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19年前大学联考考进公费生
当时环境没现在这么好 资讯也不发达 (上大学才学会使用网络)
"当医师" 是当年大说数顶尖高中生的志向
公费 就是绑四年 (教学医院) + 两年 (下乡服务)
当时不少人家里是负担不起医学系的学费
要嘛不是助学贷款, 打工, 要嘛签公费
那时的私医公费分数还乐胜私医自费呢
当然 政府球员兼裁判 我们那个年代就有了
我大六的时候 全国公费生被卫生署请去台北开了个会
名目是 "公费生: 到需要我们的地方"
实际上是 "由署立医院全权规划受训医院"
这对我们来说差异很大
因为在这之前 训练医院是自己选择 然后跟卫生署报备即可
其实我在实习的时候 都已经选好训练的医院跟科别 (毕业留在自己学校)
但是这个政策一出 我就读的大学 (慈济医院) 并不是卫生署指定受训医院
整个计画都被打乱
其实当时也会担心署立医院训练资源不足
后来留花莲梦碎 为了能到医学中心做比较完整的训练
就选择了退辅会系统 回到台北荣总受训
的确 当时的署立医院大多是无法自己训练住院医师的
所以大部分公费生进去之后 就立刻采"代训"方式至其他教学医院受训
我同学就很帅气 直接选署花 慈济代训 最后四年内几乎没有回去过署花
其他选署立医院的公费生同学 也都能够到其他教学医院代训
目前我们都 V 好几 大家也都过得不错 医疗技术上也不差
至于下乡选科 就是两种状况
1.偏僻没人想来的 医院通常对下乡医师会比较好 (奖励金照算, 假照放)
像我们医院 偏远程度大概只输山地跟恒春 公费医师就是当一般医师任用
鼓励你发展自己的临床业务 硬件设备医院也都愿意编预算采购
认真看诊的医师 通常公费还没还完 门诊的病人就爆量了
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医师在公费还完之后能够继续留任
毕竟我们除了需要公费生解短暂的渴 更希望能收到愿意长期耕耘的医师
虽然公立医院仍不如私人医院有效率 但我觉得本院已经很努力想做好了
题外话 我的薪水医院从来没少给过 还公费期间也都是 20 起跳
2.离大都会近的署立医院
我没待过 但是因为强敌环伺 除非里面有超强医师针对专门疾病开特别门诊
否则通常竞争不过附近的教学医院
比较大的问题是营运绩效不好 相对的奖励金就不好看
奖励金不好看 相对医事人员流动率高 对整体医疗就是恶性循环
就算满腔热血想认真看诊 到最后也会心灰意冷
比起偏乡医院 好处就是离大都会近
通常都有高速公路 离开医院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回到大都市的怀抱
每个人个性不同 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长时间在乡下
相对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大都市
我在人生的前十八年都在台北市长大 大学到了花莲唸书 才真正发现自己爱的是什么
后半辈子除了住院医师那四年回到台北 已经整个定居在花东
我的老婆当初搬来也是反对 跟我碎念了好几年
现在她跟我说 回去台北住超过一个星期 会浑身不对劲
我的两个小孩已经读过小 在这里过的超快乐 每天骑脚踏车整个镇上到处玩
也可以学钢琴 学英文 游泳还可以游到全国第三
他们光学习跟跑户外就花上一整天了 不用担心什么手机成瘾 他们根本没有手机
课业也维持得很好 话说他们有一个超会念书的老爸 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我的长辈也暂时不用我担心 他们还年轻 可以照顾自己
等他们老了我也打算接他们过来养老呢~
如果说版上对于公费生负面的评论比较多 那我大概算是超正面的吧
公费还完加自费留任超过八年 目前预计待到退休 (虽然还很久)
讲实在 若真的不想让自己的精华十年被国家绑住 千万不要填公费
我在乡下 很多很乖的孩子也希望能当医生
但是有的课业就是顶多中上 有的家境不好
公费医师或许是可以让他们翻身的一个机会
所以 请还在犹豫的各位 赶快放弃公费 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