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二日情》- 时光之砚部落格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1202191 (逗趣图文版)
==========================================================
也许找到一个人来排遣寂寞并不困难,但在灵魂最深处等待被填满
的应该不只是个座位,而还有更多、更多。我们只能不断地寻找、
不断沟通,了解对方然后试着放入心底,才能在最深的夜里问自己
:这样的温度,是否足够?
==========================================================
已经好一阵子没有面对一部、自觉难以掌握的电影了。
约莫一个月前,发现《 巴黎二日情(2 Days in Paris)》的这支预告片。看完的当时就
被玛丽安夸张的大眼镜、她父母逗趣的神情,以及两人对话中的连番笑点打败,忍俊不住
的同时期待感飙升。巴黎、男女、沟通与爱情,这真是个可大也可小的命题。然而串起这
一切的灵魂人物是我的女神之一:茱莉蝶儿(Julie Delpy), 于是一切的想像又变得不
同,而另有一番光景。
当然,最大的期待来自过去这几年对《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巴黎时》的珍爱与
熟稔。还记得第一次看那两部电影时甚至没有字幕,专注的同时更加惊艳地一句句聆听对
白、时而会心微笑时而出神思索。而在那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细细品味着:杰西与席琳谈天
说地的恣意,是如此隽永如此地完满。
然后我们有了《巴黎二日情》,茱莉蝶儿自编自导自演还自唱主题曲的电影。同样一男一
女的人物架构、同样Conversation Based的剧本形式、同样伴随着无止境对话的城市巷道
、同样美法两国观点的辩证交集...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是把《巴黎二日情》当作《
Before Sunrise/Sunset 》的外传小品、并抱着类似的期待进电影院的。然而它又是如此
地不同,从两人的气质与关系、大量的喜剧与冲突本质、呈现都市样貌的企图、到配角的
戏份,都与你我的想像大相迳庭。
所以得先把结论作在前头。《巴黎二日情》并没有席琳与杰西那金黄色互相辉映、洒落塞
纳河畔的落英缤纷。但它继承了《Before Sunrise /Sunset》的慧黠,那在相近的高度上
互相沟通、了解彼此的努力;它也散发著同样对爱情的需求、伤感与想望。也许找到一个
人来排遣寂寞并不困难,但在灵魂最深处等待被填满的应该不只是个座位,而还有更多、
更多。我们只能不断地寻找、不断沟通,了解对方然后试着放入心底,才能在最深的夜里
问自己:这样的温度,是否足够?
作为一部完全个人的创作,茱莉蝶儿几乎把她想说的一切都塞进《巴黎二日情》里头。城
市的样貌与人际互动,是她半生观察与记录的所见所闻;对白中的思绪与辩证交锋,是她
知识份子自我的领悟与疑惑;而在叙事的手法与镜头的运用上,更可以看到她沈浸在电影
圈二十年的融会贯通。
所以让我难以掌握的是,究竟该把《巴黎二日情》当作一部喜剧电影、当作一则浪漫小品
,还是一段自传性浓厚的个人呓语?
透过《巴黎二日情》,茱莉蝶儿首先介绍了她的故乡巴黎。有别于浪漫电影中的古典风雅
,或《爱在日落巴黎时》的艺术家墓园、街角咖啡厅、塞纳河与圣母院,《巴黎二日情》
眼中的花都是屠宰幼猪的市集、怪人游荡的地下铁、光天化日小巷中的警察追小偷,以及
歧视移民、仇恨德国、或蹩脚地想要泡妞的出租车司机。
每个现代都会的阴暗处都有着些许灰败、潮湿、危险与假象。但茱莉蝶儿的企图,显然不
只是揭露巴黎的另一面而已;《巴黎二日情》所翻搅而出的尖锐面向—无论带给你的是思
考或无奈—都能连结到某种政治意识上头。环保、动物权、全球化、恐怖主义、女性主义
、移民政策等等,她的镜头其实有点偏左、有点激进、带点愤怒又十分忧郁。《爱在日落
巴黎时》的席琳曾说:“我都忘记巴黎有多么美丽了... ”,而《巴黎二日情》便像是为
这句话注解一般,说明了一个“在地人”眼中看到的是什么。
本片另一个鲜明的魅力来自它的配角们。藉著自己的父母亲,茱莉蝶儿描绘了她所认识的
法国人;而在玛丽安的前男友(们)身上,《巴黎二日情》也堪称细腻地展演了不同法国
男人的样貌。艾伯特蝶儿(翻译真是一门伤脑筋的学问... )每回出现在银幕上都十足抢
戏,他诠释了一个开朗、直接、又有点粗鲁固执的法式父亲;相对而言茱莉的母亲玛莉琵
列特则是多愁善感、纤细但乐观的。
在美国观点里,法国人对性以及性相关的话题向来是态度开放、乐在其中。茱莉蝶儿不但
毫不避讳地让她爸妈实践这种印象,甚至借由她与前男友们的互动穿梭在俏皮、脆弱与失
序之间。从她父亲的言谈与画作、她母亲那则“吉姆莫利森”的轶事、到玛丽安面对不同
旧爱不同过去的歇斯底里,这部剧本游走在令人莞尔与令人坐立难安的灰色地带,考验观
众的心胸。
在此同时,这一切形塑了她的价值观与成长背景,也勾勒出她“缤纷的过去”,成为男主
角不曾认识的角落,终而导向两人最后的争吵。
作为一个外来客,亚当戈伯格的男主角融合美国男孩的粗犷与保守,典型地毛茸茸。但如
同伊森霍克的忧郁与温柔,杰克也有他的浪漫、敏感与寂寞。语言上的隔阂是他与这座城
市的第一层距离;亲密女友过去的种种,则是他对巴黎印象的第二层体悟。《巴黎二日情
》的镜头时而回溯玛丽安主观的记忆、时而响起茱莉的自述性旁白,又在许多时候跟拍杰
克的独处而成了全知性观点。虽然“男友会丈人”的戏码已是老套,茱莉蝶儿却是从返家
女儿的角度出发,旁观杰克来到自己的家庭与家乡、那种种适应与感受。
而终究,《巴黎二日情》最用心探讨的问题一如《Before Sunrise /Sunset》,是男女之
间的了解与沟通。
早在十多年前,茱莉蝶儿就以一身青春诗意书写了席琳的文艺气质。如今的她年过三十五
,而从《巴黎二日情》成熟丰富的色彩、层层交叠的文本,以及可供切入的多个面向看来
,当年那滔滔不绝、滴溜溜地转着两枚大眼睛的金发女孩,这些年来不但未曾停下思考,
还把她所想过的一切都记了下来。
而我也相信,应该有人和我一样,在看完《破晓、日落》二部曲之后告诉自己:这一生的
伴侣我一定要找个能像他们一样,和我天南地北聊个一天一夜仍旧兴致勃勃、不断发现默
契又不断享受交集的对象吧?
《巴黎二日情》的剧本保留了《爱在日落巴黎时》的繁复与机灵,但比起杰西与席琳的浪
漫、愉悦、星光闪烁的珍贵触动,杰克与玛丽安无疑是日常而琐碎得多。这对伴侣已经交
往了两年,而根据茱莉蝶儿的说法,“现代人能够交往这么久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两
年来的亲密互动构成无比熟悉,而《巴黎二日情》便勇敢地试图挖掘那存在两人之间、终
究十分危险而未知的角落。当年的理查林克莱特用他的镜头、成功捕捉住两颗灵魂初次撞
击的灿烂;而茱莉蝶儿在此却试着筛落与结晶,那浪漫褪去、新鲜感剥落之后,仍能够维
系两人的本质连结。
在片尾的房间里,尖锐而幽默了大半篇幅的《巴黎二日情》由玛丽安的独白牵引著,回到
平缓、哀伤的光线中。“我只能再一次崩溃,然后疯狂地到处找人填补寂寞;直到两年之
后重新抬起头,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爱,但最后....又是再一次的落空。”茱莉蝶儿在此与
玛丽安几乎重合,提出她那无解的疑惑:“无论多么亲密、多么真诚,我们究竟能否真正
地了解、并接受另一个人?”
然而什么是了解?什么是接受?什么样的过去需要被提及?什么样的不说等同于欺骗?三
十多岁的两人找到了彼此,而教导他们经营这段感情的正是过去所经历的种种。因为曾经
寻找、有过茫然、一度受伤与犯错,才学会了如何爱人与被爱。
所以最后她又自己回答自己:“即便其中的道理怎样都想不通,但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你就
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没有他。”
相对于席琳的自信与独立,茱莉蝶儿以相当的神经质诠释了屡屡受伤、脆弱的玛丽安。她
的风姿与优雅依旧,她那迷人的英语依旧;她说话时眉眼间神采飞扬,她笑开的时候瞇上
眼、宛如微凉的雪花洒落。当两人在河畔的争执过后,茱莉抿嘴不甘心地踱著步,那想说
什么又说不出口、想解释什么又没有能够的倔强,让我想起席琳在出租车上所发的那顿脾
气。她的无助如此令人心碎,更令人心疼。
作为延续某种理念的创作,《巴黎二日情》无疑是比《破晓、日落》来得喜剧许多。茱莉
蝶儿选择了大量的旁白、闪烁式交代的回忆场景、以及在银幕上笔画小人的可爱手法。这
部电影因此风格鲜明,标示出她的口吻与质地。玛丽安与席琳都提到她们小时候,常常在
上学的途中因为观察蜗牛、或柏油路上的蚂蚁行列而出神忘记时间。《巴黎二日情》也藉
由大量的照片堆叠,呈现出她对视觉印象的耽溺。
当然我并不讳言,《巴黎二日情》因为它的叨絮与尖锐,难以带给我如同《爱在日落巴黎
时》那般浑然天成的感动。茱莉蝶儿身为叙事的主导,无法停止地说了又说,使得这部电
影少了点留白的美感;而两人之间的化学作用与整体气氛,也被对话的质量及趣味给盖过
。但也因为这些能耐,证明了茱莉蝶儿不只是个气质出众、演技细腻的女星,更是个底蕴
丰厚、哲思耀眼的创作者。
整整八个月之前,我为《爱在日落巴黎时》写了一篇文章。直到现在它仍是《时光之砚》
最受青睐的文章前三名。其实我一直觉得那篇文章写得太过理性,偏向条理分析而不够反
映杰西与席琳带给我的心有戚戚、以及心向往之。
我还记得写完它的第二天下午,恰巧转到HBO重播《爱在日落巴黎时》。 想当然尔我又把
它看完了一次,而那天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句之前不曾记下的对白。那是当杰西在甲板上
问席琳:“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当初我们没有交换电话号码?”而席琳回答他:“大概是
因为我们那时候都还年轻、都以为人生很长,以为我们都还会遇见许多人吧...”
《巴黎二日情》的风采与灵巧是它出色的魅力。我不敢说这是一部浪漫的约会电影,也不
认为它的喜剧面向能让你完全放松。如此一部细腻书写、深层刻画的剧本,想触发的思考
绝对不下于笑声和感动。而我想把它的预告片推荐给每一个人,如果你看完之后觉得兴味
盎然,不妨把握还在上映的珍贵期间、进戏院去惊叹一下茱莉蝶儿的才气和幽默。
我的女神她虽然不再是无敌的青春,但从玛丽安那贯串全片、依然稚气的笑容里,我看见
了她的用心,以及乐在其中。
==============================================================================
延伸阅读:《爱在日落巴黎时》by 时光之砚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68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