
“梦”这个架构让中国神话以及传说元素自由连结。没有时间的束缚,也没有空间的
问题;单纯就是很多西方已知,并且少许西方未知的文化元素,自由的被剧作家编排
以及运用。
首先,当然就是中国的神话系统。以玉皇大帝为主体,而非佛教谱系为主体的
东方元素是《功》片决定采纳的核心元素。《功》片之中,唯有后来孙悟空被解放
的莲花座含有一些佛家意涵,不然都是道教以及神话传说的概念以及系统。当然,
系统仅仅被部分甚至片段地采纳,不仅不完整,对于东方观众来说可能还很可笑,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导演以及编剧愿意参考这套神话逻辑,就是文化撞击所引发
的关注。若回想迪士尼的动画《花木兰》的莫名其妙,就应该可以对于《功》有
比较正面的观感了。
武打绝对是重头戏,但这次吸引人的原因当然就是成龙对李连杰,东方人对东方人,
专家打专家。在酒馆里的武打片段,很明显有成龙的风格,而李连杰演孙悟空以及
和尚的片段又有李连杰自己的特色。这两股风格在破庙里头形成最大的冲击:
醉拳、螳螂拳、虎拳什么都来了,又配上适当的特效加强效果,让滑稽对严肃的战斗
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对于外国观众而言,成龙的喜剧武打对上李连杰的悲剧武打
所带来的震撼应该不下于我。我觉得他们两个人在破庙的戏,太精彩了。对的场景,
对的对手,对的招数。就武打而言,这是很棒的一个片段。
再来,《功夫之王》十分刻意的把梦的场景里头所有的东方元素都依照港片以及
近年来几部不错的中国武侠电影结合。化妆以及服装都是明显的例子。单就化妆
以及服装来说,导演的决定是合于影片设定的逻辑的:一个美国宅男小孩整天
看的就是那些七八零年代的港片,脑袋里头能够呈现出来的也就只能是那些色彩
以及样式。就这点来说,导演应该是话中有话:西方对于东方社会的理解赤裸裸地
呈现出来,就是这么刻板。我相信对于西方观众而言,特别是小孩子而言,这些
画面是非常自然的:中国人的色彩不就是这样才对吗?但同时,MINKOFF也不忘藉
此机会直入更多现在西方人比较不常接触的元素,譬如乐器。又,东方观众有看过
《天地英雄》、《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等片的,必定对于其中很多场景
有奇妙的熟悉感。这又是导演与编剧刻意要引介的气氛,或如纽约时报的影评
所说,是向这些影片“致敬”。
但是问题仍在于整部片无法妥善安置东方元素进入西方价值观以及西方铺陈的程式里头。
就表面上来看,那个外国小孩似乎与武侠小说里头的主角没什么两样,经过一段奇遇
之后习得一身武艺。但是在《功》片里头所看到的情节,比较像魔戒。贯穿片中的中心
概念,是“我不属于这里,我属于那里”的不安。学习武艺,归还金箍棒,这都只是
落在外国宅男身上的沈重负担。一旦完成了,外国宅男就可以安然回到他的世界,与
这个世界不需有任何瓜葛。这个回去的母题成为《功》片最大的分裂因子。西方与东方
就是这么不同,简直如一场奇幻的梦一样。一旦有正确的方法能够让梦醒过来的时候,
作梦的人会毫不迟疑地希望离开。与李连杰的电影比较起来,西方人多了一股从容,
一股信心。西方人终究是主宰了世界一百多年,比起李连杰那种属于东方的无奈,
霸气许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国宅男要对金燕子提关于FENWAY PARK的
GREEN MONSTER的事情:妳的世界跟我的世界是不同的,而且是在本质上格格不入的。
也就是说,与其一相情愿认为西方人要容纳东方元素进入西方程式里头,不如想成
西方人要同化东方元素进入一个类似魔戒一般的探险架构。也就是说,西方人要用
传奇(ROMANCE)文学的方式来理解东方;也就是说,西方社会仍然没有脱离属于
中世纪的那种面对异国文化的思维。
这所牵涉到的问题是,东方与西方社会交流,过程是同化的,还是涵化的?如果
西方处理东方元素的方式仍然是表面的,而非能够从文化的根开始接触,那么永远
都是掌握论述权的作者有全权进行文化同化的工作。毕竟,最有说服力的文化逻辑
还是自己的。这就要问东方社会了,是不是有致力于把文化元素编纂为可以交流的
论述,让不同的文化能够在智识方面进行交流?
在这一点上,就可以回到关于MINKOFF还有剧作家JOHN FUSCO要容纳东方武侠电影
的色彩以及形式元素进入《功》片之中。但这就跟片尾把金燕子安插在波士顿开一
间中国店一样,是硬生生的吞噬了一个文化体系,让他消失不见,而只留存
一些破碎的,轮回一般的记忆。然而,这种文化冲击的过程却是好的。尤其当我
看到IMDB还有ROTTEN TOMATOES的评比都不算太坏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就是
要走这种抓住青少年的心的路线,才有可能激起文化的相互尊重吧。看到李连杰
成龙等演员的口形尽是英文,而电影院里放出来配好的中文发音时,我很开心,
毕竟这是伸出友谊之手,邀请外国观众进入影片营造出来的东方世界。
我对于《功》片本来就没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我看到西方人试图要把玩东方元素
的企图。虽然他们的方法以及逻辑是同化的,但至少这是个对话的开始。希望
武打片能够在西方进行一个除了武打以外的文化对话。我最喜欢的段落还是李连杰
跟成龙在破庙里头的那一段。在那一个片刻,似乎什么都对了,即便只有那一瞬间而已。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08-03-29 23:28:00
Great
作者: poverty (forever )   2008-05-07 05:23:00
就武打还是很糟的,Jet完全没发挥
作者: Elact   2008-05-07 08:40:00
好文推..不过还是想吐槽一下..是20世纪末倒21世纪初XD
作者: finhard (哼~~)   2008-05-07 10:52:00
东方搞笑风吧XD
楼主: pursuistmi (common people)   2008-05-07 12:26:00
elact,是黄飞鸿的19世纪,以及后来的20世纪
作者: hare827   2008-05-07 13:29:00
作者: frankhaha (123)   2008-05-07 13:35:00
你的论点很不错 但导演并没有把这部电影处理好我在看之前就没有对他有多高的期待
作者: frankhaha (123)   2008-05-07 13:37:00
但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进去 却仍然失望透顶唯一值得称许的 大概也只有那段武打戏了
作者: pochiun (阿布)   2008-05-08 01:45:00
Good
作者: okah (lulala)   2008-05-09 20:34:00
写的真好 
作者: okah (lulala)   2008-05-09 20:36:00
您是做文化研究的吗?
楼主: pursuistmi (common people)   2008-05-10 01:39:00
不是@@ 目前弄中古的
作者: MADAO (MADAO)   2008-05-14 00:33:00
可惜导演真的不太好
作者: spooky221 (Aki + Haru = 色情涂鸦)   2008-05-15 13:17:00
好文!可转吗?
楼主: pursuistmi (common people)   2008-05-16 13:02:00
可以,请载明作者
作者: Keepgoing ( )   2008-09-26 02:28:00
喜欢用文化的角度评论这部片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