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诸神崩殂之夜》三,残枝

楼主: faliea2 (阿福罗头阿芙萝黛蒂)   2017-05-02 08:48:14
《诸神崩殂之夜 第一部:祸津显世》 三,残枝
写在前头:本章故事与真实道教宗派、环保团体、民间传说殊无任何关联,若于阅览过程
中感到任何身心不适,请左转离开。
小视窗:渝洲,今重庆。赤县神州,古籍中所称中国。
* * *
三,残枝
二零零五年,中国四川
如果草木能流出眼泪,恐怕这片林子现已成了海洋。
我尝闻《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提及,草木若高有一尺,就有精灵附在上头。
这话有些儿不对,让我把所知道的悉数说予你听。
北朝时期,一位得道高僧于蜀地西岭栽植了一棵银杏。高僧除悉心照料外,更视此树如门
生、如亲子,日夜祝祷、诵经、用功、坐禅都在它身旁。
五十年后,高僧圆寂,当年的小树已高逾十呎,枝叶繁茂,生气蓬勃。除此之外,还有了
思想意识,可以其精魄之姿游行于方圆百里之内。再经几番修行淬炼,数百年后,可具现
化为人身,活动范围亦更加扩大。
后来的僧人陆续种了几株银杏,以及山茶、银木、女贞、黄葛、皂荚、月季、龙柏等树木
,寺名也由原先的道隐改为“百杏”寺。银杏偶尔化作一名娇弱年幼的少女,到附近城里
蹓跶胡闯,闲暇时也对其他树儿说书、读经,讲述它与高僧一块生活的往事。
春里,清风与蜂儿一块前来说媒,把雄株的花粉撒在它的裙裳里。一季过去,金黄色的果
实结满枝头,落入土里的成为新株,挂在树上的则被僧人们采来食用,据说是温肺益气的
良方。
最初的银杏,是我们众人的母亲。它教导林间草木佛法、修禅、养性之道,让它们生出灵
魄,得以脱离形体,以山魅或精怪的形式游走于山林之间。
日月流转,朝代更迭,银杏不再热爱浪游,性子也渐趋温和内敛。它舍弃少女的形象和杏
儿这个化名,往后欲出现在人前时,便化作一名慈眉善目的道姑,自号妙真。
宋末,肺痨在蜀境内盛行,银杏深知自己树上所结白果,无论疗愈或预防感染,皆有显著
之功效。
银杏领着一干已然成年的子女,下山至成都巡查疫情,见人类贫疾交加、苦不聊生的模样
,爱怜之心油然而生。它割下自己一条臂膀,变化出千千百百颗白色果实,再将它们分散
包覆起来,托子女们交给患病的人家。这日之后,它的精魄再由树体脱离出来,化身成人
类的模样时,便少去了左边手臂。
后来,肺痨由蜀境扩散至渝洲以东,给予的白果之数已不足够。银杏与成年子女们达成共
识,甘愿冒着自身死灭的风险,将灵魄与树体托付给当代道教尊者─青城山天师洞道观观
主。
银杏与众子女随观主登上祭坛,一同参与祭天仪式。待仪式完成,观主手捏指诀、口诵咒
语、脚踏步罡,抵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厉风大起、天雷作响。落雷纷纷降下,先后击中
银杏与其子女,登时,众灵魄化为缥缈烟尘,不留一抹痕迹。
观主和弟子们都惊呆了。
众人前去银杏所告知的居所地,发现一株千年银杏与环绕于其周遭的十余棵百年银杏皆然
枯朽,唯外圈的幼株、新芽与其他树种不受影响。
他们原以为银杏们只是陷入秋冬时期短暂的休眠状态,春来就会再现生机。不料这些树木
却再也无法生长,亦然不再开花、不再结果。
入秋后,肺痨疫情趋缓,许多人甚至不药而愈,冬至过后,几已销声匿迹。人人提起肺痨
,总似暗夜里的梦魇,白昼后便不复见。
观主与弟子们不舍银杏与其子女的牺牲,于西岭山道口设置一座祠堂,并刻印善书,登载
银杏等树精的义行,在成都、渝洲等地广为发行。日久,受了香火薰沐的银杏们不仅重塑
魂魄,其善举更感化了神农大帝。神农向玉皇请愿,期能使银杏和子女一行名列仙班,继
续守护人类与山林。玉皇答允了。
母亲妙真太君与兄姊们登仙那年,我还是株不谙世事的幼苗,然这已经是八百余年前的往
事。
我徒有思想和精魄,远不如母亲兄姊的修行和神通,但对于守护山林一事,却是我与天上
先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与银杏弟妹、山茶、银木、黄葛、龙柏等树共居的这片土地古称西岭,现今依然沿用此
名,是赤县神州内四川省成都市第一高峰,终年积雪不退,十足秀美壮丽。
约莫十余年前,百杏寺旁有排矮房,那是前代住持与僧人们用人力搭建而成,用来教导村
中孩子读经作文,温习功课的好所在。
犹记得一位双颊绯红、梳着两条长辫的女孩,总不爱待在教室里头,她把书本和纸笔端在
怀里,每每跑到我身旁屈膝坐下,大声默诵刚熟背的唐诗,唱着新学成的歌谣,无论读书
、作画都陪着我,快乐、忧伤都在我这儿诉说。
我是宋末出生的,对生前的文人作品甚感兴趣,因那是母亲与兄姊尚在人世时的人们所写
成的诗歌,有时也记叙著那一代的历史和悲喜。她每次朗读时,我总是竖耳恭听着。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关于草木的记载是她告诉我的,因高有一尺以上的草木,定有位寄
宿在其上的精灵,所以阿罗汉走路时才会离地一吋,以免伤及无辜生灵。
我好想告诉她母亲与兄姊的故事,好让她与世上许多人知晓,并不是精灵前去依附草木,
而是草木有觉后,自然生成出精灵。
女孩一天天长大了,某日,她把长辫子剪下,装入铁盒并挖了个洞,埋在我的脚边。
“我是来向您告别的。”她张开手,环抱住我的腰身。“我要到城里唸中学了,母亲说若
一直待在山上,就只是个不成材的村姑,孩子大了,要到外头见见世面。我们一家子……
要搬到城里去了。”
她呜咽著,泪水纷纷滴在我的脚下。我也想伸手紧搂住她,可叹树枝无法屈折,能动的只
有灵魄模样的我。
“都江堰市……虽然同在四川境内,总觉得是好遥远的地方哪。”
我没到过山下,依我之能,要跨越到山的东侧去已有些勉强,况且也没这个必要。她说的
地方我从来没听过,也不明白那是个怎生的境地。
“辫子我留给您了,据说城市里的女孩不这么弄头发的,太土了。哪天我有成了,一定回
来探访您。我会买下土地,种植好多好多银杏,少说要有一百株,才不至负了百杏寺之名
。”
女孩……不,少女摸著被自己剪得参差不齐的发梢,悠悠忽忽地说著:“经书上总说草木
有灵,但有时我不免怀疑,您真的有灵吗?天地神明又真的有灵吗?在我最困惑、痛苦的
时候,虽然您陪伴着我,但窸窣的树叶作响却是风在摆弄,不是您在鼓舞我。”
少女迟疑了一下,伸手抚触我粗糙弯曲的枝干。“托个梦告诉我也好,说您真的是有知觉
的,并且一直陪在我身边,这样的话……无论以后我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磨难,都有自信
能挺得下去。”
我好难过,我明明站在她跟前的,却没有她期盼的那种能力。我无法托梦、无法现形、无
法对人类言语或移动树身,告诉她我真的存在,我们真的存在。
那天过后,究竟过了多少时日?
岁月对神仙精怪宛若虚设,一旬、一甲子、一世纪、甚或一朝代看在人类眼里似乎漫长,
对我等而言却不过只如过隙之驹。
我始终未曾再见到那名少女,不知她是否安然无恙,不知她是否依稀记得当年回来探视的
承诺。
两周前的某天夜里,一名打着灯笼的白衣少年来访。
初见时我欣喜万分,以为少女终于回来。模样清丽俊逸的少年,就似当年正值花样年华、
爱着白色衣裳的少女。少年见我飞身前去相迎,微愣了会才回神。由他的表情中我瞧出来
了,他看得见我与林间精怪,非是寻常人类,或许也不是人类。
我向他倾身一揖,道:“我乃妙真太君后人,现为此座山林的守护者。请问阁下哪位?何
故造访我故里?”
与翩然俊雅的外貌恰成反比,少年的口气很是漠然。
“不过一介名不经传的祸津神,何须挂齿?”说罢,便自顾自地往林外的方向走去,没再
多加理睬我。
我没见过神仙,也不知神仙的本职权能,在天宫里又是过著怎样的生活。一则好奇,一则
基于想多加了解母亲与兄姊的愿望,我上前将他拦住。
“让开,”少年以不愠不火的口气轻声喝斥:“我不是来和你结交的,大祸将临,珍惜你
所剩无多的寿年吧!”
这会换我愣住了,丝毫未解他言下之意的我原想再开口询问,却见那抹白色身影飞快地飘
忽移动,不一会便消失在视线尽头,再也追赶不及。
这夜,两株银木之灵消逝了,这两位居于林子外围,与我距离最远。待发现时,只见两株
颓然倒塌的断枝残干,凄苦地横卧在地上。遽然间我想起,少年手持的灯笼上绘有两株银
木,一雄一雌,正与辞世的那两位神态相同。
他俩身上的切口让我思及数年前,人类欲于后山开辟滑雪场与游乐园、并兴建登山索道时
,不惜大肆砍伐,甚至以炸药凿山,当时死伤的林间精灵们应是多不胜数。
我总是暗祷著这事儿千万不要落到我们家园里来。
然在数月前,我见一群身着黑衣、乘坐黑车的都城人来访时,心里便泛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但我与弟妹们过惯了和平逸乐的日子,硬是把不好的念头压进心底。
这几天,我又见到林子旁边的百杏寺僧人,急着将林间为数不多的山茶树移植到他地,而
自个儿亦忙进忙出,似乎在收拾整顿些什么东西时,感觉就愈加强烈。见到少年后,就又
更加肯定了。
我没有母亲的神力,精魄虽可脱离树体,却无法化作人身现于人前,去向僧人们问个分明

我曾试着以灵体潜入寺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可大殿里供奉的大佛总以一双慑人金目直盯着
我,瞅得我背心发凉湿透,不出一刻便一溜烟地逃开了。
但,我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失却性命,更不能让弟妹与这段时间内依附信任着我的地
精树灵们在这里断根灭绝。
稍过数日,两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又来,和僧人讲了几句话后,把两架土棕色的庞然大物引
进林子里来。那两架怪物前方,各长有一只长逾十公尺的大手,样貌其丑无比。大手挥动
的时候,总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飞身过去细瞧,发现这怪物是人为操作的,两名人
类乘坐在上头,不知用什么机关法宝去推动,可以硬生生地把好大一片植被刮磨精光。
先前他们用来砍杀银木的工具,是一种叫电锯的利刃,和我们所认知的刀剑相去甚远。那
东西只消在树身磨蹭个几下,树便会应声倒塌,但人类依然认为这般作法不够迅捷俐落,
非得唤来那两只土棕色的怪物不可。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得以推敲出,黑衣男人们接下来要打的是龙柏树群的主意。
由于后山游客如织,过去开辟的道路已无法负荷为数庞大的车流人潮。于此,黑衣人打算
在百杏寺旁增设一条便道,同时将寺区内的地上物铲去,建设一栋高达二十层楼的饭馆。
百杏寺则迁徙到游乐园旁,除可供游客小憩游览,更可增添香火油水,对僧人来说有百利
而无一害。
两位银木倒下后,其身旁的龙柏树群首当其冲,成为开辟新路的阻碍。为了不使人类抢占
先机,我随即前去告知几位已然修化成精的龙柏们,一同思忖解救的法子。不久,山茶花
精们也来了。
几经考虑后,我们决定以作祟的方式威吓一下人类,但得点到为止,避免造成人我双方伤
亡。
隔日,两名人类驾驶土棕色怪物来到龙柏树丛前,刚跨过之前银木俩死去的位置时,即无
法再越雷池一步。
“他妈的,这是怎生回事?”
“快动啊你这混帐!”
怪物上乘坐的、与其下指挥着的人类纷纷咒骂起来,看得茶花精们嗤嗤作笑。
不久,那两名人类从怪物体内出来,改持电锯,眼见就要往其中一棵龙柏身上斩落时……
“岂能让你如愿!”一名年轻的龙柏树魂跳出来,只手接过电锯,人类虽看不见它,却能
感到一股莫名的劲道压力霎时间贯穿全身,那人吃痛,松手放开电锯,险些伤了自己。
“你在搞什么鬼?!”另名人类推开动手那人,拾起地上仍嗡嗡作响的电锯。另一位龙柏
树魂见了,也学起同伴的样子,抢夺起人类手中的电锯来。
“呜哇哇哇哇!”那人心下大骇,放开手让电锯落下时,不慎割伤自己的腿,削下一块约
两吋长的肉末。
“好邪门!邪门得紧哪!”两人大叫,连滚带爬跑回人群之中,也顾不得电锯了。
我不知这样的作法是否有失允当,更无法预测人类下一步的举措。龙柏和山茶诸精见人们
离开后,高兴地手无足蹈起来,我却怎么也无法放心,遂跟在几位人类后头,打探他们日
后的算计。
头戴黄色圆帽的人们前去找两名黑衣人诉说,黑衣人似乎半信半疑。裹了那名伤患的腿后
,一干人便到百杏寺里找住持商量。
我深怕那尊大佛,只得立在主殿外候着。半晌,住持走到门边恭送外客出门,随即旋入殿
内忙起自个的事。我跟在黑衣人背后走着,一路上人们脸色凝重,什么话也不说。日渐西
沉,黑衣人驾驶黑色座车离开,他们不打雪山的方向行驶,不知要前往哪里。戴黄帽的人
们随后乘坐小货车离去,他们的工寮就设在前方百余尺左右,一会儿就到了。我茫茫然看
着人们消失在地平线上的身影,一时间还拿不定主意。
今晨,两名黑衣男子与十余名黄帽人又出现了,然而除了他们以外,还多了几位身穿蓝色
罩袍马褂,手上或持麈尾、云铛、法印等器物,或捧用朱砂写满咒文的黄底绢布的外客。
那是青城山天师洞一脉的装束与法器,幼年时我曾见过几次。
母亲与兄姊辞世后,当代观主与弟子前来祀奉时穿的就是这身衣裳,八百年来几无变化,
就是颜色亮了一些,料子也变好了。
道观的弟子们将咒布一一缠上龙柏树身后,开始唸诵法咒,大鸣云铛和法鼓。
同时间黄帽人大批窜入,手中的电锯在林间恣意乱舞,不消一个时辰,龙柏树一一倒下。
待清空了这区,弟子们再往下一处树丛走去,用同样的方法,又陆续抹杀了黄葛、皂荚等
树。
“住手啊!大家会死的!”
我哭喊著,咆哮著,在林间四处奔跑胡窜,但人类听不见我的声音,我自己也听不见,全
被电锯闷哼的音量掩盖。
树身将死,我纳闷为何不见任何一位树灵出面阻止或作祟,没有栖息地的话,己身也将枯
朽而亡的啊……
“人类的道士,帮了我不少忙啊。”一抹冰冷的声音,在我身后骤然回荡。是那少年,他
倾身依靠在我的树体上,右手提着三盏小巧的白底纸灯,灯上所绘其一为龙柏、另二正是
黄葛、皂荚树群。
“不仅张开结界,让灵魄进不了树身,甚至封印了能力,好让你们连简单的作祟、言语都
办不到。灯笼一张,马上就成批吸聚过来,不费一点功夫。”少年左手一挥,原先点亮着
的三枚纸灯瞬时变得黯淡,右手一抖,便将纸灯尽数收入袖中,好似在变戏法一般,右边
的水袖也不见任何鼓胀。
“是你吗……”我咬著牙,背对着身斜觑少年。我不愿意正面瞧他,一则是因为怨恨,一
则是我无法抑制自己扑簌奔腾的泪水。“为何助纣为虐……为何如此残忍?”
少年轻笑了声,道:“为何要怨恨我?你的思想也和人类同等愚昧可笑。杀你们的人从来
就不是我,生死簿上的年限和死法,向来都不是由我决定。”
“那为何……要收集大家的灵魄?大家……都你消灭了吗?”至此,我已心如槁灰,不再
抱持任何获得救赎的希望。
“如果受尽众生唾弃才能生存,否则就只有死灭一途,你甘心让自我不着痕迹的归于无形
,还是活在世人的憎恶之中?”少年撇了撇头,神情也不怎么凄苦,他让我深觉,他是基
于乐趣和贪婪才夺取众人的精魂。
“难道……你是出于……”不得已三字哽在喉头,我无法说出口。
“百名树精不如一位小神的分灵,算了,早在我预料之中。若是妙真太君,还比较有份量
呢。”少年转身欲走,我不知该去拦阻、该去攻击或警告,还是就这么眼睁睁的放他离去

“你认识……我母亲?”我颤抖着声音提问。
“不认识,当时我还没出生。要我出生了,她与你兄姊才没机会登仙。”语毕,少年双足
一瞪,白色身影顺时登高疾驰而去,迅速消失在参天林木之间。
到最后,胆怯的我始终选择最末者。山间小怪无力抗衡天上神祇,再怎么挣扎也是徒然。
我知道他会再来,下次,或许下下一次,便是银杏弟妹与我的死限。
午间,道士和黄帽人就地歇息,围成圈坐在林外煮饭。他们把龙柏树上较细的断肢砍下,
作为升火的燃料。不知他们何时会向林内逼近,威迫我与弟妹们的性命。
附近一代的草木精怪多受过母亲恩泽,对我多少有几分敬重和遵从,但我喜爱无为之道,
对他人的言行举动向来不多管束,因此,号召众人前来银杏林中心集合,这还是头一遭。
大伙都来了,没有一位不为咱们当前的境况感到忧心。但既然我的法力道行尚不足以解救
燃眉之危,就算集结众人之力,对付得了道士,怕也抵抗不了那谜样的少年神祇。
“即使如此,我相信母亲和兄姊永远看顾着我们。”我说:“肯定有什么天命和天规阻扰
了她们向我等施救,所以如今她们才会依然默不哼声。”
没有人答话,我无法臆测出深埋在大伙眼底的,究竟是恐惧、悲伤、或者憎恨。
“我有个遗愿,我想为一个人编织梦境。”我坐下来,告诉大家关于那女孩、关于我俩那
个无言的约定的旧事。其间有人不发一语地离去,也有人和银杏弟妹们一起在我身旁坐成
了圈。“说我是一厢情愿也好,是愚蠢痴昧也好,我都深信那女孩会是这片林子,不,是
赤县神州内所有精灵的希望。”
说完,我站起身来,引领大家一同前往八百余年前天师洞观主为母亲和兄姊设立的祠堂。
同为天师洞道人,一者护生,一者杀生,古今迥异,令人感慨万千。当年的祠堂现今只剩
下个石碑,上头刻的汉隶久经风化雨蚀,变得有些模糊难辨。我看得出来,中间几个大字
是“百杏英灵”,一旁密密麻麻的小字则记叙著宋末时母亲等人舍身救疾的故事。
我在碑文前跪下,弟妹也伏在我身旁,在我身后的还有松、柏、樟等树,以及因被迫迁徙
而得以保全性命的山茶花精们。
我们一一诉说著自己的心愿,哪怕实现的机会相当渺茫。在我身边,我听见年幼的小妹絮
絮叨叨地复诵著和我一样的愿望。
归去前,我们倚靠在彼此的背弯里淌下泪水。真不甘心啊,先祖们逾千年来守护的基业,
竟尔要葬送在我们这代了。
大伙的眼泪滔滔不绝,可惜我们是以灵魄之姿流泪的,泪一但脱离精魄,便会转瞬消失于
无形。若是树体能流出眼泪,恐怕这片林子现已成了海。
夜间,我被一股无形的力场拉出山林,在我身下,城市的霓虹灯火熠熠闪烁,看起来一点
也不真切。
我应是无法离开太远的,只消一刻没呼息到林间的精气,就会感到晕眩窒息,痛苦得难以
忍受。
随后我意识到了,这并非真实,而是在梦境之中,树精们偶尔也会作梦。
无形力量带我降落到一幢百年古宅前,庭院中,数棵古桐树比邻而立。古宅与古桐傲然立
于城市之中,俨然是一处不同于周遭的风景。
头上绑着白色布条的女孩坐在最大株的桐树下头,她又蓄起长发了,并且扎成马尾。一旁
,和她一样头绑布条的几位青壮年也坐在树下,大家应是倦了,倚著树身呼呼大睡。
女孩是醒著的,不,现在的她连少女也称不上,是一名风姿绰约的少妇。
我飘到她身前,定睛望着她瞧。照理来说她应当看不到我,但她却仰起了头,张大的嘴足
以吞咽下一颗大馒头。现是在梦里,什么都可能实现,人类能见得神仙精怪也不稀奇。
“你……”她说话结结巴巴地,似乎不相信亲眼所见。“你是……老银杏吗?”
“……!”我好惊讶,没想到她竟认得我,就凭我这身下摆缀著若干银杏黄花和白果图样
的浅绿色衣裳。
“我好想您……一直以来都想再见您一面。”她起身搂住我,奇特的事情发生了,我竟可
反手拥住她的腰颈。对了,这是在梦里啊……
“我好想回去西岭,看一眼当年的百杏林啊……可惜,我却连自己家乡的老宅老树都救不
了……”她枕在我的左肩上,留下温热的眼泪。原来,人类泪水的温度竟是这般暖和。
我安抚她,告诉她我已收到她的心意。今夜,我是来与她告别的。纵使灵魄消逝,信念和
思念会永远存在,只要她心底还有那片山林,精灵们就未曾离去。
我们交换了彼此的故事,我告诉她母亲和兄姊的义行,还有草木是如何修行化现为精灵的
。女孩则告诉我,她立志做一名环保斗士,日夜为保护生态和绿林奔走。
她不停地说著说著,不断絮聒著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困境,我静静地看着她、听着她,就
好像回到以前那般,她向我抱怨著哪个老师有多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多么不讲理。
直到东天露出些许鱼肚白,她才困了,倒在我膝上安然睡下。
我笑了,打从人类侵门踏户以来,我还是第一次露出微笑。
这是梦,却也是真实,或许是母亲与天上神祇最后的恩惠与慈悲。于此,我已能含笑于九
泉之下。
“带我走吧,到众人身旁。”我转过身,对古桐树上的白衣少年说话,他今儿手上的那盏
灯笼,画的正是树身模样的我。“即使死去,我也会继续守护树精们与山林,与众人共同
生灭。”
“如你所愿。”少年答道,将灯口转了过来。
瞬间阵阵白光将我包覆,我感到全身暖暖热热的,这温度像极……像极女孩落在肩头上的
泪,虽然温暖,却也带些酸楚。
(待续)
下一章:劣灵
一九九零年,日本京都
作者: danfisher (渔人之地平线)   2017-05-04 02:00:00
作者: jaguarbobo (KevinDou)   2017-05-04 12:08:00
推推
作者: jimmonster (jdog)   2017-05-04 20:3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