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不负责任影评:《甜蜜大地》

楼主: jimulder (That's life.)   2007-08-11 05:02:11
※ [本文转录自 Artfilm 看板]
作者: jimulder (Get a life.) 看板: Artfilm
标题: 不负责任影评:《甜蜜大地》
时间: Sat Aug 11 05:01:54 2007
本影评同步刊载于:金桔粒的电影相对论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post/7377997
我看过二部以色列电影:一部是讲女兵故事的《莫莉与莎莎》,另一部就是《甜蜜大地》
。《莫》片以二名女兵为出发点,描写以色列全民皆兵的政策下,柔弱的女性在阳刚的军
事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挫折。《甜》片则从小男孩Dvir出发,一探1970年代,以色列人
民公社里面的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挣扎。
原以为《甜蜜大地》只是另外一部充满异国风味的外语电影,看完之后竟觉出奇的好看。
改编自导演Dror Shaul的亲身童年经验,《甜蜜大地》以唯美的摄影、流畅的剪接、发人
深省的隐喻以及引人入胜的剧情,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以色列世界。
《甜蜜大地》以小男孩Dvir为主人翁,透过他的双眼来批判1970年代,以色列人民公社对
个人自由意志的剥夺与自身的腐败。片头的设计趣味横生,片头字幕随着小男生咀嚼硬物
的声音应声而裂,象征著某种实体关系的破碎与断裂。第一幕是小男孩Dvir躺在床上,把
原本用来舔吮的棒棒糖一口口的咬碎,吞进肚子里,象征著童年的结束。之后再进入倒叙
,回忆他在离开人民公社的前一年间,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Dvir的妈妈Miri自从丈夫自杀身亡后,便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不但行动受到限制,连她
在瑞士认识的新男友Stephan要到公社探视,也必须经过全体公社居民的同意才能到来。
由于Dvir的父亲在他年幼时便自杀身亡,因此Dvir对于父亲的形象十分模糊。他本来非常
不喜欢Stephan,因为他害怕在父亲形象模糊不清之际,Stephan会取代父亲的地位。但在
朝夕相处之下,Dvir反而喜欢起这名比母亲大20岁以上的“瑞士父亲”。
只是好景不常,Stephan在某次风筝比赛中,与公社的长官起了冲突而被驱逐出境。
Stephan离开以色列后,Miri的精神病又再度复发,成日魂不守舍。为了帮助自己的母亲
,Dvir请班上的一位法国朋友帮忙,装成Stephan写信给母亲,只为了鼓励母亲快点走出
失恋的阴影。
但Miri的病况不减反增,不但无法工作,还被送到了郊区隔离起来。为了让母亲病情好转
,早熟的他强迫自己快点长大,扛起疗愈母亲的责任。对12岁的Dvir来说,将母亲从处处
受限的人民公社里拯救出来是件刻不容缓的事,却也是既沉重且不堪负荷的压力。
我很喜欢某一场戏,就是当兵的哥哥放假回家,Dvir要求哥跟他去探视母亲,哥哥却以时
间不够玩乐为由拒绝了。二人于是开始争吵……。
Dvir:“如果我们再不关心妈妈,妈妈就要死了。”
哥哥:“妈妈不会死的,是人就想会活。”
Dvir:“爸就不想。”
两人争论一番,Dvir一气之下冲出房间,被哥哥叫住,语重心长的说:“别往自己身上扛
,妈永远不会好了,这不是你的责任。”
一来一往之间,辩明了许多冲突与无奈。Dvir的哥哥并非忽视Miri的病情,只是他知道他
的母亲永远不会好了。与其全家一块沉沦,不如保持距离,彼此之间还能够以安全的方式
生存下去。虽然残忍,却是至少保全半个家庭的最好方法。
在《甜蜜大地》中,导演Dror Shaul以极为平实却强烈的符号,去隐喻在人民公社的时代
里,看似公平美好,实则丑恶腐败的一面。Dvir帮奶奶送果酱,原本是一户一罐的公平分
配,却因为小孩子踢足球弄坏果树等微不足道的理由而删除配给;而在午餐当中可以弹出
优美动人音乐的公社长老,竟是早上跑到马厩里要马替他口交的怪老头……。人民公社齐
一式的军事管理看似理想,但乌托邦底层的人性丑恶却不足以为外人道矣。
该片的英文片名叫"Sweet Mud",与其说是对照起“邪恶”的悖伦反讽,我宁可理解
是"Sweet Mom"的谐音象征。Dvir/Dror Shaul所代表的就是以色列人民,尽管他们深爱
自己的母亲/国家,但病入膏肓的病人/体制除非是从自身的改变,否则无从解决问题。
Stephan到人民公社时,送了Dvir一盒拼图(Puzzle)。这盒拼图到最后,反而成了Miri
被隔离后的唯一娱乐。只是对Miri来说,她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惑(puzzles),又该
如何从一堆混乱的思路里,去找寻出面对自己正常人生的方向与力量?
除了隐喻的力量,本片里头导演童年记忆的痕迹也是处处可见。有些故事桥段是若非当事
人否则难以编写的私密经验。
导演Dror Shaul用极为写实的拍摄手法,忠实呈现Dvir的童年生活。在一场冬雨的戏,
Dvir为了避免外人进入母亲的宿舍,穿着比自己身体大的雨衣,窝在屋簷下,守着母亲的
房门不肯离开,直到外人离去为止。那冬夜滂沱的雨声,屋簷下孝顺Dvir的小小身躯,以
及晦暗绝望的夜晚……让人感觉好像摆了一台摄影机在真实的人物角色面前,捕捉他们的
生活点滴,那写实的味道渗过底片传达到观众的眼前而毫不失真,除了共呜之外,也令人
感到既悲伤又无奈。
沉闷的政治背景包装在丰富的人生故事里头,成为一丝历史的痛。片尾的Dvir骑上自行车,
与法国朋友横跨绿草如茵的大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搭配凄沧而优美的人声合唱,成为
逃避现实的理想结局。或许一部电影无力去改变现实的政治环境,但至少这是导演替1970
年代的公社人民,寻找出路的的浪漫想像。
就像英国诗人沃斯佛斯所说的: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没有事情可以让时光倒流)
Of splendou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挽回昔日的光环与荣耀)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悲伤)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而要在过去的历史里找到力量)
作者: rainHime (雨姬)   2007-05-12 22:47:00
推好文~我在看时都没想那么多(惭愧)
作者: fifiola (理悟与事悟)   2007-08-11 16:19: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