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博客来售票网》第一届划位白老鼠纪实

楼主: YellowLittle (小黄)   2007-11-11 00:56:59
本人是今天影友4000多名白老鼠之ㄧ
在部落格上看到影友:“白老鼠的心声”的文章
在我经过一整个下午气到发抖的划票经验后
认为这篇文章反映了所以白老鼠的心声,因此将他转录到此
如果原作者认为不妥,或版主认为与版规不符请删除。
(以下为原文)
********************************************************
忐忑不安的质疑…
金马影展自宣布“今年采用线上划位”开始,我就对这个作法抱持着忐忑不安的想法:今年的影迷都是“自费的系统测试者”。
博客来加入售票市场以来,曾经质疑了一阵,它要怎么和那些已经有自家画位订票系统的影城、戏院相抗衡?于是我某次也订了票,等到端点取票时(博客来的端点就是711),店员翻找了好半天,才递上一张薄薄的信封。
结合艺术电影卖套票的作法,确实在电影订票预售市场上杀出一条生路。结合套票赠品,消费者自动补上最后一哩 (到你最近的711)去取票,到戏院划位再领套票赠品,也免去赠品送到端点的配送与储存问题。
电影预售套票券通常是两张,等电影上映了再到戏院划位。当金马影展宣布要与博客来合作线上划位,我虽期待但也不免忧虑…不会当机吧?
意外的泄密
一套金马套票有14张,在完整的场次及片单出现前,影迷很难决定到底要看哪几场;加上今年又分别在东西区的戏院举行,影迷赶场的难度瞬间增高不少 (去看看场次表、每片片长,再加上交通时间,能看到的场数不一定比预期多);于是今年再度和朋友们合购一套。
主办单位事前说,套票买好后要尽早注册,因为划位当天12点前会暂时无法注册,为避免当天花费时间,购买好套票后也遵照指示立即地就上网注册,填上了个人资料,以及寄送票券的地址,(这也是今年创举,还要把票券用宅配的方式交到消费者手上?真粗本!),以及指定的收件时间之后,页面就出现‘您已经成功注册套票’的讯息。
过去观影多年的经验,大家分配好自己的票数之后,就要整理片单,排定出划位当天的优先级之后,等著决战日(!?)到端点抢头香,不不不,今年不用再早起,只要在家里等著划位就好。
正当这么想着迎接逐渐到来的划位日,信箱里出现了一封博客来的道歉信,以及先前套票注册成功的通知信,这封信里我看到了很多不认识的影友的名字。
咦~难道主办单位知道我很念旧,喜欢在排队时认识不同的电影同好,可以在排队时交换意见或参考片单,所做的“用心安排”吗?原来,我们这些很认真又很守规矩的影友尽速登录的资料,已经透过系统重发的通知信全都露了。
工程师同事听了我的描述与说明,说是循环太多了,才会把全部资料带出来。
资料都泄了,博客来第一封道歉信是寄了折价券500元,当然要分开来用,每次100,有使用期限。(小小抱怨一下,当博客来的会员很多年,拿到折价券的次数和使用的机会竟然越来越少,后来连生日当月都没收到过折价券,以前折价券从30元到25元变成20元,越折越少…)。但是没有立即地请收到这种错误通知信的会员‘不要把资料流出去’。
制式的道歉和温情的文字,越发激怒了资料被外泄的网友。博客来的个资外泄的事件发生,隔天报纸网络新闻只有一篇雅虎杨致远因为网站泄露资料,导致异议人士遭捕一事而道歉,嗯,没有看到相关的个资泄路的相关或分析新闻;博客来泄个资的报导,只出现在网站的即时新闻中。嗯...媒体应该是不敢报啦
后续出现的情况是:网友热烈激愤地讨论,博客来的致歉公告只出现在售票网首页,而没有在主网站(书店)的首页。演变成购买套票的人可以退票,再演变成资料外泄的会员,这些套票的费用由博客来吸收,可选择领支票或汇款。同是受害人的我,点上了那个同意博客来退款的网址,心里冒出了相同的疑惑:它给的网址不是https…。
即时修改的频繁次数,大概是这一周来博客来工程师意想不到的密集。才有网友反应因为担心安全性,已经填写的帐号是否会再度外泄,下班回到家再看,该网址已经加密,并加上认证密码的字段。
测试将近彻夜未眠
观影以来,这是第一次我和朋友们手上都没有手册,就要决定看哪些影展片,跑到台北捷运诚品,手册已经拿光光,我不懂,一定要独厚诚品吗?之前手册和套票有很多地方在卖啊,为什么连买套票都还要排队?不管,还是先把片单、划位流程、电脑网络都设定好,比较安心。
整理好片单,排好划位顺序、确定好大家的备用影片,最后再打印出来,已经是11/10的凌晨了。为了避免平常就有点怪怪的电脑在划位出状况,我先拿出了笔记电脑当备用机。在确认过PC登入金马售票网后,会莫名的连到空无一物的购物车,而且还回不到正常页面,我马上把NB订为划位的操作主机,再向哥哥商借电脑,免得连NB都挂了,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可就惨了。
搞定NB的网络连线和登入页面的一些细节之后,已经是凌晨3:35。不知道博客来的系统工程师是否彻夜未眠进行测试?
狂当划位日
当得知划位前要先抽号码牌时,我做了个梦,梦里得到的结论是‘越早抽的人,越晚划位’,大概是迟迟没有看到说明页上的“抽号码牌”的按钮,出现强迫梦境。
睡了六小时在9:50醒来,打开连上线之后,同时打开划位说明网页。嗯,可先登入,等待倒数。登入之后只看到熟悉的‘找不到服务器’页面。切换到金马部落格,果然留言开始迅速增加,点阅次也是。
周六就该睡得晚晚的,为什么早上10我就醒来了?个资外泄、睡眠不足,又还没吃早餐,还看到网页登不进去的我,其实应该要生气。但是看到网友们在部落格的留言,我反倒真的很想气到快发疯,又觉得好笑:现在情况到底是怎样啦~
情况料中了。系统当机,划位看不到自选区,快速划位又不知划到哪一排。切换场次或重整,有人选好的片子不见了,系统还威胁他要快去结帐,明明没有东西怎么结帐(这个我也有发生),还有人发现不同家品牌的宽带,登入情况不同,中华电信光纤,抢输so-net和台湾固。
一切都是一个慢的情况,只有金马套票专区上方的跑马灯流畅得不得了。不论下面的场次却怎么选,页面不是开很久点不出来,就是一个找不到页面;更不用说有很多人不停地到部落格反应:他/她一直被登出,或系统一直叫他去登入。划位划完无法结帐;想结帐结不了的人,一直被系统威胁要快点去结,不然要把选好的座位清空。混乱持续了90分钟后,博客来宣布14:00重新抽号码牌。
网友在部落格的留言再度瞬间涌入,我很生气但看着看着却觉得很欢乐,这是一种接近崩溃的状况(扶墙),许多人都是一样的反应:为什么明知系统一定会有瞬间点击流量,为什么感觉上像是没测试就上线了?
很快速幸运地在第二段抽完号码牌又等待了半小时之后,顺利画完一套,但那也是因为只有一套。照以往的排队和打票速度,我和朋友们以相同时间应该可以划完三套,今年在家里光是划一套就耗了这么久。
隐藏式的齐头平等
每一年的划位,总有新影迷加入,有经验的影迷除了固守去年很顺利的划位端点,还得期望端点打票的服务员,对系统的熟悉要高些。今年完全甩除实体端点的排位问题,采用先进的线上划位,不过看似方便公平,但却隐藏更多的不平等。
首先你必须要有电脑、有网络,没有的话只能到别人家借(用人情拜托),或是出门到网咖(花钱租电脑网络时段);科技的使用是该紧密结合大家,而不是把影迷和戏院座位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再来是宽带。12点钟抽完号码牌之后,进入第一阶段的划位,网友神通广大地自行汇整出了“中华电信的网络比较不容易登进去”、“我是中华电信光纤还抢输其他”、“so-net和台湾固比较容易登”等等结论,但不知这情况是否属实。
以往的实体端点连线,在网络尚不发达的时期,“听说”端点都是专线连到划位系统主机,所以那条线只做连线和回应,(注意,我写听说,我无法证实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现在让大家自行透过网络进行划位,每个人频宽情况不同,是否还有更多黑盒子内的不平等条件,是大家更看不到的呢?
过去只要买到了套票,只要人到端点前排队等著划位,(注意,是划位不是买套票,我真不懂主办单位把卖套票也要排队,弄到影友骂声连连是什么用意?),只要靠一双脚去端点前站(或蹲)著等,再凭着白目勇气(有人是白目到插队,也有人是白目到在端点前才“挑选片子”),再加上合买套票的朋友壮大声势,就可以完成一年一度的影展朝圣前置作业。
虽然主办单位说,他们有现场划位的方式,但那也得等到套票先在线上划完了,才开放,以前的套票根本不用,只要买到票就OK了呀。2007年金马影展提供这种需要自备科技配备 (电脑、NB、频宽、网咖) 的线上划位方式,真的是一种是非常的不人性,也不体贴不熟悉网络操作的影友的作法。
网络时代的方便与焦虑
今年网络划位省去了端点排队的环结,让以前落在端点人员的压力,让划位的影迷自行承受。从上午十点钟开始,爆脑浆的影迷就不断大量留言,部落格的留言数,在网页重整的瞬间,增加了十几笔,点阅次增加了数十次。
等待系统当机恢复的同时,唯一安慰的,就是人在家里,不用寒风中大雨中在路边或店头枯等,可以起身倒个水上厕所,打电话给朋友可以用室内电话,不用再用手机询问:你那边端点情况怎么样,有网络可以切换到留言版开骂。肚子饿了挪挪椅子就可以离开去找点东西吃,不用像在端点排队时(万一还是独自前往),包包里得带着水带着面包,还得想着万一等下要尿尿该找人接手占住现在排的这个位置?
但是,电脑这端的焦虑,却因为每个人直接面对萤幕上的‘找不到服务器’页面,而蔓延开来。网友妙留言道:“在众人面前发疯砍人”(在端点划位)和“一个人在家发疯砍萤幕”(在家里划位) 的差别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在端点划位,唯有“看到萤幕上的座位”时,划位者才能真实享受抢位子的焦虑感,其余还在队伍后面排队的人,只有“看着前面”的等待滋味。因为等到真的轮到你了,前面用了多少时间心里大概有个底,其实座位也抢得差不多了,期望度也不会太高。
在家里线上划位,人人有机会。但是直接看到当掉的、错误的、跑不出来的画面,这是原本不应该让大家看到的“不正常画面”,现在大喇喇地摊开来,当然越加激怒了对系统的不信任与反弹。
工程师端与客服端 VS 主办单位端与协办单位端 的神经连线
向来不会对客服人员生气怒吼,因为对方并不会清楚知道情况是怎么样,必须好好的把现下的问题说明白,服务人员才能将症结点传达回去。
相反的,程式端发生了问题,有没有快速地告知客服呢?一早10点钟的登入就出问题,有人打电话到客服专线反应,看网友们写上来的意见,似乎客服不知道系统当掉了,会请工程处理。到了11:15当掉的页面才出现从45分开始倒数。
客服人员都经过标准的训练,也知道公司内部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应该回复什么样的答案,可以让消费者满意。只是今天划位系统当掉的情况太严重(说严重也应该不会,套票4000套,顶多也只有4000人吧),过多的客诉电话打进去,在没有足够的客服人员情况下,每通电话打进去都要等…等…等…,等到接通可能已经过了两三分钟。
这头的怒气已经没人可以解套了,又没有队伍前后的人可以抱怨,只好把无处可发的心情贴到留言板上,拼命地要金马影展主办单位出面说明;我也还是只有一个问题,主办单位你都没有事先参与这些测试流程吗?会发生这些问题,不光是博客来的错啊~
个资外泄,任由博客来去道歉,搞出个500元折价事件,再演变成博客来吸收外泄名单会员的套票费用,许多网友根本会觉得主办单位对发生的事不闻不问;该不会发生了这些情况,金马当真要博客来自行承担处理?(我不是帮博客来叫屈,它的线上商务营运得很好,赚钱绝不是问题,只是照商业签约情况,可能会依合约内条款执行:赔钱损失一概没有主办单位的事)。
疲累的其他… (这段我之前贴过了)
简单就是最好。影迷朋友只是想看电影,一件简单的事不用搞得太复杂。这次的划位方式和以往系统不同的地方,在于同一天列出的电影片名,还附上了其他的日期场次,增加了误划的机会。
划位键点击一次,网页并没有动作,点击两次以上,该场却可能变成划两个座位;有人因此误划两位但无法删除(这点比较奇怪,划位表里面都有删除的按钮)。但是系统并没有告知画面会自动重整,偏偏因为流量过高,自动重整时都是当掉。
划位的说明页面,没有把会发生的其他情况提出;范例里是顺利的把一套票全部划完,所以会有一组订单编号。可我是一套票抢时间分开划,一套票有三组订单编号,但在一般的会员购物车或订单记录里看到售票网的订单记录,(系统也没发信给我…难道是不敢发了?)
自动划位的优先级被骂到臭头,不是自动编给最贴近萤幕的第一排,就是戏院里最不可能去选的边边角角的座位;指定选位的方法,则是根本看不到完整的戏院配置图,因此只能选左边上面的区块。人脑与程式的逻辑差异,在这次的选位系统明显可见...
今年套票没有实体端点划位,只采线上划位的作法,等于从一开始就把“不会/不习惯操作网络的影迷”排除。而每年在端点要花费的时间,最长约2.5~3个小时,就可以划到4套(我们是多人策略);今年花同样的时间,我却只划了一套票,其他的时间都在等画面重整。
系统上线本来就应该先测试,售票业者或许碍于商业机密,不想让对手知道自己的系统是怎么样的情况,所以不能也不敢像游戏业者一样进行公开测试;也因此才会发生最头先去注册的477人的个人资料外泄的情况。
在这紧张划位过程中,一边看到许多网友在盛怒下的留言,有的充满情绪字眼,疯狂洗版,也有的相当爆笑喷饭。感谢这些不认识的网友,大家共同渡过疯狂的几个小时,有人气到手发抖,有人紧张到憋尿或便祕的,也有人不停地重新登入又被登出…。
虽然不能像实体排队一样,看到素不认识的其他人,更不可能在进入戏院时,因为在排队时照过面而觉得这个人很眼熟,(毕竟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可能在头上挂一个气泡对话框,用语法alt标明“我是谁谁谁”)。
这次的线上划位(测试),只是未来各式各样实体商业行为线上化的其中一种。我爱看电影,只希望今年的鸟事明年不要再发生,金马主办单位神经应该再绷紧一点,还有,其他售票系统业者尤其是卖车票的,你们也没好到哪去,引以为戒吧。
作者: keith21   2006-01-11 01:45:00
同感..泪推
作者: apravril   2006-01-11 01:51:00
写得太棒了...可以放在赠送的金马特刊第一页吗
作者: curtietz (咖啡黑黑伤胃很贵)   2006-01-11 02:50:00
太感人了!!推
作者: sing0930 ( back to life)   2006-01-11 02:56:00
泪推
作者: yeataro   2006-01-11 04:00:00
虽然今天因为要RUN演出没经历过这些(相对的一推没划到),
作者: yeataro   2006-01-11 04:02:00
不过还是大推!(在一点上工前倒是有划到一张票)
作者: may1985 (陪我去青康藏高原)   2006-01-12 09:17:00
推特刊第一页 有够写实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