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39&eid=v139115
《色、戒》我是纽约首映当天就去看的,跟很多其她的朋友一样,电影散场后,那种张爱
玲式的苍凉久久在心头盘旋不去。虽然我在不只一篇文章里说过,我从来不喜欢李安这个
导演,但他在《色、戒》中的转向(不妨这样说吧,如果他在过去的电影中的伦理架构与
白先勇雷同,总是不遗余力的想要去说服社会调整其既有价值,却又扭扭捏捏的希望维系
那既有价值,那么他在《色、戒》里的张爱玲转向,显然对于许多的父系既有价值,做出
了更加激进的怀疑与批判),特别是他对于人性心理的深掘(这里的心理既指人性/心理
,亦是张爱玲或心理分析学门所念兹在兹的人/性心理),无疑令不爱李安者如我,也要
为之折服。国内已有许多批评家深入比较分析李安的改编如何成功为张爱玲之原作添加血
肉,且在此同时进一步演绎张爱玲的原著精神,所以我想在此也没有必要去赘述这电影究
竟好在哪里。我比较好奇的,是美国人怎么看这部电影。
看完电影这一个礼拜以来,我读了些台湾朋友传来的台湾影评,也很仔细的蒐集美国这边
的媒体反应。为了做足功课,甚至从百视达租来了此间许多影评中提到与《色、戒》与诸
多雷同之处的德国电影《Black Book》。朋友半开玩笑的说我这是著了魔,我只有一笑置
之。张爱玲一辈子的心愿,是能够在美国扬名立万,李安拍《色,戒》,相信也有为张爱
玲尽点心力的感情因素。因此,当美国的反应普遍不佳时,在不满之余,我也试图想去厘
清一些藏在她们的冷漠后的一些根本的文化差异因素。
既然想厘清这根本差异,我想做的,就不是以“文化差异”一词笼统概括解释美国人对这
部电影的不满与不耐。其实大部分的影评,对于这部电影都有惊人的同质情绪反应。不可
否认,我对于美国这边生产出来的影评十分的失望,也许是我高估了美国的文化菁英,认
为在全球化的今日,在美国舆论与媒体对东亚文化兴趣逐渐生温的当下,《色,戒》代表
的显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意味着美国人本质上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仅仅是抗拒,而
且充满了白人中心的价值判断。当然,对她们而言,白人中心不叫做白人中心,而是世界
中心,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她们傲慢却想当然尔认为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学标准”。没错
,我的批评修辞听起来很过时,活像数十年前的萨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对于她们的进步
迟滞要感到如此失望了。我将这些同质性反应归纳整理如下,并尝试逐一思考其背后的心
理与社会因素为何,由于是个思考的尝试,我对于每个提问不见得有个默认好的答案:
1) 慢:所有的影评,不论佳评恶评,几乎都提到这部电影的步调缓慢,只不过讨厌这部
电影的,便说她们看到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