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色 戒

楼主: ferment (下雨的侧脸)   2007-10-21 01:48:27
即便是小说与电影之间文本形式的天差地别,
再或是30年之间的世代差异,
都不能否认张爱玲与李安这两个人有着极为相似的特质,
他们以锐利清明的耳目记载着
一个时代里生活施加于人的暴力及
潜藏人情心性里的脆弱与柔软。
虽然张爱玲长于描写感情之事的起落,
但她最高明的并非只是透过细密华艳如绸缎般的笔法
将一段又一段男女情事装饰得好看,
而是在述说这些被镶嵌在时代跌宕与动乱的感情的过程中,
直指社会结构与变迁加诸于个人的暴力;
承诺永恒的爱情经历人事变动脆弱得不堪一击。
因而人在传统价值的束缚与政治或战争的暴力之中活得身不由己;
所谓的相爱在一些事过境迁之后便烟消云散毋论什么承诺或来世永远。
这是她的小说之中恒长的叙事架构与命题,
例如:“色戒”;
例如:“半生缘”。
在“半生缘”这部小说里,
男女主角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感情原本离婚姻不远,
但在一次事故中,曼桢被自己的姊夫强暴,
曼桢的姊姊曼璐为自己的丈夫与家庭囚禁了她,
曼桢自此与世隔离直至逃出,
而世钧在她被软禁消失的期间早已其他女子结婚。
张爱玲透过了曼璐对曼桢的囚禁隐喻了
家庭作为一种社会价值与传统对于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束缚。
顾曼璐牺牲自己的尊严与妹妹的感情来成就家庭的完整;
而顾曼桢则丧失了身体的自由、贞洁还有脆弱的爱情。
当她不断地依赖著思念情人支撑过被监禁的苦痛并终于脱逃之后,
她所爱的男人却早已结婚,
并在最后相会的过程里,
对曾有过的承诺与感情支支吾吾地什么话都说不上来。
两个人的感情这么不堪人事变化的一击
这故事几乎是典型的,
里头纠结了感情的脆弱与易逝,
而这些脆弱的因由又是扣连到对世局与传统的批判。
“色戒”亦是这样的。
在战争的年代里
你可以看见一幕又一幕的镜头里人们脸上的慌乱与脏乱,
那是战争留在人身上的痕迹。
路旁随时倒下或永远不再起身的尸体是这个纷乱时局频繁的后遗症,
并感染玷污了女主角王佳芝往后的青春、人生与感情世界。
因而在这个女间谍伪装成贵妇人混入豪门图杀奸敌的故事里,
你可以看见青年王佳芝与邝裕民在波光流转之间即将萌生却
又随即为了国族主义造生出的国家意识与战争的隔离而
夭折的感情;
也可以从被指为汉奸的易先生他无时无刻的缄默里望见
对泄密、被暗杀的恐惧与不安。
原来一切都是战争与世局的错误、政治的错误、
国族主义的错误、人与人之间对立的错误,
但却是由个人的感情与人生承受了伤害。
所以这故事中的每个人的感情几乎是伤痕累累不由自己的。
王佳芝所扮演的“假的”麦太太却“真的”爱上了身为敌人的易先生。
邝裕民在多年以后才粗暴地强吻了他喜欢过的王佳芝,
但两人感情的样貌早已不是往年。
而当易先生以为终能在王佳芝身上找到安心与真实的感情居留地之时,
却也只能在最后选择杀害了她。
除了造化弄人的批判,
张爱玲亦看透了这个社会的性别传统如何型塑
男女间差异化的情感价值与表达方式,
男人被规训成在公共事务里争权夺利逞凶斗狠,
却是对情感不擅着墨与表达,
女人得学会甜美柔和,
但却是在感情上有着超乎一切的决绝与坚强。
当性别在表面上框架出的绝对强弱在议题场域与观点的转换之时,
便会有了翻天覆地逆转的不同结果。
因而在张爱玲常常说著这样的故事,
有着外在政治/经济世界的权力与强悍的男人,
却老在面对自我感情之时懦弱不决。
那些外貌看似娇美柔弱,在家庭在经济上依附男人的弱女子,
却是在感情领域里持着超然的坚强。
于是“半生缘”里,
沈世钧面对相隔半生难能见面的爱人只能温吞地近乎沉默。
在监禁时光仍死守着两人微薄感情的顾曼桢在见着这般光景以后
也只是放过了这些事过境迁,毅然而然地放了手地说了声一切都回不去了。
故事“赤地之恋”的女主角黄绢则是为了让男主角刘荃存活
而让自己牺牲了。
色戒的情节里如是映演着情感中男人的脆弱与女人的坚强,
邝裕民可以热血贲张地在外疾呼国家民族的救赎,
却只是一语不发地放纵自己的沉默与懦弱杀死了与王佳芝的感情,
正若她在他粗暴的一吻后所谴责的:
“三年前你可以的...。”
(而他却让一切她不愿意发生的都落在她的身子上了)。
在最开始的那幕,在易先生以著残酷的口吻定夺了犯人的生死,
我们几乎都会误认为他是性子里缺乏情冷而太过冰冷了,
但这种形于外的冰冷却只是为了保护他内里放著的脆弱。
并在三幕的床戏里随着王佳芝的眼睛我们渐次地看见
他慢慢冰解的孤独与寂寞,
在那个谍对谍活得不能自己不能诚实的世界里,
王佳芝与他的感情是虚假生命里硕果仅存的真而这叫他几乎是哭了。
承受压力最多的王佳芝倒只是扮演好她麦太太的角色,
履践著与邝裕民的承诺(或感情)并接受外在的一切安排,
充分展露出她情感个性上的决绝。
甚至连在最后珠宝店李分手的一幕,
你都可以在这场戏的隐喻之中,
看见易先生如何在那声“快走”之后,
在感情里逃得如何仓皇与狼狈。
而王佳芝在她走离这段感情的过程里,
即便无人接应无路可去甚至被兵临城下地包围,
她的神色上仍停留了自若的不悔。
而刻板印象中关于性别孰强孰弱便在这种对比之中被消解模糊。
谁是坚强谁软弱谁是猎人谁是猎物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至于王佳芝是不是真爱上易先生或易先生究竟爱不爱王佳芝
再或易先生泪望着人去楼空的房间回想她的背影这景到底符不符合
原著里对两人的情感描述或是曲解了作者的本意,
我想除了亲自询问张爱玲以外这些都是无解的谜题了。
不过我知道的是,
老爱在故事里拆散情侣描写情感之脆弱的张爱玲,
她不用意于谴责人心的恒变或情感的不可信任,
因为这些同时也是感情如玫瑰一般的美丽(但刺痛人)之处。
不然她也不会在短篇小说“爱”里,
以未早一步未晚一步没有时间差的相遇偶然性,
写出了感情相遇之难及邂逅之美。
在“倾城之恋”里以一座城池之倾颓的浪漫,
来成就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恋情。
她十分明白感情有如泡影易纵易逝但也因此
那些曾经存在夹缝求生的感情便是短暂又恒长的灿烂,
也是美丽的苦痛了。
在那只象征婚姻与承诺的戒指之前,
我想对王佳芝而言那些短暂的片刻都已经是她/们感情的永恒了,
她放他走了,
至少他曾愿意许诺过。
撇开那些原著与电影之间异同或是否扭曲原著精神的争议,
从“卧虎藏龙”、“断背山”再到现今的“色戒”,
李安在他的电影里描绘著各个社会中人情事理的纠结挣扎,
我们看过了李慕白与俞秀莲在武林成就上的强悍,
与在面对礼教与感情的懦弱。
也看过了外表剽悍的西部牛仔也不得不臣服于异性恋社会的感情价值而
逼迫自己放手错落的一段感情与遗憾。
在对于社会既定价值的描绘与批判;
人情的软弱与伟大等的一致的电影主题里,
这两个一前一后的作家与导演几乎有着完全相同的创作精神。
也无怪乎李安说他是受了张爱玲的召唤而将色戒拍成了电影。
在电影上,
李安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
他以著不急不缓的步调沉稳地说著故事的细节,
没有刻意的视觉刺激与高低起伏起承转合,
观众随着镜头以自然而然的方式,
在影像的表面与具体之中,
看见了隐藏于人物心底那些抽象情感的暗潮汹涌。
戏里的感情也在看与被看的过程里降灵术般地附着在观影者的身体里,
久久挥之不去。
在最后的最后,
不得不提起的是编剧王蕙玲,
这个我以为相当投合张爱玲精神的改编剧本出自于此人之手。
在台湾电影工业体质虚弱的现况里,
一部电影的导演名字能被观众记住便是件难事了,
何况是藏身幕后的编剧。
但编剧一如导演,都是成功电影中的灵魂人物与关键,
无论是当初好看到让我迅速买下原著剧本的“夜奔”,
或是众所皆知的“卧虎藏龙”,
再或是私心以为是成龙近年来最有意思的电影“神话”,
这些均出自于王蕙玲之手,
她的名字也几乎可与电影品质挂上等号。
当李安随着一部又一部成功的电影被拱为台湾电影之光时,
切莫忘记王蕙玲是绝对不能遗漏的另外一个。
作者: Birdwood (鸟木)   0000-00-00 00:00:00
推王蕙玲
作者: nufearing   0000-00-00 00:00:00
ID_MULTI版272和289
作者: grubba   0000-00-00 00:00:00
嘘王蕙玲
作者: Kasheran (性无能与胃扩张)   0000-00-00 00:00:00
为何要嘘嘘??
作者: REGINAWANG (缱绻)   0000-00-00 00:00:00
推一个~不过提醒一下,是无时无刻"不"。喜欢再生缘+1
作者: alicehy (哈哈哈)   0000-00-00 00:00:00
推+1
作者: lovesthenry (因为爱是绝对的跋扈。)   0000-00-00 00:00:00
推。
作者: Shizuku (._.)   0000-00-00 00:0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