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这部伊朗电影,描述几名伊朗少女,想挤进德黑兰足球场看伊朗争取
2006 世界杯的关键晋级战,却被当局派兵阻挡,从头到尾只得在场外
听着群众的欢呼与呐喊,然后少女们就跟那些阿兵哥周旋,闹出不少
笑话,却也刻画出爱国情操,以及在伊朗保守政府统治以来长久的男
女不平等问题。
这是我今年金马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部片,在结尾时我也很乐于跟
全场观众一起给予热烈掌声。
“足球有那么重要吗?你们可以在家里看电视转播,为什么非得冲到
现场来看?”一个保守观念的乡巴佬阿兵哥在片中一再质疑这些少
女们,但他得到的答案就是:“因为在现场才能感受到热情,跟着全
场观众一起呐喊、一起随意诅咒或跳跃!”爱国精神给简单地包装在
少女们殷切的眼神中,对于场内爆出的每一声欢欣雷动、或是大力嘘
声,都仿佛甘霖般地期待。整部片安排的很有趣,我们观众从头到尾
几乎跟那些少女同一视角,因此看不到比赛就是看不到比赛,只能在
场边被阿兵哥们看管,然后苦苦哀求阿兵哥偷瞄场内然后帮忙即时转
播,似乎暂能隔靴搔痒。观众的味口跟少女们一样被钓得好高,却得
继续看着死脑筋阿兵哥的脸庞,跟他辩论无谓的责任与上级命令。
终于有一时段,一位以要上厕所为名意的少女,在另一位阿兵哥陪同
下进到场内,之后偷溜成功。那时我们观众也终于看到了:“啊!这
就是现场的足球场!”即使是站在最高一排座位,俯望底下,场上二
十二名球员,以及场边将近八万名鼓譟的观众,那股迎面而来的热浪
仿佛要把你给吞噬了──国旗、汽笛、海报、挥动的大旗、谩骂声、
骚动的人群、维护秩序的警察、以及看不见的爱国情操,都让你巴不
得也想投身其中,化为乱度的一份子。我觉得这短短几分钟的足球场
现场镜头,是如此扣人心弦,更甚“Goal!”那部片中反复出现的现
场转播,大概是这部片一直站在少女的角度,巴望着进场就为了感受
与人群起舞的疯狂,也因此堆积出了期待已久的气氛啊。
整部片子也就只有一场球赛的时间,因此片尾这些少女被押解上车,
阿兵哥要带她们到刑警队总部,但在车上少女们仍然要求阿兵哥开广
播给他们听最后结果,乡巴佬却其实憨厚的阿兵哥还很古意地修好了
天线,然后整车的少女们都摒息以待,听着从电台传来一句一句关键
的实况,接着就是爆出欢声雷动的1:0完胜结局。看到这段我也很感动
,又想起小时候听棒球广播的心态,看不到画面,坐在收音机前,广
播员一字一句都像是圣旨般洗耳恭听,从收音机里传来的现场球赛声
,仿佛在你安静的房间里投射出偌大的球场,水银灯照着你睁不开眼
,下一球是什么,押了全部生命也要知道!越是看不到,越是美好。
球赛结束后,整座德黑兰城市陷入疯狂,全部塞车,人们挥舞著国旗
,鞭炮声四起,街上男女老少互拥著跳舞,车上的女孩也放起了仙女
棒,连原本死脑筋的阿兵哥都被拉下车跟着大家起舞。此时片头千方
百计想闯进场内、却因计策太阳春而也被抓到的女孩却哭了;其他女
孩问她为什么哭呢?原来她说,我是为了“他”而来,“他”是当时
在伊朗对日本球赛中不幸丧命的七人之一(我不清楚是什么悲剧),
因此她说什么也要来看这场球赛,帮他还愿。看到这儿,配着车外(
大银幕上)的欢乐气氛,我却也为之感动而不禁掉泪。是什么样的坚
持,让女孩拼了老命也要“越位”来看这场球呢?随后她要了七枝仙
女棒,为的大概就是纪念那七人,在黑夜中向鼓舞的人群里奔去......
这部片的片名取得极赞,Offside,是足球术语的“越位”,对应到片
中却有太棒的暗喻,女孩们在不被政府当局允许之下,想尽各种办法
穿越藩篱,只为争求与男生一样入球场为国家加油的基本权利。当然
越位是会被判不算的,所以女孩们仍然得摸摸鼻子吃闭门羹。但那股
冲撞的力量是如此坚决,又在女孩们自嘲的欢笑声中显得如此可爱。
我稍微想起了那本“在德黑兰读萝莉塔”,描写女大学生如何偷偷阅
读西洋文学,以及在社会诸多不公之下如何自处。其实不只女大学生
,从上到下,连再单纯的女孩也在争取着她们不受限制的天空。
其实这是一部单纯地天真可爱的电影,半纪实的手法描述这场球赛中
“球场外”的女孩们与阿兵哥的互动。却因为这么单纯,而打动人心
。我常在想为什么伊朗电影总是那么容易感动人,是因为限制过多、
因此想从中突破时,往往会触及人性的基本面,而以最真诚的方式将
其表达出来,才成功奏效吗?这其实就是电影最基本的载道、甚至娱
乐层面。若像好莱坞电影,在各方面都发展到极致,就算是欧美的独
立制片、艺术电影,想看到一部单纯又感动人的片子,却也十分困难
,往往都借由不同方式来包装,或用艰深的隐喻,其实终究也是在探
讨那些人性基本面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