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药历上云端 传医院拒诊 爱滋患者资讯 不

楼主: log847 (阿道)   2017-07-23 02:59:13
其实没预料到PO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我想还是把爱滋注记这件事分成 1.纯医学 2.医学+社会问题
资料来源我一起付在底下,欢迎讨论
至于说我是“同道中人”、“护航”的就慢走不送
1.医学问题
1.1 爱滋病毒其实没有想像中那么高的传染力
1.1.1 针扎传染机率比HBV、HCV低,之前po过不再po
1.1.2 Partner study
之前有个争议很大的Partner study,收了稳定服药的感染者(HIV RNA
viral load (VL) <200 c/mL),让他们和性伴侣无套性爱,收1110个cas
e
,结束后没有人因此新感染爱滋
http://www.croiconference.org/sessions/hiv-transmission-risk-thr
o
ugh-condomless-sex-if-hiv-partner-suppressive-art-partner-study
1.1.3台湾没有医疗人员因公感染确认案例
如果发生暴露事件,事后筛检确认感染,可以比对病毒株。之前谣传EMT
因公感染,后来病毒株完全不对。如果针扎之后没跑流程,之后发现感染
,的确就无对证。但至少在目前可知的资料是没有。
1.2不是所有感染者传染力都一样
1.2.1 规则服药者
台湾有八成感染者规则服药,规则服药后viral load可以达到
undetectable,如果漏好几天没吃,可能100,200以上。临床上遇到这些
病人,可以翻在感染科验的viral load,如果很低(数学模型做出来说<40
是几乎不会感染的,但医疗没有百分百这大家也知道)。可以确定的是,

群人可能比没有筛检过HIV的人或黑数来的安全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673608611150
1.2.2 急性感染或并发AIDS
viral load可能接近1000,是传染力最强的阶段
1.2.3 黑数
许多黑数可能已经进展到AIDS的阶段,在所有感染者中预估站三成,是
医疗人员最需要被保护的对象,注记无法帮上忙
1.3 外科议题
1.3.1
1990年代nejm老paper,没有证据显示在术前知道病人有没有HIV,有助
于降低意外针扎或传染事件,这观念被沿用下来。当然没有证据可能只是

学方法无法辨认出来。其实也可以重做一次类似的study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199006213222506
1.3.2 要不要铺的像灵堂
没有不行,不过可能安心效果较大,当然安心也很重要,外科医师刀开起来
才顺。HIV病毒需要活细胞对活细胞传染,除非麻机上沾染大量还没干的鲜

,病人是黑数或没服药,手套又破,手上刚好又有伤口,才有传染的可能。
如果可以知道病人是不是HIV阳性,你可以铺得像灵堂预防这种机率极低的

外,或选取其他术式、传针小心一点。
1.3.3戴两层手套有用吗
以前说可能会降低操作能力而没用。但有新的证据显示万一发生针扎,可以

低穿透的机会,有一些不易穿透新材质的手套也在发展中
http://www.infectioncontroltoday.com/articles/2000/05/infection-co
n
trol-today-does-double-gloving-doubl.aspx
2.医学+社会问题
2.1 爱滋注记是对医界的测试
HIV一开始出现在台湾还有护理师医师拒绝照顾,这几年歧视状况越来越少。

想上,注记下去医疗人员不只病史明确,也可以做基本血液隔离以外的加强措
施(例如铺得像灵堂、采用出血比较少的开刀方式、缝皮时不用手去压线或拿
针),病人也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但问题来了,歧视没有想像中那么少。有病患即使规则服药viral load测不到
去眼科牙科LMD被技术性的说“我们这里没办法处理”。因此病人没办法在最

便的管道得到照顾。
这不只意味着这群人得多跑到医学中心而已,可怕的是后续的效应,是否会让
人不想筛检?
也同意emberend大大所说,如果因为注记而让一些人因此疏于防护或是不跑针
扎流程,防疫漏洞增加这也是有可能的。歧视拒诊状况太多, 一旦怀疑自己

能有感染爱滋的风险,会不想去医院检查,黑数反而增多。
注记实施了,却又喊停,某种程度是医界没通过对爱滋的认识和态度测试
同时也保护医疗人员免于更多黑数的困扰
解决方法:
增加医疗人员对爱滋的认识,减少态度上的歧视(至少不要让人看出来),
让注记可以达到理想状态发挥的功能
2.2如何抓黑数
台湾现在最严重的是黑数,已知的感染者大多服药,mortality morbidity也都
很低。现在疾管署有在推唾液筛检,如注重隐私、住在没有医中地方的人,也

以透过唾液筛检自我检测。而歧视或社会观感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社会认

这就是个脏病,得了是你活该,以后人生就完蛋,愿意确认自己是否有这个病

人可能会减少,或者会不希望被医疗人员知道进入医疗系统。
hahawow大PO的美国CDC guideline也赞同,是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做的事,让大

都筛检,台湾孕妇已经有在做。但可能因为盛行率考量,cost effectiveness

知道合不合,同时也要解决上述的歧视拒诊问题,才有办法做好
2.3医护人员有得到最低保护吗?
前面有人说急救会不戴无菌手套,这我同一,在性命和感控之间,可能无菌就

那么重要。但急救时你会连最一般的手套也不戴,弄的自己满手血吗?如果是

样的话,我要再你耳边播放劝世歌洗脑你戴。
比较有可能发生的是没带护目镜也没戴眼镜,被血喷到眼睛。在急救任何血液

染病患时,可以考虑护目镜。可向医院争取,争取到了之后医疗人员也要确实

行。
至于针扎因为太忙没去跑,这可能部分是个人责任,部分是临床工作太繁忙。

果值班品质好、工作量合理,相信大家去照流程的意愿会增强。
解决方法:贯彻88工时,减少临床负担,
组医师工会来对抗一管理阶层cost down,
让医疗人员可以确实做好基本防护,
责怪或轻视感染者无异于弱弱相残
无助于现况改变,更可能助长医病摩擦和歧视
作者: Paclitaxel (紫杉醇)   2017-07-23 04:35:00
你不要这么晚睡啦 嘻嘻
作者: circircle (圈圈)   2017-07-23 04:49:00
推“爱滋注记是对医界的测试”
作者: hahawow (哇哈哈)   2017-07-23 06:30:00
还是没回答接受完整B肝疫苗且产生抗体者针扎感染率多少?是否HBV仍比HIV高?更不用说前面有人提到的,损害期望值=损害机率x每次损害被传染HIV损害>>>HBV与HCV
作者: HoterLin (白袍清道夫)   2017-07-23 08:18:00
您的学问真好
作者: Atima   2017-07-23 10:27:00
鬼话连篇~~~真想看看本尊什么人物
作者: BioMachine (Blueberry Night)   2017-07-23 11:58:00
我算是很早期就开始支持工时合理化的,说句实话,医疗人员面对的困境并非都是改善工时可以解决的,好比医病关系 好比对医疗人员保护不足的问题 都需要其它的解决办法 我越来越不满某些人 把搞社运那套粗暴的用在医疗上面
作者: librainsky (Libra in the sky)   2017-07-23 19:04:00
这个人讲话就是没在临床待过嘛.. 你可以谈谈你急救过?我是说真的急救 一分钟内都等不了的那种..
作者: sepsisshock (nil)   2017-07-23 19:17:00
以后临床上有HIV+病患可不可以拜托原Po处理减轻其他人的压力,还是只是嘴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